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脂肪瘤可以喝补肾阳虚的药酒吗
脂肪瘤称为痰核,是脾实导致的痰湿,应以萝卜皮,丝瓜等食疗为主,南瓜子也可,平常用老丝瓜络煮水饮,也有用来搓澡的,日久有功!
2. 治瘰疬的中草药
中医治疗
中医记载有效偏方有:口服七络丹、千草散、圣玄汤、蜈蚣散、猫眼草膏、蜈蚣蛋、黄精夏枯膏、结核膏、消瘰疬方、羊胆丸等。 外用 外敷止痛、挑治、针刺疗法等
千草散
千草散曾记载于中国古代药典《皇帝内经》 清朝《伤寒论 》
系中草药精细研磨制成,有大治瘰疬之功效。
是近百年民间流传的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散剂偏方。
【功能与主治】 淋巴结核、淋巴肿大。
【疗效统计】此方92年中医杂志统计 治疗淋巴结核130例, 痊愈128例, 无效2例。
【用法与用量】 空腹口服 勾兑服用,一日一次。
【信息来源】 中国中医杂志 1992/3
【摘 录】 《中国药典》
七络丹
【拼音】:qiluodan
【种类】:中药
【主治】: 淋巴结核
【创制时期】清中期
【成分】纯中草药配伍,有夏枯草、当归、连翘、藏红花等
【用法与用量】 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一日三次,一次七粒。
【药粒形状】均如黄豆般大小
【药粒形状】分红色和土黄色两种,治疗初期吃红色药粒,后期吃土黄色药粒。
【忌 口】小米饭
【副作用】没有副作用
圣玄汤
记载于《兰室秘藏》》卷三,
是李氏百年来治疗瘰疬“淋巴结核”的有效方剂之一。
【名称】 内消圣玄汤
【功能主治】 淋巴结核“瘰疬”软坚散结,球瘰疬痰核或肿或痛的内消。
【成 份】阴仲、玄参、猴枣、天花粉、蝉蜕、玄明等60余味。
【用法】 加热口服。
【性 状】本品为褐黄色包装汤剂。
【信息来源】 中国药典、中医药杂志。
【禁忌】孕妇忌用。
【贮藏】密封冷藏。
蜈蚣散
〖药物〗蜈蚣2 条, 新鲜鸡蛋2 个。
〖用法〗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末, 分2 份;取新鲜鸡蛋分别将其一端破一小口, 流出蛋清少许。每个鸡蛋倒入 1 份蜈蚣末, 用纸或面饼糊住小口。早上用夏枯草30克煮1 只蛋, 吃蛋喝汤;晚上用数层湿纸包裹另1 只鸡蛋, 置灰火中煨熟食之。10 天为 1 疗程。
注: 蜈蚣有毒, 小儿及体弱含用量酌减;服药期间禁服辛辣刺激之品, 禁房事;发热咳血者不用, 待病情稳定后再用。
猫眼草膏
〖药物〗猫眼草5000克。
〖用法〗上药洗净加水15000克, 浸泡水内3 天后, 慢火熬3 小时, 去渣, 再慢火熬至起泡似鱼眼时即成糊状, 装瓶备用, 根据疮口情况, 在局麻下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胬肉后, 用涂有猫眼草膏的无菌纱布覆盖 (有窦道者用刮匙刮除豆渣样物及脓汁后, 取适量药膏纳入) , 包扎固定。视脓汁多少每天或隔大换药1 次, 直至疮口愈台。重者可加服抗痨药。
〖疗效〗此方治疗破溃型颈淋巴结核245 例, 306 个疮口, 均痊愈。
注, 猫眼草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Euphc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 有祛痰、镇咳、平喘及拔毒止痒之功。
蜈蚣蛋
〖药物〗蜈蚣 (去头足) 1 条, 全蝎3 条, 鸡蛋1 个。
〖用法〗上药焙干, 共研细未, 取鸡蛋开1 小孔, 纳入药未, 搅匀用面团包裹, 放草木灰中烧熟食之, 每天1 次, 每次1 个, 10 天为1 疗程。
黄精夏枯膏
〖药物〗鲜黄精100克, 鲜夏枯草200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 加水500 毫升煎煮, 最后浓缩成膏。用时根据患处大小, 将药膏摊于消毒的纱布上贴于患处。如有溃疡处, 将纱布剪1 小孔, 便于徘脓。每天换药1 次。
结核膏
〖药物〗·火石灰80克, 石碳酸100 毫升, 桐油200 毫升。
〖用法〗用瓷碗或小铁锅装桐油, 微火烧开, 放入石碳酸, 后放火石灰熬成半膏状, 瓶装备用。用时涂擦患处, 每天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颈淋巴结核, 一般连涂1-2 周可愈。
消瘰疬方
〖药物〗玄参20克, 贝母、海藻、夏枯草、生地各15克, 穿山甲9克。
〖用法〗每天1 剂, 水煎服.1 个月为1 疗程。根据体质情况, 亦可将上药蜜制成丸, 早晚各服6克
羊胆丸
主要成分:羊胆干膏、百部、白芨、浙贝母、甘草。
功用与药理:润肺化痰,解毒杀虫。药理证实,羊胆中胆酸及去氧胆酸对多种细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百部、甘草体外实验对人型结核杆菌及多种细菌也有抑制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3g,每日2 次,温开水送服,忌食辛冷油腻
1.每天取鲜土茯苓200克,水煎分2次服用,连用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用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
2.治淋巴结炎、淋巴 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紫菜20克,鸡蛋2个,文蛤肉250克,绿豆粉丝60克,马蹄粉30克。先将马蹄粉用水调稀;鸡蛋去壳搅匀;文蛤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熟,放入粉丝、马蹄粉、鸡蛋,煲沸后熄火,随即放入紫菜调味佐膳。
3.紫菜10克,水煎,一日两次服,或用紫菜泡汤,每日当菜佐食,连食一两个月。
4.紫菜萝卜汤:紫菜15克,白萝卜20克,加陈皮2小片,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治甲状腺肿大和淋巴 结核。
5.用生芋头3公斤,晒干研末,另用陈海蜇300克(洗去盐)及马蹄300克,两味加水煮烂去渣,配入芋头粉制成丸如绿豆大,用温开水送服,每次6克,一日三次;或用鲜芋头洗净放锅内蒸熟剥去皮,酱油调味,每日当菜吃。治瘰疬,颈淋巴 结核等症。
【组成】海带250 克、醋100 毫升。
【用法】煮汤食,隔天1 次,可常服。
【主治】颈部瘰疠。
【组成】理石30~50 克、白酒2000 毫升、黄酒或米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泡月余,每饮适量,日饮2 次。
【主治】瘰疠、痰核。
【组成】桃叶1 把、黄酒适量。
【用法】炒桃叶后拌黄酒敷患处,或捣烂加黄酒少许炖热敷患处。
【主治】淋巴结炎。
【组成】地骨皮、黄酒。
【用法】地骨皮晒干磨面,每10 克加黄酒100 毫升,置于玻璃瓶内浸泡7 天,滤汁备用,每日3 次,每次饭前饮10 毫升。
3. 海浮石中药的功效
【别名】 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3~5钱。
4. 中药白附子能治啥病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5. 中医说痰核是什么意思
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 ,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
6. 中药岩七功效
【狗舌草的功效介绍】: 狗舌草 (《唐本草》) 【异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狗舌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狗舌草多年生草本,根多数,细索状。 茎单一,直立,高20~65厘米,草质,有疏密不等的白色绒毛。 基部叶莲座状,具短柄,椭圆形或近乎匙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边缘具浅齿或近乎全缘,两面均有白色绒毛,花后通常不雕落;中部叶卵状椭圆形,无柄,基部半抱茎;顶端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抱茎。 头状花序3~9枚,成伞房状或假伞形排列;总苞筒状,苞片线状披针形,长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和背部有白色毛,边缘膜质;总苞基部无小苞;边缘舌状花,黄色,雌性,舌片长10毫米,宽4~5毫米,先端2~3齿裂;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长约3毫米,先端5齿裂。 瘦果椭圆形,长约4毫米,两端截形,有纵棱与细毛;冠毛白色,长约7毫米。 花期4~5月。 生于塘边、路边湿地。 分布东北以至华东、西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狗舌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理作用】体外试验,狗舌草3克(生药)/毫升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美蓝法)。 本属植物中多含有吡咯哩唏定类生物碱(参见大白顶草),对肝脏有毒,有抗肿瘤作用,亦有报告或研究其致肝癌作用者。 从欧狗舌草中提出的狗舌草碱,因其化学结构中的Necine为饱和者,即1,2位置上无双键,对肝脏无毒,而有阿托品样作用,但效力较阿托品弱20~30倍;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能增强小剂量硫酸镁之中枢抑制作用;并能降压,其作用原理可能亦为中枢性。 【性味】①《唐本草》:苦,寒,有小毒。 ②《履巉岩本草》:性寒,无毒。 【功用主治-狗舌草的功效】清热,利水,杀虫。 治肺脓疡,肾炎水肿,疖肿,疥疮。 ①《唐本草》:主疥、瘙疮,杀小虫。 ②《履巉岩本草》:治髭痈,收疮口。 为细末,用少许贴患处。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水,活血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选方】①治肺脓疡:狗舌草、金锦香各五钱。 加烧酒半斤,密闭,隔水炖服,每天一剂,痊愈为止。 ②治肾炎水肿:鲜狗舌草二至三株,捣烂,以酒杯覆敷脐部,每天四至六小时。 ③治疖肿:狗舌草三至五钱。 水煎服。 (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狗肝菜 (《岭南采药录》) 【异名】金龙棒(《广州植物志》),猪肝菜(《广西中兽医药植》),青蛇,路边青(《陆川本草》),麦穗红(《南宁市药物志》),青蛇仔(《岭南草药志》),野辣椒(《广东中药》),羊肝菜、土羚羊、假米针、紫燕草、假红蓝(《广西中草药》),野青仔、六角英(《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狗肝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狗肝菜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直立或近根部扩散斜展,通常被微毛,有4线棱,节膨大。 单叶对生;卵形、卵矩圆形,长2.5~7厘米,宽2~4厘米,纸质,先端急尖至渐尖,全缘,基部楔尖;上面脉上有柔毛,下面脉上柔毛较少,近于秃净;叶柄面浅槽内被短柔毛。 花两性,腋生,为疏散的花束或具柄的聚伞花序;苞片数枚,大小不等,大于花萼,最下一对通常成线形而尖,长约5毫米,每花的一对外苞片作倒卵形或圆形,绿色,长6~10毫米,先端钝或短尖,稍被茸毛;小苞片及萼片均很狭;萼片五裂,长约4毫米;花冠浅粉红色,管纤细,长12~14毫米,被柔毛,5裂,上2片深裂,唇形,肢深2歧,下唇3裂外弯;雄蕊2枚,花药2室,其中一室着生于他室之下;雌蕊1,柱头2裂,子房上位,2室,每室胚珠多数。 蒴果长5毫米,被柔毛;室裂2果瓣,裂时胎座由基部升起,将种子弹出。 种子坚硬,褐色,扁圆。 花期10~11月。 果期翌年2~3月。 生于村边园中、草丛中,半阴生。 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安徽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取鲜草使用。 【化学成分】含有机酸、氨基酸、糖类。 【性味】苦,寒。 ①《岭南采药录》:寒凉。 ②《陆川本草》:味淡,性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寒。 ④《岭南草药志》:味微甘,性凉。 【功用主治-狗舌草的功效】清热,凉血,利尿,解毒。 治热病斑疹,便血,溺血,小便不利,肿毒疔疮。 ①《岭南采药录》:散热。 凡热气盛,肝火盛服之。 ②《陆川本草》:凉血,散热,解毒,利尿。 治疮疖肿痛,痢疾,小便不利。 ③《南宁市药物志》:凉血,解毒,平肝,明目。 治炭疽,疔疮,肠热下血。 ④《岭南草药志》:清肝热,凉血,生津。 除湿火骨痛,斑疹发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外用:捣敷或熬膏贴。 【选方】①治感冒高热:狗肝菜、白花蟛蜞菜、毛甘蔗头各等分,共半斤;石膏一两,赤糙米一撮。 水数碗煎至二、三碗,分三次服,服时加适量黄糖。 如体弱,除去药渣,再加乌豆同煮服。 ②治斑痧:狗肝菜二至三两,豆豉二钱,青壳鸭蛋一个(后下)。 水三碗,煎至一碗,连蛋一次服完。 ③治溺血:狗肝菜三至四两,马齿苋三至四两。 水一至二斤,煎二小时,加食盐适量服之。 (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小便淋沥:新鲜狗肝菜-斤,蜜糖一两,捣烂取汁,冲蜜糖和开水服。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及痰核:狗肝菜三两,大茶药根二两,狼毒二两,铺地锦三两,吸脓膏一两,假菊花根二两,鸡骨香五钱,了哥王一两,生油-斤四两。 将上药浸四、五天,放入锅内煮至药枯,用纱布滤净药渣,以药油一斤,配合黄丹八两为度,调匀成药膏涂贴。 (《岭南草药志》) ⑥治疯狗咬伤:狗肝菜、狗芽花叶、狗咬菜、颠茄药,捣黄糖敷。 并以适量煎水和黄糖服。 戒食肉类、房事。 (《岭南草药志》) ⑦治小儿痢疾:狗肝菜二两。 水煎,分三至四次服。 ⑧治目赤肿痛:狗肝菜一两,野菊花一两。 水煎服。 ⑨治疮疡:狗肝菜、犁头草。 共捣烂,敷患处。 (⑦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⑩治咽喉肿痛:鲜狗肝菜一至二两。 捣烂绞汁,徐徐咽下。 ⑾治疔疮:鲜狗肝菜一至三两,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⑿治带状疱疹:鲜狗肝菜三至四两,食盐少许,加米泔水,捣烂绞汁或调雄黄末涂患处。 (⑩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7. 用什么中草药治疗瘰疬痰核才能有效根治
中药也有一定的疗效,不过最好建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中药治疗时间相对长一些。治疗的中药有:夏枯草
连翘
玄参
海藻
浙贝
牡蛎等,中成药是瘰疬内消丸。祝你早日康复!
8. 什么中成药治疗脂肪瘤
不要幻想没有任何一种 神丹妙药,能治所有瘤。
常规的吃中医、西药、 手术、版细胞疗法无法控制脂肪瘤的,权再次复发和转移
只有跳出常规思路,才能治好瘤
网上搜集到很多 脂肪肉瘤 脂肪瘤患者健康视频
经络体质消瘤法 发现:人体细胞新生分裂时的一瞬间(像核爆炸一样),会产生一种多属性高压波能,这种波能在细胞分裂时的强大压力下,循着人体阻力最小的通道释放出体外,这种波能就是经络流注,经络是这种波能释放的通道,穴位是波能释放的交叉口和车站 ,皮肤是通道口,波能从通道口释放出体外。经络堵塞不通在体内瘀结积聚形成硬块,释放通道被阻塞,人体细胞新生分裂时的波能不能顺利释放,细胞周围会有高温或高压的影响和干扰,因此破坏了细胞DNA自我正常复制的环境和条件,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和复制,此种条件下也就为细胞中癌基因,(又称原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或者是被激活创造了条件,所以引发了癌细胞的产生。疏通经络后,为细胞DNA的自我复制和正常分裂,重新恢复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癌细胞失去活性,肿瘤细胞凋亡,因此患者康复,肿瘤不再发生。
去看看吧
网络搜搜“经络消瘤法”
9. 散寒的中药处方!
当归四逆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通草二两(6g) 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合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鉴别】《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阳和汤
【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鹿角胶三钱(9g)肉桂一钱(3g)炮姜炭五分(2g) 麻黄五分(2g)白芥子二钱(6g)生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配伍意义】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法。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二药合用,温阳补血,共为君药。肉桂、姜炭药性辛热,均入血分,温阳散寒,温通血脉,为臣药。白芥子辛温,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配用少量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为佐药。方中鹿角胶、熟地黄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则补而不滞;麻、芥、姜、桂得熟地黄、鹿角胶之滋补,则温散而不伤正。生甘草为使,解毒而调诸药。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治疗阴疽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阳气布达和畅,故以“阳和汤”名之。
10. 吃中药可以治好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吗
神经纤维瘤是源发于神经主干或末梢的神经轴索鞘的雪旺细胞及神经束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可呈圆或梭状硬韧肿物、多发性小结节,或局限性脂肪瘤样包块。若伴有其他系统疾患者,称为神经纤维瘤病。 该病多见于皮肤组织,也可发生在胸、腹腔内,单发或多发。表浅的神经纤维瘤,有包膜,不发生恶变,较深而位于软组织内的神经纤维瘤,没有包膜者,于不断长大后,有恶变为神经纤维肉瘤的可能。神经纤维瘤病则以皮肤组织的牛奶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为典型的主要特征,治疗方法西医只有依靠手术切除。多为改善外形与功能,难以彻底根治
临床表现
1.肿瘤大小数量不等,突出体表;巨大者有蒂,皮肤色深,触诊较软。 2.牛奶咖啡斑加瘤体者,可有其他临床表现;神经干肿物可有相关部位的麻、痛或感觉迟钝。
诊断依据
1.瘤体多发、多样性;质地较软; 2.牛奶咖啡斑;瘤体周围色深; 3.神经干有麻木,触痛或感觉迟钝。 4.注意骨骼、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5.病史较长,病情缓慢。
与脂肪瘤、多发性脂肪瘤的区别:
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瘤周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囊,内有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状成群的正常脂肪细胞。有的脂肪瘤在结构上除大量脂肪组织外,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即形成复杂的脂肪瘤。脂肪瘤(lipoma)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所构成,在小儿较纤维瘤多见,凡体内有脂肪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脂肪瘤有一层薄的纤维内膜,内有很多纤维索,纵横形成很多间隔,最常见于颈、肩、背、臀和乳房及肢体的皮下组织,面部、头皮、阴囊和阴唇,其次为腹膜后及胃肠壁等处;极少数可出现于原来无脂肪组织的部位。如果肿瘤中纤维组织所占比例较多,则称纤维脂肪瘤。
在中医称为“痰核”。痰生百病,“痰气”无处不到,无处不行,无论滞留何处即成痰核(此痰气非指咳吐之痰)。其痰核为瘤多发,形壮大小不一,分部在全身各个位置。有的遍身起筋块如瘤如粟、皮色不变,,或痛或不不疼等。与西医的之神经纤维瘤、腺维瘤或躯体多发性脂肪瘤、胶质瘤等类同。为“阴性”疮疡。无论疮痈疔疽疖肿等,均为中医所说的外科症型,与现代之肿癌瘤类类同。如病因可分气、血、寒、热、痰、湿、阴毒凝滞瘀阻、阳毒炽盛等瘀久败腐而致。治法各有所详,比西医的切除、化疗等治疗方法高而准确,整体调治,不失为余。
治疗:用中药加味子龙丸合随症汤剂(扶正抑痰汤)治疗脂肪瘤等,以内消散排泄,疗效目前唯一的,基本能达到完全痊愈的目的。该药丸用于各类神经纤维瘤、腺维瘤或脂肪瘤、胶质瘤、 淋巴结肿等脑、脊髓等内外肤表各处的痰气郁结、痰湿滞阻所引起的各种痰气瘀结症:如遍身起快,如瘤如粟,皮色不变、不痛不痒、或木、沉、轻微疼痛、或自溃自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若管漏、瘰疬贴骨、一切阴疽等。以及癫疾胁痛、颈项胸肋腰背筋骨牵引疼痛、流走不定、手足冷木、气脉不通、或喉中结气,似若梅核、时有时无,冲喉闷绝等痰气瘀结症等痰气引起的阴性肿瘤类有较高的治愈率。无毒副作用,每日一次,临睡时服,成人一次五至七粒(每粒重约 一克)。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目前无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