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3届中国绍兴黄酒节的的主题是什么
本届黄酒节以“乐绍兴·醉这里”为主题,在为期9天的节庆活动期间,将举行“醉在江南”绍兴音乐节、开酿典礼、鉴湖夜话、蟹逅黄酒、风雅绍兴黄酒文化万里行五大活动。
❷ 2008绍兴黄酒节什么时候举办
绍兴黄酒节 10月举办
绍兴还是我国五大酒文化名城之一,喜欢美酒的游客可千万不要错过。
❸ 绍兴黄酒地下酒窖长什么样
绍兴黄酒城就在绍兴古老的光相桥边、绍兴环城河畔。黄酒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性的以黄酒文化和产业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❹ 关于绍兴的传统文化
绍兴来传统文化
越剧自
【越剧】绍兴地方剧种。发源于嵊县(今嵊州市)农村,因嵊县归属绍兴府,故早期称绍兴戏。起源于"落地唱书"的农村民间小调,称为"小歌班",只用尺板、笃鼓伴奏,继而逐步增添丝弦和打击乐器,由鼓板指挥,演出时"的笃"之声不绝,俗称"的笃班"。20世纪20年代,以绍兴文戏进入上海,30年代后期改称越剧。在唱腔、表演、音乐和剧目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成为全国性一大剧种。它善于表现细腻的思想感情,剧目以爱情和家庭题材为多。不少著名越剧演员,按各自嗓音特点,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并为青年演员继承发扬。胡琴板式多样,有慢板、中板、快板、清板、倒板以及十字调、呤嗄调、哭调等,唱腔清丽柔和,委婉动听,富于抒情。
❺ 绍兴端午习俗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音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
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军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
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卦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带,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鬼祛贵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节。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的习俗有:
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音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
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军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
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卦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带,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鬼祛贵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节。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❻ 绍兴黄酒旅游景点
令人瞩目的中国黄酒城在五一节试开放。
黄酒城位于环城北路北侧,紧邻环城河,北海桥黄酒集团厂区内。
据悉,绍兴黄酒城占地50.89亩,以黄酒博物馆为主体,面积10000平方米,分为酒史厅、酒艺厅、影视厅等。
地下酒窖是黄酒城的一个主要亮点,占地400余平方米,酒窖内存放着4350坛3年至50年的陈年黄酒和500坛奥运酒。地下酒窖展示了绍兴传统藏酒的方式,让游客更全面了解和感受黄酒越老越醇厚的特色。
为了使参观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黄酒文化,黄酒城还推出了一系列参与性活动,除了黄酒主题文化演艺——《我的老酒我的家》以外,还有酒令投壶、花雕DIY、黄酒品鉴、三维品酒、个性化酒制作等活动。黄酒城还准备了品种丰富的黄酒,游客可以在这里随意选购。
此外,博物馆内还设有茶酒品味吧,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不同的黄酒,还可以享用酒酿圆子、茴香豆、咸煮花生等各种小吃。
除了游、玩、品、购外,黄酒城酒楼还有“品绍兴酒、吃绍兴菜”主题餐饮,里面有绍兴特色菜、自己酿造的米酒、十年原酒等。
详细地点:绍兴城区西北角光相桥边,周边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绍兴传统水乡风情,毗邻104国道,与火车站、绍兴西站都只有一公里之隔,与绍兴客运中心也只有5公里。
电话85397282
楼主有个追加提问,问五一试开放,是否只有五一节这一天开放,现从网上查找到资料,是绍兴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告示,5月7日发布的定价:
信息索引号: SXS-002-A0401-2009-0044 产生日期: 2009-05-07 7
公开形式: 门户网站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不公开理由:
目 录: 政务动态 责任部门(科室): 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
我委核定中国黄酒城门票价格
由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运作的中国黄酒城一期工程已竣工,于2009年5月1日对外开放。为打响绍兴黄酒之都品牌,凸现人文景观内涵,适当弥补黄酒城的日常维护管理等费用支出,我委核定中国黄酒城门票价格(试行)。其中成人每人次60元;1.1米以上至1.4米及以下儿童每人次30元;1.1米及以下婴幼儿免费。绍兴市民及中小学校学生凭参观年卡免费参观。
❼ 求绍兴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越多越好!!!!!!!!
1、公祭大禹
绍兴公祭大禹陵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2059年左右,从大禹的儿子夏启专开端,祭属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
2、绍兴黄酒节
绍兴黄酒节始于1991年,旨在弘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3、鲁迅故里过大年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4、春节摆福礼
福礼可摆满两张八仙桌。耸立最高的是烛台、香台和羽毛瓶。正中是一个香台,两侧各摆一个烛台,外侧两个瓶子分别插着细长羽毛。接下来摆的是五牲,也就是5样荤菜,这是最主要的福礼。再往下,摆放的是糕点、水果、干果盘、酒水。
5、春节散福礼
现场,“管家”和身穿喜庆长衫的“童子”一同向现场的市民散福礼,这也是“祝福”的收尾程序。
❽ 绍兴黄酒节几月几日
绍兴黄酒节始于1991年,旨在弘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2000年,绍兴黄酒产量15.7万吨,实现利税2.07亿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较为普遍,秦、汉以降,历唐、宋、元、明、清而经久不衰,并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绍兴历来名酒迭出,不乏朝廷贡品。到明代,开始销往国外。时山阴叶万源酒坊所产之酒,以其质特优,专销日本和南洋群岛。1915年,绍兴酒云集记和谦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金牌和银牌奖章,产品远销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大城市。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又获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红酒、加饭酒、香雪酒、善酿酒、花雕酒先后获国际金奖7个、国家金奖5个、省部级优秀奖30个。1988年起,加饭酒、花雕酒被列为国宴专用酒。近年来,又在黄酒制曲工艺上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并注重品牌。1999年,“古越龙山”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中国绍兴黄酒节 黄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绍兴是中国著名的黄酒之乡,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关于酒的节会活动也早就产生。据史籍记载,元代绍兴路的总管泰不华,曾在绍兴县东浦镇附近的薛渎村“饮乡酒,赛龙舟,与民同乐”。在东浦镇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着一方镌刻着《酒仙神诞演庆碑记》的石碑。碑文中不仅记载着当时绍兴酒的酿造和经营情况,还详细地记载了清咸丰七年旧历七月初七当地祀酒神的盛况。据传,每年旧历七月初六至初八,东浦都要举行丧达三天的酒业会市,除了祀神、演社戏、赛龙舟等文化节目之外,还有许多经济活动,商贩云集,热闹非凡。
新中国建立以来,绍兴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由丰富的酒文化酿造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新兴节会,即中国绍兴黄酒节。
首届中国绍兴黄酒节始办于1990年,以后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续至今。节期起初多在春季,以后逐渐下移到秋季,与春季的书法节形成时间上的对应。 操办黄酒节的思路,基本遵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以经济活动为重心。
以2000年黄酒节为例,共有以下20余个内容: 1、开幕式;2、名牌产品彩车巡回展示;3、招商项目推介;4、经贸、科技、人才、旅游洽谈;5、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周;6、考察美国ABA国际联营集团绍兴联营窗口;7、“荣誉市民”、“兰花友谊奖”颁奖;8、袍江工业区投资说明会;9、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10、“21世纪与绍兴”论坛;11、房地产产品展销会;12、大型文艺晚会;13、酒文化学术讨论会;14、酒谜、酒诗大奖赛;15、东湖酒会,水上酒会;16、城市广场群众文艺调演;17、全国黄酒题材书画邀请展;18、黄酒、美食一条街;19、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考察;20、越州之夜艺术灯展;21、国际友城青年经济论坛、联欢;22、地方产品展销会……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绍兴黄酒节虽以黄酒命名,而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节会,经济的色彩非常浓重。而从经济活动的规律观察中国的传统节会,其实也集中于春秋两季,所谓“春耕秋收”、“春祈秋报”是也。今天的经济活动,当然早已不同于过去的农耕时代,因此这秋天中的节会,自不会仅仅只有“欢庆丰收”而已。绍兴集中在仲春、仲秋办两个大节,以整合和统领全年的工作和经济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创举。
❾ 绍兴黄酒节的简介
黄酒,是绍兴人最爱喝的酒,黄酒文化,是绍兴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绍兴黄酒中的“古越龙山”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之一。绍兴黄酒节始于1991年,旨在弘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2000年,绍兴黄酒产量15.7万吨,实现利税2.07亿元。
绍兴黄酒采用自然发酵方式酿造,以精白糯米、优良小麦和鉴湖水为原料,俗称三者为“酒中肉、酒中骨、酒中血”。其色泽黄澄透澈,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较为普遍,秦、汉以降,历唐、宋、元、明、清而经久不衰,并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绍兴历来名酒迭出,不乏朝廷贡品。到明代,开始销往国外。时山阴叶万源酒坊所产之酒,以其质特优,专销日本和南洋群岛。1915年,绍兴酒云集记和谦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金牌和银牌奖章,产品远销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大城市。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又获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红酒、加饭酒、香雪酒、善酿酒、花雕酒先后获国际金奖7个、国家金奖5个、省部级优秀奖30个。1988年起,加饭酒、花雕酒被列为国宴专用酒。近年来,又在黄酒制曲工艺上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并注重品牌。1999年,“古越龙山”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中国绍兴黄酒节
黄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绍兴是中国著名的黄酒之乡,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关于酒的节会活动也早就产生。据史籍记载,元代绍兴路的总管泰不华,曾在绍兴县东浦镇附近的薛渎村“饮乡酒,赛龙舟,与民同乐”。在东浦镇上,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着一方镌刻着《酒仙神诞演庆碑记》的石碑。碑文中不仅记载着当时绍兴酒的酿造和经营情况,还详细地记载了清咸丰七年旧历七月初七当地祀酒神的盛况。据传,每年旧历七月初六至初八,东浦都要举行丧达三天的酒业会市,除了祀神、演社戏、赛龙舟等文化节目之外,还有许多经济活动,商贩云集,热闹非凡。
新中国建立以来,绍兴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由丰富的酒文化酿造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新兴节会,即中国绍兴黄酒节。
首届中国绍兴黄酒节始办于1990年,以后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续至今。节期起初多在春季,以后逐渐下移到秋季,与春季的书法节形成时间上的对应。
操办黄酒节的思路,基本遵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以经济活动为重心。以2000年黄酒节为例,共有以下20余个内容:
1、开幕式;2、名牌产品彩车巡回展示;3、招商项目推介;4、经贸、科技、人才、旅游洽谈;5、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周;6、考察美国ABA国际联营集团绍兴联营窗口;7、“荣誉市民”、“兰花友谊奖”颁奖;8、袍江工业区投资说明会;9、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10、“21世纪与绍兴”论坛;11、房地产产品展销会;12、大型文艺晚会;13、酒文化学术讨论会;14、酒谜、酒诗大奖赛;15、东湖酒会,水上酒会;16、城市广场群众文艺调演;17、全国黄酒题材书画邀请展;18、黄酒、美食一条街;19、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考察;20、越州之夜艺术灯展;21、国际友城青年经济论坛、联欢;22、地方产品展销会……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绍兴黄酒节虽以黄酒命名,而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节会,经济的色彩非常浓重。而从经济活动的规律观察中国的传统节会,其实也集中于春秋两季,所谓“春耕秋收”、“春祈秋报”是也。今天的经济活动,当然早已不同于过去的农耕时代,因此这秋天中的节会,自不会仅仅只有“欢庆丰收”而已。绍兴集中在仲春、仲秋办两个大节,以整合和统领全年的工作和经济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创举。
与具有政治色彩的祭禹大典和“阳春白雪”的书法节不同,黄酒节以其经济特色和渗人民俗而更加贴近群众,具有很高的群众参与度,因此尤其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欢迎。盛夏一过,人们就会不时地相互打听,盼着过黄酒节了。
❿ 2017绍兴黄酒节有哪些活动
本届黄酒节主题是“悦一方人,醉一座城”,在为期9天的节庆活动期间,将举行“醉在江南”绍兴音乐节、开酿典礼、鉴湖夜话、蟹逅黄酒、风雅绍兴黄酒文化万里行五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