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舟子说鸿茅药酒就是毒酒,含多种有严重毒副作用药材,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看到方子舟的批驳“鸿茅药酒”就是毒酒一文(原文发表在科学猫头鹰原标题为:方舟子:鸿茅药酒就是毒酒 含多种有严重毒副作用药材)文章开篇说“这几年有一种叫“鸿茅药酒”的“保健品”(化妆成保健药酒,事实上是药品,国药准字Z15020795)”这年头有点怪,刚刚大批保健品,说是把保健品当药品卖。现在人家是药品,却说人家把药品当保健品卖。问题的关键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有原罪。
鸿茅药酒本身有没有问题?查看有关资料和网上发布的信息看,从法理角度来说,鸿茅药酒不存在违法嫌疑,第一,人家有合法的企业注册信息,有药品制造批准文号。有人说从企业领导身份存疑分析鸿茅药酒就是毒药,真的有点笑掉大牙的感觉。至于鸿茅药酒法人原先从事过什么工作,并不影响鸿茅药酒的质量。第二,人家有合法的广告许可证,所以从事广告销售也不违法。第三,鸿茅药酒有没有产生致人死亡的案例或者报告,依据公开媒体报道,至今还没有公开报道的案例。那么由此可以断言:鸿茅药酒是毒药一说站不住脚。
中药材有毒副作用,那么西药就没有毒副作用吗?看看西药的包装物上都标明了西药的危害性。尤其对肾脏影响更为严重。把中药的毒副作用放大为中药有毒。并且说这些毒药混合在一起,毒性增强了200倍。可惜了这位院士了,这是哪里的逻辑推理?你懂药理吗?你懂药理实验吗?“甚至增强了。很多有毒物质难溶于水,但是易溶于有机溶剂,用酒精长期浸泡,更容易把有毒物质浸泡出来,所以喝药酒中毒的风险要比喝一般的汤药大得多”是把药性析构出来,还是把毒性析构出来?既然是药,而且是中国药典中的药,自然可以在临床使用。不知道方舟子故意装傻,还是本身就是个傻子。
2. 鸿茅药酒真的有效吗
魏晋时期炼丹成风,有钱的士大夫阶层都热衷炼丹,服食丹药,想要长生不老,却都早早死翘翘了!中医一个感冒还分风寒感冒和湿热感冒呢,一个药酒能包治百病,简直是放屁!
3. 鸿茅药酒适合哪些人饮用
分析如下:
一、鸿茅药酒主要适用于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
1、风寒湿痹:主要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2、筋骨疼痛: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调房里待久了,腰痛;鼠标用多了,手腕痛;偶尔游游泳,肩膀痛;爬山归来,膝盖痛。缺乏运动、不正确的姿势,以及运动损伤等导致全身“筋骨痛”。
3、脾胃虚寒: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
4、肾亏肾虚: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阳萎早泄、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月经不调、白带异常。
5、气虚血亏: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头痛头晕、体虚贫血、虚汗多喘、神疲乏力、脱发白发、视物模糊、更年期综合症。
二、服用方法: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1瓶约服用半个月。
鸿茅药酒纯中药制成,服用安全,患者朋友可以放心服用。另外,患者购买药酒时要多加小心,以免误购伪劣,危害健康。
(3)鸿茅药酒不自虐不算死扩展阅读
鸿茅药酒产品简介:
1、鸿茅药酒药品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处方含有67味药味,规格为每瓶装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2、1992年10月16日,鸿茅药酒由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批准注册,原批准文号为“内卫药准字(86)I-20-1355号”。
3、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15020795”。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20年3月18日。
4、2003年11月25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3〕323号),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甲类otc(红色):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的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鸿茅药酒到底是真的吗
毋庸置疑,鸿茅药酒的倒,不是倒在“假药”上,而是鸿茅药酒企业的运作上。
1、鸿内茅药酒的方,确实是被容药典收录了;
2、鸿茅药酒的制作工艺确实属于“非遗”;
3、以药典里面的配方制作的鸿茅药酒,绝对是药;
4、一天一瓶酒,这全是网络以讹传讹造出来的,就算按照一口25ml算,每天两口,一个月也就三瓶;
但是,在运作上,
1、鸿茅药酒作为一个企业,跨省抓捕一事涉嫌违法;
2、老百姓买到的鸿茅药酒,绝对不是遵照药典里面的方足量制出来的,有媒体披露是添加糖了;
3、官方对于大众的很多质疑,不能够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释,比如豹骨;
4、OTC药物是可以做广告的,比如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等,但是广告是不是真的参照事实了,洒家不敢断言。
总之,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5. 鸿茅药酒真的有效吗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想喝酒就买正规酒,有病就用药,花那么多钱喝鸿茅没有任何价值。所谓的67味中药,就是个大杂烩,就算是正规的中医专家都说不清功效和副作用。
6. 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求大神帮助
不能说它是骗人的,但只要是药肯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乱喝的,对某些人来说喝了很内可能不但容不治病,反而有极大毒副作用。而鸿毛药酒这些年又的的确确存在着多起广告违法事实,这次又对说了真话的医生恶人先告状,所以说它弄巧成拙,名誉扫地,一点也不为过。
7. 鸿茅药酒好吗
鸿茅药酒对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建议按剂量合理服用,平时应注意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8. 鸿茅药酒事件,作为医生怎么去科普,有什么措施
最近,广州某医生因发表科普文章而被捕,引发热议。尽管大家对案件的定性还存在着争论,有待法律的公正判决,但就科学普及的角度看,此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医生,我们该怎样做科普?
科普必须要科学。科普是给大众传递科学的知识,为百姓的健康答疑解惑,因此,科普必须首先要符合科学,失去了科学的支撑,就失去了科普的意义。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疾病,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但2017年3月一篇《一名有良知的疫苗工作者的心声!所有父母必看!为了孩子的健康,请远离疫苗!》的微信文章在网上传播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文编造了疫苗很多无中生有的危害,许多吃瓜群众对疫苗的作用产生了怀疑。针对这样的伪科学文章,必须要用大量的科学知识来进行反驳,许多科普作家撰文驳斥,并进行投诉,在大量举报后,该号被管理部门封号。
科普要有确切的依据。尽管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不同,论文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来证明和支持文章的论点。而科普文章由于是给百姓看的,一般不需要那些深奥的数据和理论,但是关键的数据和结论是需要的。
例如最近网上盛传科学家们发现了人体的新器官——间质,甚至还得出了人体“最大的器官”的结论,那么,器官的概念是什么?这一发现是不是新的发现,经过查阅资料,证实间质以前就是存在的,这次的研究只是发现了它的新功能,而且间质不符合器官的定义,实质就是人体的一种组织,我们还查阅了原文,还通过对Interstitium释义,对新器官的说法给予了否定。
科普不要标题党。我们写文章都喜欢用一些新颖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优秀的科普作者也是会在题目上下功夫的。
然而,广州医生的文章没有任何依据地将该酒冠以“毒药”,是不合适的。尽管我们知道,该酒中有一些有毒的中药,而且酒也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但仅以此定义为“毒药”是不合适的。如果有权威部门的检验证据,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引起了多人的中毒或者死亡,在没有取得检验结果前,也只能是疑似,或者怀疑。因此,我们回避这些关键性的证据,而得出“毒药”的结论,是不慎重的,不科学的,也是会给自己找麻烦的。
医生做科普不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做科普更不易,但为了科普惹上麻烦,就更不划算了。如何把握科普的度,是我们每一位健康科普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愿广州医生的教训能给我们有所启示。
9. 鸿茅药酒是骗人的吗
从治病的角度它是骗人的
配方已经公开了 最主要的部分是基酒,每份专157500g(也就是一斤装315瓶)属,然后是红糖和冰糖,每份22680g和7440g,含量第三的是红曲,900g。所谓红曲,就是曲霉科真菌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南方做烧肉或豆腐乳经常使用。剩下含量比较多的,都是烹饪中经常使用的调料,小茴香240g,肉桂120g,砂仁60g,白豆蔻60g,等等,看看这份配料图,是不是感觉鸿茅药酒改名叫红毛料酒更合适? 所谓药材绝大多数都是每315瓶 15克 包括豹骨
暂且不论这些15克的药材是否有效 就这个量也就是打个鸡蛋到长江 全流域喝上鸡蛋汤...
再深究这些药材是否能包治百病...
10. 鸿茅药酒,是否真的是是药酒还是毒酒
有一点判断力的人都能知道是一个姓谭的医生造谣的,加上水军要捞人出来的炒版作,让天堂与权毒药联系在一起。从某东上喝的人的评论来看,还是有点用的。至于现在,也没有要禁售的政令下达,说明毒药的说法并不被认可。一个拿了药准字号的,应该是严格检测的,不然出了问题追责是谁也担不起的。从报道来看,医生自己也没喝出毒,更重要的是他也没检测过,他身边的人也没有谁被他说出来中过毒。他写的文也很垃圾。标题和第1句是他写的,他承认是为博眼球。而文的主题部分是他在网上搜的内容,且这些内容与红毛毫无关系。从小学作文来说,这是一篇不及格的作文。从常识一说,他自己说的是每天1瓶离天堂更近一点,换句话说,他是不是也认为只要每天不喝一瓶就不是毒药了呢?现实中是没有那个人会一天喝掉1瓶的。这不是一个好医生应该有的做法。
从报道出来的内容来看,红毛的违法广告和配方是主要被人质疑的。反而是不是毒药却没人关心了,还有就是这个“毒药”还没有人喝死的。反而关心是不是毒药的人,就是那些喝了有用但不敢喝的人却是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