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药酒能治关节痛疼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药酒? (1)三蛇酒 药物组成:乌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将三种蛇剁去头,用酒洗润切成短节干燥,冰糖加热熔化待用。将白酒装入酒坛。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盖密闭,每天搅拌1次,10~15天开坛过滤,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风祛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2)冯了性药酒 药物组成:羌活、威灵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独活、青蒿子、麻黄、白芷、小茴香、当归、川芎、栀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适用于痹病风湿痹阻证。 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3)除湿酒 药物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云苓、杜仲、松节、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续断、伸筋草各9g,独活、蚕矢各6g,木瓜、枸杞、苍耳子、 莶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将上药浸于粮酒2500g中,过5日即成。 功效:除风散寒,祛湿通络。 主治:风寒湿痹证。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4)虎骨木瓜酒 药物组成:制虎骨(豹骨代)、当归、川芎、续断、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红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风各25g,木瓜150g。 上药共研粗末,以绢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滤去渣,澄清后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风,祛湿通络,活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证。 用法:随量饮用。 (5)木瓜牛膝酒 药物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将上药浸入大曲酒500ml中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次。
⑵ 治腰痛的药酒
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痛不能直者、腰痛不能府者、腰痛而不上者、腰痛廉头痛、腰痛足直痛、背骨痛(腰椎盘突出)、腰腿痛、腰腿筋骨痛、肝肾两虚也是腰痛胸闷(肝炎)对你所说的病情来了解,很有可能是腰椎盘突出症。
腰椎盘突出是由腰痛引起的,腰痛久治不愈,时间过长病情加重,造成腰椎盘突出。原因是这样,肾水衰耗不能上润於脑,而脑气虚不能下通於肾,象河车之道交通受阻不能畅通,而作痛也。
如果是肾虚脾湿侵之用:生白术130克、意仁110克、芡实80克一包加水3000克煎绪一宛,一次性喝完,一天减轻,三天全愈。永不复发。如果是腰椎盘突出,一天就愈,三、五天后复发。注:白术一定要生否则脾湿下流病情加重,切记。
腰痛是指腰部的一侧或两侧发生的疼痛。妇女由于有月经、孕育、分娩、哺乳等生理特点,同时又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妇科杂病及节育等病理特点,所以腰痛是常见的病症。经产妇女80%以上都可出现腰痛,特别是经期、孕期和产后的腰痛,常被认为是生理性疼痛,不需要特别治疗。实际上,妇女腰痛的程度因人而异,临床上有很大的差别,疼痛延续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所以有必要进行一些治疗,而更重要的是本人的自我康复保健。腰痛似非大病,但严重的也可影响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多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一般的妇女腰痛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子宫位置异常,盆腔炎、盆腔肿瘤、盆腔血症、放环等刺激,压迫神经也引起腰痛;骶棘韧带松弛、腰肌劳损可使腰部支持力增加而疲劳产生腰痛;生育过多、人流过频、性生活过度或外感湿邪等也可产生腰痛。
1、 生活起居: 避寒湿、宜保暖 妇女腰痛病人,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春寒湿季节,尤其需要做好腰部的保暖。尽量避免淋雨受寒,夜卧当风等。避免久卧潮湿之地,在寒湿季节,可适当使用电热褥祛寒保暖。经常活动腰部 ,可使腰肌舒展,促进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所以对于久坐、久站工作的病人,一定时间要适当活动一下腰部,使腰肌得以解除紧张,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如可在室内稍为行走,作一些腰部活动的体操等。注意性生活卫生 腰痛明显加重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在缓解期,也要适当调整性生活频度。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泌尿生殖系的感染,减少加重腰痛的因素。做好计划生育, 避免过多的人流,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对于放环后引起的腰痛,月经异常,可改用其他的节育措施,以减轻病情发展。不宜束腰过紧 腰痛患者,切忌束腰,因为束腰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病情。有些妇女产后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采用束腰的方法,是不妥当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好产后的保健锻炼,才能真正达到键美的目的。
2、 饮食调摄:腰痛者的饮食,一般与常人无多大区别。但要注意避免过多地食用生泠寒湿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饮冰冻的饮料。对于性寒滑的水果,如西瓜,也不宜一次进食太多。对于慢性腰痛持续不断的,可常服一些固肾壮腰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十全大补丸等,可根据体质和病情适当选用。
3、 康复疗法:按摩、
(1) 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 揉摩腰背:工作之余,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双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有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
(3) 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每结揉1分钟。
(4) 推下肢:旁人帮助,俯卧位,固定胯部,以掌根从骶部开始,经臀部沿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至另一侧肢体。
4、健身操:
(1) 腿操:仰卧,双手抱住一侧腿膝部,尽量屈髋,使大腿前沿贴紧腹部,连续做5~10次,再做另一下肢;然后双手同时抱紧双膝,同时做5~10次。每晚1次,或晨起加做1次。
(2) 起坐操:仰卧,收腹坐卢。注意不能用上肢帮助,下肢保持伸直,次数不定。本操还可起到减少腹部脂肪的作用。
(3) 滚腰操:仰卧,保持屈曲双腿的姿势,把身体蜷曲成团状,前后滚动10~20次。仰卧位,以热湿毛巾,不流水为度,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湿热约10分钟,然后再分别在腰两侧各约10分钟。最后,仰卧同法腹部。尤适用于经期腰痛。注意温度以不烫伤为难。
5、食疗:
(1)猪腰或羊腰1对,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姜9克。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汤,可常食。用于寒湿腰痛。
(2)乌龟肉250克、核桃仁100克。共煮熟服。用于慢性虚劳腰痛。
(3)桑寄生20克、猪骨250克。同煮汤。一般腰痛均可食。
(4)益母草30克、鸡蛋2只,加水适量同煲,蛋熟后去壳,再煲20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用于经前后腰痛加剧或伴痛经者。
⑶ 治疗痛经的药酒有哪些
当归元胡酒
【配方】当归、元胡、制没药、红花各15克,白酒1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共捣碎,白夏布包,用酒浸泡于净器中,1周后即可取用。每日早、晚各空腹温饮1杯。
【功效】适用于月经欲来、腹中胀痛。
山楂酒
【配方】干山楂片500克,60度白酒300毫升。
【制法与服法】把干山楂片洗净、去核,放入500克装的细口瓶内约半再添加白酒至瓶满,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1周后可饮用。每次10~20毫升,边用边添加白酒(约200毫升)。
【功效】活血,舒筋。可治劳动过力身痛疲倦和妇女痛经等症。
调经酒
【配方】当归、川芎、吴茱萸各120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元胡、丹皮各90克,熟地、醋香附各180克,小茴香、砂仁各60克,烧酒15升,黄酒10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用绢袋盛之,浸人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1.5小时后,放凉,再浸数日即可饮用。适量饮用,每天2次。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夹有寒邪所致的经行腹胀疼痛、经血量少、色暗有块以及月经不调等症。
牛膝参归酒
【配方】牛膝30克,党参、当归、香附各15克,红花、肉桂各9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切碎,浸入酒中,容器密封7天即成。
早、晚各服1次,早5~10毫升,晚10~20毫升,服至月经来潮为止。如果身体强壮,能够耐受,也可适度增饮20~30毫升,有利于缩短疗程。
【功效】适用于妇女闭经。
红花酒
【配方】红花60克,白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一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成。日服1~2次,每次服20~30毫升。
【功效】养血活血,散瘀止痛,通经。适用于妇女血瘀性痛经等。
毛鸡药酒
【配方】干毛鸡160克(或鲜毛鸡320克,均除去毛和内脏),当归160克,川芎160克,白芷160克,红花160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千年健160克,茯苓20克,白酒17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9味,干毛鸡用蒸汽蒸15分钟,放冷,用白酒适量浸泡25天后与当归等8味同置容器中,加白酒密封浸泡45~55天,滤过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15~30毫升。
【功效】温经祛风,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眩晕、痛经、四肢酸痛无力等。
地血香酒
【配方】地血香根100克,歪叶子兰50克,胡椒3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3味洗净切碎,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药袋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10毫升。
【功效】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适用于痛经。
香附子酒
【配方】香附子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香附子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摇动1次,浸泡10天即成。日服3次,每次服20毫升。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宽中和胃。适用于肝郁胁痛、经期腹痛、脘腹胀痛等。
凤仙酒
【配方】白凤仙花120克,黑豆6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成。月经来潮前7天,每日早、晚口服20毫升。
【功效】和血调经。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
调经酒
【配方】当归、吴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各36克,小茴香(盐炒)、砂仁各12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捣碎,装入绢布袋里,与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后放进锅内隔水煮2小时,静置24小时便可服用。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20毫升。
【功效】活血调经,开郁行气。适用于月经不调、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症。
玫瑰山楂酒
【配方】玫瑰花15克,山楂60克,黄酒500毫升,红糖20克,冰糖10克。
【制法与服法】山楂切片,同玫瑰花、红糖、冰糖共入黄酒瓶中,加盖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行经前3日起,每晚临睡前服15毫升。
【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⑷ 求外用对疼痛效果好的药酒配方
马来西亚十八蛇猛虎千里追风油
HERBAL
MEDICINE
CHI
LEN
OIL
内有草药千里追风油乃选用中国名贵内地道药材提炼而容成,功能卓著,灵验无比,气味芬香兴众不同,油质晶洁不沾,不污秽衣服。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扭伤肿痛﹑筋络不畅﹑祛风逐瘀﹑行血瘀肿﹑活血止痛﹑筋酸腰疼﹑运动过劳﹑任何痛症﹑立即止痛。
⑸ 什么药材泡酒治关节痛
只要没有违反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物禁忌都可以一起使用。具体为: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1]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
十九畏最早见于明朝刘纯《医经小学》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编辑本段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宜。
一般使用50°左右的米酒即白酒炮制。且时间越久越好。
⑹ 治疗腰腿痛的几种药酒偏方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证状的伤科病证 。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腰腿痛多因扭闪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证状的伤科病证 。 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腰腿痛多因扭闪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汉书· 食货志》上说:“酒,为百药之长”。酒本身就是一种药,祖国医学认为酒性温、味辛而苦甘,具有温通血脉、开瘀散滞,宣散药力,温脾暖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的作用。自古以来,酒和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医的繁体字“醫”本身就含有酒字,治病也是古人酿酒的目的之一。 《黄帝内经》中有“醪酒”治疗“经脉不通,病生不仁”的记载。酒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起到舒经通络、温阳散寒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药酒偏方 1、组方:由当归、血竭、全蝎、乌梅、制川乌、制草乌、肉桂、鹿角胶、川牛膝、杜仲、小茴香、甘草、生姜、红糖、冰糖等、纯粮食酒(纯内蒙“归流河”高粱酒)1500毫升组成。 2、制法:将以上中药按一定比例共研粗末同糖、姜泡入酒中,3天翻一次(用力摇动容器3-5下即可),共浸泡10天即可应用,这些药为一剂,两剂为一疗程。 3、服用方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服二剂药为一疗程。 主治病症 : 腰部和腿部的单侧或双侧疼痛或腰痛或腿痛(尤其以腰和腿同时疼痛效果为最好)。不包括病理性的如肿瘤、结核所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本方的绝妙之处在于川乌、草乌与乌梅的合理配合(三者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方能出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是李大夫多年实践的结果),川乌、草乌温通经脉止痛、祛风除湿,妙在配合乌梅使机酸与生物碱结合成盐,易溶于水,提高温通经脉止痛祛风除湿之效(必须按照比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有急性损伤的病人,他们需要通过制动、冷敷来控制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疼痛,这时如外用、内服药酒都会加大损伤,不利于日后的恢复。所以,急性期患者都不适用药酒。
⑺ 什么药材泡酒能治疗腰腿疼痛
我也是腰腿疼痛,一开始吃西药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也用过药酒,但是回效果也不明显,后来答经人介绍用了我国著名老中医孔教授的特效验方复方通络消痛汤治好了,一开始就拿了一个月的药量想着试试,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用了大概3个月就治愈了,也没复发。
⑻ 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有哪些
风伤擦剂
【配方】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川红花、川芎、当归尾各15克,桃仁、白芷、木瓜、乳香、没药、威灵仙各20克,川椒12克,肉桂10克,泽兰15克,樟脑粉20克,冬青油适量,75%酒精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6味共研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密封,浸泡1个月后开封,再加入樟脑粉,冬青油搅拌溶化,贮瓶备用。外用。每取此药酒适量涂擦患处,日涂擦3~4次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筋肉肿痛。
活血酒
【配方】当归、川芎各15克,白芷、桃仁、红花、丹皮、乳香、没药各9克,泽泻12克,苏木12克,白酒1500~2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0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止痛,逐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
追风活络酒
【配方】红曲、紫草、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川芎、乳香、没药、秦艽各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
杜仲(盐制)、牛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芷各10克,麻黄30克,白糖8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1味,除红曲、紫草外,血竭、乳香、没药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余16味酌予碎断。上药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再入缸中,密封,浸泡30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滤过,贮瓶备用。
【功效】追风散寒,舒筋活络。适用于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等症。
跌打风湿药酒
【配方】五加皮50克,红花、生地黄、当归、怀牛膝、栀子、泽兰各40克,骨碎补、宽筋藤、千斤拔、枫荷桂、羊耳菊、海风藤各80克,细辛、桂枝、陈皮、苍术、木香各30克,莪术、甘草各50克,九里香、过江龙各160克,麻黄20克,白酒16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过滤去渣,即得。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亦可外用,涂擦患处。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散瘀。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风寒湿痹、积瘀肿痛等。
复方红花酊
【配方】乳香、没药各27克,五加皮、川乌、草乌、川红花、木通、伸筋草、桃仁、威灵仙、当归、川续断各63克,40%乙醇4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2味捣碎,置容器中,分2次加入40%乙醇,密封,浸泡,第1次用乙醇2000毫升浸泡4天,过滤;第2次
药渣用乙醇2000毫升浸泡3天,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即得。
浓度为20%。外用。取此药酒揉擦患处,日擦1~2次。
【功效】散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
续筋接骨酒。
【配方】透骨草,大黄、当归、赤芍、红花各10克,丹皮6克,生地15克,土狗(槌碎)
10个,土虱30个,自然铜末3克,白酒35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0味除自然铜末外全部粗碎,用白酒煎至减半,去渣,分做3份,备用。口服。每日服用1份,并送服自然铜末1克。
【功效】接骨续筋,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
闪挫止痛酒
【配方】当归6克,川芎3克,红花1.8克,茜草、威灵仙各1.5克,白酒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加适量白酒煎服。以不醉为度,其渣外用敷伤处。
【功效】适用于闪挫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盘)、血管、周围神经等组织,受伤后发生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等现象。
生地酒
【配方】生地黄汁500毫升,酒500毫升,桃仁(去皮尖,另研膏)30克。
【制法与服法】先将地黄汁并酒煎,令沸,下桃仁膏再煎数沸,去渣,收贮备用。每温服1杯,不拘时候。孕妇忌服。
【功效】适用于倒仆跌损筋脉。
苏木行瘀酒
【配方】苏木70克。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捣碎致细,用水、酒各500克,煎取500克,分3份。每日早、午、晚,临睡空腹各1服。孕妇忌服。
【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肿痛。
跌打损伤药酒有哪些?
【配方】当归、生地、五加皮各30克,补骨脂、紫荆皮、十大功劳、猴姜、薏苡仁、广木香、羌活、莪术、桃仁、川芎、杜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约1.5小时,取出后静置数日,压榨过滤后即可饮用。每次服0.5~1两。
【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包括打扑、殴打、闪压、运动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