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酿黄酒什么温度的天气最好
黄酒的制作原料配方 黄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为原料,加入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而生产的一种酿造酒。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 饮用水的标准 ,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4. 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5. 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 发酵罐 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6. 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 发酵罐 ,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7. 压榨、澄清、消毒:后发酵结束,利用板 框式压滤机 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 棉饼过滤机 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麦曲和酒母 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为 发酵剂 的作用。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霉菌易于生长。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成品麦曲水分达15~18%。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2.酒母: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在酒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营养价值 黄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当白酒的1/4,属于低度饭料酒。黄酒富含氨基酸类,尤其是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酸,每升含量比啤酒、葡萄酒多一到数倍。且含有糖、氮等多种浸出物,每升黄酒所含热量在1015~2010卡之间。黄酒刺激性较小,适当饮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以及消除筋肉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等作用。在南方有的妇女分娩后用黄酒炖鸡煮蛋,有大补功能。有人说啤酒是“液体面包”,而黄酒则是“液体蛋糕”,可见对黄酒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⑵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什么人不宜喝黄酒
黄酒的功效:
1.黄酒含有多酚、类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
2.黄酒中已检出的无机盐达18 种,包括钙、镁、钾、磷、铁、锌、等。黄酒中的维生素B、 E 的含量也很丰富,主要来自原料和酵母自溶物。
3.黄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酒中之最,是啤酒的4 倍。黄酒中的蛋白质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态存在,易被人体吸收。肽具有营养功能、生物学功能和调节功能。
什么人不宜喝黄酒:
1、肝病患者。饮黄酒会加重病情,以至造成死亡。因为黄酒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由于肝病患者肝功能不健全,对酒精的解毒能力下降,使毒物在肝内积蓄,肝细胞受到损害,便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肝病病人应戒饮黄酒,以减轻肝脏负担。
2、不宜喝黄酒人群- 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是有胃酸腐蚀胃粘膜而引起的。黄酒中含有一些特殊成分,能减少或阻滞胃粘膜合成,从而使胃酸损伤胃黏膜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尽量减少喝啤酒。
3、不宜喝黄酒人群-泌尿系结石患者 研究发现,在酿黄酒的麦芽汁中,不但含有钙和草酸,而且还含有乌核苷酸,这些物质均可以促使尿路结石的发生。
黄酒含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可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的生长发育,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
温饮黄洒可帮助血液循环,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⑶ 黄酒怎么喝
在气温10℃以下的季节,黄酒宜温着喝。一般绍兴当地黄酒加热方法是“串筒水烫”,妙内不可言。将酒倒入串筒,容然后放入沸水中水浴,使酒逐渐变温。一般加温至酒香四溢,入口温和舒适即可。加温后的黄酒即倒入锡壶,然后将酒倒入杯中,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夹带着缕缕酒香,十分怡人。黄酒热热地喝下去,不光暖胃活血,其酒性散发得也快,身体比较舒服。
2.盛夏季节,黄酒宜存放在3℃左右冰箱内,冰镇饮用,酒量稍逊者可加冰块。琥珀色的黄酒与晶莹的冰块相映,赏心悦目,清爽且不易醉。
3.黄酒属于细酌慢饮之酒,其下酒菜最好也是耐嚼滋味长的那种。如盐煮花生、茴香豆、豆腐干等。黄酒的最佳绝配当属大闸蟹,即古人所说的“持螯下酒”。大闸蟹味美,但性寒不能多吃。而黄酒性温,温寒相抵无疾患之虞,又黄酒最能去除腥味,食之更觉香美。
⑷ 黄酒和米酒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分
黄酒和米酒的区别主要在于酿造原理、酒精度数和颜色。
1、酿造原理
黄酒: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米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
2、酒精度数
黄酒: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米酒: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已成为农家日常饮用的饮料。现代米酒多采用工厂化生产。
3、颜色
黄酒:黄酒顾名思义因为颜色是黄色所以得此称谓,与白酒清澈透明不同,黄酒颜色多褐色、黄色、棕色等,也有部分黄酒呈现无色的状态。
米酒:颜色以透明或白色为主。
(4)黄酒什么天气和扩展阅读:
米酒功效:
1、解冻。一条冻得严严实实的鱼,在前半段淋上些米酒,完全浇没,几分钟后,会发现前半段已经感觉有解冻后黏黏的液体在上面,而后半段还是冻得像棍子。 2、恢复松软。在面包上洒几滴米酒,放到微波炉里转一下(具体时间自己控制),转好以后会发现面包就像新鲜出炉的那样,而且口感很好噢。 3、化淤。用生姜末浸在米酒里,浸泡40分钟后,用生姜末在淤血的地方揉搓,会有辣辣的效果。
黄酒功效:
黄酒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黄酒的另一功能是调料。黄酒酒精含量适中,味香浓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人们都喜欢用黄酒作佐料,在烹制荤菜时,特别是羊肉、鲜鱼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增加鲜美的风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米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酒
⑸ 秋冬季节和黄酒的好处是什么、
黄酒最养人
黄酒对人体的补养作用最明显。黄酒中含大量蛋白质、内B族维生素、钙、磷、容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料酒属于黄酒的一种。
黄酒性热,加热后更适合冬天饮用。中医上,黄酒可以做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健康饮用量:加饭酒每日别超过8两,花雕酒别超6两。
最佳搭配:话梅。黄酒加话梅,养阴美容的作用显著,还能润肺护肝,缓解酒精对肝脏的伤害。黄酒加桂圆、荔枝、红枣同煮能缓解月经不调、贫血、遗精和腹泻。
最禁忌:喝黄酒最忌牛饮,否则其中的营养物质难以被吸收。
烹调妙用:黄酒做菜可以腌制原料,增香去鲜,也可以在做红烧等颜色偏红的菜时直接加入。
⑹ 黄酒是什么做的
黄酒复是用麦曲、谷物作为原料进行发制酵制成的,黄酒有很多品种,按照糖量来分,分为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甜黄酒。干黄酒含糖量很少,口感醇厚。半干黄酒又称为加饭酒。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口味鲜爽。半甜黄酒采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这种酒中的糖分含量较高,口感偏甜。甜黄酒在制作过程中要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黄酒可以温饮,也可以冷饮。温饮时要把黄酒放入在酒器中烫热,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酒的味道。
⑺ 自酿黄酒什么温度的天气最好
一般来说都是在20度到30度的时候进行酿造,这个时候保持的温度最合适,而且也是比较不错的。
⑻ 黄酒和什么搭配最好喝
黄酒是慢性酒
最好搭配的是咸毛豆
煮花生等。黄酒性温,最适与大闸蟹同吃,化解内大闸蟹的凉性。容
不知道楼主说的意识是不是指要在六年陈黄酒中加入别的饮料,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天气这么热,可以加入冰块,或者加入雪碧,也别有一番风味
⑼ 米酒和黄酒有什么区别
#米酒营养价值#
因为醪糟是糯米制成的,又称作江米酒、糯米酒、甜酒、酒酿。醪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糯米能补虚补血补脾肺。酿成醪糟后,增添了酒性,善于窜透,能通肝、肺、肾经。
米酒(醪糟)入肺经,能补肺之虚寒。肺主皮毛,故醪糟又能养颜,常吃的人皮肤好。
米酒(醪糟)入肝经,能活血,散结消肿,调经通乳。
米酒(醪糟)入肾经,能补肾虚,治疗虚劳泄泻,腰疼。
米酒(醪糟)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用江米酒炖制肉类能使肉质更加细嫩,易于消化。江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给坐月子的产妇、大病刚愈者食用江米酒的风俗。米酒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
#米酒的作用#
1、对畏寒,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热饮为好。
2、对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佳。
3、米酒能够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4、产妇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心跳过快,体质虚衰,元气降损,遗精下溺,月经不调,产妇缺奶和贫血等病症大有补益和疗效。
5、米酒可以直接作开瓶生饮,也可以加热后饮用。
6、米酒作为调味佳品的原理在于,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质,受热后这些物质可随酒中的多种挥发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异味。
7、米酒还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使菜肴增味。米酒的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肴烹制中广为人们采用。西方人喜欢吃中国菜,这与米酒的调味功能独特。被中国人首先发现并巧妙地加以采用不无关系。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客家米酒的功效与作用,米酒的乙醇含量低,具有调经活血的作用,女性适量喝点米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