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酒类全科 >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

发布时间:2021-02-07 01:01:52

Ⅰ 医生为何吐槽鸿茅药酒

近日,因为在网上发帖称“鸿茅药酒是来自天堂的毒药”,广州医生谭秦东遭鸿茅药酒公司所在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事件引爆了舆论的强力反弹。

鸿茅药酒方面认为,谭医生的这篇文章,误导广大读者和患者,“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总金额达827712元”,达到了构成刑事犯罪的立案标准。但这篇文章的点击率只有2000多次,这么小范围的传播与鸿茅药酒所诉称的80万元的退货的经济损失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要知道一个事实:在这篇文章之前,鸿茅药酒已经在市场上饱受质疑。有媒体根据近十年的职能部门的公告文件做出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鸿茅药酒或多或少隐瞒自己“非处方用药”的身份,而不是保健品,不提自己的禁忌人群,极易造成误导,屡遭处理之后,仍然坚称“所有人都能喝”。鸿茅药酒中的附子、何首乌等成分,本身就被医学界认定为具有致癌性。近期又有媒体曝出,药酒成分中所含的豹骨为珍稀动物制品。

在这么一个四面楚歌的舆论环境之下,鸿茅药酒遭遇的退货和谭医生的这篇小文章真的构成因果关系吗?

的确,谭医生的表述有不妥的地方,特别是在网文的标题中使用了“毒药”一词。但是,表述不妥,与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应该判然有别。

警权动用应当谨慎,特别是当进入刑事程序,直接可以限制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到将来的定罪处罚时。原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申诉-删帖解决的问题,一脚油门踩到死,直接动用国家机器跨省抓捕一名医生,是否妥当?

这几年,打击网络谣言效果显著,以雷霆万钧之力澄清网络舆论环境,但是,应该区分情绪化表达与名誉侵权,一般性言论失实与刑事犯罪的边界。如果对所有失实的言论(甚至并不是失实,只是做了情绪化的表达)不问主观动机,不问客观危害后果,都要跨省抓捕,既违背了传播规律,也可能造成寒蝉效应,搞得人人自危,无法正常表达。

几年来,个别地方的警方为当地的支柱型企业跨省抓捕吐槽者的案例不少,当然不能一概斥之为“滥用警权”“警察家丁化”,但是既然涉及刑事犯罪,刑法的谦抑原则还是应该讲的,对于这些本应该作为民事纠纷处理的案件,动用警权需要慎之又慎。

鸿茅药酒广告违法2630次,却安然无恙;谭医生一篇2000多点击的小文章,却被千里跨省抓捕。这不是公众期待的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Ⅱ “医生吐槽”与鸿茅药酒损失之间有什么关系

除非能证明谭某网帖是鸿茅药酒经销商退货唯一、直接的原因,否则很难将这部分损失归因于谭某。

针对广州执业医师谭庆东发帖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一案,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今天上午通过官方微博对事件进行了通报。通报简要描述了案情经过,认为“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已经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法律植根于生活的需要,其优先价值永远是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利。在公众看来,这位医生仅仅在网络上发表一篇吐槽文就遭致跨省抓捕、导致牢狱之灾,是否符合法律的立法意旨?

舆论不应当干预司法,但司法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谭某案件的处理结果如何,关系到公众言论的空间和自由边界,而谭某网帖所反映的内容更关乎公众健康,有关方面在处理此案时理当慎之又慎。

Ⅲ 鸿茅药酒到底好不好使我看褒贬不一呀

你没事吧?鸿茅药酒虚假宣传,逮捕讲实话的医生,全国人民人人喊打!

Ⅳ 吐槽鸿毛药酒“有毒”犯了多大过错

近日,因在网上发帖称“鸿毛药酒是毒药”,广州医生谭秦东遭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谭秦东所涉嫌罪名为“损害商品声誉罪”,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称,文章造成了140余万的退货损失,严重损害了公司声誉,警方《起诉意见书》对此予以确认。谭秦东的家人表示,谭出于一名医生的职业操守警告部分老人不要饮用鸿茅药酒,“并没有虚构事实”。目前,此案已从警方移交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

同样,一篇2000余次阅读量的网文竟然能够造成140余万退货损失,这也的确让人听着心惊肉跳。据报道,140余万退货损失的说法来源于涉事企业称受“毒药”一文影响,两家医药公司、7名市民要求退货,内蒙古丰镇兴丰会计师事务所作出的《会计鉴定书》称,若两家医药公司履行合同,鸿茅药酒方能赢得净利润1425375.04元。

Ⅳ 吐槽鸿茅药酒被抓的医生走出看守所的感受是什么

吐槽鸿茅药酒被抓的医生走出看守所:想哭,自由真好。

据报道,谭医生妻子刘某说,在抓捕时,警察未能提供逮捕通知书等有效的证明文件。谭医生被带走后,她和律师前后三次前往凉城县与警方沟通。直到到了当地,才了解谭某被捕的原因,“我们也是律师见到警察之后,才拿到了逮捕通知书。”4月17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的情况通报》。通报称,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同日,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媒体高度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理,相关工作正在抓紧依法推进中。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网

Ⅵ 鸿茅药酒医生为什么要道歉

因发文质疑鸿茅药酒而被跨省抓捕的医生谭秦东借其妻微博发文向鸿茅国药致歉,谭秦东表示,自己使用了“毒药”作为标题,主要是想用这种“抓眼球”的方式吸引读者。他对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受到的影响深表歉意,希望鸿茅国药予以谅解。

个人声明全文:

本人于2017年12月19日在“美篇”个人主页上发表《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2018年1月11日被内蒙古凉城县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刑事拘留,1月25日经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已办理取保候审。

我本人在写作上述文章时使用了“毒药”作为标题,主要是想用这种“抓眼球”的方式吸引读者,强调该药品的“禁忌症”,希望对特殊人群起到警示作用。我承认在标题用词上考虑不周,缺乏严谨性。如果因该文对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影响,本人在此深表歉意,同时希望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谅解。

此外,本人对该文给消费者可能带来的误解表示歉意。

特此声明

谭秦东

2018年5月17日

在鸿茅国药与涉事医生谭秦东沟通,谭秦东借妻子微博发布对鸿茅国药的致歉声明后不久,鸿茅国药方面迅速作出回应:接受道歉,撤案撤诉。

鸿茅国药方声明原文:

谭秦东于2017年12月19日在“美篇”的个人主页上发表《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给我公司带来影响,我公司于2017年12月22日向凉城县公安局报案。

日前我公司经与谭秦东充分沟通,谭秦东本人表示其写作初裏并非恶意并对该文给我公司造成的损失及公众的误导表示歉意。我公司经研究决定接受谭秦东本人所做的致歉声明,同时我公司向凉城县公安局撤回报案并向凉城县人民法院撤回侵权诉讼。

Ⅶ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这件事,你怎么看

针对广州执业医师谭庆东发帖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一案,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今天上午通过官方微博对事件进行了通报。通报简要描述了案情经过,认为“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已经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在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的情况下,凉城县公安局主动进行回应值得肯定。不过,相信看过这份通报的人,并不能因此打消心中的疑虑。且不论具体的案情,仅就程序来说,案件尚未起诉到法院,公安机关就直接向社会公开宣称谭某“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明显超越了角色分际。须知,我国刑诉法明文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此外,公安机关的这份通报反复提到检察机关,似乎在拉检察机关为自己背书。比如,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但是,根据我国刑诉法,公安、检察、法院有其各自的职能分工,应当各负其责,后一个环节并不必然能为前一个环节的合法性背书。如今案件已经侦查终结,检察机关成了接盘侠,身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会如何处理,将重新吸引全国的目光。
损害商品声誉罪在刑法上有非常严格的界定。根据我国《刑法》,只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方才可能够罪。根据公安机关的通报,相关部门应当是以“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从而认定谭某涉罪的。但问题是公安机关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谭某捏造了虚伪事实以及谭某的网帖与鸿茅国药的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吗?
据媒体报道,谭某网帖中关于医学描述的部分可以在权威杂志或网站上查询,关于鸿茅国药公司的描述部分转自公开的报道,有可能并非谭某自行“捏造”。至于谭某的网帖内容是否属于“虚伪事实”,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科学判断,司法人员不能单凭鸿茅国药公司一方的说辞就下定结论。也许有人对谭某网帖标题中的“毒药”一词非常在意。但中文词汇语意丰富,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司法人员绝不能做“标题党”。“毒药”一词早已生活化,很多时候都只是轻松的调侃,语义早已超出生理的范畴。比如我们常说某某明星是票房毒药,公众根本不会与生理毒害作链接。
另据媒体报道,谭某网帖点击总数不足五千次,传播范围极其有限。那些经销商果真都是因为看到谭某的这篇网帖才决定退货的吗?作为一家在各路媒体上狂轰滥炸的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正常情况下也都会有经销商退货的情况发生。除非能证明谭某网帖是经销商退货唯一、直接的原因,否则很难将这部分损失归因于谭某。
鸿茅药酒是甲类非处方药,不同于一般的酒或保健品,其质量如何、功效如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利。不论是根据《宪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众都有质疑和吐槽的权利。法律虽然保护合法的商品声誉,但绝不意味着公众不可以对商品的质量和功效进行探讨或批评。评价商品与损害商誉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商品声誉源于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不断质疑、对比和验证,经由不特定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得以逐步积累,经不起批评或吐槽的所谓商誉也根本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法律植根于生活的需要,其优先价值永远是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利。仅仅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一篇吐槽文就遭致跨省抓捕、导致牢狱之灾,公众会质疑是否符合法律的良善品格和立法意旨。退一万步,即便确认网帖内容存在失实或者偏颇之处,涉事企业也应当优先通过澄清消除误解或者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一家以保障生命健康为主业的公司,不应该动辄利用警权吓阻公众的表达、限制公民的自由。在司法资源如此紧张的当下,有关单位更不该小题大做的去为区区一篇网帖兴师问罪。
舆论不应当干预司法,但司法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谭某案件的处理结果如何,关系到公众的言论空间和自由边界,而谭某网帖所反映的内容更关乎公众健康,有关单位在处理此案时理当慎之又慎。

Ⅷ 医生吐槽鸿茅药酒被逮捕,应当怎样为他做有效无罪辩护

不可能无罪,是轻重的问题。如果造谣可以无罪的话,现在要放出来的人就多了。仔细看他的网文就知道了。今天的报道说这医生被问过后精神失常了。现在医生的情况告诉大家一是抓不得,二是问不得;

Ⅸ 陈宝国鸿茅药酒是真的还是骗人的

楼上这是我哥们来,上次都晚期了,上自次我用轮椅,推着他,从鸿茅药酒的门口走过,在看到鸿茅药酒牌子的那一瞬间,他暗淡无光的眼神突然亮了,夕阳下,鸿茅药酒那四个字显得无比的耀眼,他伸出三只手指,呼吸开始急促,眼看着就要咽气了,我含着眼泪,用尽平生的力气跑向鸿茅药酒厂,我离药酒厂越近,就越能感受到希望越来越近。我冲到生产车间里,厂里员工那圣洁的目光如春天般沐浴着我,他们咬着嘴唇,拿出刚出厂的一瓶药酒给我,我飞奔到楼上哥们的身旁,拿出赠送的白玉夜光杯,给他喝了第一口,他的呼吸立马就顺畅了,他的心扑通扑通的跳起来,整个鸿茅药酒沸腾了,喝了第二口,他竟然站了起来,远处有最炫民族风的歌曲传来,他竟然跟着跳起来,喝了第三口,他把自己的轮椅举起来,一路沿着高速公路飞奔回去,把轮椅扔到了医生面前,说,你不是说我要挂了吗,你等着被跨省吧!

Ⅹ 谭医生道歉了,鸿茅药酒赢了,网友输了,打了谁的脸

网友没有输,是你被误导了。被谭医生误导了,只是你现在还没醒。你有看回过谭医生写的那个文不对题的答网文吗?你有自己的判断吗?道歉中自己说误导公众,就包括你,是打了你的脸。我也是网友,一直都很奇怪,连谭医生自己早就承认是为博眼球的文,而且从小学作文的标准看都不及格的,偏 偏都在棒为说真说的“良心”医生。真正的医生不会象这个医生一样,误导公众。违返国家关于医师的要求。

阅读全文

与医生吐槽鸿茅药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