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药酒对大脑有害吗
药酒属于中抄药的一种剂型,自然有它的益处,比方服用起来也便当,吸收比拟快,口味比汤药好,每次喝的剂量少等。
固然大多数药物经过酒精提取,有效成分都能被提炼出来,但是也可能析出有毒成分。
比方乌头碱,它是存在于川乌、草乌等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坊间常用川乌、草乌等植物来制造药酒,很容易惹起中毒以至死亡。
Ⅱ 全身长年擦药酒有危害吗
药酒的优点
为什么药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并乐于接受,自有它的独到优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范围广。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2.便于服用。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4.能有效掌握剂量。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6.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
7.见效快、疗效高。
服药酒的注意事项
药酒在饮用时,除注意《药酒禁忌》外,都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服用某些西药时不宜服饮用酒和药酒,饮了酒和药酒后就不要连着服用下列药物:(1)大量饮酒并服用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会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当饮用了中等量的酒并同时服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时就引起明显的中枢抑制,使病人的反应能力低下,判断及分析能力下降,出现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如再加大用量可导致昏迷意外。(2)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和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赛庚陡、笨海拉明等如与酒同用,对中枢神经亦有协同抑制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产生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而死亡。(3)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会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时饮酒会因其分解酒精的酶系统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加,导致乙醛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等反应。酒精还有诱导增加药物分解酶的作用,可使抗凝血药的作用处时间缩短。(4)酒精对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会使末梢血管扩张,所以,酒与抗凝血药不宜同时服用。(5)酒精的药酶诱导作用可使利福平分解加快,对肝脏的毒性嗜强;还可使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的分解加快,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作用。(6)糖尿病人服药期间宜戒酒,因为少量的酒即可使药酶分泌增多,使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优降糖等药物的疗效降低,以致达不到治疗效果。如果大量饮用酒会抑制肝脏中药酶的分泌,使降糖药的作用增强,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死亡。经(7)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药时宜戒酒,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如果大量饮酒会引起肠胃不适,血压下降,甚至会发生昏厥。(8)高血压患者如果既饮酒又服用眼乙腚、肼苯达学等降压药或速尿、利尿酸、氯噻酮等利尿药,均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用优降宁时则反应更为严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9)酗酒会增加和诱发多种药物的毒副作用,酗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如再服用氨甲喋吟含干扰胆碱含成,加重肝损伤,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引起肝昏迷和呼吸抑制。(10)酒精和阿司匹林都能抑制胃粘膜分泌,增加上皮细胞脱落,并破坏胃粘膜对酸的屏障作用,阻断维生素K在肝脏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脏中的形成,引起出血性胃炎,促使胃出血加剧或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后果。(11)酒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会增强酒精的精神毒性。而灰黄霉素与酒同用则易出现情绪异常及神经症状。酒与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同用,可因酒精降低血钾浓度的作用,使机体对洋地黄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中毒。
2.某些疾病忌饮酒过多。例如:(1)肝病患者忌多饮酒。因为肝炎病人的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饮酒会使酒精在肝脏内积聚,使肝细胞受损伤而进一步失去解毒能力,加重病情。慢性肝炎患者继续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酗酒者中约有10%会出现肝病。女性酗酒,即饮酒量少于男子,但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却早于男子,危害更严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癌发生率高12倍以上。酒精还是胃蛋白酶的抑制剂,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影响消化吸收。肝炎病人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肝硬变。无症状乙型肝炎者可不出现肝炎症状,肝功能检查也正常,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科学家发现:这些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国外科学家曾对296名无症状的澳抗阳性者进行试验,当受试者每天饮人酒精低于60克时,大多数澳抗阳性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而澳抗阴性的健康者在每天饮入酒精量大于80克时仅少数人出现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当每日饮入酒精量在60~80克时,澳抗阳性者的肝功能会出现明显的损害,而澳抗阴性的健康的肝功能没有出现变化。长期饮酒者—旦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如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贫血、蜘蛛痣、肝掌、神经炎、睾丸萎缩等,应首先考虑为酒精性肝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应彻底戒酒,适当休息,注意饮食,并服用保肝药物。(2)高血压病人忌多饮酒。研究人员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饮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压升高愈大,其心、脾、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愈多,其寿命愈短。大量饮酒者的血压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如停止饮酒可使血压回降,重新饮酒则血压回升。长期饮用含大量酒精的饮料对高血压及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饮酒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中尤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死亡率是不常饮酒者的3倍。长期饮酒者实际上处于一种间隙性酒精戒断状态,停止饮酒后伴有血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浓度升高,正是这类物质可使血压升高。在对饮酒的和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给予同样治疗后,饮酒者的舒张压不易控制,而不饮酒的人的高血压症状容易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宜戒酒,服用冶疗药酒也应适量。(3)冠心病人忌饮酒过多。大能饮酒会减少脂肪作为热能的消耗,使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血浓度增加,同时却阻碍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体内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处理主要依靠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天规律性地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少量饮酒虽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但不能因此而开怀痛饮。因为一次饮白酒150~200毫升,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造成心肌营养不良,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继而促进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在酒精中毒性心脏病晚期还常见进行性心脏衰竭,故冠心病患者饮酒的量要少饮为宜。(4)中风患者忌饮酒过多。酒精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引起心律紊乱或心肌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酒精引起的心房颤动和心肌病可使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酒精还可引起强烈的血管反应,造成血压变化无常。酗酒引起的血管麻痹,使其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压急剧变动,如果血压下降过多过快,容易造成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加上酒后定向力障碍和步态瞒珊,容易晕倒造成颅外伤,使得脑血管破裂。酗酒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新陈代谢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破裂。酗酒后的急性酒精中毒还可使体内凝血机制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缓,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以及吸烟这一危险因子存在,则中风发生率将会提高,而且发病也比不饮酒者为早。因此节制饮酒则可降低中风的危险性。而中风后遗症,适宜饮用药酒,又可促使病情早口康复。(5)骨折后忌大量饮酒活血。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大量饮白酒或药酒活血,可以起到活血作用,有利康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骨折后饮酒过多,会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因而骨折后不能饮酒过多,否则对骨折的愈合是十分不利的。但少量饮用药酒,则有助于骨折的早日愈合。
3.育龄夫妇忌饮酒过多。适量饮酒使人感觉松弛,失去焦虑,行为放荡,并引起性兴奋;过量饮酒进人麻醉期后则破坏性行为,并抑制性功能。急性酒精中毒会抑制性功能,而慢性酒精中毒也可影响性欲,并伴有内分泌紊乱,在男性方面表现为血中睾丸酮水平降低,引起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阳痿,这是因为酒精严重损害了睾九的间隙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地分泌雄激素和产生精子。如这种受酒精损伤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所发育成形的胎儿出生后智力迟钝,发育不良,愚顽,且容易生病。孕妇饮酒对胎儿影响更大,即使微量的酒精也可直接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妊娠饮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生,患儿80%以上为小儿畸形,并常有易怒、震颤、听觉过敏和吸吮反应低下等表现。胎儿酒精综合征在产前产后皆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或死胎。调查表明:孕妇妊娠初期饮酒的危害更大,极易引起胎儿酒精综合征。即使怀孕前一周内适量饮酒也会抑制胎儿的生长,使新生儿体重显著减轻。所以,育龄夫妇不宜多饮酒,只有患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育龄夫妇可以考虑服用对症的药酒进行治疗。
4.饮酒忌成瘾。适量饮酒是人生一种乐趣,但嗜酒成痛则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精神紊乱,失去控制力等,在临床上称之为急性酒精中毒。而慢性酒精中毒则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中毒,表现出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逐渐加重,自私孤僻,不修边幅,对人漠不关心,精神不稳,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震颤等征象。科学试验证明:当人体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03%—0.05%时即可表现出欣快和动作增多;达到0.06%—O.1%时兴奋加重,称之为轻度醉酒;达到0.2%时为中度醉酒,表现出步行困难,言语含糊;达到0.3%—0.5%时可出现共济失调、知觉障碍、昏迷或死亡。酒精中毒者容易继发肝性脑病和烟酸缺乏性脑病等。酒精中毒的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健康,而且困扰人的精神活动。酗酒可以使体内淋巴细胞减少,还直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并通过干扰巨噬细胞的激性和吞噬能力而减弱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障碍,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5.服治疗药酒一定要适合病情,有针对性服用,不可几种治疗作用不同的药酒同时或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服补性药酒,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针对性,不可乱饮,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碍健康。
6.用药酒治病,可单用,必要时也可与中药汤剂或其它外治法配合治疗;有时药酒仅作为辅助疗法之用,不可偏执。此外,服用药酒后,不宜再服白酒;也不宜与白酒同饮。总之,饮用药酒,要切记《药酒禁忌》和注意事项,适用则用,不宜用则禁,同时用量要按要求饮用或遵医嘱,切忌过饮滥饮
Ⅲ 喝药酒是有益健康还是有害健康,有什么说法吗
平时很多人特别喜欢喝酒,酒也是分为很多种类型的,药酒就是很常见的一种类型。有些人认为平时喝药酒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的观点,到底喝药酒是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健康呢?今天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看看都有哪些说法吧。
看了上述文章,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喝药酒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害处了,关于平时喝药酒的相关知识要了解,如果你也有好的建议可以一起在这里分享。
Ⅳ 常喝药酒对有害健康吗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抄说,首先要从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讨论,如果说服用者本身没有对中药有过敏或者有排斥作用的话,那就可以。其次,要从个人习惯来说,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喝药酒这件事要因人而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有些片面),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再加上掺在药里,药本来就不是养生的东西,再加上酒的催化,个人感觉效果也并不一定好!
Ⅳ 长久擦药酒有害吗
药酒是含有许多有效中药成分的酒,能长期保存不会变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回使用药酒的目的,是使中答药借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以活络通经,起到防病治病、健身养生作用。
药酒中的酒精量不多,虽然许多资料认为酒中含有某些有害物质,但因量少,加之健康人的肝脏具有一定的解毒机能,对人体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Ⅵ 喝药酒是有益健康还是有害健康
关键还是要看是否对症,是否适量。
Ⅶ 保健药酒有哪些,常饮对身体有害吗
酒被称之为“百药之长”,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把酒当作药来治病。经常少量喝酒,有利于身体健康。医师推荐三种易学、有效的水果药酒,可缓解疲劳,预防感冒。 金橘酒解疲劳 制法:把500克金橘泡入1800毫升白酒之中,两个月后即可把金橘挑出,把泡好的酒换到别的容器中保存,到需要时饮用。金橘酒很香,而且爽口,注意不能过量饮用,每天喝三次,每次以一小酒杯为适量。 专家点评:金橘有健胃、发汗、镇咳、祛痰等药效,对解除疲劳和治疗感冒等病症都有效果。在初患感冒之类的疾病而且程度较轻时,喝上一些金橘酒,很快便可消除病症。 苹果 酒促新陈代谢 制法:把带皮的苹果切成六至八块,将一公斤苹果泡入1800毫升的白酒里,大约经过六个月便可制成,过滤之后就可以饮用了。注意每次以喝两小杯为适度,每天三次,要在饭前喝为宜。 专家点评:苹果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成分,苹果所特有的香味和所含成分可以合成醋酸、戊基酯等等。苹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1、B2、C、钙、磷、钠、铁等,有健胃之功效,而且柠檬酸在人体内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人体的强健很有好处。 梨酒助感冒后痊愈 制法:将五个带皮的梨(任何品种都可以)洗干净,每个切成四块,泡进1800毫升的白酒中。在梨泡化之前取出来,过滤之后饮用。饮时在酒里加上一些冰糖或者蜂蜜,用热水兑成浓度适当的淡酒来喝。 专家点评:成熟的梨含有果糖、蔗糖、苹果酸、维生素B、C等,具有帮助消化和解热等功效。要是患了感冒,吃点梨有助于恢复健康。
Ⅷ 常喝药酒对身体有害吗
可以少喝,重要的是药酒是不是对症,也就是适合不适合您的体质。
Ⅸ 喝药酒对身体有伤害吗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您的问题,在有着服用药酒后,考虑如果是正常的剂量版或者是在医生的权指导下使用的。是可以服用的。不要超量饮用都不会有伤害的。过多服用会引起肝脏的不适意见建议:建议注意卫生,注意休息,结合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
Ⅹ 药酒真的对人体有好处吗
服用药酒你该注意什么?
药酒的优点
为什么药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并乐于接受,自有它的独到优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范围广。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2.便于服用。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4.能有效掌握剂量。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6.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
7.见效快、疗效高。
服药酒的注意事项
药酒在饮用时,除注意《药酒禁忌》外,都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服用某些西药时不宜服饮用酒和药酒,饮了酒和药酒后就不要连着服用下列药物:(1)大量饮酒并服用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会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当饮用了中等量的酒并同时服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时就引起明显的中枢抑制,使病人的反应能力低下,判断及分析能力下降,出现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如再加大用量可导致昏迷意外。(2)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和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赛庚陡、笨海拉明等如与酒同用,对中枢神经亦有协同抑制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产生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而死亡。(3)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会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时饮酒会因其分解酒精的酶系统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加,导致乙醛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等反应。酒精还有诱导增加药物分解酶的作用,可使抗凝血药的作用处时间缩短。(4)酒精对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会使末梢血管扩张,所以,酒与抗凝血药不宜同时服用。(5)酒精的药酶诱导作用可使利福平分解加快,对肝脏的毒性嗜强;还可使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的分解加快,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作用。(6)糖尿病人服药期间宜戒酒,因为少量的酒即可使药酶分泌增多,使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优降糖等药物的疗效降低,以致达不到治疗效果。如果大量饮用酒会抑制肝脏中药酶的分泌,使降糖药的作用增强,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死亡。经(7)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药时宜戒酒,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如果大量饮酒会引起肠胃不适,血压下降,甚至会发生昏厥。(8)高血压患者如果既饮酒又服用眼乙腚、肼苯达学等降压药或速尿、利尿酸、氯噻酮等利尿药,均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用优降宁时则反应更为严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9)酗酒会增加和诱发多种药物的毒副作用,酗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如再服用氨甲喋吟含干扰胆碱含成,加重肝损伤,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引起肝昏迷和呼吸抑制。(10)酒精和阿司匹林都能抑制胃粘膜分泌,增加上皮细胞脱落,并破坏胃粘膜对酸的屏障作用,阻断维生素K在肝脏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脏中的形成,引起出血性胃炎,促使胃出血加剧或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后果。(11)酒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会增强酒精的精神毒性。而灰黄霉素与酒同用则易出现情绪异常及神经症状。酒与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同用,可因酒精降低血钾浓度的作用,使机体对洋地黄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中毒。
2.某些疾病忌饮酒过多。例如:(1)肝病患者忌多饮酒。因为肝炎病人的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饮酒会使酒精在肝脏内积聚,使肝细胞受损伤而进一步失去解毒能力,加重病情。慢性肝炎患者继续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酗酒者中约有10%会出现肝病。女性酗酒,即饮酒量少于男子,但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却早于男子,危害更严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癌发生率高12倍以上。酒精还是胃蛋白酶的抑制剂,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影响消化吸收。肝炎病人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肝硬变。无症状乙型肝炎者可不出现肝炎症状,肝功能检查也正常,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科学家发现:这些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国外科学家曾对296名无症状的澳抗阳性者进行试验,当受试者每天饮人酒精低于60克时,大多数澳抗阳性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而澳抗阴性的健康者在每天饮入酒精量大于80克时仅少数人出现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当每日饮入酒精量在60~80克时,澳抗阳性者的肝功能会出现明显的损害,而澳抗阴性的健康的肝功能没有出现变化。长期饮酒者—旦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如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贫血、蜘蛛痣、肝掌、神经炎、睾丸萎缩等,应首先考虑为酒精性肝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应彻底戒酒,适当休息,注意饮食,并服用保肝药物。(2)高血压病人忌多饮酒。研究人员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饮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压升高愈大,其心、脾、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愈多,其寿命愈短。大量饮酒者的血压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如停止饮酒可使血压回降,重新饮酒则血压回升。长期饮用含大量酒精的饮料对高血压及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饮酒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中尤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死亡率是不常饮酒者的3倍。长期饮酒者实际上处于一种间隙性酒精戒断状态,停止饮酒后伴有血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浓度升高,正是这类物质可使血压升高。在对饮酒的和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给予同样治疗后,饮酒者的舒张压不易控制,而不饮酒的人的高血压症状容易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宜戒酒,服用冶疗药酒也应适量。(3)冠心病人忌饮酒过多。大能饮酒会减少脂肪作为热能的消耗,使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血浓度增加,同时却阻碍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体内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处理主要依靠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天规律性地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少量饮酒虽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但不能因此而开怀痛饮。因为一次饮白酒150~200毫升,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造成心肌营养不良,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继而促进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在酒精中毒性心脏病晚期还常见进行性心脏衰竭,故冠心病患者饮酒的量要少饮为宜。(4)中风患者忌饮酒过多。酒精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引起心律紊乱或心肌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酒精引起的心房颤动和心肌病可使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酒精还可引起强烈的血管反应,造成血压变化无常。酗酒引起的血管麻痹,使其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压急剧变动,如果血压下降过多过快,容易造成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加上酒后定向力障碍和步态瞒珊,容易晕倒造成颅外伤,使得脑血管破裂。酗酒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新陈代谢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破裂。酗酒后的急性酒精中毒还可使体内凝血机制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缓,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以及吸烟这一危险因子存在,则中风发生率将会提高,而且发病也比不饮酒者为早。因此节制饮酒则可降低中风的危险性。而中风后遗症,适宜饮用药酒,又可促使病情早口康复。(5)骨折后忌大量饮酒活血。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大量饮白酒或药酒活血,可以起到活血作用,有利康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骨折后饮酒过多,会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因而骨折后不能饮酒过多,否则对骨折的愈合是十分不利的。但少量饮用药酒,则有助于骨折的早日愈合。
3.育龄夫妇忌饮酒过多。适量饮酒使人感觉松弛,失去焦虑,行为放荡,并引起性兴奋;过量饮酒进人麻醉期后则破坏性行为,并抑制性功能。急性酒精中毒会抑制性功能,而慢性酒精中毒也可影响性欲,并伴有内分泌紊乱,在男性方面表现为血中睾丸酮水平降低,引起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阳痿,这是因为酒精严重损害了睾九的间隙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地分泌雄激素和产生精子。如这种受酒精损伤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所发育成形的胎儿出生后智力迟钝,发育不良,愚顽,且容易生病。孕妇饮酒对胎儿影响更大,即使微量的酒精也可直接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妊娠饮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生,患儿80%以上为小儿畸形,并常有易怒、震颤、听觉过敏和吸吮反应低下等表现。胎儿酒精综合征在产前产后皆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或死胎。调查表明:孕妇妊娠初期饮酒的危害更大,极易引起胎儿酒精综合征。即使怀孕前一周内适量饮酒也会抑制胎儿的生长,使新生儿体重显著减轻。所以,育龄夫妇不宜多饮酒,只有患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育龄夫妇可以考虑服用对症的药酒进行治疗。
4.饮酒忌成瘾。适量饮酒是人生一种乐趣,但嗜酒成痛则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精神紊乱,失去控制力等,在临床上称之为急性酒精中毒。而慢性酒精中毒则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中毒,表现出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逐渐加重,自私孤僻,不修边幅,对人漠不关心,精神不稳,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震颤等征象。科学试验证明:当人体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03%—0.05%时即可表现出欣快和动作增多;达到0.06%—O.1%时兴奋加重,称之为轻度醉酒;达到0.2%时为中度醉酒,表现出步行困难,言语含糊;达到0.3%—0.5%时可出现共济失调、知觉障碍、昏迷或死亡。酒精中毒者容易继发肝性脑病和烟酸缺乏性脑病等。酒精中毒的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健康,而且困扰人的精神活动。酗酒可以使体内淋巴细胞减少,还直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并通过干扰巨噬细胞的激性和吞噬能力而减弱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障碍,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5.服治疗药酒一定要适合病情,有针对性服用,不可几种治疗作用不同的药酒同时或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服补性药酒,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针对性,不可乱饮,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碍健康。
6.用药酒治病,可单用,必要时也可与中药汤剂或其它外治法配合治疗;有时药酒仅作为辅助疗法之用,不可偏执。此外,服用药酒后,不宜再服白酒;也不宜与白酒同饮。总之,饮用药酒,要切记《药酒禁忌》和注意事项,适用则用,不宜用则禁,同时用量要按要求饮用或遵医嘱,切忌过饮滥饮。
来源:放心120 编辑: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