『壹』 泡药酒配方大全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贰』 中药酒配方
海马酒
【配方】海马1对,白酒500克。 【制法】(1)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
(2)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天即成。
2,鹿茸酒
【配方】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鹿茸,山药切片,放入酒坛内,加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
3,延寿酒
【配方】黄精900克,天冬700克,苍术900克,松针1.4千克,杞子1.2千克,酒5千克。
【制法】将各药煎煮2小时,滤汁加酒拌匀。空腹饮20克。
鹿茸鹿鞭泡酒配方
4,龟蛇酒
【配方】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
【制法】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最后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饮30克
『叁』 怎样泡中草药酒及配方大全,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肆』 中草药配酒
风痰麻木风湿药酒--《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引江仍度方
1 【处方】大生地10两,酸枣仁(炒),当归身2两,海桐皮2两,羌活2两,川萆薢(风湿加此2味)2两,地骨皮1两5钱,川牛膝1两5钱,桂枝5钱,甘草5钱。【制法】火酒20斤,窨7日后,即可服。【功能主治】壮筋骨,健步履。主治风痰麻木,并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饮2-3小杯,不宜过多。
2 【处方】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黄37.5g,羌活3g,当归3g,川芎3g,白芷3g,补骨脂3g,乳香3g,猪牙皂3g,陈皮13g,苍术3g,厚朴3g,香附3g,木香3g,枳壳20g,白术3g,山药3g,黄精8g,菟丝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泽泻3g,五灵脂3g,蚕砂6.5g。
【制法】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时后,与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内,加入白酒4.25升,密闭浸泡,浸泡期间加温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达35℃,浸泡四十天,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3临汝药酒--《河南省药品标准》
【处方】当归250g,高良姜250g,生草乌750g,丁香250g。
【制法】取丁香制成粗粉,余药切片,混合装入袋内,加61℃白酒6000毫升,密闭,水浴加热,使内温达65~70℃,保持24小时,降至室温,过滤,压榨残渣,合并滤液与压榨液。另取红糖1000g,炒至棕色味苦,加入酒内搅匀,静置5~7天,纱布过滤,至澄清液灌装,灯检,包装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活血祛风。主治风湿麻木,腰背冷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口服,每服1毫升,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注意】服后两小时内禁热饮食;高血压、心脏病、孕妇忌服。
3 跌打损伤药酒--《疡医大全》卷三十六
1【处方】当归,五加皮,生地各30克,补骨脂,骨碎补(去毛),功劳叶,薏苡仁,紫荆皮各15克,广木香9克,羌活9克,川芎,杜仲各24克, 莪术,桃仁各9克,虎骨(酥炙)36克。【功能主治】祛瘀血,壮筋骨。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上药用好酒10千克和,入坛封固,隔水煮三炷香,取起退火。七天后早、晚服。2【配方】当归、生地、五加皮各30克,破故纸、紫荆皮、十大功劳、猴姜、薏苡仁、广木香、羌活、莪术、桃仁、川芎、桂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公斤。
【制法】将上药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约1.5小时,取出后静置数日,压榨过滤后即可饮用。
【主治】跌打损伤,包括打扑、殴打、闪压、运动损伤等。
【用法】每次服0.5~1两。说明:如伤情复杂,严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此酒只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也适用于风湿性筋骨疼痛等症。红花酒, 【原料】红花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10克,白酒500克。
【制作】川芎、川牛膝切片,与上等川红花共同装入酒瓶中浸泡,密封瓶口,每天摇晃数次,1周后即可饮用。
【作用】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宜于血瘀经络之头痛、身痛、心痛、痛经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的痛证。
【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者忌服。
4 人参枸杞酒:人参3克,枸杞子35克,熟地10克,冰糖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尤适用于病后体虚及神经衰弱者,无病者常饮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4红花酒:红花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待酒液呈棕色时、味浓时即可饮用,饮用时需加2~4倍冷开水。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通经活血、降压止痛之功效,尤适用于高血压、头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及产后腹痛者。5杜仲米酒:杜仲、枸杞、当归各15克,糯米20克,白糖5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置阴暗处存放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补中益气、滋阴补肾之功效,尤适用于身体虚弱、气短乏力、面容憔悴者。6黄精天冬酒:黄精、天冬各30克,松针15克,枸杞20克,苍术12克,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补虚、健身、益寿之功效,尤适用于体虚、食少、乏力者。7延寿酒(益气活血)延寿酒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配方】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构杞于、肉苁蓉各60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制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 【功用】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 【主治】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乏力、气短、头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延寿酒滋养肺肾、补精填髓、强身益寿。 8【配方】黄精、天门冬各30克,松叶15克,枸杞子20克,苍术12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黄精、天门冬、苍术切成约0.8Cm的小块,松节切成半节,同枸杞子一起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摇匀,密封,浸泡15天后,即可取用。【功用】滋养肺肾、补精填髓、强身益寿。 【主治】体虚食少、乏力、脚软、眩晕、视物昏花、须发早白、风湿痹证、四肢麻木等症。无病少量服用,有强身益寿之功。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39 【配方】黄芪30克,茯神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陈皮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20克,肉桂10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龟板胶15克,五味子12克,羌活12克,高粱酒1500毫升。 【制法】将羌活以上18味药挑拣干净,去杂质,共捣为粗末,用清洁纱布包好,放入盛酒容器中,加盖密封,浸泡60天。 【功效】补气和血,益精补髓。用于气血虚弱,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怔忡健忘,自汗盗汗,畏寒易感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空腹温服。 【说明】周公百岁酒是中医传统补酒,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它用多种中药,补脾肺之气,益肝肾之阴,和血脉,填精髓,使精血旺盛,气血充沛,运化调和,神清心宁,故可活百岁矣。此方阴阳兼顾,配伍全面,对体弱久病或中老年仁体衰者,常服可令阴阳气血两和,百病可祛。10【配方】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构杞于、肉苁蓉各60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制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 【功用】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 【主治】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乏力、气短、头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鹿茸补酒:
配方:鹿茸片1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杜仲15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肉桂3克,米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同放入清洁干燥的盛酒容器中,倒入35度以上米酒,加盖密封,放置阴暗处浸泡3个月以上,取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壮肾阳,益气血,强筋骨,固膀胱。用于男子虚劳精衰,气血两亏,阳痿滑精,畏寒,夜尿频数,骨弱神疲,以及女小腹冷痛,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5~30毫升,空腹饮用。 2、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三子壮阳酒
配方:红参、仙茅、韭菜子、丹参、蛇床子、枸杞子各50克,鹿茸25克,白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韭菜子、蛇床子用纱布袋包,与其它药物同放入酒坛内,倒入上好白酒,加盖密封,浸泡2个月,取酒饮用。
功效与主治:温肾壮阳,填精补气,益寿延年。适用于常年感寒,体虚乏力,腰膝酸软,阳事不举,女子宫寒不孕等症。
服法:每日1~2此,每次10毫升,空腹温服。
3、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雀菟益肾壮阳酒
配方:麻雀6只,菟丝子30克,当归15克,补骨脂15克,枸杞子15克,龙眼肉30克,米酒3斤。
制作方法:将麻雀去毛和内脏,洗净,切去翼尖,沥干,备用;当归切片,与其余各药以米酒润透,上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待凉,盛酒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20天,滤取上清酒液服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壮阳,填精益智。适用于肾气虚亏,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数,记忆减退,智力衰弱,精液稀冷,妇女阴冷,带下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温服。
4、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参茸补阳酒
配方:红参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红参、鹿茸蒸软,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5天后,可以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气壮阳。用于阳虚畏寒,肢体不暖,腰膝酸冷,性功能低下等。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服15毫升。
说明:此酒对老年人阳虚火衰者有助阳之功效,但夏季不宜饮用,有火者慎服。 5、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壮肾补阳酒
配方:雄鸡睾丸4对,龙眼肉200克,巴戟天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选用从刚开啼的公鸡身上取下的睾丸,蒸熟后剖开、晾干,与龙眼肉和巴戢天一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2~3个月即可饮用。
功效与主治:温补肾阳,养心安神。用于阳虚畏寒、腰膝酸软,性欲低下,头晕目眩,心烦失眠,便溏泻泄,夜尿频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早晚饮服。 6、 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将佛手洗净,用清水润透后切片,再切成1厘米正方形小块,待风吹略收水气后,放入坛(瓶)内,然后注入白酒,封口浸泡。每隔5天,将坛摇动1次,10天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即成。饮用时,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可服用3~5克。
【作用】疏肝理气,和脾温胃。适用于胃气虚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
7、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鹿血酒
配方:新鲜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搅拌均匀,封口,至于冰箱冷藏24小时,取上清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用于肾阳虚,精血亏之阳痿,腰膝酸软,畏寒腹痛,虚寒带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8、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海马酒
配方:海马1对,枸杞子60克,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2味药浸于白酒中,密封,置阴凉处,2周后即可。
功效与主治:补肾阳。用于肾阳虚弱,命门不足的阳痿、腰膝酸软等。
服法:每日1次,睡前温服1小杯。 9、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枸杞人参酒
配方:枸杞汁100克,地黄汁100克,麦冬汁60克,人参20克,茯苓30克,甜杏仁30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将人参、茯苓、杏仁3药加工切碎,放入酒坛内,倒入三汁,再加白酒,密封浸泡10天,每天摇动数下。开封后,过滤去药渣,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润燥。适用于气阴不足的腰酸体倦,头晕耳鸣,食欲不振,面容憔悴,肌肤粗糙,大便秘结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服15毫升。 10、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阳春酒
配方:人参15克,熟地15克,当归9克,白术15克,天冬9克,枸杞9克,柏子仁9克,远志6克,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轧碎,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2周后开封,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安神定志。适用于气血不足的食欲不振,皮肤干燥,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等。老年体虚者亦克常服,而无流弊。
11五香酒【原料】甘草、菊花、甘松、官桂、白芷、藿香、青皮、薄荷、檀香、砂仁、丁香、大茴香、红辛各1 20克,红曲、木香各18克,于姜1 2克,小茴香1 5克,白酒4 500毫升。此副补肾药酒原料在药店很容易配置。【制作】先将上述药切薄片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多年陈烧酒佳),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服法】每次1 O~1 2毫升,每日早、晚各饮1次。
【功效】补脾健胃,散寒止痛,芳香辟疫,发表祛暑。适用于脾胃气滞、虚寒脘满、食欲缺乏、肾虚怕冷等症,并可用于寒气凝滞的小肠疝气及暑月感受风寒等症 12千斤钟乳酒
【原料】钟乳石60克,薏苡仁、天冬、丹参、牛膝、杜仲、防风、山茱萸各20克,黄芪、当归、石斛、胡l’麻仁各30克,肉桂、川芎、附子各15克,秦艽、干姜各10克,白酒5 000毫升。【制作】①将钟乳石先用甘草汤浸3昼夜,取出后浸入牛乳中约2小时,置锅中蒸约2小时,待乳完全倾出后,取出用温水淘洗干净,研碎备用。②其余各药均加工粉碎,同胡麻仁、钟乳石用绢袋盛装,扎紧口备用。③将白酒倒入净坛中,放人嘉袋,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④每日摇动数次,经半月后开封,去掉药袋,再用细纱布过滤1遍,贮入净瓶中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饮10~25毫升。
【功效】补肾温阳,益气血,祛风湿。适用于腰膝冷痛、四肢不温、行走无力等症。
【说明】 阴虚火旺或湿热者忌服。13 人参枸杞酒【原料】人参20克,枸杞子350克,熟地100克,冰糖400克,白酒1公斤。
【制作】先将人参、熟地切片,枸杞去杂质,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冰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烧至冰糖溶化呈黄色,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再将冰糖汁、纱布药袋放入酒内,盖严封瓶口,浸泡10~15天,每日翻动1次,泡至人参、枸杞颜色变淡,再用纱布滤去渣,静置澄清,即可饮用。
【作用】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宜于劳伤虚损、倦怠少食、健忘、阳痿、腰膝酸软等症。13 健脾 [配方] 藿香9克.川厚朴5克.白术50克,苍术、生苡仁各15克,黄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沸后,浸泡1-2宿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健脾燥湿、宣化表湿。 [主治] 脾虚湿停,兼感外邪之证。兼治中湿。 [用法] 口服。每次服50~8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14八珍酒 【配方】 全当归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黄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 白术26g 川芎10g 人参15g 白酒1500ml。 【功用】 滋补气血,调理脾胃,悦颜色。
【制法】 1 将所有的药用水洗净后研成粗末; 2 装进用三层纱布缝制的袋中,将口系紧; 3 浸泡在白酒坛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时; 4 药冷却后,埋人净土中,五天后取出来; 5 再过三至七天,开启,去掉药渣包将酒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 当归、白芍、地黄、川芎:滋养心肝,补血而理气。 川芎:可使地黄、当归补而不腻。 五加皮:祛除风湿,强壮筋骨。 胡桃肉:润肺补肾,乌须发,强记忆。 大枣:健脾而调和诸药。 此酒可以起到气血双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气血亏损而引起的面黄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劳累倦怠,头晕目眩等症。
15丹参酒 【配方】丹参300g,米酒适量 【功用】养血安神。
【制法】1 将丹参切碎; 2 倒入适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 而后滤出药渣压榨出汁,将药汁与药酒合并; 4 再加入适量米酒,过滤后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丹参: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活血,通心包络,去滞生新,调经顺脉,安神宁心,治健忘怔仲,惊悸不寐。药理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使心率减慢,对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又因丹参含维生素E,所以也应有抗衰防老作用。此酒主治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
16牛膝独活酒 【配方】桑寄生30g 牛膝45g 独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参10g 当归35g 白酒1000ml
【功用】补养气血,益肝强肾,除祛风湿,止腰腿痛。
【制法】1 将所有药材洗净后切碎; 2 放入纱布袋中,缝口; 3 放入酒中,浸泡30天; 4 将药渣取出,过滤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点服用为佳)。
【药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当归、人参:养血益气。 秦艽:法湿宣痹止痛。
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
17人参固本酒 【配方】何首乌60g 枸杞子60g 生地黄60g 熟地黄60g 麦门冬60g 天门冬60g 人参60g 当归60g 茯苓30g 白酒6000ml
【功用】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
【制法】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
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 人参:补气。 白茯苓:健脾利湿。 当归:补血活血。
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17乌须酒 【配方】何首乌500g 白首乌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莲子肉90g全当归60g 生姜汁20g 蜂蜜90g 细曲300g 生地120g麦冬30g 糯米5kg 【功用】补肾养肝,益精血。
【制法】1 先将两种首乌洗净,用水煮过,捣烂; 2 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药材捣为粗末与首乌一起装入白布袋,封口备用; 3 将细曲捣成细末,备用; 4 生地用酒洗净,放入煮首乌的水中去煮,等水渐干时,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尽后,取出捣烂备用; 6 将糯米放入锅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状,然后倒入干净的坛子里; 7 冷后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放在保温处酿制,待有酒浆时开封; 8 将生地黄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3~5日后开封; 9 压榨去糟渣,贮入干净的坛子里,再将药袋悬入酒中,加盖; 10 将坛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80分钟后取出,埋入土中; 11 过5日将酒坛取出,开封,去掉药袋,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再细滤一遍,装瓶备用。【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18 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为“腰腿痛”或“腰痛连膝”,河南省中医院骨病科副主任郭会卿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强锻炼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制一些药酒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1、乌藤酒:生川乌35克,生草乌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当归35克,五加皮35克,海风藤35克,乌梅2个,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红糖l00克。将前8味水煎2小时,取药液加入冰糖、红糖,待溶化后再加入白酒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腰痛日久不愈者,疗效高,收效快。2、独活参附酒: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上药研末,装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饮服。功效:散寒逐湿,温中止痛。适用于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体虚弱者(
『伍』 自己泡药酒求几个简单的配方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http://www..com/s?wd=%D2%A9%BE%C6%C5%E4%B7%BD&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2
『陆』 中国药酒配方大全的作品目录
上篇 概论
第1章 酒的源流与作用
第2章 药酒的形成与发展
第3章 药酒的制作
一、药酒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二、药酒制作工具
三、药酒制作方法
第4章 药酒的应用
一、适用范围与禁忌
二、药酒的作用与选用
三、药酒的使用方法
四、药酒的贮存要求
五、药酒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中篇 疾病治疗药酒
第5章 内科疾病的药酒治疗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咳嗽(支气管炎)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哮喘(支气管哮喘)
肺痨(肺结核)
肺痈(肺脓疡)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
呕吐(急性胃炎)
呃逆(膈肌痉挛)
胃脘痛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痉挛
泄泻(急、慢性肠炎)
吐泻(急性胃肠炎)
腹痛、腹胀
噎膈
黄疸
痞证
肠风便血
二便不利
便秘
肠梗阻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
眩晕(高血压)
高脂血症
低血压症
动脉硬化症
心痛(心绞痛)
胸痹(冠心病)
心动过缓
心悸(包括惊悸怔忡)
中风后遗症
项背强直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结石
淋证
老年性遗尿
癃闭(尿潴留)
小便频数
水肿(肾炎)
臌胀
白浊(前列腺炎)
遗精
阳痿
早泄
不育症
胞痹
肾结核
睾丸炎
前列腺增生
乳糜尿
第五节 神经、运动系统疾病
头痛
眩晕
神经衰弱
失眠
面瘫(面神经麻痹)
痹证一(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
痹证二(坐骨神经痛)
痹证三(肩关节周围炎)
痹证四(肢体麻木)
痹证五(筋骨疼痛)
痹证六(腰腿痛)
痹证七(风寒湿痹)
……
第6章 儿科疾病的药
第7章妇科疾病的药
第8章 骨伤科疾病的药酒治疗
第9章 外科疾病的药
第10章 皮肤科疾病的药酒治疗
第11章 五官科疾病的药酒治疗
第12章 防癌抗癌药酒
下篇 保健美容药酒
第13章 补益药酒
第14章 祛病强身药酒
第15章 延年益寿药酒
第16章 健脑益智药酒
第17章 乌须黑发药酒
第18章 生火药酒
第19章 祛斑灭痕药酒
第20章 养眼嫩肤药酒
药酒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