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自己在家做的米酒很粘而且不甜
最常见的抄问题就是米酒中米粒散碎,袭有夹生米,酒色浑浊,不甜,或者很酸,又或者无味。纯正的米酒是用糯米酿制的,所以也叫糯米酒,很多朋友也会在家用糯米自制米酒,优质的米酒呈淡淡的黄色,米粒均匀,酒汁有些浑浊。喝起来,味道酸酸甜甜,有浓郁的糟香。这些都是在米酒的制作过程中细节方面出了问题导致的。做出来的米酒太粘,没有甜味,一般是因为泡米过度,导致糯米蒸熟以后太酥软,发酵以后就会破碎,糯米破碎融入酒汁,就会造成米酒很粘,像一罐浆糊。没有甜味是因为发酵过程没有掌控好。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观察,注意温度,不要太低。对于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朋友来说,建议还是购买正规米酒生产厂家生产的米酒更好,口感和质量方面都很有保障。
⑵ 拌酒曲的时候糯米太黏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你蒸糯米饭的时候放水多了,所以就糯米太黏。
⑶ 我做米酒发酵34个小时,发现酒窝里出满了酒,味道是甜的酒味,可后来发现里面的米还很黏,就像糯米饭一样
酒曲要用工具搅拌均匀,糯米浸泡半天蒸的时候就不能放水了,否则会很粘。
⑷ 糯米做米酒蒸出来太黏是不是正常的
不知道你用的电饭锅质量怎么样。糊锅的电饭锅不太好。糯米饭可以不蒸,直接做饭就可以。水要少一些就可以做成稍干一些的糯米饭。
⑸ 用糯米做的米酒不黏是怎么了
虽然糯米煮熟是很黏的,但是你要知道,米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这内个两种液体容混在一起本来就不黏的,你说的黏是因为,糯米的淀粉成分在发酵中,有一部分淀粉溶在里面的了。你说的不黏也有可能是那淀粉基本被发酵完了,所以不黏!如果你平时煮汤也放点淀粉进去的话,那个汤也变得浓和稠很多的!
⑹ 米酒中的糯米黏在一起怎么办
可以分开的啊 干脆直接弄就行了
⑺ 糯米蒸熟了很粘能做成米酒吗
糯米蒸熟了
很粘
也能做成米酒
一般只需要四天
闻得到酒香就可以了
⑻ 为什么糯米很粘
因为糯米含有的主要是支链淀粉,空间形态交错为连续有序的立体网络,彼此的吸内引力大,于是就比较粘容。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遇碘显蓝色。
支链淀粉中葡萄糖分子之间除以α-1,4-糖苷键相连外,还有以α-1,6-糖苷键相连的。所以带有树状分支结构,约20个葡萄糖单位就有一个分支,只有外围的支链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在冷水中不溶,与热水作用则糊化或溶胀。遇碘呈紫或红紫色。
⑼ 自制的米酒(醪糟)为什么发粘
出现你那种情况后继续放只会长霉。
一,可能拌酒曲温度高过40度发酵菌被烫死。
二,水货酒曲或酒曲太少。
三,如在加工后5小时内有米汤一样渗出,米放水太多熟饭太稀,或拌酒曲加水太多。
⑽ 酿米酒的糯米太黏太烂了而且挖不出洞来,这样还能出酒吗
米酒,又称甜酒、甜曲酒和红酒, 传统工艺精酿而成,制作工序简单. 是汉民族的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饮用历史。 米酒只用大米作为原料,使用的是甜酒发酵曲,制作工序简单,含酒精量较少,味道偏甜,适宜人群更大,一般来说,用糯米做出来的甜米酒质量最好,食用也最普遍。乙醇含量低。
此饮品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属天然绿色饮品。能够帮助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如今家酿米酒已成为女性朋友的健康美酒。
自己酿造的米酒为亲爱的家人带来生活的乐趣和健康.在家里用自己酿的米酒招待亲朋好友, 是一种多快乐的事, 你想开一个有特色的酒店吗, 学会做米酒可以为你的酒店增加特色. 吸引更多的客人。
医生的观点:对酒精过敏者不宜饮用,一次也不能饮用过多而至醉,夏季更不宜饮用。作为药用,对畏寒、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热饮为好;对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佳;
对月经不调、贫血、遗精、腹泻和元气降损等症,可酌情加桂圆、荔枝、红枣或人参同煮饮汤,效果较好。米酒能够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最宜冬季饮用,只要没有酒精过敏反应,成人均可选用。尤其对产妇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心跳过快、体质虚衰、元气降损、遗精下溺、月经不调、产妇缺奶和贫血等病症大有补益和疗效。
调味佳品:米酒作为调味佳品的原理在于,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质,受热后这些物质可随酒中的多种挥发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异味。米酒还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使菜肴增味。因此,米酒的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肴烹制中广为人们采用。西方人喜欢吃中国菜,这与米酒的调味功能独特,被中国人首先发现并巧妙地加以采用不无关系。
米酒制作方法:
1.选米淘洗:选上等糯米,反复淘洗几次,淘清白浆,清水浸泡。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锅蒸熟:,将浸泡好的米沥干后投入蒸锅内进行蒸饭。在蒸饭时火力要猛,出大汽后10分钟,揭盖,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2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锅。
3.拌曲装坛:米饭出锅后,用凉开水均匀地浇在饭上,一来使饭粒不会粘连,二来降温,待饭温降至36~38℃不烫手,然后撒入酒曲。如果是块状的酒曲,需要先碾碎成粉末状再撒入,也可以先把酒曲放入凉开水化开再一起倒入。然后把放入的酒曲搅拌均匀。留少量的酒曲待用。(用凉开水处理过的容易搅拌,饭已经吸入了一定的水,头酵期间更容易观察渗出的酒液。拌曲时,要放一层饭,加点酒曲搅拌,层层加,层层搅拌)
4.发酵压榨:将糯米压实,中间捣一个坑深至容器底(这个坑的作用主要是酿制过
程中便于观察酒液的渗出情况),再将剩下的酒曲调一点水,用手粘水拍到整平的糯米饭表面,然后盖上盖子。不宜将容器彻底封死,因为前期的糖化过程是需要一些氧气的,保持相对封闭即可。保持温度30度左右,夏季室温即可,冬季可放置于暖气旁或使用热水袋,棉被。最低也要保持20度以上,最高不能超过40度。最好用温度计检测温度是否合适。 2-3天后可开盖检查,如果发现坑中有大量酒液,按生米1:1.5加入33度左右的净水,搅拌,封存。喜欢浓酒,水加点水少。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米饭会涌上水面。因此每隔3~4天,要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并把坛盖加盖严。经20~25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饭逐渐下沉,酒液开始澄清,说明发酵基本结束。此时可以开坛提料,将酒过滤压榨。
保温糖化:
2-3天后,窝中出现水,饭很甜。酒酿,宁波人很喜欢吃:
加水发酵:
酒压榨分离后,很浑浊,通常我们已经开始舀着喝了:
澄清陈酿:压榨出来的酒会继续发酵,会起泡,如果想稳定甜度和酒度,就要中止发酵,用不锈钢闷锅加热,约70度,自然冷却。抽取上层清酒,清酒放1个月自然澄清,去下层酒渣,装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