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补肾壮阳药酒配方
搓面部。咱们如果细心观察的话,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朋友,在生活压力大、紧张或者疲劳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用双手搓脸部,其实在疲劳时搓一搓脸,确实有一定的好处。
⑵ 喝壮阳药酒要注意什么 详细
喝壮阳药酒要注意什么? 药与酒关系密切,“酒为百药之长”,酒是中药炮制最常用的辅料,酒在中医药中常常作为港媒、药引、配伍使用。酒本身有温经祛寒、通血脉的功效,中药材入酒,更可以药借酒性,通行全身。现在人们谈到饮酒,更多想到的是其危害,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饮料,豪饮的人们常常喜欢一醉方休。大醉伤身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不少自诩能防病保健的药酒。 认识药酒,是正确使用药酒的前提。药酒服用简便,却也要审证求因、对症下药,组方配伍,颇为讲究。 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诸证,最善偏于阴寒证、虚损证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 服用药酒必须因久而异,除审查证候外,应视体质、生活习惯、性别、年龄等不同分别选用。一般而言,儿童不宜服药酒;妇女行经期、妊娠期不宜服用药酒;有肝、肾功能疾病及高血压、痔疮、维生素缺乏症的患者忌服药酒;年轻、体壮者不可滥用补益药酒,特别是阳盛者不宜服用助阳药酒。 浸泡药物的酒一般选用白酒或黄酒。白酒一般要求度数稍高些,目的是将药力浸出,服用时更易行散,而且某些药物,特别是全蝎、海马等动物类药物,需要一定酒精浓度才能长期不变质。黄酒度数一般不高,用于药酒主要是取其性之温与势之柔。 浸于酒中的药物,属皮、根、茎类的最好加工成片或小段,种仁、干果类最好打碎甚至辟为颗粒为宜,动物类药材多须保持全形。 服用药酒不可盲目,一般无证候不宜随意服用。有毒性的药物不宜入酒,因为毒性会借酒势加剧;服用补益类药酒忌葱、蒜等;服用有一定毒性药物浸泡的药酒,忌生冷、酸味食物; 服用调理脾胃的药酒,忌食油腻、腥臭、生冷食物。 重要提示:服用西药期间一般不宜再服药酒;服用药酒后不宜入室行房、顶风冒寒或立即针灸;长期服用药酒,应注意身体代谢的调理,适当补充蛋白质。
⑶ 补肾壮阳药酒方
经常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等都是导致肾脏,以及其他与肾有关的脏器或者系统出问题的重要原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每天早睡早起,是养护肾精的重要措施。
⑷ 吃补肾壮阳药酒怎么吃,吃多少
俗话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羊肉是冬季最佳补品。中医认为,羊肉有补肾助阳、暖中怯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日常吃羊肉补肾效果甚佳。
⑸ 补肾壮阳的药酒配方、
还有饮食上的补法,食品上的补法有三点,第一是清淡的饮食,清淡的专饮食反而是补肾的,不要吃得属太油腻。第二个就是经常要吃一点坚果类的东西,不要多,适当。适当是什么?比如说你要是一个榛子或者是板栗,两三个、三四个,每天坚持就可以
⑹ 滋阴补阳的药酒需要那些
好多哦!枸杞就不错!鹿茸雪莲海马都可!你需要弄清是阴虚还是阳虚再补
⑺ 补肾壮阳药酒有哪些配方
脾胃虚弱,无法吸收、输布营养物质,就是后天不能滋养先天,可引起肾元虚弱,加速衰老。脾属土,土能保住水,所以应补肾培土
⑻ 补阳的药酒有哪些
参茸药酒
【配方】生黄芪620克,熟地300克,木通60克,广木香90克,菟丝子、淫羊藿各120克,紫梢花60克,灯心12克,巴戟肉、蛇床子各120克,煅龙骨、车前子各60克,肉苁蓉120克,马蔺子、荜澄茄各30克,韭菜子60克,煅干漆、补骨脂各90克,桑螺蚋、沙参各60克,枸杞子60克,小茴香120克,煅牡蛎、全蝎各60克,山萸肉(酒制)120克,海马15克,当归240克,革薜90克,梅龙30克,茯苓120克,核桃仁150克,青风藤、海风藤、川芎、木瓜、灵仙各120克,白术、白芷各180克,怀牛膝、红花、菊花各240克,五加皮、广皮各500克,姜黄740克,人参1500克,独活、制川乌、制草乌各60克,肉豆蔻90
克,马蔺花30克,远志肉80克,玉竹2000克,党参2240克,白酒200升,栀子1.5千克,白蜜10升,阿胶6千克,冰糖20千克。二次对人药物如下:鹿茸面500克,沉香面36克,母丁香面90克,檀香面120克,蔻仁面90克,公丁香面、砂仁面、肉桂面各60克。
【制法与服法】将白酒注入缸内,用栀子浸泡,视色适合后去渣,将党参以前诸药用水熬汁,去渣过滤取药液,进一步将液熬成稀膏状,另化白蜜、阿胶,一起对人酒中,再用水将冰糖溶化,对入酒中,最后将“二次对入药物面”浸入酒中,冷浸数日即成。每次温服15毫升,日3次。
【功效】适用于阳虚寒盛,气血不足,脾胃气滞,风湿痹阻而出现的身体衰弱、筋骨瘫软、腰膝疼痛、胸腹胀满、腹泻痞积、男子遗精、阳痿、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肉桂黄芪酒
【配方】黄芪、肉桂(去粗皮)、巴戟天(去心)、石斛(去根)、泽泻、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各90克,干姜(炮)80克,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90克,防风(去叉)、独活、党参、白芍药、制附子、制川乌、半夏、细辛、白术、炙甘草、栝蒌根、山萸肉各30克,清酒2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用酒浸干净器中,封口,春夏3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初服30毫升,渐加之,以微麻木为效。
【功效】适用于脾虚,肢体畏寒、倦怠乏力、四肢不欲举动、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参椒酒
【配方】丹砂(细研后用水也另包)20克,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30克,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20克,醇酒1升。
【制法与服法】上药除丹砂外,其余共捣为粗末,同丹砂置于净器中,浸酒,春夏5日,秋冬7日,去渣备用。每日饭前空心温饮1小盅,勿间断。
【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下元虚冷、耳目昏花、面容苍白。
葱白酒
【配方】葱白(连须)5~7根。
【制法与服法】上细判,砂盆内细研,用好酒5升,煮至2升。
分作3服灌之,阳气即回。另外,以生姜5~20厘米寸切碎研,酒煎服亦有效。
【功效】治脱阳。
牛膝加皮酒
【配方】五加皮、枳壳、独活,制草乌(炮裂去皮脐)各30克,炮姜20克,石楠30克,丹参50克,防风30克,白术、地骨皮各50克,川芎30克,熟地、牛膝各40克,虎胫骨、枸杞子各30克,秦艽40克,醇酒2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共碎细,置于净器中,用酒渍之,密封口,8日后即可开取,去渣备用。每于饭前温饮1~2小杯,每日3次。
【功效】适用于肾阳虚损,风湿腰痛、骨节疼痛。
御龙酒
【配方】人参30克,鹿茸20克,龙滨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人参、鹿茸浸泡于龙滨酒内,10日后饮用。每服20毫升,日服2—3次。亦可佐餐饮用。
【功效】适用于疲乏神倦、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畏寒怕冷、腰酸腿软、健忘、失眠等虚损之症。
糖糟茶
【配方】糖糟500克,鲜生姜120克。
【制法与服法】取上好糖糟打烂,和姜再捣,微小饼晒干,放瓷瓶内备用。每日清晨取饼1枚,泡滚水内,15分钟后当茶饮用。
【功效】益气暖胃。适用于气虚阳微,饮食不下、面色苍白、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不适、舌苔淡白、脉象细弱者。
鹿角胶酒
【配方】鹿角胶80克,白酒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鹿角胶碎成细粒,放入小坛内,倒入适量白酒,以淹没药物为准,然后文火煮沸,边煮边往坛内续添白酒,直至白酒添尽,鹿角胶溶化完后(药酒约有500毫升),取下待降温后,收入瓶中。每晚临睡前,空腹温饮15~20毫升。
【功效】温补精血。适用于精血不足的腰膝无力、两腿酸软、肾气不足的虚劳遗精滑精、虚寒性咳嗽、崩中带下、子宫虚冷及跌打损伤等症。
肾阳酒
【配方】雄鸡睾丸4对,龙眼肉2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选用刚开始啼鸣的雄鸡的睾丸,放入碗中蒸熟,
然后剖开,晾干,与龙眼肉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个月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饮服10~15毫升。
【功效】养心安神,温补肾阳。适用于中老年人阳虚畏寒、腰膝酸软及肢体冷痛、失眠、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