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酒用什么温最好
黄酒的一种饮用方法。
黄酒中因为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低聚糖的原因,能够具有回保护心脏、美容答养颜、舒经活血等得功效。凉喝具有消食化积、镇静等作用,但从健康角度来说还是烫一下喝更好,因为在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所含的少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甲醇、醛、醚类物质等,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挥发掉。此外,黄酒烫热喝还具有驱寒除湿、活血化淤的功效,对腰背疼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患者有一定疗效。
温饮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烫酒时温度不要过高,否则酒精挥发,会失去其醇香,一般将黄酒隔水烫到70℃左右。如果在黄酒中加入姜丝或话梅,会使酒液更醇美,营养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人们可先把酒隔水烫到70℃左右,然后等其冷却到38℃左右再饮用,因为此时喝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2. 冬季温黄酒能放多长时间
热饮暖胃活血,酒性易散
-温酒方式:水浴加温-加热温度:40~45℃
-配料:话梅、姜丝、鸡蛋等
《古越龙山》杂志执行主编茹拥政介绍说,在气温10℃以下的季节,黄酒最适宜温着喝。一般水浴加温至40~45℃的时候,酒香四溢,饮之暖胃活血。温度太低,酒香出不来,太高了,酒精容易过度挥发。黄酒热热地喝下去,不光暖胃活血,其酒性散发得也快,人感觉非常舒服。
水浴加温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一般绍兴当地黄酒加热方法是“串筒水烫”。将酒倒入串筒,然后放入沸水中水浴,加温至40~45℃,一个简便的检测方式是,用手触碰一下杯壁,人体温是37℃,加热至40~45℃,感觉稍稍比体温高些。
“比如黄酒在成都重庆推广时,会加几粒话梅。黄酒中加入话梅,梅香幽雅,酸甜可口。口感上更容易被接受,也显得更有情调一些。但是酒中加了话梅,容易“喧宾夺主”,若想品味酒之真味,最好不加,还是选择纯饮比较好。”茹拥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黄酒中添加不同的配料,可以起到不同的功效,比如酒中加入姜丝,冬可防寒保暖,温中健胃;夏可防中暑,具有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感冒的人饮用最佳。
“将酒加热至92℃左右,冲入打散的鸡蛋,再加入红糖,小焖片刻即可。常饮能补中益气,强筋健骨,可防治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体虚、脑力劳动者、精神压力紧张和经常加班者饮此最为合适。”此外,与桂圆或荔枝、红枣、人参同煮。其功效为助相壮力,滋补气血,对体质虚衰、贫血、妇女月经不调有疗效。
茹拥政表示,古籍中也不乏冬日喝黄酒宜温的介绍,如《红楼梦》第八回中有宝钗一番酒加热了才能喝的议论:宝玉要在薛姨妈处喝酒,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说:“吃了冷酒,写字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散发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写字打颤儿”其实是醉酒的一种表现,而吃冷酒容易醉,而且醉酒的时间也会拉长。
3. 自酿黄酒什么温度的天气最好
黄酒的制作原料配方 黄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为原料,加入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而生产的一种酿造酒。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 饮用水的标准 ,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4. 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5. 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 发酵罐 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6. 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 发酵罐 ,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7. 压榨、澄清、消毒:后发酵结束,利用板 框式压滤机 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 棉饼过滤机 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麦曲和酒母 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为 发酵剂 的作用。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霉菌易于生长。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成品麦曲水分达15~18%。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2.酒母: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在酒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营养价值 黄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当白酒的1/4,属于低度饭料酒。黄酒富含氨基酸类,尤其是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酸,每升含量比啤酒、葡萄酒多一到数倍。且含有糖、氮等多种浸出物,每升黄酒所含热量在1015~2010卡之间。黄酒刺激性较小,适当饮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以及消除筋肉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等作用。在南方有的妇女分娩后用黄酒炖鸡煮蛋,有大补功能。有人说啤酒是“液体面包”,而黄酒则是“液体蛋糕”,可见对黄酒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4. 什么酒适合冬天热着喝
我觉得适合冬天热着喝的酒比较多,就比如青梅煮酒就是可以冬天的时候热着喝的,这喝起来比较香甜
5. 冬天做黄酒怎么做
酒可以饮用,也可作料酒。家庭自制方法简便易行。自制的黄酒虽然不能与名牌酒媲美,却也芳香可口,别具风昧,而且成本低廉。
自制黄酒的原料配方是 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养曲(酒厂或腐乳厂有售)1公斤,酒药(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法:
①泡米。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②蒸饭。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匀 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发酵。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④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热杀菌)。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 ,即停止加热。6.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7.封存。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
6. 黄酒制作冬天需要多少温度
黄酒的制作原料配方 黄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为原料,加入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而生产的一种酿造酒。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4. 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5. 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6. 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7. 压榨、澄清、消毒: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麦曲和酒母 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为发酵剂的作用。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霉菌易于生长。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成品麦曲水分达15~18%。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2.酒母: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在酒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营养价值 黄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当白酒的1/4,属于低度饭料酒。黄酒富含氨基酸类,尤其是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酸,每升含量比啤酒、葡萄酒多一到数倍。且含有糖、氮等多种浸出物,每升黄酒所含热量在1015~2010卡之间。黄酒刺激性较小,适当饮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以及消除筋肉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等作用。在南方有的妇女分娩后用黄酒炖鸡煮蛋,有大补功能。有人说啤酒是“液体面包”,而黄酒则是“液体蛋糕”,可见对黄酒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7. 黄酒多少温度时最适于饮用黄酒一般多少酒精度
这个不一定,就如在宋代 爱国大诗人陆游,北宋文豪苏东坡都是喜欢温热后饮用,但回具体答温度不详。
现代的人们一般比较惊喜,夏天加冰饮,冬季温热饮用
现在流行低度黄酒 一般10-15度之间
我是绍兴人,了解也只是皮毛,见谅
[推荐] 浙江绍兴人最喜欢的十大黄酒品牌
会稽山 古越龙山 塔牌 沈园老酒(黄酒) 女儿红 沈永和 咸亨太雕 宋雕 陆公红等
1.历史悠久 处于春秋战国时代 盛与南宋绍兴年间
2.独特产地 浙江绍兴自古鱼米之乡,鉴湖水质适合黄酒微生物发酵
3.工艺 千年特殊酿造工艺 绝非浪得虚名
8. 冬天黄酒该怎样煮才好
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专是隔火加温。
但黄酒加属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也是黄酒最传统的饮法。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
9. 冬天喝黄酒有什么好处
在冬季饮服黄酒,可以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能有效抵御寒冷,预防感冒,尤其黄酒中加点姜片煮后饮用,既可活血祛寒,又可以开胃健脾。黄酒性温辛大热,味甘苦,温通气血,补血舒筋,健身通络,养肤散湿,饮用适量黄酒具有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北方人喝一般要烧开,烧的时候加入生姜片和适量红糖,既可以蒸发掉部分酒精,又能改善口感,另外生姜可以加强舒筋活血的作用,红糖可以加强生津补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适量饮用黄酒有温中祛寒、通络活血,温脾散寒之功效。如一些在冬季胃寒怕冷四肢发凉的人,每日饮用一小杯的热黄酒可以通血脉、温四肢,缓解寒冷感。而一些在冬季经常出现肠胃虚寒疼痛的人,每日饮用一小杯热黄酒可以散寒止痛,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对于一些冬季出现腰背痛手足麻木或震撼的老年人,少量饮用黄酒也很有好处的。
喝黄酒不要吃鱼虾海鲜,会特别腥。
黄酒有后劲,要慢慢喝,喝急了不但不补身体,还会伤身体。
黄酒有股特有的糊香,可能有的人不喜欢。不喜欢这种味道或者酒量小,可以适量加点水一起烧开。
但要注意一是少量饮黄酒利多弊少,一般地每日折合150—200克为宜;二是黄酒的饮用可以根据酒的品种和气候分别采用热饮或冷饮;三是黄酒是很好的药引子。来自黄酒古酒网
10. 黄酒的喝法是什么黄酒怎么加热
1、温饮黄酒:这是黄酒最传统的饮法。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
2、冰镇黄酒,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3、佐餐黄酒,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黄酒最好是将盛酒器放在水中烫热或隔火加温,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挥发后淡而无味。黄酒虽然酒精度数低,但饮用时也要适量,不要空腹饮酒,更不要与碳酸类饮料同喝。
(10)冬季用什么温黄酒扩展阅读:
喝黄酒的好处:
1、黄酒性温,味甘苦辛,有毒,大热,气味芳香,入心肝肺胃经;饮用黄酒不仅可以增加食欲,使人心情愉悦,身体舒畅,而且可起到保健作用,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有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2、黄酒还有药引的功效,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进行针对性治疗。它们不仅与汤剂配合,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合在一起应用。“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