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酒是什么酒,哪能买到
黄酒是我国的特产,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之一。历代劳动人民的丰富酿酒经验,使黄酒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绍兴酒是我国名酒中最古老的黄酒品种。
关于黄酒的由来有一段历史。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而吴王夫差好战荒淫,使国库匾乏,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周敬王三十八年,夫差赴黄池(河南封丘西南)和诸候会盟,准备与晋国争霸。勾践侦知吴国都城姑苏(苏州)空虚,决定兴兵复仇。出征将士列队于会稽江畔,勾践向送行的众父老乡亲说:“此次兴兵,誓要灭吴,否则定不生还。”一老者献上章州绍兴酒数坛。勾践为了让出征将士共同分享全国人民的心意,吩咐军士,将酒抬到会稽河上游,倾注河中。顿时会稽河水放出酒香。勾践敬了天地后,就与众将士共饮会稽河水。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兵败,夫差自刎身死。勾践凯旋班师回越,君民同庆,共饮荤醒。会稽河也称章醛河,河的上流有源泉,长年流水。遇旱年,诸河干涸,唯有这条河流水不止。章醛又称为“越酒”,直至清代时还称此名。
酿造黄酒的工艺很考究。做酒须先和百药,于农历六月六日采制野菊花,用药渣(中药煎熬后的残渣)、麦子和制酒曲(称采曲子),把籽粒饱满的酒谷煮成粥状连同曲子一起入缸加凉开水封闭发酵,酿至40天以后即成。通常用粗箩或竹罩插入酒米过滤,煮沸即可饮用,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谓的“筛酒”的由来。筛过煮沸的黄酒颜色黄亮,甘醉清香,兼有微微的酸苦之味,喝起来开胃爽口,提神遣兴,使人大长精神,收麦季节喝黄酒则更有消暑解渴的功效。
黄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并有丰富的氨基酸,被誉为酒类之冠。黄酒以陈、老为最佳,人们常说“陈年老酒”指的就是“黄酒”。若遇春节或红白喜事,便早过滤入缸,以备待客。
现在,做菜的时候经常用黄酒,去超市就可以买到。
『贰』 黄酒的分类
1、按酒的产地来复命名:制代州黄酒、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河南双黄酒等。
2、按某种类型酒的代表作:“加饭酒”,往往是半干型黄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表示甜型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表示半甜酒。
3、还有的按酒的外观(如颜色,浊度等):清酒,浊酒,白酒,黄酒,红酒(红曲酿造的酒)。
4、按酒的原料: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黄酒、粟米酒、青稞酒等。
(2)绍兴黄酒级别扩展阅读:
1、营养成分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2、饮酒方法
(1)温饮黄酒
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
(2)冰镇黄酒
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叁』 黄酒分一级,二级是什么意思
这是黄酒的等级划分:包括优级、一级、二级等,主要表现为聚内集物、非糖固形物含容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等的差异。黄酒和白酒一样,等级与酒度没有必然关系,其类型不同国标要求的度数也不同,GB/T13662-20009(黄酒国家标准)里规定除半干型的酒度不得低于10度外,其余类型的酒度都可低至8度。 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肆』 中国有多少种黄酒
文字:魏水华
图片:Pixabay
古龙说:“一个人若想快醉,最好的法子就是用酒来下酒,用黄酒来下白干。”
这话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混着喝酒容易醉。但还有一个潜在的逻辑:黄酒是用来“下”的,不是“被下”的。
就好像酱菜下稀饭、油条下米线、羊汤下馒头一样。“下”的主体,往往是滋味跳脱、气质轻灵,却又做不得主角的食物。
黄酒当然也是。
『伍』 中国到底有几种黄酒
文字:魏水华
图片:Pixabay
古龙说:“一个人若想快醉,最好的法子就是用酒来下酒,用黄酒来下白干。”
这话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混着喝酒容易醉。但还有一个潜在的逻辑:黄酒是用来“下”的,不是“被下”的。
就好像酱菜下稀饭、油条下米线、羊汤下馒头一样。“下”的主体,往往是滋味跳脱、气质轻灵,却又做不得主角的食物。
黄酒当然也是。
『陆』 谁知道料酒 黄酒 花雕 陈年加饭酒有什么区别,做菜的话,哪种更好。哪种牌子更地道。
料酒:按标准酒精度低,酒里面含盐,所以你可以买瓶料酒喝一下,带咸味的。所以料酒版也只能烧权菜。不能喝,一般北方用料酒偏多。
黄酒:一般指干型黄酒,标准要比花雕,加饭略低。一般南方江浙沪烧菜用黄酒较多。
花雕:指的是甜型黄酒,味很甜不宜烧菜,是黄酒厂用来勾兑黄酒口感时用的,也不宜喝,因为太甜。(喜欢喝甜的除外)
加饭:指的是半干型黄酒,是黄酒里的上品,加饭可以烧菜也可以喝,烧菜太浪费。
所以个人认为烧菜用黄酒就可以了,本人是南方人,北方人偏喜料酒烧菜。
『柒』 黄酒是什么酒
黄酒是酿造型酒,一般酒度都不高,相对白酒讲含有营养物质多一些。
『捌』 黄酒标准等级
《黄酒》国家标准于1992年制定,经历了2000年、2008年及2018年三次修订。新版黄酒国家标准于2018年9月17日发布,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本次修订中改动、增补、删除的条款较多,有必要对新版国家标准认真解读,以便房县各黄酒酒坊、黄酒酿酒企业积极适应,作好应对工作。
黄酒英文名称Huangjiu,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在2008年版黄酒国家标准中,黄酒的英译名为“Chinese rice wine”,而wine的意思为“葡萄酒;果酒;紫红色,深红色”,rice的意思为“稻;稻米,大米”,原意是“用稻米做的发酵酒”,许多外国人对此很难理解。2018年版国家标准中,黄酒的英译名改为“Huangjiu”。
这种译法早有先例,白酒英文名叫“Baijiu”,日本清酒的英文名为日语发音“saki”,“Beer”、“Brandy”、“whiskey”等分别是啤酒、白兰地、威士忌酒等的英文读音。
黄酒英文名字的修改,体现了黄酒是中国特有的酒种,是中国的国粹外,还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黄酒产品与国际接轨,走向全球市场。
企业在产品标签重新印刷时,将黄酒的英文标识作相应调整。
关于术语和定义
1、黄酒的定义
与2008年版国家标准相比,主要是在糖化剂中增加了“酶制剂”,酶制剂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催化剂,在食品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用酶制剂替代部分曲,不仅可以降低投料成本,还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对自动化、精准化控制黄酒的发酵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黄酒实现更大规模化酿造。同时个人认为在酿造原料中也应将薯类、荞麦、青稞等淀粉质原料归入黄酒的酿造原料。
2、标注酒龄
与2008年版相比,取消了“所标注酒龄的基酒不低于50%”的要求。黄酒(特别是传统黄酒)的质量与所酿造年份的气候、当年的粮食原料质量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年的气候对黄酒酿造不利、原料质量差,那么该年份的原酒质量也必定比其他年份差,因此该要求的取消更有利于企业勾调出品质稳定、质量高的年份黄酒产品。
3、增加“原酒”、“勾调”、“抑制发酵”术语与定义
原酒是指酿造结束,直接或经煎酒后储存于容器中的基酒,以区分经勾调后用于市售的产品,原酒由于其独特的投资属性而越来越受市场追捧,而此次国家标准增加原酒的定义,有利用规范原酒市场的健康发展。
增加“勾调”、“抑制发酵”术语与定义,可为低度黄酒生产采用浓醪发酵加水后修饰、甜型和半甜型黄酒用食用酒精抑制酵母菌的发酵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也有利于黄酒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对于食用酒精的使用要注意在产品标签的标示上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关于技术要求
1、取消了β-苯乙醇指标
β-苯乙醇具有玫瑰香气与先微苦后甜的桃子味。黄酒中的β-苯乙醇主要由苯丙氨酸经酵母菌代谢产生,是稻米黄酒中特有的高级醇,也是黄酒的重要风味物质之一。但由于高级醇的副作用,使得β-苯乙醇在黄酒中的含量并非越高越好,而且在市场抽样检测中许多配制黄酒均有人为添加的行为,按目前的检测技术难以加以辩别,因此取消β-苯乙醇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另外β-苯乙醇的检测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法,对仪器的损害也比较大,因此对该项指标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加以检测与监控。
2、增加了苯甲酸本底值要求
苯甲酸作为一种防腐剂,按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该物质在黄酒中不得添加。但是同其他发酵酒一样,黄酒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苯甲醇,其在黄酒贮存过程中会缓慢氧化成苯甲醛、苯甲酸。虽然黄酒中苯甲酸的检测值很低,远未达到起防腐作用所需的剂量,但因国家标准规定不得添加,而监管部门将不得添加混同于不得检出,因此时有黄酒企业产品被市场监管部门检出苯甲酸而受到处罚。此次标准修订,以黄酒中苯甲酸含量科学的检测、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天然本底值,使企业碰到此类情况时有法可依,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3、部分理化指标的修改
理化指标的修改,是此次修订工作的焦点之一。与现行标准相比,主要是对黄酒的氨基酸态氮根据产品类型及等级不同下调了0.04g/L~0.20g/L;对除糖固形物指标根据产品类型及等级不同下调了2.5g/L~9.0g/L;对非稻米黄酒的总酸上限由7.0g/L上调到10.0g/L;清爽型黄酒的酒精度由≤8.0%下调到≤6.0%。
作为企业,应根据此次理化指标调整的情况,一是开发相应的新产品,二是对现有生产工艺作适当调整。同时相应的DB42/T1020-2014《地理标志产品 房县黄酒》产品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也正在启动,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也将此项工作纳入重中之重,确保房县黄酒酿造、上市销售快速接轨。
关于检测方法
新版黄酒国家标准删除的检测方法包括β-苯乙醇的测定方法及利用酒精计测定酒精度的测定方法。β-苯乙醇的测定方法删除是因新国标取消了该项目的要求;利用酒精计测定酒精度的测定方法删除是因现有的测定方法与GB 5009.22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不相匹配。
新版国家标准增加的测定方法以仪器法为主,包括总糖测定时的费林试剂-间接碘量电位滴定法;非糖固形物测定时的仪器法(第二法);酒精度测定时的仪器法。应该说三种增加的方法均借助于先进的检测仪器来测定黄酒的相关指标,相比之传统方法,优点在于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受人为干扰因素低,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信,这也是检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但由于采用仪器法一次性投入较大(这些检测仪器以进口为主,价格较为昂贵),而黄酒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因此这些方法的普及还需一定的时日。
关于检验规则
在新版国家标准中,取消了氧化钙与菌落总数的指标。设置氧化钙指标的目的是规范黄酒生产企业过度使用氢氧化钙作为酸度调节剂或风味调节剂来调节发酵醪的酸度与口味,但从目前黄酒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特别是新工艺黄酒已极少使用氢氧化钙,鲜有氧化钙超标现象发生,此次将该项目从出厂检验项目中删除,个人认为企业如果对酿造的原酒能做到严格检测与控制,则无需对出厂瓶酒再检测该项目,这可为企业节省一定的检测费用;菌落总数的取消是因为GB 275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中取消了该项目的要求,但企业从保证产品质量要求出发,仍需对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控指标加以检测与监控。
不合格项目分类中A类由9项调整为6项,取消了卫生要求、总酸、氨基酸态氮,增加了苯甲酸指标;B类由3项调整为5项,取消了β-苯乙醇,增加了总酸、氨基酸态氮、氧化钙。应该说这样的调整更加科学、更符合实际。
判定规则由于不合格项目分类中将卫生指标取消,因此删除了2008年版标准中的7.5.2条款。但卫生指标作为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性项目,如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则仍判定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于标签标示的要求
因GB 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标准已于2015年3月1日起废止,之后酒类标签均按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75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执行,因此此次修订是执行标准变更的正常替换。
后记
本次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是在充分征求行业内主要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特点、消费需求趋势及技术进步现状,经业内知名大专院校教授、科研院所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经充分科学论证修订而成。既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又迎合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对推动黄酒行业技术进步、规范黄酒行业发展、促进黄酒新产品开发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玖』 清酒也分号多种马
日本清酒
一、清酒的起源
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
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在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成为日本的国粹。
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公元14世纪,日本的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人们用传统的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尤其在奈良地区所产的清酒最负盛名。
自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之后,日本清酒的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酒商往清酒中对入大量的食用酒精,以增加酿酒量,牟取暴利,使清酒所具有的独特风味黯然失色。因此,日本老人称这种低劣的清酒为“乱世之酒”,赞誉原来纯正的日本清酒为“太平之酒”。由于清酒酿造业受到历史上“乱世”的影响,给日本消费者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加上新一代日本人崇尚饮用啤酒和烈性酒,所以清酒的销售量逐年下降。今天,日本清酒的质量虽然已恢复其原来的水平,并且利用现代酿造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其产品仅占日本酒类市场销售量的15%。据统计,1988年日本清酒年产量为1448×10000000L,1993年为1457×10000000L,而1995年仅为996.9×10000000L。日本全国有大小清酒酿造厂2000余家,其中最大的5家酒厂及其著名产品是:大包厂的月桂冠、小西厂的白雪、白鹤厂的白鹤、西宫厂的日本盛和大关厂的大关酒。日本著名的清酒厂多集中在关东的神户和京都附近。
二、清酒的分类
(一)按制法不同分类
(1)纯米酿造酒 纯米酿造酒即为纯米酒,仅以米、米曲和水为原料,不外加食用酒精。此类产品多数供外销。
(2)普通酿造酒 普通酿造酒属低档的大众清酒,是在原酒液中对人较多的食用酒精,即1吨原料米的醪液添加100%的酒精120L。
(3)增酿造酒 增酿造酒是一种浓而甜的清酒。在勾兑时添加了食用酒精、糖类、酸类、氨基酸、盐类等原料调制而成。
(4)本酿造酒 本酿造酒属中档清酒,食用酒精加人量低于普通酿造酒。
(5)吟酿造酒 制作吟酿造酒时,要求所用原料的精米率在60%以下。日本酿造清酒很讲究糙米的精白程度,以精米率来衡量精白度,精白度越高,精米率就越低。精白后的米吸水快,容易蒸熟、糊化,有利于提高酒的质量。吟酿造酒被誉为“清酒之王”。
(二)按口味分类
(1)甜口酒 甜口酒为含糖分较多、酸度较低的酒。
(2)辣口酒 辣口酒为含糖分少、酸度较高的酒。
(3)浓醇酒 浓醇酒为含浸出物及糖分多、口味浓厚的酒。
(4)淡丽酒 淡丽酒为含浸出物及糖分少而爽口的酒。
(5)高酸味酒 高酸味酒是以酸度高、酸味大为其特征的酒。
(6)原酒 原酒是制成后不加水稀释的清酒。
(7)市售酒 市售酒指原酒加水稀释后装瓶出售的酒。
(三)按贮存期分类
(1)新酒 新酒是指压滤后未过夏的清酒。
(2)老酒 老酒是指贮存过一个夏季的清酒。
(3)老陈酒 老陈酒是指贮存过两个夏季的清酒。
(4)秘藏酒 秘藏酒是指酒龄为5年以上的清酒。
(四)按酒税法规定的级别分类
(1)特级清酒 品质优良,酒精含量16%以上,原浸出物浓度在30%以上。
(2)一级清酒 品质较优,酒精含量16%以上,原浸出物浓度在29%以上。
(3)二级清酒 品质一般,酒精含量15%以上,原浸出物浓度在26.5%以上。
根据日本法律规定,特级与一级的清酒必须送交政府有关部门鉴定通过,方可列人等级。由于日本酒税很高,特级的酒税是二级的4倍,有的酒商常以二级产品销售,所以受到内行饮家的欢迎。但是,从1992年开始,这种传统的分类法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按酿造原料的优劣、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以及是否添加食用酒精等来分类,并标出“纯米酒”、“超纯米酒”的字样。
三、清酒的特点
日本清酒虽然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法,但却有别于中国的黄酒。该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谐调,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日本清酒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精选的大米要经过磨皮,使大米精白,浸渍时吸收水分快,而且容易蒸熟;发酵时又分成前、后发酵两个阶段;杀菌处理在装瓶前、后各进行一次,以确保酒的保质期;勾兑酒液时注重规格和标准。如“松竹梅”清酒的质量标准是:酒精含量18%,含糖量35g/L,含酸量0.3g/L以下。
四、清酒的命名与主要品牌
清酒的牌名很多,仅日本《铭酒事典》中介绍的就有400余种,命名方法各异。有的用一年四季的花木和鸟兽及自然风光等命名,如白藤、鹤仙等;有的以地名或名胜定名,如富士、秋田锦等;也有以清酒的原料、酿造方法或酒的口味取名的,如本格辣口、大吟酿、纯米酒之类;还有以各类誉词作酒名的,如福禄寿、国之誉、长者盛等。
最常见的日本清酒品牌有月桂冠、樱正宗、大关、白鹰、贺茂鹤、白牡丹、千福、日本盛、松竹梅及秀兰等。
五、清酒的新产品
近几年来,为适应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日本开发了许多清
酒的新产品。
1.浊洒
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清酒醪经压滤后所得的新酒,静止一周后,抽出上清部分,其留下的白浊部分即为浊酒。 ,
浊酒的特点之一是有生酵母存在,会连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应用特殊瓶塞和耐压瓶子包装。装瓶后加热到65℃灭菌或低温贮存,并尽快饮用。此酒被认为外观珍奇,口味独特。
2.红酒
在清酒醪中添加红曲的酒精浸泡液,再加入糖类及谷氨酸钠,调配成具有鲜味且糖度与酒度均较高的红酒。由于红酒易退色,在选用瓶子及库房时要注意避光性,应尽快销售、饮用。
3.红色清酒
该酒是在清酒醪主发酵结束后,加入酒度为60度以上的酒精红曲浸泡而制成的。红曲用量以制曲原料米计,为总米量的25%以下。
4.赤酒
该酒在第三次投料时,加入总米量2%的麦芽以促进糖化。另外,在压榨前一天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在微碱性条件下,糖与氨基酸结合成氨基糖,呈红褐色,而不使用红曲。此酒为日本熊本县特产,多在举行婚礼时饮用。
5.贵酿酒
贵酿酒与我国黄酒类的善酿酒的加工原理相同。投料水的一部分用清酒代替,使醪的温度达9—10℃,即抑制酵母的发酵速度,而白糖化生成的浸出物则残留较多,制成浓醇而香甜型的清酒。此酒多以小瓶包装出售。
6.高酸味清酒
利用白曲霉及葡萄酵母,采用高温糖化酵母,醪发酵最高温度21℃,发酵9天制成类似干葡萄酒型的清酒。
7.低酒度清酒
酒度为10~13度,适合女士饮用。低酒度清酒市面上有三种:一是普通清酒(酒度12度左右)加水;二是纯米酒加水;三是柔和型低度清酒,是在发酵后期追加水与曲,使醪继续糖化和发酵,待最终酒度达12度时压榨制成。
8.长期贮存酒
一般在压榨后的3~15个月内销售,当年10月份酿制的酒,到次年5月出库。但消费者要求饮用如中国绍兴酒那样长期贮存的香味酒。老酒型的长期贮存酒,为添加少量食用酒精的本酿造酒或纯米清酒。贮存时应尽量避免光线和接触空气。凡5年以上的长期贮存酒称为“秘藏酒”。
9.发泡清酒
将通常的清酒醪发酵10天后,即进行压榨,滤液用糖化液调整至3个波美度,加入新鲜酵母再发酵。室温从15℃逐渐降到O℃以下,使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酒中,用压滤机过滤后,以原曲耐压罐贮存,在低温条件下装瓶,瓶口加软木塞,并用铁丝固定,60℃灭菌15min。发泡清酒在制法上兼具啤酒和清酒酿造工艺,在风味上,兼备清酒及发泡性葡萄酒的风味。
10.活性清酒
该酒为酵母不杀死即出售的活性清酒。
11.着色清酒
将色米的食用酒精浸泡液加人清酒中,便成着色清酒。中国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的褐色米、日本的赤褐色米、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的紫红色米,表皮都含有花色素系的黑紫色或红色素成分,是生产着色清酒的首选色米。
六、清酒的包装与保藏
(一)清酒的包装
目前,日本清酒多不以杉樽包装,而采用瓶或杯式包装。容量有300mL、330ml、540ml、700ml、720mL、1800ml等多种,也有采用3.6L、5.4L、9L、18L、36L及72L等各类容器包装的。但市场上1800mL的瓶装酒占90%以上,如白鹤、松竹梅、月桂冠等清酒,大多采用1800ml的瓶装;泽之鹤、瑞兆大吟酿,也为1800mL瓶装酒,并用草编织物包住。松竹梅、日本盛也有用300ml玻璃瓶包装的;白雪牌清酒也有用750mL及300mL白瓷瓶包装的,并附带白瓷杯。部分高档720ml的绿瓶包装,球肚形有两小块平面作贴标用;樱正宗清酒有用瓶身矮扁的平底瓶包装的,其瓶身不平的两面呈弧形,容量为720ml;秀兰牌清酒的瓶子更为独特,其瓶底的大半部呈斜面,置于桌上时酒瓶稍斜而立;大关牌清酒的小包装为300mL的玻璃杯,带螺扣的盖内面有小标签,可从上面透视,杯上标签正面的内容与一般标签相似,但其反面有风景画,由于酒液清澈如水,故在杯的另一面可看清画面,这种包装适于旅行,或在宴会上将杯子兼作酒杯使用。特级瓶装清酒多用高分子等材料的内塞,外加有螺扣的金属帽盖,瓶酒装入带尼龙绳的手提式纸盒内,有些纸盒呈黑色。采用坛式包装的清酒,外面用草帘包住,并用草绳捆扎牢固,既携带方便,又十分美观。坛的下方有倒酒用的开口。
(二)清酒的保藏
清酒是一种谷物原汁酒,因此不宜久藏。清酒很容易受日光的影响。白色瓶装清酒在日光下直射3小时,其颜色会加深3~5倍。即使库内散光,长时间的照射影响也很大。所以,应尽可能避光保存,酒库内保持洁净、干爽,同时,要求低温(10~12℃)贮存,贮存期通常为半年至一年。
七、清酒的饮用与服务
1.酒杯
饮用清酒时可采用浅平碗或小陶瓷杯,也可选用褐色或青紫色玻璃杯作为杯具。酒杯应清洗干净。
2.饮用温度
清酒一般在常温(16℃左右)下饮用,冬天需温烫后饮用,加温一般至40~50℃,用浅平碗或小陶瓷杯盛饮。
3.饮用时间
清酒可作为佐餐酒,也可作为餐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