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用什么中药材泡酒,如何泡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民间医药和医疗传统,其中,内容丰富的配制酒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他们利用酒能“行药势、驻容颜、缓衰老”的特性,以药入酒,以酒引药,治病延年。明初,药物学家兰茂吸取各少数民族丰富的医药文化营养,编撰了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药物学专著《滇南本草》。在这部比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一个半世纪的宏篇巨制中,兰茂深入探讨了以酒行药的有关原则和方法,记载了大量配制酒药的偏方、秘方。
少数民族的配制酒五花八门,丰富多样。有用药物根块配制者,如滇西天麻酒。哀牢山区的茯苓酒、滇南三七酒、滇西北虫草酒等;有用植物果实配制者,如木瓜酒、桑椹酒、梅子酒、橄榄酒等;有以植物杆茎入酒者,如人参酒、胶股兰酒、寄生草酒;有以动物的骨、胆、卵等入酒者,如虎骨酒、熊胆酒、鸡蛋酒、乌鸡白风酒;有以矿物入酒者,如麦饭石酒。
按功效分,少数民族的配制酒有保健型配制酒和药用型配制酒两大类。其中,保健配制酒种类多,用途广,占配制酒的绝大部分。
刺梨酒 贵州布依族酿制的刺梨酒,驰名中外。刺梨酒的酿制方法是:每年秋天收了粳稻以后,就采集刺梨果,将其晒干。接着就用糯米酿酒,酒盛于大坛中,再将刺梨子放进坛里去浸泡。一个月以后(时间泡的愈长愈好)即成。酒呈黄色,喷香可口,约十二度左右,不易醉人。
杨林肥酒 杨林肥酒是享誉海内外的传统配制酒,以产地而得名。杨林镇地处云南省中部的嵩明县杨林湖畔,早在明初已商贾云集,工商业繁荣,酿酒业尤为发达,每年秋收结束,杨林湖畔,玉龙河边,百家立灶,千村酿酒,呈现出一派“农歌早稻香”、“太平村酒*”的兴盛景象。传统的酿酒技艺和丰富的药物学知识是杨林肥酒成功的坚实基础。清末,杨林酿酒业主陈鼎设“裕宝号”酿酒作坊,借鉴兰茂《滇南本草》中酿造水酒的十八方工艺,采用自酿的纯粮小曲酒为酒基,浸泡党参、拐枣、陈皮、圆肉、大枣等10余种中药材,同时加入适量的蜂蜜、蔗糖、豌豆尖、青竹叶,精心配制。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向市场上推出了一种色泽碧绿如玉、清亮透明、药香和酒香浑然一体的配制酒。这种酒醇香绵甜,回味隽永,具有健胃滋脾、调和腑脏、活血健身的功效,创始者陈鼎名其为“杨林肥酒”。
鸡蛋酒 节庆期间和佳宾临门时,彝族配制鸡蛋酒就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保健型配制酒。彝族鸡蛋酒的配制方法是:
1、备料。40O-45”纯粮烧酒、生姜、草果、胡椒、鸡蛋、糖等。各种原料的使用比例是:若制作10公斤鸡蛋酒,配生姜1公两,胡椒0.15公两,糖3公斤,鸡蛋5只。
2、煮酒。先把草果放在火塘次中烤焦、捣碎,生姜洗净、去皮、捣扁。备好的草果、生姜和白酒同时下锅,温火将酒煮沸后,加糖;糖完全融化后,撤去锅底的火,但保持余热;捞出生姜及草果碎快,将鸡蛋调匀后,呈细线状缓缓注入酒锅内,同时快速搅动酒液,最后撒人胡椒粉即可饮用。
地道的彝家鸡蛋酒规配现饮,上碗时余温不去,香郁扑鼻,鸡蛋如丝如缕,蛋白洁白如丝,蛋黄金灿悦目,入口余温不绝,饮后清心提神,驱风除湿。节庆佳期,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酒烘托出节目的祥和与热烈;佳宾临门,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酒显示出彝族的真挚与热诚。
泡酒 贵州苗族的泡酒,又称‘“刺梨酒”。与一般配制酒不同的是,泡酒所用酒基不是蒸馏酒,而是连滓带汁的水酒即发酵酒。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糯米酿成糯米酒,再将刺梨果晒干盛入布袋,放在酒坛内固封浸泡。下窖3个月后,取出刺梨渣,即成。泡酒色泽呈琥珀色,味美醇香,有助消化、健胃、活血等功效。
松苓酒 松苓酒是满族的传统饮料,其制作方法非常独特:在山中寻觅一棵古松,伐其本根,将白酒装在陶制的酒瓮中,埋于其下,逾年后掘取出来。据说,通过这种方法,古松的精液就吸到酒中。松苓酒酒色为琥珀,具有明目、清心的功效。
❷ 用什么药材泡酒好喝
你好!!
冬天在家泡药酒的人很多,因为制作、保存都很方便。但是如果药材选料不当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性。
一: 药酒的作用:
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但主要是药用。
酒本身也有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酒和药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说平时单用药时能发挥三分药力,那么在药酒中即可达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药混合后,酒劲会加大,如果平时能喝半杯酒,对于药酒,就只能喝一口。
二: 药材选择:
按其中所含的药材性质的不同,药酒可以分为动物药酒、植物药酒、动植物药酒,以及矿物类药酒。
常用的药材有人参、蛇、枸杞、鹿茸、鹿鞭、冬虫夏草、西洋参等。
酒最好用白酒(老白干),药材整根或切片。
不同的酒对疗效影响不大,一般根据个人喜好选取酒的度数和气味。酒量小可选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选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选曲酒,因为曲酒是由酒曲发酵而成,其内含有的酒曲香会和药物的气味混合,产生怪味,令人闻起来不舒服。通常多选老白干或黄酒,与药材混合后气味清淡、芳香诱人。
白酒的好处是不容易变质,存放时间长。但在南方偶尔也用果酒来制药酒,其酒精含量少,对人体刺激较小。使用果酒制作时,一般采用煮提法——将药材煮好后,把药渣去掉,取适量药液兑入果酒中饮用。
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剂或者段剂,但很少研磨成颗粒。因为颗粒容易使药液混浊,透光度不好,而且颗粒状药物溶解得快,浓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会使用大块的颗粒。
装药酒的容器多选磨口的玻璃瓶子,便于密闭、防止药物氧化。深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直射。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浸泡后的药材约占全部药酒体积的1/3。
三: 喝药酒的量:
每次喝一两半
将药材泡入酒中,室内常温保存,但是要注意密闭、避光,每天摇动数次,这被称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还有一种“热煮法”——将药材放入酒中加热煮,可以温阳解表。但是此种做法酒易挥发,使度数变低,不宜长期保存,因此只适合于短期内服用。
当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表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停止渗出,药酒浓度已达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一般来说,动物类药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类药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贵重药材,可反复浸泡,离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时再次续入新酒继续浸泡。
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就不要服用了,如药酒质地混浊、絮状物明显、颜色变暗、表面有一层油膜、酒味转淡、有很明显的酸败味道等。
饮用时,每次喝一两到一两半。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兑在黄酒或冷开水中,按量饮用。滋补类药酒服用时间没有限制;而治疗用的药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饭时用;安神类药酒,适合在睡前1~2小时服用。
比如: “风痛药酒”:
主料:丁公藤19.2千克 白芷1.6千克 五加皮1.2千克 麻黄3.2千克 青蒿子1.6千克 当归1千克 桂枝1.6千克 小茴香1.2千克 川芎1千克 威灵仙 1.6千克 防己1.2千克 建栀1千克 羌活1.2千克 独活1.2千克 白酒(50°)192千克。
做法:
先将以上15味药,除白酒外,混匀,再加入白酒密封浸渍,夏、秋45天,春、冬60天,滤取上清液,将药渣压榨,榨出液与浸液合并,静置4天,滤过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常用量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功效:
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用于风湿寒痹,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老伤复发
比如: “复方炙草乌药酒”
主料:炙草乌100克 威灵仙200克 穿山龙300克 40%食用酒精适量。
做法:
取生草乌加10余倍水,加热煮沸,煮3~4小时后(拣大号用刀切开,以内无白心,舌尝不麻为度,即可)将水焖干,取此灸草乌压榨与威灵仙、穿山龙粗末混合,用渗漉法提取进行收集,最初的渗漉液850毫升,另器保存,继续渗漉,收集渗漉液约2000毫升,过滤,取低湿蒸发至成软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毫升,加食用乙醇(75%)使成1000毫升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10毫升左右,每日2~3次。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比如:“风湿止痛药酒”
主料:白酒(8000克) 乌梢蛇(45克) (豕希)莶草(150克) 川乌头(15克) 附子(15克) 露蜂房(45克) 甘草(15克) 红花(30克) 青风藤(30克)
辅料:络石藤(60克) 南藤(60克) 穿山甲(45克) 蜈蚣(30克) 全蝎(45克) 地鳖(45克) 牛膝(15克) 桂枝(45克) 桑寄生(45克) 白砂糖(2000克)
做法:
1.将以上各药碎断,装入布袋,放在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搅拌一次,浸泡30-40天后取出布袋压榨,合并,过滤,滤液加白糖,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5天,过滤,即成。
2.每日服二三次,每次服10-15克,孕妇及小儿忌服。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
谢谢!!
❸ 泡药酒用高粱酒还是玉米酒
一般而言,泡药酒最好是用浓度较高的高粱酒。
很多人都喜欢用白酒和一些药材内等泡在一起,也就是容所谓的药酒了。药酒得功效根据药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药材,选择白酒的时候一定要有所注意,因为不同的白酒泡出来的药效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泡药酒最好是用浓度较高的高粱酒。
(3)用什么中药材泡玉米酒好扩展阅读:
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高粱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又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此外,高粱酒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
现代药酒多选用50到60度(%)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
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❹ 请问用什么白酒泡米和玉米效果好
河南的酒米
准确点说应该是闷!及大概一斤小米
一斤酒装入瓶内密封
夏天有一天一夜就足够了
玉米粒大些
时间长点比较好。不过这个也不是一定的
有些药酒泡米
相对要的时间就要烧长一点....
❺ 用什么酒类浸中药材好
白酒泡药最好,特别是二锅头,56度的.不过要到正规商店去购买,以免买到假货.
❻ 泡药酒用什么酒好
泡药酒用50°复- 60°清香型白制酒、酱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推荐:杏花村汾酒。酱香型白酒推荐:茅台、习酒、贵州贵酒、郎酒。
药酒功效随着所泡药物不同而不同,最常见的是泡枸杞,人参,鹿茸,黄芪,蛇,当归等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风寒、风湿等,建议泡药酒咨询专业职业者,毕竟这都属于药物,一定要把握号药量。
❼ 泡药材用什么酒好
一般用两种,一是米酒,黄酒类,度数较低,常用药酒同制时,就是药和米掺在一起做成,二是白酒,常用做泡药酒,作用多行气活血补虚,度数较高,一般有应不低于55度在65度以内,泡酒时间为15--100天
❽ 泡药酒用什么中药
这主要看你要达到什么目的,治疗不同的疾病则泡酒的药物不同,为了增强体质,达到养生的目的那泡酒的药物又不一样,另外不管是养生还是治病,都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辩证选方用药。
❾ 泡药酒常用的哪几种材料
不同类型的药酒所用的原料不同。下表列出了不同类型药酒所需的材料。
1、滋补类药酒
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著名的方剂有五味子、八珍酒、石泉大补酒、人参酒、枸杞芭芭拉酒等。
2、活血化淤类药酒
风寒中风后遗症的处方包括果宫酒和风野酒;骨骼肌损伤的处方包括跌伤液;经期疾病患者可使用经期酒和当归酒。
3、抗风湿类药酒
对风湿病人来说,著名的药方有风湿药酒、朝阳药酒、风湿骨病酒、刺五加酒等。其中,温和的木瓜酒和养血玉凤酒可用于轻度症状;如果风湿病已存在多年,则可选用蟒蛇酒、三蛇酒和五蛇酒,且药物性强。
(9)用什么中药材泡玉米酒好扩展阅读
药酒的禁忌
先选渠道。建议消费者不要自己购买药材泡制药酒,由于中药之间的药性是相克的,一起浸泡有可能产生毒素,造成恶性事故,专家建议消费者在正规药店内购买具有OTC认证的药酒品牌,其安全性和疗效都有保障。
选药酒其次看药方。中医认为,很多中老年人的病症复杂,常规的单方、小方药,只会对一两种小毛病有改善,可对自己身上的那些“老、大、难”病效果并不明显。
选药酒还要看时令。中医认为,冬令喝药酒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在时间上以冬至之后最为适宜。
参考资料来源:健康报-药酒也是药选择须谨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药酒
❿ 用什么药材泡玉米酒可以活血效果
当归玉米酒:
当归150克,杜仲、丹参各80克,枸杞子250克,黄芪250克,野菊花150克,玉米2000克,酒曲适量。内
将上药容水煎弃渣,取药汁;玉米研粗末,水浸6小时,沥干,蒸熟候冷,置于酒坛中,加入药汁、酒曲搅匀,密封2~3天,闻有酒香后,将酒坛埋入潮湿黄土中,经10日后开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饮用。每日两次,每次30~50毫升温服。该药酒可滋阴平肝,[[益血祛风]],适用于高血压、眩晕、耳聋、耳鸣等。
容器最好用酒坛,不要用普通塑料瓶……会挥发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