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泡药酒配方大全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贰』 药酒有什么渊源
本书所讲的药酒在中药方剂学上又称之为酒剂。所谓药酒一般是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动物的全体或内脏以及某些矿物质成分按一定比例浸泡在低浓度食用酒精、白酒、黄酒或葡萄酒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去除渣滓而制成的,也有一些药酒是通过发酵等方法制得的。因为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药配伍可以增强药力,既能防治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
古时医字从酉(酒),可见酒与药的关系密切,而药酒的产生更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药酒的起源与酒的产生是分不开的,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酒方见于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虽多已不完整,但仍可辨认出药酒配方、酿制工艺等记述,由此可见,我国的药酒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先秦时期的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也对酒在医学上的贡献作了专门论述,其中,《素问·汤液醪醴篇》论述了醪醴与防病治病的关系,在其他篇中还提及了治膨胀的“鸡矢醪”,治经络不通、病生不仁的“醪药”等,这些均是较早的药酒记载。
至汉代,随着中药方剂的发展,药酒逐渐成为中药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针对性和疗效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的记载,表明了扁鹊认为可用酒醪治疗肠胃疾病的看法。这篇著作中还收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25个医案。东汉·张仲景的《伤寒病杂论》中记载:“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该书还收载了许多以酒煎药或服药的方例。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药酒的酿造方法,特别是对浸药专用酒的制作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海藻酒、桃仁酒、金牙酒、猪胰酒等药酒的治病方法。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提出“酒可行药势”,尤其是对药酒的浸制方法论述较详,并指出有71种药物不宜浸酒。
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共有药酒方80余首,涉及补益强身、内科、外科、妇科等方面,并对酒与药酒的毒副作用已有一定认识,针对当时一些人因嗜酒纵欲所引起的种种病症,研制了一些相应的解酒方剂。《千金翼方》还对药酒的服法提出了要求:“凡服药酒,饮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达药力,多少皆以知为度,不可全醉及吐,则大损人也。”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三十一“古今诸家酒方”一节中共收载了药酒11方。
宋元时期的药酒有了很大发展,药酒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均有明显的扩展。仅《太平圣惠方》中就设有药酒专节达6篇之多,加上《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方》、《本事方》、《济生方》等书中的药酒方,计有药酒数百种。运用药酒治病的范围也已涉及到内、外、妇、五官等多科疾病,对于药酒的主要功效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药酒的制法上已开始采取隔水加热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增强药酒的功效。这一时期药酒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于养生的药酒渐多,有些药酒不但具有治病养生的特点,而且口味纯正,成了宫廷御酒。除了上述大型方书所记载的药酒外,宋·陈直《养老奉亲书》和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御药院方》等书中也收载了许多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养生保健药酒。
明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又创制出许许多多新的药酒方。在明代医书中,如《普济方》、方贤的《奇效良方》、陈梦雷的《医学全录》、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收载了大量的药酒配方,既有前人的传世经典之作,又有当代人的创新之举。仅《本草纲目》就辑录了各类药酒配方200余种,《普济方》通卷收载的药酒达300余方。明代的民问作坊已有药酒出售,如薏仁酒、羊羔酒等,而老百姓自饮自酿的酒中也有不少药酒,如端午的菖蒲酒、中秋的桂花酒、重阳的菊花酒等。
清代的医药学家同样也创制出许多新的药酒方。这一时期的医药学著作中,如汪昂的《医方集解》、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吴谦的《医宗金鉴》、孙伟的《良朋汇集经验神方》、项友清的《同寿录》等,均收载了明清时期新创制的药酒配方。清代的药酒除了用于治病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养生保健药酒较为盛行,尤其是宫廷补益药酒空前兴旺发达。例如,乾隆皇帝经常饮用的益寿药酒“松龄太平春酒”对老年人诸虚百损、关节酸软、纳食少味、夜寐不实诸症均有治疗作用。“夜合枝酒”也是清宫御制的一大药酒,组方中除了夜合枝外,还有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糯米、黑豆和细曲等,可治中风挛缩之症。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百业不兴,药酒也难逃厄运,没有多少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中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作为中药方剂之一药酒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经验,而且采取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严格卫生与质量标准,使药酒的生产逐步走向标准化和工业化,药酒质量也大大提高。医药学家还对许多传统药酒方的功效、配方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为药酒的应用和提高疗效提供了宝贵依据。此外,药酒规范已被收进我国的药典,由此可见国家对药酒的重视。
『叁』 求滋阴补肾药酒配方~
[配方]人参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适量。
—
滋阴壮阳补肾药酒
[功效]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
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
—
滋阴壮阳补肾药酒
八珍酒
—
滋阴壮阳补肾药酒
[配方]当归(全用,酒洗)150克、南芎50克、白芍(煨)100克、生地黄(酒洗)200克、人参(去芦)50克、白术(去芦,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晒干)400克、小肥红枣(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适量。
—
滋阴壮阳补肾药酒
[功效]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强精神,悦颜色,助劳倦,补诸虚。
『肆』 自己泡药酒求几个简单的配方
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
3.药酒浸泡的时间 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笔者认为无此必要。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属容器,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
家庭常用药酒的配方及用法
1.补气补血酒 人参33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无光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壮腰补肾酒 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禁忌症:同上。高血压患者勿饮。
3.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禁忌症:同上。
4.祛风活络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禁忌症:同上。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
5.养身酒 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补气血,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过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为佳。
禁忌症:同上。
6.外用跌打酒 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两面针15克,樟脑20克,大黄18克,冰片17克,细辛12克,苏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肤破损处忌搽。禁止内服。
http://www..com/s?wd=%D2%A9%BE%C6%C5%E4%B7%BD&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2
『伍』 高度酒泡豆食有害吗
治老人卒中风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组成】大豆60克(炒) 清酒60毫升
【用法】将豆炒至声绝,即下酒投之,煮一二沸,在滓温服。复卧汗愈。口噤,拗灌之。
【主治】老人卒中风,口噤,身体反张不语。
治产后风痉
《圣济总录》
【配方】大豆三升。
【制法】右一味炒令声断,取器盛,清酒五升,沃热豆中讫,漉出豆,得余汁。
【主治】妇人产后中风困笃,或背强口噤,或但烦热,或头身背重,或身痒,剧者呕逆直视,此皆因湿所致。
【用法】每温服一盏,日五七服,温复取微汗,身才润则愈,一则去风,二则消血。
《妇人大全良方》
【配方】大豆(炒令烟出)五升。
【制法】以酒一升投之,密盖令温,去豆。亦有加羌活者,亦佳。
【主治】《千金》疗产后中风,腰背强痛,中风烦热,若渴,头身皆重。此因风冷所致及伤寒。
【用法】服一升,日夜数服。卧取微汗,避风。
治产后虚损
《普济方》
【配方】大豆一升。
【制法】上一味炒令熟热,投三升酒中,密封。
【主治】产后风虚,五缓六急,手足顽痹,头旋眼眩,血气不调。
【用法】随性饮之。
说明:方名为作者所加。
治破伤风
《圣济总录》
【配方】大豆一斗。
【制法】上一味捣碎,安甑上蒸,乘热以酒一斗淋下。
【主治】治头破脑髓出,中风口噤。
【用法】每服一盏,连三五服,取汗为效。
说明:①《普济方》注出《太圣圣惠方》。②《太平圣惠方》同上。
治背强口噤
《肘后备急方》
【配方】大豆(熬令黄黑)五升。
【制法】以酒五升渍取汁。
【主治】口噤不开。
【用法】以物强发口而灌之毕取汗。
说明:本方原无方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其云:“若口噤不开者,取在豆五升熬令黄黑,以酒五升渍取汁以物强发口而灌之毕取汗”。
《圣济总录》
【配方】大豆三升。
【制法】上一味,炒令极熟,以清酒五升沃之,可得二升。
【主治】中风口噤,或伤风湿,身体痹。
【用法】旋旋温服,令少汗出身微润即瘥。
说明:《普济方》用大豆五升,余同上。
治头痛
(《备急千金要方》)
【配方】大豆(炒令无声)三升。
【制法】先以一斗二升瓶盛清酒九升,乘豆热即倾著酒中,密泥头七日。
【主治】治头风。
【用法】温服之。
说明:①《医部全录》用大豆二升,大豆炒令无声,瓶盛清酒九升,乘豆热,即倾著酒中,密泥头七日。余同上。②《普济方》一方同上。
治水肿臌胀
《普济方》
【配方】大豆(拣净)一斗。
【制法】上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内釜中,以一斗半美酒内中,更煎取九升。
【主治】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风气入腹,妇人新产上圊则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
【用法】宿勿食,平旦一服三升,温覆取汗两食顷当下,去风气肿减,慎风冷,十日可全愈,若急不可待,逐急合服,肿不尽退加之,肿瘥,更服三升,若十分瘥,则勿服,病中亦可任性饮之,使酒气相接,肿瘥后,渴慎勿多饮。
说明:《普济方》注“出千金方”,原方名为“大豆煎”,此方名为笔者所加。
《普济方》
【配方】大豆。
【制法】用大豆三升,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内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饧。
【主治】疗水肿,兼治风虚水气。
【用法】服一升,渐增之,令小便利则肿消也。
治痈疽、疮疡、发背
《圣济总录》
【配方】大豆(紧小者)三升,麻子仁(研碎)三升,乌蛇(去头尾皮骨重四两椎碎)一条。
【制法】上三味,相和令匀,就甑内蒸,临熟甑底汤,将好酒一斗五升,就甑中淋,候酒热又淋,凡七八遍,入瓷瓶内密封。
【主治】治热毒风肿成疽,日夜热痛。
【用法】候冷量性饮之,常带酒气,佳。
说明:《普济方》一方同上。
治耳聋
耳聋又名“耳闭”、“耳聩”。系指主观感觉或客观检查均示听力有不同程度障碍者。症见头痛,鼻塞,口苦,耳窍闭塞,如棉塞耳,耳鸣耳聋,多属实证,多因风热、风寒、肝火等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乏力等症者,多属虚证,主要因下元亏损,肾精不足,气虚、血虚等所致。一般暴聋者多属实证;久聋或发病较缓慢者,多属虚证。此外中医古籍还据耳袭的病因不同,分“风聋”、“湿聋”、“虚聋”、“劳聋”、“厥聋”、“猝聋”等。一般认为耳聋多由耳鸣发展而来,老年人耳聋听不真切,但又非一无所闻,称为“重听”。听力消失而同时不能言语者,称为“聋哑”,中医主治先治聋,后治哑。以下介绍用各种药酒配方治疗耳聋的方法,较之其它方法可能有其独到的地方。
《圣济总录》
【配方】大豆(拣)一升,鸡屎白(捣炒)半升。
【制法】上二味,先炒大豆声绝,入鸡屎白,取酒五升沃之,良久去滓。
【主治】治耳聋。
【用法】分温三服,厚衣盖取汗。
说明:《普济方》一方同上。
『陆』 泡药酒材料
一:
大云 吐丝来子 故子 巴吉 锁阳 仙毛源 淫羊合 枣皮 枸杞子 熟地 何首乌 当归 红参 黄芪各30g
海狗肾25g
远志 五味子 蛇床子 车前子 复盆子 川芎各20g
丁香 花椒 小茄香 甘草各10g 生牛鞭一条 生狗鞭二条 生鸡卵子250g 白酒5公斤(55度)
此方为补肾壮阳的药酒方 适合40岁以下的服用 年龄偏大的服用容易伤阴动火
作用:补肾壮阳
二:
[组成]鹿茸15克 冬虫草10克 天冬6克 白酒750毫升
[功用]补肾
[按语]方中鹿茸补肾壮阳,填精;冬虫草补肾养肺;天冬制约酒中热性。诸药制药,共奏补肾壮阳,养肺,填精之功。药酒饮完后 可增添新酒 直至药味淡薄。
膝盖冷可能是由于关节炎,关节损伤,寒冷刺激关节使软组织痉挛造成
『柒』 扶阳药酒真的有效吗
肾虚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宜吃具有补肾壮腰、强筋健骨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阳虚者,又宜服食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阴虚者,又当进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肾虚兼有遗泄之症者
『捌』 求药酒配方几个
人参 鹿茸 枸杞 海马 蛇 以上这些都是以补气补肾的如果你的身体不是太虚建议两天一小杯以防虚火上升
药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馏法、热提取法、稀释法、冷浸法等,家中自制药酒因受条件限制,适合采取冷浸法。市售的药酒价格一般都较为昂贵。如果自己在家中泡制,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配方,所以更加适用。
冷浸法就是直接用白酒浸渍药材。先取一只能够密闭、洁净的大口玻璃瓶或瓷缸、瓷坛,将药材切片洗净、沥干,或打成粗粉装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加酒量约为药材重量的10倍上下。如果是用食物性药材泡酒,加酒量只需5倍重量即可。白酒加入药材后摇匀,密封瓶口或坛口,保存于阴凉避光处。浸泡期间应经常摇动容器或搅动药材,让白酒充分浸润药材,浸泡时间最少要14天以上,有些药材可浸泡数月或1年。如果处方药味较多,一次浸取不完全,可以分两次或多次浸取,但每次加酒量应计算好,不能太多,白酒的总用量应该不变。如果采取多次浸泡的办法,用酒应少量多次,直至浸泡后的药酒颜色变得浅淡,这说明药物成分的萃取比较完全。
浸泡药酒,最好选用55-60度的优质白酒,不能用乙醇(酒精)浸泡,禁用非药用乙醇,因其中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劣质白酒也不能用,甲醇残存量高,酿造原料成分复杂,很难确保药酒的质量。
家中自行浸泡的药酒品种很多,常见的如人参酒、参茸酒、参芪酒、鹿茸酒、洋参酒、红花酒、杜仲酒、枸杞酒、山楂酒、桑椹酒、桔波酒、木瓜酒、乌梢蛇酒等,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称量泡制,服用剂量应遵医嘱要求。
家中自制药酒方法简便易行,可以根据需要量配制,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泡酒,例如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的中药就不宜用酒来浸取。还有一点,就是作用剧烈或毒性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毒虫等,不能随便配制药酒。这些药物都有严格、规范的泡制要求,必须由专业中药师操作。
药酒的选用,除了要了解前面所讲的“药酒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外,还要熟悉药酒的作用,并选用适宜药酒。
(一)药酒的作用
药酒的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由于每种药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药材,因此药酒的作用也随之而异。
就其总体而言,药酒的作用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疾病不同,作用亦异。
药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药性药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专门为补虚纠偏,调整阴阳而设的。因此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点,都有其适应范围,难以尽述。每一药酒的具体作用,可参阅应用篇。
由此可见,药酒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其另一主要作用,酒入药中,可以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免除了平时服药的苦涩,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饮酒的人,常用人们日常食品配制药酒。既有医疗作用,又有滋补保健作用,乃一举两得之功,真可谓善饮也。
(二)药酒的选用
选用药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药酒的种类和性质;二要针对病情,适合疾病的需要;三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四要了解药酒的使用方法。
1.气血双亏者可选用龙凤酒、山鸡大补酒、益寿补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
2.脾气虚弱者可选用人参酒、当归北芪洒、长寿补酒、参桂养营酒等。
3.肝肾阴虚者可选用当归酒、枸杞子酒、蛤蚁酒。构圆酒等。
4.肾阳亏损者可选用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三鞭酒等。
5,风寒湿痹、中风后遗症等病症可选用驰名中外的国公酒、冯了性药酒和其它对症药酒。
6.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风湿所致的肌肉酸痛者可选用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如果风湿症状较陉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风湿多年,肢体杯木,半身不遂者则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药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7.骨肌损伤者可选用跌打损伤酒、跌打药酒等。
8.阳痿者可选用多鞭壮阳酒、助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药酉、海狗肾酒等。
9.神经衰弱者可选用五味子酒、宁心酒、合欢皮酒等。
10.月经病者可选用妇女调经酒、当归酒等。
凡此种种,这里不一一例举。总之药酒所治疾病甚多,一般可参考本书所列病症之药酒方,随症选用。
在预防疾病上,古人和民间也早有实践,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老防衰;夏季饮用杨梅酒,可预防中暑;常饮山植酒,可防止高血脂的形成,减少动脉硬化的产生;长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参酒则可健骨强筋、补益气血、扶正防病等等。
总之,选用药酒要因人因病而异。如选用滋补药酒时要考虑到人的体质,如形体消瘦的人,多偏于阴虚血亏,容易生火,伤津,宜选用滋阴补血的药酒;形体肥胖的人,多偏于阳衰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宜选用补心安神的药酒。选用以治病为主的药酒,更要随证选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为宜。总之要选用有针对性适宜药酒。药酒既可治病,又可强身,这并不是说每一种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随意拿一种药酒饮用,就可见效。饮用者必须仔细挑选,认清自己的病症和身体状况,要有明确的目的选用,切不可人用亦用,见酒就饮。
『玖』 钓鱼药酒配方
1、准备500克公丁香;如下图所示。
『拾』 强身健体的药酒配方
这样能够治疗人体因为肾虚所引起的腰酸背痛和盗汗等症状,达到良好的补肾功效。芝麻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在食用之后,能够起到补肝肾和润五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