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酒类全科 >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发布时间:2021-02-13 11:53:42

⑴ 端午节为什么喝雄黄酒

端来午饮雄黄酒的习俗,自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⑵ 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雄黄原为道家方士所服用,为纯阳之物,可辟阴邪,后来融入端午民俗中,用来驱阴湿虫蛇。

《本草纲目·石部》卷九记载:“雌黄、雄黄同产,但以山阳山阴受气不同分别。故服食家重雄黄,取其得纯阳之精也;雌黄则兼有阴气故尔。”因为雄黄生于山之阳,故为纯阳之物,可辟阴邪。雄黄原为道家方士所服用,后来才融入端午民俗中,用来驱阴湿虫蛇。

⑶ 端午节中的大香囊和喝雄黄酒是什么寓意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佩香囊荷包
端午节来临时盛行佩香囊、佩荷包。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而在节前,家家户户的媳妇、姑娘及眼明手巧的老太太,都要用七彩丝线、花布、绸缎等材料,绣制成形态各异的荷包,以赠亲友和佩戴。

⑷ 在古代 人们为何会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呢

在秦汉之前,中国南方有个“百越族”部落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祭祀图腾的活动,也就是崇拜龙图腾的活动。这一天人们进行龙舟竞赛,往江河里撒食物和雄黄酒,据说是供奉水里的蛟龙,有祈祷风调雨顺和身体健康之意。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我倒觉得雄黄酒的功效有点像解暑抗虫害的作用,好比风油精、来苏水的作用。

⑸ 古人端午节流行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雄黄酒属于阳性的东西,古代人们端午节的时候在额头涂抹雄黄酒是为了辟邪用的。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5)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扩展阅读: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1、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2、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⑹ 有关端午节知识问答题

【端午知识竞赛】: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C)
A 、秦国 B、魏国
C、楚国 D、赵国

2、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D )。
A、吉祥如意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避邪驱瘟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维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谁写的哪首诗?( B)
A、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B、殷尧藩的《端午日》C、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D、张耒的《和端午》

4、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C )。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5.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的?( B )
A.甜味 B.咸味 C.都不是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A )
A、南北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晋代 D、商周时期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 D )就有了。
A、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

8、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 )
A、象征牛 祭祖 B、象征剑 勇猛 C、象征果实 丰收 D、象征塔 健康

9、( A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85 B、1982 C、1980 D、1986

10、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C )。
A、郊游 B、遍游 C、踏春 D、远郊

11.北方人一般用什么材料包粽子?( B )
A.新鲜竹叶 B.苇叶 C.乾竹叶

12、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B )。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1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B )节日的习俗。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14、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B )。
A、粽子 B、角黍C、米果 D、香黍

15、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谁?(A )
A、李之仪 B、梅尧臣 C、刘禹锡 D、陆游

16、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 D )
A、榴花忽已繁 B、重五山村好C、一笑向杯盘 D、艾束著危冠

17、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18、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B)
A、晋代 B、南北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商周时期

1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C)。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20. 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 C )
A.粽子 B. “龟” C.枭羹

2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B)
A.端正 B.初端 C.端着

2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影响甚广,屈原于五月初五写了绝笔作,投入汨罗江。请问屈原的绝笔作是什么?(A)
A.《离骚》 B.《怀沙》 C.《天问》

23.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C)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王

24.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那么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c)
A.老虎 B.狮子 C龙.

25.我国最早出现的粽子是:(B)
A.筒粽 B.角黍 C.香黍

26.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束”、“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的是哪个节 日晚上的狂欢情景?(C)
A.中秋 B.元宵 C.端午

27.在我国一些地区,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祛毒?(C)
A.菖蒲 B.苇叶 C.艾草

28. 在我国一些地区,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祛毒?(A)
A.黄 B.蓝 C.紫

29.在我国端午节除了流传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外,一些成语也是源自端午节。下面哪个是?(C)
A.九原可作 B.秋月寒江 C.屈志从俗

30.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哪组?(C)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31.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节日风俗?(A)
A.吃青团 B.赛龙舟 C.挂艾蒿、菖蒲 D.系五彩线

32.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请问“角黍”指的是什么?(C)
A.玉米 B.豆角 C.粽子 D.树叶

33.端午节还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请问除五毒中的五毒指哪五毒?(D)
A.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B.烟酒黄赌毒 C.非典霍乱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 D.蛇蝎蜈蚣蟾蜍蜥蜴

34.在五月五日端午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是什么?(A)
A.以祭祀屈原 B.喂鱼 C.粮食多了吃不完 D.贿赂河神避免洪涝灾害

35.你认为以下四种活动,不属于端午节传统习俗的是哪个?(B)
A.划龙舟 B.吃曲奇饼 C.佩戴香囊 D.挂艾叶菖蒲

36.端午节俗之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在下列哪本书中有记载?(C)
A.《聊斋志异》 B.《岁时广记》 C.《齐民要术杂记》 D.《倾城之恋》

37.下面是四则民间传说。你认为哪一个与端午节的起源有关?(B)
A.武松打虎的故事 B.爱国诗人屈原含愤投江报国的传说 C.嫦娥奔月的传说 D.红拂夜奔

38.端午节还有一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 )。她于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A)
A.秋瑾 B.李清照 C.张柏芝 D.薛涛

39.屈原投()江而死。(D)
A.珠江 B.金沙江 C.长江 D.汨罗江

40.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A)
A.278 B.269 C.258 D.279

41.《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作者是谁?(A)
A.文秀 B.殷尧藩 C.张建封 D.李静山

42.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C)
A.恐龙 B.狮子 C.龙 D.老虎

43.端午节在江浙一带有流传很广的纪念伍子胥说,请问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人?(A)
A.春秋时期 B.三国时期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44.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B)
A.端正 B.初开端 C.末端 D.端着、托着

45.在我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骚”指《离骚》,那么“风”指什么?(B)
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汉书》

46.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嘉兴人插艾蒿是为了什么?(A)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47.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吃粽子 B.赛龙舟 C.登高采菊 D.饮雄黄酒

48.粽子最早叫做什么?(C)
A.米角 B.米包 C.角黍 D.米黍

49.以下来源不属于端午节典故的是(C)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 纪念楚庄王 D.纪念屈原

50.在我国一些地区,端午节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祛毒?(C)
A.薰衣草 B.苇叶 C.菖蒲 D.荷叶

51.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挂钟馗像,这是为什么?(B)
A.驱除五毒 B.驱邪辟灾 C.健康长寿 D.求财求富

52.传统的端午节五彩线,青、红、黑、黄、白五色,是依据历史上什么学说?(B)
A.黄帝内经学 B.阴阳五行学 C.天地日月学 D.人体经络学

53.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请问“角黍”指的是什么?(C)
A.玉米 B.豆角 C.粽子 D.树叶

54.端午的五月却被人们视为“毒月”或“恶月”,是个不吉祥的月份,而五月五日更被看作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针对这一天嘉兴人有哪些习俗? [多选题](A,D)
A.忌晒床上的席子 B.忌用茅草盖房子 C.给孩子戴老虎头帽子 D.给孩子穿老虎头鞋子

55.嘉兴端午民俗文化包含了哪些内容? [多选题](A,C,D)
A.稻作文化 B.马家浜文化 C.粽子文化 D.菖蒲文化

56.2005哪个国家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A.中国 B.韩国 C.太过.D日本

57.请问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在中国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啊?(B)
A.2000多年 B.3000多年 C.4000多年 D.1000多年

58.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定位端午节的特产(A)
A.唐朝 B.晋朝 C.南北朝. D.宋朝

59.端午节是哪一天(B)
A.农历六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 农历七月初五 D. 农历八月十五

⑺ 古代喝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有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7)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扩展阅读:

现代科学认为的雄黄酒:

雄黄,也称鸡冠石,是一种单斜晶系的含砷的有毒矿石(化学成分为AsS),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不导电,硬度为1.5~2,比重为3.6,晶面有漂亮的光泽。

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毫克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达到60毫克以上可致死。

雄黄在工业上主要用做提炼三氧化二砷(As2O3砒霜)和制造颜料、焰火、玻璃等工业品原料。

人们不仅不应自制雄黄酒,就是含有雄黄的药品,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雄黄酒喝不得,端午节的时候,劝君勿进雄黄酒。

⑻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涂饮雄黄酒是为了什么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所以在端午节,人们喜欢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吃咸蛋、喝雄黄酒等,这些习俗由来已久,其中饮雄黄,在小儿的脸上抹雄黄是有原因的,古人因为敬佩屈原,所以怕屈原的尸体沉入汨罗江后被蛇和虫吃掉,所以,大家将雄黄酒洒向江里,据说雄黄酒可以药晕蛟龙和虫蝎,这样就可以保护屈原的尸体。所以至今,很多地方还是流传着端午喝雄黄的习俗。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端午节还需要吃咸蛋、佩香囊、佩戴五彩绳,取一个辟邪驱鬼、开运讨彩的意思。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地区在端午节当天会举办隆重的水上赛龙舟等大型活动,这些传统的端午习俗,已经经历了上百年时间的考验,也能代表大众对于端午节的重视。

阅读全文

与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