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酒类全科 > 玉环糯米酒

玉环糯米酒

发布时间:2021-02-06 12:06:08

⑴ 东汉醪糟怎么食用

四川“东汉牌”醪糟系列产品是四川大竹县的传统食品,已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源于汉、盛于清,一九九二年公司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东汉牌”醪糟格守古方,以优质糯米,泉水,108味中草药制曲精酿而成。醇甜酒香、晶莹润滑、滋阴补肾、强身健体、容颜益寿、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宴宾待客、馈赠亲友,尤为老人、儿童、弱儒、产妇之食补佳品,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产品获绿色食品,中国体育代表团标志产品,四川群众喜爱品牌。

"醪糟"这东西,陕西许多地方都有,是一种民间的甜食和饮料。先将洗净泡软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凉,到约30℃,加酒曲,拌均匀,入面盆,中间留一个小孔洞,盖以棉被,放在热炕上,使其发酵。昼夜温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经常转圈移动,让盆内的糯米受热均匀。一两天后,有一股酒香味从盆中透出来。揭开棉被看时,那中间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体,拿手指蘸了尝,非常甜,但与糖不同,略带酒香。这是制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标志。于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两勺加水烧开了喝。或在这烧开的醪糟中打入鸡蛋花、荷包鸡蛋,连汤带蛋吃。还可冷饮。
关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县城里,小镇上,大多都有专门叫卖醪糟的生意人,近年来夜市兴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城市里还有卖冰镇醪糟的。还有的专门卖那未经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称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众多的醪糟中,临潼县的最著名,人称临潼醪糟或临潼桂花醪糟。制作方法与民间一般的方法略同。特点是汁浓味醇,烧开后糯米浮于水面,酒香扑鼻。因临潼有著名的温泉华清池,先前曾是风流天子李隆基和绝代佳人杨玉环沐浴享乐的所在,而临潼醪糟又是用温泉水炮制而成,所以平添了几分魅力。有的书上甚至说那最早的醪糟就是为杨贵妃专门制作的。
汉中人也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红白喜事,盖房上梁,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制作时一样先将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样拌以酒曲,一样晾到温凉时入罐,一样用被子盖起来,冬季须放在火炉旁。不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总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吃时除可打鸡蛋花或荷包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饼撕开,投入醪糟汤,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将核桃仁切碎。拌猪油,与醪糟一起煮着吃;夏天吃凉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来打心里感到凉快,一天的暑气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并非因杨贵妃而发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称"浆米酒即杜甫所谓'浊醪'。四川人谓之'醪糟',酒精成分甚少。""浆米酒"似应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陕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据一些书籍记载,浙江有糟烩鞭笋,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鲜竹蛏,陕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类"浊醪"、"不去滓酒"炮制而成。可见醪糟在中国,无论南北,都十分普遍,并为古今人所喜爱。

⑵ 玉环有什么好吃的

城关篇
1.[无名]早餐店
特色:玉环NO.1的大饼,早上和下午的点心时间才有。
位置:建设路,老年大学门口,招牌是什么日立凉霸空调[隔壁是空调店]
提醒:糯米小饼同样好吃,记得要尝咸的这种
[Color=maroon]搬家了,不知道去向,大家如有发现及时报告![/color]

2.[无名]早餐店
特色:楚门人开的糕头店
位置:水果市场南大门左侧
提醒:风格其实和楚门车站前不一样

3.伟坚麦虾面
特色:临海特色小吃,小蘑菇是临海带过来,玉环没有。
位置:县前路靠近玉坎河,老车站后面,大概县前路213号
提醒:叫小碗就可以,主要配料和汤味道佳

4.阿标面馆
特色:地道手打面,不用怀疑,机器出来的没有这么晶莹、筋斗有弹性。各种面糕味道也都还可以,老街搬下来的。
位置:地中路农机公司对面(隔着路)
提醒:在老街的时候,很多朋友很喜欢这家烧的海鲜年糕。

5.好味多小吃
特色:坎门风格番粉圆,咸饭,快餐
位置:石井,好多多超市门口
提醒:请外地朋友吃番粉圆可以带到这家,咸饭不比从前了;快餐小菜都是小份的。

6.重庆辣味馆(乐清小吃)
特色:四川菜,有外送
位置:17号小区,招牌乱七八糟,不好找,门口有空地,靠近新车站这边。
提醒:酸菜鱼不可错过,个人感觉比建设路这边的几家都好

⑶ 玉环特有的习俗有哪些啊注意!是特有的!快一点,我有急用!求求各位了!

1、祝寿

男寿逢九,女寿逢十。旧时有从岁做起,40岁不做,以后10年一次。60花甲,称“大寿”,亲友晚辈备福果牲礼、寿糕寿酒,以示祝贺。平民不讲场面,稍事送礼。建国后,祝寿风大减,值时给老人添衣送补,合家聚宴,恭祝老人健康长寿。

2、做满月及其他

产妇坐月,亲友送索面、蛋、酒及小儿衣物布料,称“送月里”。满月宴请来贺亲友,称“满月酒”。是日为小儿剃乳发,分“剃头卵”。满百廿日、一周岁,亲友分别送衣料、银镯、银环,尤以外祖家为重,称“做百廿日”和“做对周”。旧时重男轻女,往往生女从简。

3、分家

民间视兄弟分家、另起锅灶自立门户为喜事。旧俗以媳妇娘家出送砌灶资,送桌、椅、锅婉盆盏以及瓢勺、火钳等一应炊、食用具,视贫富不等。男家父辈供数日至数月粮米。新灶起火,夫妻内外亲均送“发饭”、发糕、连头葱等来贺,也称“踏福”。

4、巧人酥、拜七仙女

在玉环,每年七夕前,都有长辈送晚辈巧人酥的习俗,寓意“乞巧”。在坎门一带,还有女孩拜七仙女的习俗。除了送巧人酥,玉环坎门一带,还有女孩七夕拜七仙女的习俗。拜七仙女,在七夕早上。要准备七样水果,水果没有特定的,葡萄、桃子、苹果……只要凑齐七样就可以了。

除了七样水果,还要放上巧人酥、七色绳,七仙女经和金元宝,还要准备七杯酒。

5、丧葬习俗:报丧

家人按死者生辰八字择大、小殓及发葬日,以黄榜写明,附属肖避忌,贴于门口或显目墙角,并奔告戚友。近年渐改用“讣告”。眷属在外,不论远近,即赶赴。

⑷ 醪糟在开水里煮了一会还会有酒精吗

醪糟在沸水中煮开是否会产生酒精,原理是什么?

醪糟在沸水中煮开是否会产生酒精,原理是什么,还是会有的,但比较微量,酒酿本身含有的酒精就不是很高。平均约在2%左右。加上酒精易于挥发,加热的情况下更容易挥发。但挥发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加热煮开后5分钟左右,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酒味了。

总结:醪糟在沸水中煮开是否会产生酒精,原理是什么,还是会有的,但比较微量,酒酿本身含有的酒精就不是很高。平均约在2%左右。加上酒精易于挥发,加热的情况下更容易挥发。但挥发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加热煮开后5分钟左右,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酒味。

⑸ 怎样自制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黄桂稠酒古称“玉浆”,始于先秦,是陕西省关中著名特产,很早以前已是喜庆宴席之佳酌,尤为文人名士所喜爱。 稠酒,不似酒,胜似酒,其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酒精含量在15%左右。后来,人们在酒液中配以中药黄桂,使酒味有黄桂芳香,故取名“黄桂稠酒”。 当年郭沫若在西安饭庄喝了热腾腾的黄桂稠酒后,高兴异常,连声说此物“不是酒,胜似酒”。这位满腹历史故事的大文豪,大概从稠酒弥漫出的香雾里,与酒仙李太白重逢于古长安的酒肆中了!如今,很多人从西安饭庄的楼下过,总要指点着称赞郭沫若写的"西安饭庄"四个字飘逸潇洒。 黄桂稠酒-主要特点 黄桂稠酒西安黄桂稠酒的特点是:状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酒精成分含量仅为15%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带人人喜爱的酒酿汁,亦像街头小吃浇蛋花的醪糟汤,不像一般酒那样清澈。称它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均可大碗来喝。饮时或温或凉,四季皆宜。由于内配有中药黄桂,使酒味有黄桂芳香,故曰“黄桂稠酒”;还因其产于长安,故又称为“陕西稠酒”。相传“贵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还称“贵妃稠酒”。 黄桂稠酒具有健胃、活血、止渴、润肺之功能。饮用此酒有益于身体健康。 黄桂稠酒-历史悠久 黄桂稠酒黄桂稠酒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酿造。那时,只是不叫黄桂稠酒罢了。中国最早的医药总集《内经》里,多处提到“醪醴”。这种醪醴,就是后来的稠酒。《小雅》有“或以其酒,或以其浆”的诗句。《诗经·周颂》中还记有:“丰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蒸畀祖妣,以洽百礼。”黍指黄米,梭指糯米;醴,就是一种甜酒,可以贡献给祖宗和用于各种祭祀。可见,在商周时期,关中地区就已经是黍稻等农作物的盛产区,并且用盛产的黍稻作为酿造稠酒的原料。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称稠酒为白醪。 黄桂稠酒不仅历史渊远,而且自问世以来,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据《汉书·楚元王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戍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稠酒在汉时已是名酒了。 黄桂稠酒-制作工艺 黄桂稠酒黄桂稠酒选用户县秦渡镇的糯米,湖北荆门镇的小曲为原料。在酿造中,工艺精湛、严格操作。要求手净、料净、用具净。先将糯米在水中浸泡四小时,然后将米淘出,倒入蒸笼中,大火蒸约十五分钟,米到八成熟离火;再用水冲洗,待米晾干后倒在案上,拌入酒曲,而后装坛封闭,使其发酵。发酵期要保持三十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三天后即可成酒。在整个酿制过程中,从糯米淘洗到拌曲、装坛、压酒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规程,丝毫不含糊。饮用时,根据需要、从坛中取出酒醅,加适量的洁净凉水倒入罗筛过滤,直至酒尽醅干,将酒汁倒入樽里,放在水锅中加热烧开,并调入黄桂、白糖,即可热饮。 黄桂稠酒-制作原料 黄桂稠酒陕西小吃。古称“醪醴”,“白醪酒”。用糯米加酒曲酿制成酒再加芳香的黄桂而成。汁稠似乳,浓郁醇香,绵甜适口,有健胃、活血、润肺之功能。相传杨贵妃曾饮此酒而大醉,此后便有“贵妃醉酒”之说。郭沫若曾赞誉此酒:“不似酒,胜似酒”。 原料:(制35000克) 糯米15000克、小曲75克、黄桂酱120克、糖精5克 制作: 一、将糯米倒入高66厘米、直径40厘米的缸内(缸内必须洁净无油污),倒入清水,以没过糯米为度。接着,用木瓢搅拌,使米中的脏物上浮,砂粒下沉,撇去杂质。浸泡4小时后,用笊篱将米捞至加一个缸内,接连淘洗两遍,捞在筛子里,控干水分。 二、将糯米倒入蒸笼内,旺火蒸约15分钟,达八成熟,即米粒松软时离火,放在空锅上,用凉水冲浇(用水量:春秋季2000克,冬季15000克,夏季3000克)。先冲米的中间,再顺蒸笼周围冲透,把水分淋干待用。 三、先行凉开水约15000克,把蒸笼移置案边,将凉开水洒在笼的周围和案上少许。然后把蒸笼中的米倒在案上摊开,将小曲压成面,撒在米上,用两手拌和均匀。 四、在净缸的中心先直立一只66厘米、直径10厘米的圆木柱,将米从周围装入,拍平,将木柱慢慢取出,用手将上口拍压成喇叭形。用白布盖严缸口,压上草垫,放在周围有麦草的专用酿酒房(池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使其发酵,3天后酒醅即成熟。 五、成熟的酒醅约重2250克(可出酒3500克、酒糟8000克),用铜丝箩将其分两次过滤,箩置大缸上,缸口两边放木棍各一根,撑信箩圈。第一次给箩中倒入酒醅1100克。取生水10500克,先用一瓢水将酒醅冲开,同时右手伸入酒醅中,转搅搓、压,继续给醅中倒水两瓢,再转、搅、搓、压,然后倒入剩下的生水,双手用力在罗中搓压,直至酒液流净,酒醅变干,将酒糟倒出。再用前法将所余的11500克酒醅过滤。然后给酒中放入糖精5克。饮用时加热烧开,放入黄桂酱即成。 黄桂稠酒-历史渊源 黄桂稠酒西安黄桂稠酒,当首推城东长乐坊徐氏黄桂稠酒,如白酒中的茅台,甜酒中的张裕,黄酒中的加饭,乃是黄桂稠酒中之珍品。 西安徐氏黄桂稠酒,之所以称之为酒中珍品,是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相传周朝时,镐京城内已风行“浊醪”。《诗经·周颂》中的“为酒为醴”,而“醪醴”便是西安稠酒的前身和在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美称。据《唐西京城坊考》载:“长乐坊出美酒”。到了唐代,长安城中生产稠酒的长乐酒坊,已成为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每每光顾的好去处。 传说唐玄宗携杨贵妃光临长乐坊饮酒,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贵妃倾倒,当即将手中的桂花赠与店主。店主将桂花植于贮酒园中,不料桂枝生根开花,在长安坊繁衍成林,花开时节,桂花香,稠酒香,香溢长乐坊。店主遂将桂花用蜜腌制后兑入酒中,使酒更具特色,清香远溢。“黄桂稠酒”便由此传开,至今传为佳话。 相传,李白特别嗜饮此酒。杜甫《饮中八仙酒》里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篇,就是对“诗圣”李白畅饮西安稠酒的生动写照。据《唐书·文艺传》载,李白居长安时,一日在当时酿造黄桂稠酒的长乐坊饮酒,因贪杯又一次醉倒在街头。时逢玄宗皇帝召他进殿起草诏书,李白醉意正浓,由人搀扶,到了殿上便要求宽衣驱热。皇帝令人取衣鞋伺候。李白乘着醉意要高力士为他脱鞋换履,平日不可一世的高力士没料到一个书生竟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他的洋相,但慑于皇威,只好忍气吞声,为李白跪地脱靴。李白借酒出了一次胸中闷气,极其痛快。“力士脱靴与黄桂稠酒”,一时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此后,长乐坊的黄桂稠酒更享盛名。唐代许多名酒,都因历经战乱而失传,唯独这黄桂稠酒与“力士脱靴”的趣闻一样,世代流传至今。 黄桂稠酒-徐氏稠酒 黄桂稠酒琼浆玉液泛芳樽。世居长乐坊的徐氏一家,祖祖辈辈以酿稠酒为业。徐氏后代徐仁福酿制的黄桂稠酒,到了明末清初时已誉满长安,声名远播。美酒是敬献英雄的“甘露”,是欢庆胜利的“琼浆”。国民党元老、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1923年任陕西省长时,曾慕名到长乐坊徐氏稠酒店饮酒,酒后当场即兴挥毫书题:“徐家黄桂稠酒店”。徐氏将于右任题字制成的牌匾,高悬店门,一时成为徐家一大荣耀。说来也巧,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1924年到西安讲学时,曾对此酒产生浓厚的兴趣,几次要求痛饮。30年代,杨虎城、张学良将军驻军西安时,宴客总要用徐家酿造的黄桂稠酒。“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同志曾在西安饭庄用黄桂稠酒招待当时爱国将领和抗日民主人士。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的一些领导人都十分喜爱西安黄桂稠酒。彭德怀元师曾用西安黄桂稠酒宴请过陕甘宁边区的各路将领。宋庆龄、郭沫若1956年来西安考察时,曾品尝黄桂稠酒,尝后郭老诗兴勃发,盛赞黄桂稠酒:“不似酒,胜似酒”。 随着改革开放和西安旅游热的兴起,黄桂稠酒便成了中外游客喜爱的饮料。1983年5月,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西安,点名要喝黄桂稠酒,饮后连声称赞:“好酒!好酒!”西安稠酒不愧是友谊的纽带。 现在,黄桂稠酒不但摆上了西安各大宾馆、酒店的宴席,更是寻常百姓家庭的“常客”。民间有诗曰:“秋风吹渭水,稠酒满长安。”每年金风拂暑,便是稠酒销售的旺季。西安城中居民,竞相到稠酒店沽酒。 徐氏稠酒称之为稠酒中的上品,还源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科学的保健功能。徐氏酿酒自古选料十分精细。在酿制过程中,蒸米的火候、下曲的剂量、发酵的时间、冲米的水温、过酒时的转、搅、搓、揉、压等制作技法,独树一帜。酿出的酒,色白如玉,清香绵甜,加热后,醇香四溢,风味独特。由于徐氏稠酒天然酿造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不但其味美,据化验,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胃、止渴、润肺之功效。饮后可增加热量,增进食欲,延年益寿。被人们誉为高级饮料,滋补保健佳品

⑹ 醪糟在开水里煮了一会还会有酒精吗

会有的,主要是米粒中含有,不易蒸发。

⑺ 醪糟的文化介绍

走遍全中国,醪糟的吃法可能是食品中最趋同一致的,比如说,在那儿都能吃到醪糟汤圆、醪糟鸡蛋,做法和味道也几乎差不多。要谈醪糟的吃法有点难度,权当温故知新吧。
最简单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习惯上把未经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酿”或“生米酒”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其中,以湖北孝感的“孝感米酒”(湖北多称为“伏汁酒”)为例,当地人以生吃或稍加白水吃为主,“孝感米酒”因此成为湖北人的最爱。不过,这种吃法也有讲究,刚刚发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温,口感发酸,要等凉透了才好吃。后来有了冰箱,连盆带醪糟一起放进去就行了,既可吃到凉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过度发酵而导致醪糟变酸。
惟其生醪糟的吃法简单,对醪糟的要求就很高。有人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关于“饮酒水”,可参看《醪糟往事》2006-10-20)比较少,出来的醪糟就“发柴”,口感干涩,加上齁甜,吃起来并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较嫩,口感舒适,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够了,南方人把这叫做“清汤寡酒”。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在川贵黔一带,除了吃以外,生醪糟还有着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生醪糟取代白酒做腌菜的“酵母”。像四川用醪糟腌的牛皮菜,酸辣之余带着绵甜,实在爽口。而贵州独山的“独山盐酸”则尤为闻名遐迩:于碧绿的青菜和红红的辣椒之间,点缀着雪白的醪糟粒,生脆的菜帮子巨辣无比,缠绵的甜味又使人欲罢不能。
南方的一些饭馆至今仍袭用醪糟做发面的“酵头”,所制作的面点松软可口香甜生津,非酵母或酵肥可比。生醪糟还是做菜的上等调料,像醪糟鱼、醪糟茄子等,都是很受欢迎的西南地区的家常菜。
至于“熟醪糟”的吃法就太多了,醪糟(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
醪糟这东西,陕西许多地方都有,是一种民间的甜食和饮料。每逢春节,家里总要做一大盆醪糟。先将洗净泡软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凉,到约30℃,加酒曲,拌均匀,入面盆,中间留一个小孔洞,盖以棉被,放在热炕上,使其发酵。昼夜温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经常转圈移动,让盆内的糯米受热均匀。一两天后,有一股酒香味从盆中透出来。揭开棉被看时,那中间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体,拿手指蘸了尝,非常甜,但与糖不同,略带酒香。这是制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标志。于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两勺加水烧开了喝。或在这烧开的醪糟中打入鸡蛋花、荷包鸡蛋,连汤带蛋吃。还可冷饮。
关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县城里,小镇上,大多都有专门叫卖醪糟的生意人,夜市兴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城市里还有卖冰镇醪糟的。还有的专门卖那未经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称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众多的醪糟中,临潼县的最著名,人称临潼醪糟或临潼桂花醪糟。制作方法与民间一般的方法略同。特点是汁浓味醇,烧开后糯米浮于水面,酒香扑鼻。因临潼有著名的温泉华清池,先前曾是风流天子李隆基和绝代佳人杨玉环沐浴享乐的所在,而临潼醪糟又是用温泉水炮制而成,所以平添了几分魅力。有的书上甚至说那最早的醪糟就是为杨贵妃专门制作的。纠正:但是,临潼人很多都不会做醪糟,还有很多关中人对醪糟的认识较少,不是很流行!
汉中人也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红白喜事,盖房上梁,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制作时一样先将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样拌以酒曲,一样晾到温凉时入罐,一样用被子盖起来,冬季须放在火炉旁。不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总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吃时除可打鸡蛋花或荷包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饼撕开,投入醪糟汤,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将核桃仁切碎。拌猪油,与醪糟一起煮着吃;夏天吃凉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来打心里感到凉快,一天的暑气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并非因杨贵妃而发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称浆米酒即杜甫所谓'浊醪'。四川人谓之'醪糟',乙醇成分甚少。浆米酒似应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陕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据一些书籍记载,浙江有糟烩鞭笋,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鲜竹蛏,陕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类浊醪、不去滓酒炮制而成。可见醪糟在中国,无论南北,都十分普遍,并为古今人所喜爱。
成品:
特写:
东柳醪糟川人多善食之。其味道之鲜美。造艺之精良,尤推大竹东柳醪糟。“醪大王糟”、“醪糟霸王”乃东柳经营此业之两名家。清末以来即名扬遐迩。东柳桥居汉渝、川鄂公路交汇处,跨东柳河东西而一桥飞架。距竹城三公里。东柳河源出铜锣山,汇溪涧纳矿泉,东柳醪糟独特,盖泉甘之故。东柳醪糟,不加糖而甘甜如蜜,且具滋阴补肾、生津止渴之功。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东柳醪糟以瓦罐封装,贴附标记,为馈赠佳品,随过往行人而誉满神州。

⑻ 关于醪糟的500字说明文

小吃介绍编辑
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其热量高。南北方叫法不同。
成分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乙醇,而乙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消化及增进食欲的功能。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50.108%,乙醇2.105%,粗蛋白质3.789%,糖分27.765%,总酸0.301%(挥发性酸0.031,不挥发酸0.271%),灰分0.085%。

醪糟文化介绍
编辑
走遍全中国,醪糟的吃法可能是食品中最趋同一致的,比如说,在那儿都能吃到醪糟汤圆、醪糟鸡蛋,做法和味道也几乎差不多。要谈醪糟的吃法有点难度,权当温故知新吧。
最简单的吃法是吃生醪糟。南方人习惯上把未经加工的醪糟叫做“生酒酿”或“生米酒”或“生醪糟”。吃生醪糟就是直接吃了。其中,以湖北孝感的“孝感米酒”(湖北多称为“伏汁酒”)为例,当地人以生吃或稍加白水吃为主,“孝感米酒”因此成为湖北人的最爱。不过,这种吃法也有讲究,刚刚发好酵的醪糟有些微温,口感发酸,要等凉透了才好吃。后来有了冰箱,连盆带醪糟一起放进去就行了,既可吃到凉透的醪糟,又可防止因过度发酵而导致醪糟变酸。
惟其生醪糟的吃法简单,对醪糟的要求就很高。有人为了追求醪糟的甜度,加的“引酒水”(关于“饮酒水”,可参看《醪糟往事》2006-10-20)比较少,出来的醪糟就“发柴”,口感干涩,加上齁甜,吃起来并不舒服。“引酒水”加多了醪糟比较嫩,口感舒适,可酒味和甜度又不够了,南方人把这叫做“清汤寡酒”。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超市的醪糟不好吃了。
在川贵黔一带,除了吃以外,生醪糟还有着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生醪糟取代白酒做腌菜的“酵母”。像四川用醪糟腌的牛皮菜,酸辣之余带着绵甜,实在爽口。而贵州独山的“独山盐酸”则尤为闻名遐迩:于碧绿的青菜和红红的辣椒之间,点缀着雪白的醪糟粒,生脆的菜帮子巨辣无比,缠绵的甜味又使人欲罢不能。
南方的一些饭馆至今仍袭用醪糟做发面的“酵头”,所制作的面点松软可口香甜生津,非酵母或酵肥可比。生醪糟还是做菜的上等调料,像醪糟鱼、醪糟茄子等,都是很受欢迎的西南地区的家常菜。
至于“熟醪糟”的吃法就太多了,醪糟(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
醪糟"这东西,陕西许多地方都有,是一种民间的甜食和饮料。每逢春节,家里总要做一大盆醪糟。先将洗净泡软的糯米蒸到半熟,再用冷水淋凉,到约30℃,加酒曲,拌均匀,入面盆,中间留一个小孔洞,
醪糟
盖以棉被,放在热炕上,使其发酵。昼夜温度要大致相同。面盆要经常转圈移动,让盆内的糯米受热均匀。一两天后,有一股酒香味从盆中透出来。揭开棉被看时,那中间的小孔洞里,有一汪乳汁般的液体,拿手指蘸了尝,非常甜,但与糖不同,略带酒香。这是制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标志。于是就可以食用了。或取一两勺加水烧开了喝。或在这烧开的醪糟中打入鸡蛋花、荷包鸡蛋,连汤带蛋吃。还可冷饮。
关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县城里,小镇上,大多都有专门叫卖醪糟的生意人,夜市兴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城市里还有卖冰镇醪糟的。还有的专门卖那未经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称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众多的醪糟中,临潼县的最著名,人称临潼醪糟或临潼桂花醪糟。制作方法与民间一般的方法略同。特点是汁浓味醇,烧开后糯米浮于水面,酒香扑鼻。因临潼有著名的温泉华清池,先前曾是风流天子李隆基和绝代佳人杨玉环沐浴享乐的所在,而临潼醪糟又是用温泉水炮制而成,所以平添了几分魅力。有的书上甚至说那最早的醪糟就是为杨贵妃专门制作的。纠正:但是,临潼人很多都不会做醪糟,还有很多关中人对醪糟的认识较少,不是很流行!
汉中人也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红白喜事,盖房上梁,也要有醪糟招待客人。制作时一样先将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样拌以酒曲,一样晾到温凉时入罐,一样用被子盖起来,冬季须放在火炉旁。不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总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
醪糟(8张)
。吃时除可打鸡蛋花或荷包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饼撕开,投入醪糟汤,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将核桃仁切碎。拌猪油,与醪糟一起煮着吃;夏天吃凉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来打心里感到凉快,一天的暑气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并非因杨贵妃而发明。郭沫若有《游西安·五月二日》一文,称"浆米酒即杜甫所谓'浊醪'。四川人谓之'醪糟',乙醇成分甚少。""浆米酒"似应为"江米酒"。不只四川人,陕西人也把它叫做醪糟。又据一些书籍记载,浙江有糟烩鞭笋,上海有糟田螺,北京有糟煨茭白,福建有淡糟鲜竹蛏,陕西有糟肉,都是用醪糟类"浊醪"、"不去滓酒"炮制而成。可见醪糟在中国,无论南北,都十分普遍,并为古今人所喜爱。
成品:

特写:
东柳醪糟川人多善食之。其味道之鲜美。造艺之精良,尤推大竹东柳醪糟。“醪糟大王”、“醪糟霸王”乃东柳经营此业之两名家。清末以来即名扬遐迩。东柳桥居汉渝、川鄂公路交汇处,跨东柳河东西而一桥飞架。距竹城三公里。东柳河源出铜锣山,汇溪涧纳矿泉,东柳醪糟独特,盖泉甘之故。东柳醪糟,不加糖而甘甜如蜜,且具滋阴补肾、生津止渴之功。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东柳醪糟以瓦罐封装,贴附标记,为馈赠佳品,随过往行人而誉满神州。

醪糟小吃制作
编辑

醪糟方法1
原料配方:上等江米(糯米)5000克酒曲50克
制作方法:
1.把糯米5000克用清水淘洗干净,泡1小时后,倒入筲箕(南方淘米洗菜用的竹器形似北方的簸箕)内沥干。
2.在蒸笼内铺好纱布,把沥干的江米倒在上面,用旺火蒸1小时后,倒入盆内,用电扇把米温吹降到20℃-40℃时(根据酒曲的种类不同,糯米的产地不同,甚至纬度不同温度都会有差异),再将适量的凉开水倒入盆内,用手拌匀。将酒曲研成粉末放入盆内,再一次拌匀。
3.将拌匀的糯米倒入缸内,用手在中间掏一个小窝,再将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许凉白开水,洒在江米表面。然后用木盖把缸盖紧,用棉絮包好,放入草窝里面,3天即成醪糟。
产品特点:此品汁多,颗粒饱满,味甘甜中透出来的醇香。
自己在家制作醪糟!
前提条件:
1. 做酒酿的前提是你要买到酒曲。
2.米酒要在30摄氏度(华氏大约80度)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发酵,所以制作酒酿要选择夏天或冬天(暖气旁)的季节。
步骤:
1.将糯米蒸熟成米饭(不要太硬)后凉至不烫手的温度(利用中温发酵,米饭太热或太凉,都会影响酒曲发酵的)
2. 将米饭铲出一些到用来发酵米酒的容器里(我是用有盖的陶瓷汤盆),平铺一层
3. 将捻成粉后的酒曲,均匀地撒一些在那层米饭上
4.再铲出一些米饭平铺在刚才的酒曲粉上,再铺上一层米饭……就这样,一层米饭、一层酒曲的铺上,大约4层(随意,看您的米饭和酒曲的多少)
5.将容器盖盖严,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如果房间温度不够,可以用厚毛巾等将容器包上保温)
6.大约发酵36小时,将容器盖打开(此时已经是酒香四溢啦),加满凉开水(为的是终止发酵),再盖上盖后,放入冰箱(尽快停止发酵,早日吃到)
心得:
1.做醪糟(酒酿|甜酒)的关键是干净,一切东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则就会发霉长毛。您要先把蒸米饭的容器、铲米饭的铲子和发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净擦干,还要把您的手洗净擦干。
2.发酵中途(12小时、24小时)可以打开盖子看看(别经常开盖),如果没有酒香味、米饭还没有结成豆腐块的趋势,可以将容器盖拿到厨房的火上加热,然后再盖上,使其中的米饭不至于因温度不足而不能继续发酵。
3.酒酿的制作过程很干净,所以,如果偶尔发现有一些长毛的现象(有时是因为发酵时间过长),除去毛毛,酒酿还是可以吃的。如果您每次做出的酒酿都长满了长毛,又是五颜六色的,估计是哪个制作环节沾生水或油而不干净了,我劝您还是别吃了,就当这回交学费了。
4.我用普通的大米也做过酒酿,效果也不错。
醪糟本是江南产米区以糯米加甜曲制成的发酵食品。青海不产糯米,这个小吃纯系从内地传人,据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在西宁“落户”后,经过经营者多年的实践和再创造,在配料和加工中增添了鸡蛋和牛奶,为醪糟增添了浓郁的高原风味。
据老年人回忆,清末时民和、西宁有销售清水醪糟的摊贩。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经出售醪糟的小吃店不断创新,在烧好的清水醪糟中加配了葡萄干、桃仁、果干、白糖等,使味道香甜出奇。此后又创造了加入鸡蛋花的“单套醪糟”和再加入牛奶的“全套醪糟”,成了一种风味独特的西宁地方小吃。

醪糟方法2
主料:糯米(江米)
辅料:酒曲
用料:
1.大糯米两斤
2.酒曲7g(用量在买时问清楚用量)。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至用手指捏碎后成粉末状时即可。
2.捞出糯米沥干水分;酒曲碾成粉末。
3.蒸锅中加水烧沸,在蒸架上垫上纱布,再将糯米倒入铺平。
4.加盖用大火蒸约四十分钟。
5.在此期间要做两件事,一是将酒曲碾成粉末;二是取一张被子放一纸箱里为醪糟做一个“窝”。如果是冬天酿的话,应多加一张被子或用特厚的被子。
6.尝尝看糯米有没有蒸熟。
7.糯米蒸熟后倒在案板上,趁热用筷子把它们拨拉开。
8.晾至不烫手时用手将糯米饭捏散,边捏边浇一点温热水。浇水有两个目的,一是因为糯米饭很粘手,用手沾水浇可以让糯米饭脱手;二是浇一点水,做出的醪糟汁会多一点。
9.当糯米饭被捏散并有一点温热时,撒入酒曲(酒曲留一点点待用)拌均匀。如果喜欢吃有点酸酸的醪糟,那就在糯米饭比较热的时候放酒曲。
10.将拌好的糯米饭装入盆中(用土陶器皿最好,搪瓷器皿次之,实在没有的话,那就只好用不锈钢盆了。我什么都没有,就用砂炖锅了),在中间挖个窝(这就是传说中的酒窝了,哈哈),再把留下的酒曲撒入。
11.盖上盖子,放入被窝。
12.被子捂紧,盖上纸箱,按当时的气温,放置约两天至五天,开盖看看,如果那酒窝里有了半酒窝的醪糟汁,就立即取出,揭盖晾凉,再盖上盖子存放一周左右即可食用。

醪糟食用方法
编辑
参考:
1.直接食用:开瓶后用勺取出直接食用,细腻润滑、醇香甜蜜。(就是前面说到的)
2.作醪糟(酒酿、甜酒)饮料:
A、热饮:取适量醪糟,加适量开水,白糖搅拌后冷却即可饮用。
B、冷饮:将热饮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即成冷饮。
C、果汁醪糟(酒酿、甜酒):在上述饮料中加入柠檬汁、橙汁、草莓汁等果汁制成风味别致的果汁醪糟。
3.全套醪糟:做法是把醪糟放在沸水中烧开,打入鸡蛋花,并撒入葡萄干、桃仁、花生、果干、白糖等,最后加入烧开的牛奶。
全套醪糟黄白相间,蛋花柔软,奶香酒味扑鼻,各种干鲜果星星点点,色彩斑斓,吃起来营养丰富,香甜而略酸,难怪群众视它为上好的早点。
4.醪糟(酒酿、甜酒)汤圆:选将适量水煮沸后加入汤圆,待汤圆浮出水面即加入适量醪糟、白糖,煮沸3-5分钟即可食用,可做早点、宵夜。
5.醪糟(酒酿、甜酒)鸡蛋:先将适量水和鸡蛋(去壳)煮沸,加入适量醪糟和白糖,再煮3-5分钟即可食用。醪糟不仅可以煮蛋,也可以用来煮鸡、鸭、鱼、猪肉等
6.湖北“蛋酒”:将鸡蛋去壳打散,倒入沸水将鸡蛋烫成蛋花,加入约一勺“伏汁酒”和适量白糖,即可。
7.作调料:
A、作泡菜、酱腌菜配料,可调整风味。
B、做火锅调料,可增加醇香和回甜味。
C、拌入蒸菜、烧菜、可调香调味,去腥除膻。
D、根据你的创意和需要,还可作其他调料,丰富你的生活。
四川的醪糟汤圆又叫“醪糟粉子”,是将汤圆面搓成一根细长条,从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往外挤,挤出来像小拇指尖儿那么大的汤圆粉就直接掉进小铜锅里,再兑上醪糟就成了。为的是没有任何馅儿,四川人很客观地叫做“醪糟粉子”。
宁波的醪糟汤圆就不一样了,虽然比大拇指还要小,却跟大汤圆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据说“七七乞巧节”女孩子们斗巧的节目之一就是比包醪糟汤圆用的小汤圆,包得越小越多还又煮不破的就是赢家。
湖北的糊米酒,放入红枣、糖、桂花和醪糟煮开,以藕粉或江米粉将汤搅成糊糊,别有一番风味,当地称为“糊米酒”。醪糟里还可以加鸡蛋,随自己喜好。做好之后酒香四溢,香甜可口。
醪糟(酒酿、酒娘、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有很好的丰胸效果,客家授乳的妇女,如果乳汁不通畅,吃个甜酒酿蛋,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营养师也认同酒酿的丰胸功效。因为酒酿中含有能促进女性胸部细胞丰满的天然荷尔蒙。其乙醇成分也有助于改善胸部血液循环。
醪糟是用糯米发酵,类似酒酿的半流质食品。偶尔还有走街串巷卖“干醪糟”的,东西基本一样,但卖的方法却大不相同。当前卖的干醪糟都是买回去自己再加工。那时卖醪糟是在街上现做现吃。就像前几年南方来的馄饨挑子一样,也是一副担子,前面一个小火炉,放在一个大方木盘上,下面一个风匣,方盘上放着碗、勺和鸡蛋、碱面、糖精等原料。后面是一个木桶,里面装有兑好的醪糟。人们吃醪糟大都要打上一个鸡蛋,小贩从木桶舀出一勺醪糟放进小铜锅在火上加热,拉动风匣很快就烧开了。顾客如嫌太酸便给你放些碱面中和一下,也有人要加些糖精增加点甜度。小贩动作十分熟练,右手不断地拉着风匣,左手便把鸡蛋打到碗里,醪糟开锅鸡蛋打进去,清清的醪糟漂浮着一层黄黄的鸡蛋,倒在碗里发出略带酒气的清香,吃到嘴里酸甜可口。在冬日的早晨或晚上,蹲在小火炉旁,喝着滚烫的醪糟,浑身顿生暖意。对于一般街头谋生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
四川醪糟是家家喜爱的小吃。甚至经常作为高级宴会的一道甜食。

醪糟食疗功效
编辑
醪糟不但口味鲜美,而且营养很多。但并不合适于每个人,如患有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则不宜喝醪糟,因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否则对病情不利。

醪糟醪糟菜谱
编辑
香糟蒸肘
特色:微辣糟香,色泽红亮,肥而不腻。
原料:猪肘子1个(重约150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甜面酱100克,辣椒粉50克,醪糟50克。
制作:
1.将肘子去骨洗净,放入容器里加入精盐、味精、甜面酱、辣椒粉、醪糟抹匀,腌约5天。
2.将肘子上笼用旺火蒸粑取出,去掉附于其上的各料,切成2厘米厚的片,码于盘中即成。

阅读全文

与玉环糯米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