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酒酒曲制作方法
准备材料:酵子(农村蒸馒头用的非市场上出售的成品酵母)、小麦20kg、麻叶、曲模、新鲜麻绳
制作步骤:
1、 首先将小麦用清水淘洗干净,去除杂志,然后摊晒在房顶晾干。
2、 将晾干之后的小麦通过粉碎机过一遍,以小麦碎到半个为准,或者在老式磨面机上过一遍,取面和麦仁两部分。
3、 将酵子事先用清水浸泡数小时之后,加入破碎之后的小麦搅拌均匀,以能用手用力捏成型为准,不可过干或过湿。
4、 在曲模底部纵横铺上麻绳,然后均匀的铺上麻叶,以6到7层为宜,选取较大的叶子垫底。
5、 向曲模内装填原料,没装填一点都要用力按压,使得经过搅拌的小麦原料能够挤压密实,大曲的厚度以10cm以下为宜,不可装填过厚。
6、 完成以上步骤就可以封装了,在最上面均匀的铺上麻叶,同底部,以内部原料不露出为标准,在捆绑麻绳过程中要尽量拉紧实。
注意事项:
在大曲制作过程中要选择麻叶和麻绳为材料,因为麻叶发热,可以帮助麦曲的发酵提供热量,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麦曲体积逐渐变小,选用新鲜的麻绳在晾干之后也会相应的收缩,保证捆绑的紧实。
在整个捆绑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让内部的原料暴露出来,因为经过发酵之后内部的原料首先变稀,然后变硬,防止原料的流出,大曲捆绑之后要放在太阳下暴晒,防止雨淋。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便可以了。
2. 做黄酒应该用什么酒曲
黄酒酒曲俗称大曲、麦曲、砖头曲,在我北方农村比较的常见,常见的用内途便是冬季酿容造黄酒之用,一般在我国北方的婚嫁民俗中,大曲也扮演者一定的角色,在嫁女儿的一方,都会伴上一块麦曲,一来取酒曲发酵作用中的“发”字讨一个好彩头,希望婚后的日子越来越发,同时在我国北方的农村产妇生产完毕之后都有喝月子酒的习俗,而这月子酒就是我们常见的黄酒,这块酒曲也会被婆家人用来酿造黄酒。
3. 做黄酒的整个过程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突出纯粮、酿造。)
一:黄酒酿造的特点:①所使用的糖化发酵剂为自然培养的麦曲和酒药,或由纯菌种培养的麦曲、米曲、麸曲及酒母。由各种霉菌、酵母和细菌共同参与作用。这些多种糖化发酵剂、复杂的酶系,各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在酿造过程中的种种作用,使黄酒具有特殊的色、香、味。②黄酒发酵为开放式的、高浓度的、较低温的、长时间的糖化发酵并行型,因而发酵醪不易酸败,并能获得相当高的酒度及风味独特的风味酒。③新酒必须杀菌,并经一定的贮存期,才能变成芳香醇厚的陈酒。
二:制作黄酒的原料和工具:鲜红薯50千克,大曲(或酒曲)7.5千克,花椒、小茴香、陈皮、竹叶各100克,备小口水缸1个,长木棍1条,布口袋1条。
三:工艺流程:选料蒸煮—加曲配料—发酵—压榨—装存。
四:工艺操作要点:①选料蒸煮:选含糖量高的新鲜红薯,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在锅中煮熟。②加曲配料:将煮熟的红薯倒入缸内,用木棍搅成泥状,然后将花椒、茴香、竹叶、陈皮等调料,兑水22千克熬成调料水冷却,再与压碎的曲粉相混合,一起倒入装有红薯泥的缸内,用木棍搅成稀糊状。③发酵:将装好配料的缸盖上塑料布,并将缸口封严,然后置于温度为25-28摄氏度的室内发酵,每隔1—2天搅动一次。薯浆在发酵中有气泡不断溢出,当气泡消失时,还要反复搅拌,直至搅到有浓厚的黄酒味,缸的上部出现清澈的酒汁时,将发酵缸搬到室外,使其很快冷却。这样制出采的黄酒不仅味甜,而且口感好,否则,制出的黄酒带酸味。也可在发酵前,先在缸内加人1.5-2.5千克白酒作酒底,然后再将料倒人。发酵时间长短不仅和温度有关,而且和酒的质量及数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发酵中要及时掌握浆料的温度。④过滤压榨: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净,把水拧干,然后把发酵好的料装入袋中,放在压榨机上挤压去渣。挤压时,要不断地用木棍在料浆中搅戳以压榨干净。有条件的可利用板框式压滤机将黄酒液体和酒糟分离。然后将滤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在70-75摄氏度保温20分钟,目的是杀灭酒液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待黄酒澄清后,便可装入瓶中或坛中封存,入库陈酿1年。
五、 绍兴黄酒的种类
以含糖高低分以下四种类型:
1)干型黄酒。 含糖量15.0g/l以下, 代表酒:绍兴元红酒。
2)半干型黄酒。含糖量在15.1~4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加饭(花雕)酒。
3)半甜型黄酒。含糖量40.1~10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善酿酒。
4)甜型黄酒。 含糖量在100.0g/l以上,代表产品是绍兴香雪酒。
四种类型的绍兴酒的差异:
1)含糖量不一样
2)生产工艺上有所不同。
3)原料上有所不同。
元红和加饭发酵前加水,而善酿以元红酒代替酿造用水,香雪酒是以45%糟烧代替酿造用水。
4)元红和加饭不同之处是
A含糖量不一样
B加饭的出酒率低于元红酒,相对而言,加饭酒的肉质较醇厚,元红酒相对单薄一点。
六、 绍兴黄酒的沉淀现象
黄酒的沉淀一般分两种:1生物沉淀;2非生物沉淀。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属第二种。俗称黄酒有“千重脚”,瓶装黄酒遇冷混浊、沉淀,货架寿命不长,一直困扰着各黄酒企业。以往采用了各种办法,效果总不理想。近来我司对此沉淀已经采取了目前黄酒项业最先进的冷冻过滤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瓶装黄酒贮存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沉淀现象,一般合理的解释是酒内一种高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凝结而成,一般不影响内在酒质。
注:1、一般在冬季瓶装黄酒遇冷变浊,加热到30-40度左右时又重新溶解,又称冷混浊,是一种可逆性混浊。
2、冷混浊过久,加热黄酒,混浊物不能复溶,又称氧化混浊或永久性混浊。一般认为冷混浊物是氧化混浊的前体物质,两者虽然分子大小,物理性质和各成份的含量有些不同,但所含的基本成份是相同的,都含有高分子蛋白质,多酚物质,糖类,重金属和一定量的钙镁矿物盐。只是冷混浊物经过进一步氧化聚合作用后,形成的氧化混浊物的分子结构更为复杂。
七、绍兴黄酒的品评
绍兴黄酒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味觉为主的享用性食品。鉴别其品质好差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理化卫生指标分析检验和感官品评二种。
理化、卫生分析检验是用各种仪器和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它能够精确地测定出黄酒中的各项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黄酒的风味品质。因黄酒风味品质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各种成份之间的平衡、协调、衬托、缓冲、掩盖关系,所以说常见两个酒样的理化分析数据十分接近,但在酒的风味上却有可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对黄酒的品质鉴定,不但要进行理化卫生分析测定,同时还必须进行感官品评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黄酒风味品质的整体面貌。
感官品评内容为四项;1外观 2香 3味 4格
1)外观应是橙黄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底(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2)香应是具有绍兴酒特有的醇香,随着年份的增长,醇香应随之浓郁,不得有异香,异气
3)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年份越高醇厚度越高,俗称肉质越厚。
4)格即风格,酒体协调具有绍兴酒的独特风格,即糖、酸、酒之间比例协调。
品评黄酒的顺序:
一看其色,二闻其香,三尝其味,四对风格综合评介。
注:机械化生产黄酒与手工酿制的黄酒的不同之处
机械化生产黄酒利用纯种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短,发酵期间太旺盛,内容物含量比较少,肉质相对比较淡薄,反之,手工酿制的黄酒利用纯天然自然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要80~90天,残留的内容物比较丰富,肉质比较醇厚。
八、绍兴黄酒的色、香、味及来源
绍兴黄酒的色、香、味主要来自原料、辅料、糖化剂。在酿制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代谢物和贮存过程中的陈化反应等。
(一)色的来源
1)黄酒的色主要来自原料的自然色、糖化发酵剂的色泽(麦曲带来淡黄色,红曲有红色素使酒色黄黄中带红)
2)麦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焦糖色来增加酒色
3)贮存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相结合发生氨基羰基反应,产生的黑精物质,引起酒色褐变(焦糖化反应)。
(二)香的来源
黄酒的香气,不是指某一种化合物的突出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
1)原料中所含的淀粉、糖类、氨 基酸及其他天然香味物质,经发酵过程中的酵母和酶及多种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生成香味物质。
2)麦曲带来的香气(每种曲都有特有的香气,因麦曲生产过程中由于升温较高,使小麦中的蛋白质衰老死亡的微生物残体自溶转化为氨基酸等物质而产生曲香。
3)贮存陈酿老熟过程中有机酸与醇的酯化反应生成各种酯类而产生的特有香气。贮存较长的甜型黄酒,应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类黑精,也具有一种焦香味。黄酒的香气物质,综合分析资料证明有三类
a)酯类。较集中的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和已酸已酯,它们共同形成一种香气,也就是黄酒越陈越香的气味。
b)醛类。主要是乙醛,少量的异丁醛,异戊醛,以及乙醛与乙酸缩合成的乙缩醛,具有一种清醇的果香味。
c)醇类。主要是苯乙醇、异丁醇、异戊醇,仲丁醇等。尤其是含量较多的苯乙醇,具有清甜蜜样的香气。
(三)味的来源
黄酒中的风味物质非常丰富,以大量的感官品评和理化分析得出,主要由甜、酸、苦、辣、涩、鲜六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醇和柔和、丰满、浓郁、醇厚、悠长的感觉形象。
1)甜味物质
黄酒中的甜物质主要来自米和麦曲中的淀粉。经淀粉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糖类、残糖、低聚糖、糊精。二是发酵过程中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三是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氨酸等。
2)酸味物质
酸是黄酒中的主要品味物质,它在黄酒中有增加浓厚感和减少甜味的作用。酸在陈酿过程中与乙醇作用生成酯类使酒更香。乳酸、挥发酸能增加酒味浓厚感是构成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酸具有缓冲作用,能协调其它品味物质。黄酒中酸主要是乳酸和琥珀酸、焦谷氨酸、拧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醛酸等。
黄酒中常规分析的是总酸和挥发酸,陈化过程中总酸普遍有所增加,原因a)醇类氧化,使酸度增加。b)是酸、醇等物质的分子综合,保留了一定的有机酸。c)是陈年黄酒的氨基酸含量增加,增加了酸的含量。
3)鲜味物质
鲜味主要是氨基酸,氨基酸味是中国黄酒区别于各种酒类的一大特点。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门谷氨酸、赖氨酸以及蛋白质水解所生成的多肽和含氮碱,这些物质均是鲜味。
4)苦、涩、辣味
苦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肽、酪酸、5-甲硫基腺苷和胺类物质。此外,用曲量多及贮存时间长的话也会带来苦味。黄酒中的苦味在极其轻微的情况下使酒刚劲爽口,但苦味过重则破坏酒的协调。
涩味物质主要是乳酸、氨酪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物质,此外有的酒(半成品)酸度较高而加放石灰过量而产生涩味。某些曲质量差也会给酒带来涩味。
辛辣味物质主要是乙醇、高级醇和醛类成份。一靓新酒较明显,经贮存后,由于酒精与其它成份相亲和,能使酒质变得柔和、爽适、酒体完善协调。
4. 做黄酒用什么酒曲
黄酒酒曲俗称大曲、麦曲、砖头曲,在我北方农村比较的常见,常见的用途便是冬季酿造黄酒之用,一般在我国北方的婚嫁民俗中,大曲也扮演者一定的角色,在嫁女儿的一方,都会伴上一块麦曲,一来取酒曲发酵作用中的“发”字讨一个好彩头,希望婚后的日子越来越发,同时在我国北方的农村产妇生产完毕之后都有喝月子酒的习俗,而这月子酒就是我们常见的黄酒,这块酒曲也会被婆家人用来酿造黄酒。
对于农村的朋友来说,大曲作为酿造黄酒的一种重要配料,都较为的熟悉,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或者没有酿造黄酒传统地区的朋友来说还较为的陌生,一些对黄酒酿造感兴趣的朋友也一直的想了解黄酒酒曲的制作方法,在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注意事项:
在大曲制作过程中要选择麻叶和麻绳为材料,因为麻叶发热,可以帮助麦曲的发酵提供热量,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麦曲体积逐渐变小,选用新鲜的麻绳在晾干之后也会相应的收缩,捆绑的紧实。
在整个捆绑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让内部的原料暴露出来,因为经过发酵之后内部的原料首先变稀,然后变硬,防止原料的流出,大曲捆绑之后要放在太阳下暴晒,防止雨淋。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便可以了。
5. 黄酒曲是麦曲吗
酿造黄酒用的酒曲主要是:麦曲,小曲以及红曲
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回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答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黄酒和白酒后期工艺不同,这个是由于使用酒曲的不同,味道也会不同,传统经验总结出来什么酒曲酿啥酒绝对是宝贵的知识。
6. 为什么小麦适宜于制黄酒曲制曲小麦有什么要求
在破碎来的小麦粒上自培养繁殖糖化菌而制成黄酒生产糖化剂。它为黄酒提供各种酶类,主要是淀粉酶和蛋白酶,促使原料所含的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的水解;同时在制曲过程中形成各种代谢物,以及由于这些代谢产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色泽、香味等,赋予黄酒酒体独特的风味。传统的麦曲生产采用自然培育微生物的方法,目的已有很多的工厂采用纯种培育的方法制得纯种麦曲。
7. 麦曲怎么做
制作麦曲正当时
义乌黄酒的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酿酒用的配料也有着独到的讲究。一般正式酿酒要等到立冬后,现在正值盛夏,气温高达40℃,正是做麦曲的好时节。8月3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赤岸镇的丹溪酒业公司,体验了一回制作麦曲的艰辛。
麦曲制作过程中,分为选种、压瘪、碾碎、接种、发酵等程序,道道要精细。发酵中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才能形成所需的菌类。
早上7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了制作麦曲的车间。这些车间不同于一般钢筋水泥的车间,屋顶钉满了宽约5厘米的长木条,木条之间留有空隙。据说主要是用来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用荷叶包好的方形麦曲饼。
据介绍,在麦曲发酵时,方形的麦曲饼堆在一处,盖上毯子,四周用稻草把捂严,插好温度计以便随时验看,整个房间必须保持密封的状态。麦曲在发酵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量,温度高达50℃,所产生的湿度也很大。等到发酵完成,工人们就要走进近50℃高温的车间里,一块块地把麦曲从堆里分开,进行通风、散热、透气。分开放置一天后,又要把麦曲饼上的荷叶剥开,放好通风,期间需要经常翻动,这样放置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晒干碾碎后,才能作为酿酒的原料之一。
麦曲制作房热气腾腾,温度接近50℃
记者接过一位员工递过来的方形矮凳,坐在靠门的位置开始了做麦曲的体验。
旁边一位姓朱的女员工开始耐心地教记者剥荷叶。然后再把麦曲饼放在身后整齐地排好。“看起来很简单啊。”记者边说边拿起一块麦曲饼,却发现手中的麦曲饼仍然是温热的,记者随即把麦曲饼放在了后排,这位员工见状后对我说:“放起来的时候,要错开来,这样它们之间才会有空隙,才能更好地散热、通风。”记者不敢怠慢,认真地学起来。
剥了好几块麦曲饼,记者终于初步掌握了剥荷叶的技巧,但额头上的汗水已经聚成水滴开始在鼻翼、脸颊上蜿蜒流淌了。再抬头看看其他的员工,红色的工作服早已湿透,贴在了背上。60多岁的老员工童师傅,手肘靠在裤子之处,是两汪湿湿的汗渍,他不时地撩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这些麦曲刚搬开的时候,40好几度呢,现在通风过了,房间的温度也下来了,只有39℃左右。但是做麦曲都是有讲究的,通风散热只能让它自然进行,我们在里面工作,连电风扇都不能吹,更别说空调了。这还不算热的,下午要给隔壁车间的麦曲堆分开,那个麦曲堆有48℃呢,那才叫热,你在里面呆不了十分钟。”童师傅说道。
在48℃的车间里,记者坚持了20分钟
12点半的时候,记者来到21号车间门口时,员工们已经开始上班了,车间内温度计上的水银停留在48℃的位置。有员工正在把密封的窗户一扇扇打开,童师傅和另一位师傅掀掉了麦曲堆上的毯子,拿掉四周的稻草把,把车间剩余的空地都打扫干净。
这时,记者走近麦曲堆准备拍照,感到一阵阵热浪升腾,呼吸有些艰难。等记者拍好一张照片,头上、身上的汗开始往下淌了。员工们开始把一块块麦曲饼从堆里搬出来,成行地摆放在车间的空地内。几个员工来来回回穿梭其中,不停地用淌汗的胳膊擦着额头的汗珠,脚底下留下一个个湿湿的印迹。童师傅看到记者,连声说道:“赶紧出去吧,这里太热,你受不了的。”
记者走到外面走廊上,深深吸了几口气,汗却还是在往外冒。过了一会,记者再次走进车间,欲亲身体验给麦曲分堆工作。“呀,还是烫的。”当记者把手伸向麦曲饼的时候,下意识缩了一下,随后选择了四块麦曲饼,搬起来走到身后斜着码好。在搬下一趟的时候,头上的汗又开始往下滴。大约10分钟后,记者再次来到走廊上透口气,里面的员工却还在有条不紊地给麦曲堆分开。
随后,员工们也难以忍受高温的煎熬,都走出来,一边不停抹汗,一边喝水。稍事休息后,他们再次走进车间。童师傅说:“在下午4点钟下班之前,应该能把麦曲分好的。”
8. 求如何用小麦做黄酒曲谢谢
冬天酿造黄酒的时候,都会用上黄酒酒曲。那么,黄酒酒曲是怎么做的呢?小编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工具/原料
酵母、小麦20kg 麻叶、曲模 新鲜麻绳
制作方法/步骤
1、首先要准备做酒曲需要的小麦,然后用清水淘干净,把小麦里的杂质清理干净,放在外面把水晾干。
2、等小麦在外面晒干了之后,收回来,用碾碎机吧小麦碾碎。不需要太精细,差不多半个就可以了。若是在农村里,有那种很老的石磨,用那个也是可以的。
3、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成品酵母,然后把酵母用清水泡数个小时之后,把它跟碾碎的小麦和在一起,搅拌均匀。用手把他们捏成圆形,但注意不要太干了,也不要太湿,湿度就行。
4、把麻绳铺在曲模底部,记住,一定要纵横交错。然后把麻叶也铺在上面,要记得均匀些,大概6到7层。垫底的叶子要选得大些。
5、把原料填满曲模,记住一遍填,一遍用力按压,这样才能让搅拌之后的原料做成的酒曲密实些。但切忌不要过于厚实。
6、按照步骤全部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密封了。再在最上面均匀的铺上麻叶,连同之前铺好的,一起用麻绳捆绑结实。一定要绑紧了。
注意事项
1、在制作酒曲的时候,一定要用麻绳,麻绳可以发热,帮助发酵;而且新鲜的麻绳在晒干后还能收缩,这样麦曲在发酵过程中体积变小,也不会松掉。
2、在封装的时候,一定要密封,而且要暴晒,但不能淋雨。等待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发酵成功了。
9. 怎样制家庭麦曲我想做黄酒。好心人教我好吗
o
10. 黄酒制作方法
http://wenku..com/view/2b398d2458fb770bf78a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