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懂中医的朋友提供一个药酒配方
壮腰补肾酒 巴戟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高血压患者勿饮。
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
3.服用药酒时,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响药效,最好加一点蜜糖,因为蜜糖性温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
4.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5.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7、狗肾蜈蚣酒(主冶肾阳虚损)(阳痿)
(配方)狗肾1个,枸杞子30克,蛇床子20克,蜈蚣3条,白酒1000毫升。(制法)上药浸入酒中,1周后饮用。(用法)每次温饮约25克,每日1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佛 手 药 酒 方 大 全
佛手是祖国中医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在中医方剂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单独成方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可治疗很多疑难杂症,下面介绍几种与佛手相关的药酒方:
1、佛手酒(一)
[配方] 佛手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洗净,用清水泡软后切成3分正方形小方块,晾干置容器中,加白酒,密封,隔5天摇动1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 疏肝理气消食化痰。
[主治] 肝气郁结、脾胃气滞所致胃脘涨痛、痛如攻撑、连及两胁、暖气、恶心呕吐、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大便不畅、常忧不乐。常因情志不舒而作痛,暖气或失气膈疼痛稍减,答多薄白,脉弦。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不善饮酒的人可酌服3~5毫升。
[附记] 引自《中国药膳学》本方用佛手300克余同上。制成药酒,功力尤大。佛手有降低酒的刺激作用。
2、 佛手酒(二)
[配方] 佛手片、干荸荠、莲子肉、红枣、柿饼、橄榄、桂圆、薏苡仁30克,大麦烧酒2500毫升。
[制法] 将前8味捣碎切片,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 健脾养、通隔开胃。
[主治] 翻胃噎隔。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0~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验方新编》验之临床,多效。
3、佛手酒(三)
[配方] 人参、黄芪(蜜炙)、茯苓、白术(炒)、灵芝、黄精(制)、制首乌、佛手、五味子、白酒。
[制法] 制成酒剂。每瓶450毫升分装,待用。
[功用] 大补气血、健脾益肾、养心安神、搞老延寿。
[主治] 贫血、眩晕、健忘诸症。
[用法] 口服。每次温服10~15毫升,日服2次。凡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而目眩晕不寐,健忘惊悸、贫血者,服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常服此酒,能使精血充实,脾立健旺、须发不白、耳聪目明,容颜不衰、健康长寿。
[附记] 引自《中国基本中成药》。验之临床,本药酒有较好的治疗和养生保健作用。凡外感发热及温热病患者忌服。
4、佛手酒(四)
[配方] 人参60克,鹿茸、桂圆肉各30克,川附片60克,陈皮90克,狗脊(沙烫去毛),枸杞子、补骨脂(盐水制),金樱内、韭菜子、淫羊藿(羊油制),怀牛膝、灵芝各120克,黄精(酒炙)、冬虫草、当归、佛手、驴肾各60克,麻雀头50个(约30克),红糖3000克,红曲240克,白蜜5000克,45度白酒50千克。
[制法] 将前19味称取加工洁净,炮制合格的药材。放置洁净容器内,装上回流罐,另取白酒,分别放入白酒25、15、10千克。加入红曲兑色,每次均加热至酒沸半小时后,放去药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与3次浸出液合并,混匀,置罐内,混匀,储存1个月,静置,滤过,分装即得。
[功用] 滋补气血、助阳益肾。
[主治] 肾阳虚损,精血耗伤、气血虚弱、体质虚弱、神情倦怠,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手足不温,精神不振,阳痿不举,肾衰寒气,造精早泄,阴囊湿冷,妇妇女白带清稀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9~15毫升,日服2~3次。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验之临床,用治上述各症,坚持服用,每收良效。阴虚阳亢者忌服。
5、佛手酒(五)
[配方] 牛膝、草乌(甘草、银花水制)、桂枝、松节、羌活各90克,防风、鸡血藤、人参、甘草各120克,木瓜、威灵仙各60克,革解、川芎、当归、苍术。白芍、乌梢蛇(酒制)、佛手各150克,穿山龙、志鹤草、红曲、五加皮、独活各240克,红糖3000克,白蜜5000克,白酒适量(约50千克)。
[制法] 将前23味粗碎,(除组曲外)置容器中,装回流罐,另取45度白酒,分次加入25、15、10千克,加入红曲兑色,每次均加热至酒沸30分钟,取出药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与3次浸出液合并,置罐内,混匀,储存1个月,静置滤过,即得。
[功用] 驱寒散风刮湿、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肩背沉酸、四肢麻木)。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北京市中成药规范》(第二丹)。验之临床,坚持服用,每收良效。孕妇忌服。
6、佛手酒(六)
[配方] 五加皮、红花各7.5克,当归、玫瑰、桅子、白蔻仁各6克,佛手、黄柏、甘草、白芷、菊花、知母、木瓜、官桂、陈皮、丁香各3克,玉竹150克,木香2.4克,酒酿2000毫升,蜂蜜300克,白糖500克,烧酒1坛(约10千克)。
[制法] 将前18味捣碎,置酒坛中,加入烧酒,酒酿、蜂蜜和白糖,密封,浸泡10天后去渣即得。
[功用] 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散寒止痛、调和肝肾。
[主治] 慢性风湿,筋骨无力,肝胃不和,食少脘痞、两胁胀痛及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或随量饮用,日服3次。
[附记] 引自《清大医院方》。验之临床,多效。
7、佛手酒(七)
[配方] 佛手120克、五加皮30克、木瓜12克、小山桅、广陈皮各15克,高良姜、砂仁、肉桂各9克,当归18克,青皮12克,木香、公丁香各6克,白酒10千克、冰糖1500克。
[制法] 将前12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用文火加热,30分钟,过滤去渣,加入冰糖,待溶化后,贮瓶备用。
[功用] 疏肝理气、和牌温胃。
[主治] 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胸胁满门心烦、气逆欲呕、食欲不振,胃脘胀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早、中各服1次。
[附记] 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验之临床,坚持服用,确有良效。孕妇忌服。
8、佛手酒(八)
[配方] 大砂仁、大佛手、大山楂各30克,黄酒(或米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理气、活血、调经。
[主治] 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及胸胁、乳房胀闷不舒、时有叹息,精神忧虑、舌谷正常、脉弦涩。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百病饮食自疗》。不善饮酒者,可以醋代酒浸泡,服时加冰糖适量减酸
注: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华奇方药酒大全》
西游记里扮演猪八戒的演员马德华,也有一条保持健康的秘诀:就是他的特色泡酒。
藏红花以活血养血闻名天下;手掌参具有补肾益气的功效;雪莲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散风除湿,通经活络的作用;药酒理想配比每5公斤白酒里:加入藏红花10克,手掌参20克,雪莲30克,虫草10~20克,枸杞50克。这个酒的主要功效就是补气、安神、消除疲劳。
马德华的药酒不但配方独特,而且在喝药酒之前,还要加一样东西,那就是蜂蜜。它的作用一是冲淡了酒精的含量,再一个它本身也是撤火的。每天两小杯,全家人都可以用它来养生保健。
⑵ 气虚的药酒经典名方
补中益气丸: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
⑶ 求能治补气养血化瘀的中医药酒配方。
补气养血酒
[配方]破故纸、熟地、生地、天冬、麦冬、人参、当归、川芍、白
芍、云茯苓、柏子仁、砂仁、石菖蒲、远志各30克,木香15克,白酒
2000毫升。
[制法]将前15昧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注入白酒,放入上
煮沸、密封、浸泡5日后,过滤,去渣,收贮备用。
[功用]补气血、理脾胃、安神定志。
[主治]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怔忡健忘、头昏眼花。
[用法]口服。不拘时候,每次温饮10-20毫升。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颇有效验。
⑷ 求配补血补气的药酒酒配方
最好去医院让医生看一下为好,不要自己乱用。
⑸ 自己泡药酒求几个简单的配方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http://www..com/s?wd=%D2%A9%BE%C6%C5%E4%B7%BD&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2
⑹ 补气的药酒有哪些
人参酒
【配方】①人参30克,白酒500毫升;②人参50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
【制法与服法】①冷浸法:即将人参入白酒内,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浸泡7日后即可服用。酒尽添酒,味薄即止。②酿酒法:即将人参压末,米煮半熟,沥干,曲压细末,合一处拌匀,入坛内密封,周围用棉花或稻草保温,令其发酵,10日后启封,即可启用。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声低、心慌、自汗、食欲不振、易感冒等症。
双参酒
【配方】党参40克,人参1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味切成小段(或不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口服,每次空腹服10~1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须坚持常服。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肺虚气喘、血虚萎黄、津液不足等症,可用于治疗慢性贫血、白血病、佝偻病等症,年老体虚者可经常服用。
百益长春酒
【配方】党参、生地黄、茯苓各90克,白术、白芍、当归、红曲各60克,川芎30克,木樨花500克,桂圆肉240克,高梁酒1500毫升,冰糖1500克。
【制法与服法】将前10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高粱酒,密封,浸泡5~7天后,滤取澄清酒液,加入冰糖,溶化即成。口服,每次服25~50毫升,日服2~3次,或视个人酒量大小适量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益精血,通经络。适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之气少乏力、食少脘满、睡眠欠安、面色无华等症,气虚血弱、筋脉失于濡养、肢体运动不遂者亦可服用。
参桂酒
【配方】人参15克,肉桂3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酒尽添酒,味薄即止。口服,每次服30~5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气益虚,温经通脉。适用于中气不足、手足麻木、面黄肌瘦、精神萎靡等症。
人参百岁酒
【配方】红参1克,熟地黄9克,玉竹、何首乌各15克,红花、炙甘草各3克,麦冬6克,上好白酒及蔗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上药用上好白酒1000毫升作为溶剂,置坛内密封,浸渍2天以上,再以每10升,按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渗漉。
然后渗漉液与压榨液得到的药液合并,加入蔗糖100克,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贮瓶备用。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
【功效】补养气血,乌须黑发,宁神生津。适用于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心悸不宁、失眠梦多、气短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者。
竹根七酒
【配方】竹根七、长春七、牛砂莲各15克,牛膝、木瓜各9克,芋儿七、伸筋骨各6克,夏枯草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8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次。
【功效】补中益气,清利虚热。适用于骨蒸痨热。
长生固本酒
【配方】人参、枸杞子、怀山药、五味子、天门冬、麦门冬、怀
生地、怀熟地各6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8味切碎,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入锅中,隔水加热约半小时,取出,埋人土中数日以出火毒,取出,静置后即可取用。口服。每次服1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滋阴。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四肢无力、易于疲劳、腰酸筋软、心烦口干、心悸多梦、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等症。
乌鸡参归酒
【配方】嫩乌鸡1只,党参、当归各6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乌鸡煺毛,去肠杂等;再将参、归洗净,切碎,纳入鸡腔内,用白酒和水1000毫升,煎煮鸡和参、归,约煮至半,取出鸡,贮药酒备用。口服。每次服50~100毫升,兼食鸡肉,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虚养身。适用于虚劳体弱赢瘦、气短乏力、脾肺俱虚、精神倦怠等症。
扶衰仙凤酒
【配方】肥母鸡1只,大枣200克,生姜2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鸡煺毛,开肚去肠,清洗干净,切成数小块;将生姜切薄片;大枣裂缝去核。然后将鸡、姜、枣置于瓦坛内,将白酒全部倒入,用泥封固坛口。另用一大铁锅,倒入水,以能浸瓦坛一半为度。将药坛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置火上,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约2小时,即取出药液,放凉水中拔出火毒,药酒即成,备用。口服。每次用时,将鸡、姜、枣和酒,随意食之,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虚,健身,益寿。适用于劳伤虚损、瘦弱无力、女子赤白带下等症。
人参茯苓酒
【配方】人参、生地、茯苓、白术、白芍、当归、红曲面各30克,川芎15克,桂圆肉120克,高粱酒2升,冰糖250克。
【制法与服法】上药共碎为粗末,白布袋盛,置于净器中,注酒浸4~5日,去渣加冰糖。每日任量,徐徐饮之。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损,脾虚胃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补血顾气药酒
【配方】天门冬、麦门冬各12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250克,人参、白茯苓、枸杞子各60克,砂仁21克,木香15克,沉香9克,白酒15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制为粗末,用绢袋盛,人瓷坛内,加酒浸泡3天后,用文火再隔水煮半小时,以酒色转黑色为宜,继续浸1~2天即可饮用。适量饮用。
【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乏力短气、面色无华、须发早白、精神不振、脾胃不和、脘满食少等症。
万金药酒
【配方】当归、白术、云苓各90克,白芍60克,生黄芪120克,川芎、甘草各45克,生地、胡桃仁、小红枣各150克,黄精、五加皮各240克,龙眼肉、枸杞子、潞党参各150克,远志90克,补骨脂30克,紫草60克,白酒10升,白糖1.5千克,蜂蜜1.5升。
【制法与服法】先以少量水煎药取浓汁,加入酒、糖,蜂蜜即成。适量饮用。
【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弱病症,如气短乏
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头晕心悸、腰膝酸软无力等症。平素气血不足,偏于虚寒者,虽无明显症状,也可饮用。
川椒酒
【配方】川椒90克,无灰酒5升。
【制法与服法】将川椒以生绢袋盛,浸酒内3日即可。随意饮之,不拘量。
【功效】适用于虚冷短气。
八珍酒
【配方】全当归9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生地黄120克,人参30克,炒白术90克,白茯苓60克,炙甘草45克,五加皮240克,小肥红枣、核桃肉各120克,糯米酒20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切薄片,用绢袋盛好,浸于酒中,容器密封,隔水加热约1小时后,取出埋土中5天,然后取出静置21天,过滤后使用。每次温饮1~2小盅,每日3次。
【功效】适用于食少乏力、易于疲倦、面色少华、头眩气短、月经量少色淡、腰膝酸软等症。
术苓忍冬酒
【配方】白术、白茯苓、甘菊花各60克,忍冬叶40克,醇酒1.5升。
【制法与服法】将白术、白茯苓捣碎,忍冬叶切细,4味用白布包,以酒浸于净器中,封口,7日后开封,再添人冷开水1升,备用。每次空心温饮1~2盅,每日1~2次。
【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脘腹痞满、心悸、目昏、腰脚沉重。
⑺ 求一张补气,补血,补肾,泡酒的药方
问题分析:
补气血肾一般多适用于肾虚的病症,因为肾虚之后或多或少会出现气血的亏虚,治疗当积极补肾.
意见建议:
可以使用些山茱萸,山药,红枣,枸杞,茯苓,熟地,兔丝子等,效果不错.
⑻ 泡药酒配方大全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⑼ 十全大补酒配方
在药酒里面,通常会把补气类的药酒,补血类的药酒还有气血双补的药酒统称为气血双补类药酒。
像一些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是少气不想说话,声音比较小,四肢疲惫无力,大便溏泄,或者是会出现脱肛等情况的,这类人比较适合补气类的药酒,这种酒以人参酒,参芪酒或双参酒为代表。
有一些血虚体质的人,常会出现面色较为苍白或者是偏黄,嘴唇和指甲也是较为苍白,佯着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这类人就比较适合补血药酒,这类酒以益气养血补酒、十全大补酒等。
而如果是气血两虚体质的人,就需要气血双补酒,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十全大补酒等。
1、双参酒
其主要配方是选取人参10克,党参40克,白酒500毫升,将人参与党参切小段,与白酒加盖密封到阴凉的地方,每天摇一下,7天后可以食用,每天两次,每日空腹10到15毫升,喝完后再加酒浸泡,直接到参味变淡,再吃掉双参。这种酒主要适用于食欲不振、脾胃气虚、全身乏力,或者是津液不足,主要治疗慢性贫血、佝偻病。
2、参芪酒
选取党参和黄芪各30克,扁豆、甘草、白术、茯苓、怀山各20克,白酒1.5升,大枣15个。在制作时候,先将前八种药磨末,放在布代中,与白酒浸泡密封14天,去渣食用。每天再次每次在10到20毫升左右,这类酒有益气健脾的功能。但要注意血虚的人谨慎食用。
3、党参杞子酒
基主要材料有党参和枸杞子各25克,米酒500毫升。其作法较为简单,一起放入坛子密封,7天后可以饮用。建议每天2到3次,每次在10到15毫升之间,感冒发热的人谨慎饮用,这酒有补气健脾,适用于食后腹胀,脾胃气虚,腰酸头晕等症状。
4、参芪益气酒
选材较多,选人参、甘草、何首乌各4.5克,黄芪1克,天麻2克,麦门冬、党参各12克,枸杞子9克,大枣、淫羊藿各10克,冬虫夏草0.2克,蔗糖100克,白酒1升。将药材磨粉,按渗漉方式,在浸泡48小时后用第分钟1到3毫升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完后,静置过滤,建议每天2次,每次30毫升,这类酒是最适合于气血两虚,和病后体虚的人。要注意的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和对乙醇过敏的人不能服用,厨师发热的人也不适合服用。
药就能起到很好的养生的功效,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四款补气血的药酒验方,除了以上的补气血药酒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吃点补气血的食材,比如大枣,枸杞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补气养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