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绍兴黄酒用来做什么菜呢还是就这么喝的
做菜为何放料酒?
来源:美食导报
烹饪用酒统称“料酒”,它包括黄酒、汾酒等。料酒的作用主要是去除鱼、肉类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气,有利于咸甜各味充分渗入菜肴中。家庭烹饪一般用黄酒。
黄酒是用糯米经浸泡、蒸煮、发酵而酿成的。酒精浓度为15度左右,酒味醇和,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烹调中加点黄酒,鱼、虾、蟹中相起腥味的胺类物质就溶于黄酒的酒精中,在加热时随酒精一起挥发掉,达到去腥的目的。另外,牛、羊、猪、鸡、鸭等也带有不同程度的膻腥气,烹调时加点黄酒,同样也可以除去膻腥气。
黄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调中能与食盐结合,生成氨基酸钠盐,从使鱼、肉的滋味变得更加鲜美。
黄酒中的氨基酸还能与调料中的糖形一种诱人的香气,使菜肴香味浓郁。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5-05/19/content_2974270.htm
料酒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去腥解腻,同时,它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甚至还可以保持叶绿素,这些您知道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料酒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说起料酒,也许对北方人稍微陌生一些,人们只是把它当作调味品使用。现如今,人们对料酒又多了些了解。比如,在您做菜加热时放些料酒,它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是原来不被您所注意的。
料酒是以黄酒为原料的,所以料酒含有黄酒必备的8种氨基酸,这8种必需的氨基酸都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需要从饮食里面来提供。
正如专家所说,料酒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它们在被加热时,可以产生多种果香花香和烤面包的味道。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可以产生大脑神经传递物质,改善睡眠,有助于人体脂肪酸的合成,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好处。其实,料酒的营养成分是来源于黄酒,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种香料酿制而成。
料酒还能够去腥解腻,像我们经常吃的鱼、虾、肉都有腥膻味,造成腥膻味的是一种胺类物质,而胺类物质能溶解于料酒中的酒精,在加热时一起随酒精发酵,达到去腥的目的。这样一来,当然不会吃到腥膻味了。
其实料酒不仅仅能去腥除腻,它还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料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调时能与食盐结合,生成氨基酸钠盐,使鱼或肉更加鲜美。另外,它还能和糖相结合形成一种诱人的香气。所以说,用了料酒,您做的菜就更香了。再比如,用料酒腌渍鸡、鱼,它能够迅速渗透到鸡、鱼的内部,可以延长保鲜时间,有利于咸、甜各种味道充分渗入菜肴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做绿叶蔬菜时,加少量料酒,还能很好地保持叶绿素呢。
您也许注意到了,市场上有料酒,也有黄酒,而好多人把黄酒叫做料酒,也把黄酒当料酒来使用,那么究竟黄酒和料酒是不是一回事呢?
料酒与黄酒的最大区别为,黄酒是一种饮料酒,而料酒是在黄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品种,它是用30%~50%的黄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调味料做成的。与黄酒相比,炒菜时放料酒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还比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时候才可以用。有的人在做菜时料酒用完了,就用白酒代替料酒,认为料酒、白酒都是酒,同样能烹制出可口的佳肴,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让我们来看看,白酒的酒精浓度最低要20度左右,最高要60度左右,酒类中的主要成分乙醇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挥发性。如果烹调菜肴的时候,用乙醇含量过高的白酒就会破坏菜肴的原味,滋味当然就不好。
有些朋友喜欢用啤酒代替料酒,觉得味道更好些,其实这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啤酒的酒精浓度在3.5度左右,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二氧化氮气体。这种二氧化氮气体,它的挥发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受热以后。所以说,如果烹调的时候向菜里加入啤酒的话,酒精在溶解腥膻味之前就已经挥发掉了,当然也就达不到去腥除腻的效果了。
这样看来,不同的酒类与料酒相比,所烹饪出来的菜肴风味相距甚远。料酒具有10%~15%度的酒精浓度,乙醇含量是比较合适的。所以说,专物还得专用。
⑵ 绍兴黄酒应怎样喝
冬天了,烫点福贞酒喝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少量饮酒的人要比不饮酒的人寿命长,由此可见少量饮酒有助健康。冬天,受气候影响,万物闭藏,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血液循环减慢,少量饮酒促进血液循环,有助新陈代谢。在生活中酒的品种五花八门,那么饮用什么酒好呢?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认识的日益提高,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的黄酒,更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八十年代营养学家索颖在对黄酒的研究中,发现了黄酒中蕴涵着惊人的营养成份,将它誉为“液体蛋糕”。也是80年代黄酒又以其独特的醇厚芳香,被列为国宴用酒跻身高堂,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黄酒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内含 8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黄酒的氨基酸含量是红葡萄酒的三倍;啤酒的9倍,发热量是红葡萄酒的3.5倍,啤酒的1.5—2.5倍。此外,黄酒在调和肺腑、活血养颜、祛病延年等方面都有奇特功效。近年来,还研究发现黄酒中含有“抗癌之王”的硒。
那么,冬天怎样喝最好呢?黄酒具有甜、酸、苦、辛、鲜、涩六味,兼备澄、香、醇、柔、绵、爽,要尽情领略黄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热后使其六味活跃,才其味无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煮酒也有研究:“若热吃下去,发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 “煮酒论英雄”、“温酒斩袁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准备与好友煮酒达旦,说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饮。古人将酒加热后喝不单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现代科学,喝热酒更有益加速血液循环,容易挥发,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经加热后可散发酿造过程中遗留的微量的醛。
黄酒有如此丰富的营养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认为“惟酒无量,不及乱。”饮酒一定要有节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量而止。应选饮低度优质黄酒,要小咽、慢饮,不宜大口豪吞。《本草纲目》指出,“酒,天之美禄也。百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精御寒,消愁遗兴,避邪逐秽。”总之,古人告诫我们,适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黄酒烫着喝是一个习惯风俗,40多年前,江浙一带有规模的酒店里都设有炭火烫酒锅和锡串壶,有专门的烫酒师。烫酒师傅将酒客要定的黄酒倒入串壶,根据客人的喜好加入不同比例的姜沫、红糖,挂在微沸的烫锅内。当时没有温度计,在串壶内插入一支筷,烫酒师傅就凭观察筷子四周的酒晕来判断温度,在认定已达到酒客所需的温度时,即时递给酒客饮用。当酒客闻到从串壶氤氲飘来的酒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温馨醇香,暖而不暴的黄酒时也许真会“天子唤来不上船”。烫酒的风俗60年代初在常熟乡下集镇十分普及,虞山镇西门“永和酒家”,县南街“太白酒家”都因烫酒技高,生意兴隆。吴江农村至今婚丧之事还请烫酒担服务。
家庭中喝黄酒水浴加热虽然能喝到黄酒的最佳风格,但有点麻烦。直接加热升温快、方便但容易损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热,将酒煮到略见翻动即止就可,测温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热的效果。
民间还广泛流传自调鸡蛋黄酒,将黄酒倒入锅内加入红糖,煮到刚沸打蛋入锅,此法不能煮沸过长,否则会过多挥发黄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质,影响风味。在浙东南一带,至今还将鸡蛋黄酒作为产妇必服,据说有排秽发奶之效。喝黄酒也有学问,前人也颇精其道。
黄酒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以含糖量可分为甘型、半甘型、半甜型、甜型四大类。以营养成份而论,甜型最高。吴人喜甜,福贞酒应人而生,属甜型酒,也就是说福贞酒是黄酒中属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另外,福贞酒在生产过程中有独无二地加入若干福橘,众所周知,橘子有开胃理气、润肺止咳,还能降低血黏度,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它比其他黄酒又胜一筹,是常熟人的福气。对我们常熟人而言喝点福贞酒不仅和血行气,消愁遗兴,还可翻翻《镜花缘》定会为道光八年福贞酒就被列为天下美酒而感到自豪,要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必须指出只有地道的福贞酒才有上述的营养与滋补功效,才能萌发遐思把我们带去明清年间。
⑶ 家庭黄酒制作方法
一、制作黄酒的准备工作
1、选米:俗话说,米是酒之肉,好米才能出好酒,糯米是最适合酿酒的。用行家的话来解释,这是因为糯米中的淀粉分子排列比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有利于糖化、发酵,做出来的酒杂味也少,农家黄酒正是以糯米为主料。
2、红曲:曲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酒质量,在此,笔者认为松一些、发一些的为好,好的红曲一捏就碎。至于色度,喜欢酒质红艳一些的就选红点的红曲,喜欢酒质偏金黄些的就买淡点的红曲,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定。
⑷ 怎样用古法酿造酒
采用古法酿酒技术来酿造白酒或者米酒的师傅是越来越少了,如今很多酿酒企业或者酒厂都放弃了古法酿酒技术-这种十分传统的酿酒方法,采用全新的生熟料酿酒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酿酒设备,在产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古法酿酒技术,而口感上也不输于传统的酿酒方法。
虽说,古法酿酒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很多有名气的规模不发的酒坊依然没有放弃这种原始的酿酒方法,而让这种技术传承下来的因素除了酿酒师的坚持外,酒的口感和美味才是立足于市场的真正原因。接下来,为大家揭秘古法酿酒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制作酿酒的酒曲
用嫩玉米浆,野菊花,麦麸,老玉米面,大曲酒,黄酒糟(糯米酒糟)。嫩玉米,需要用手将玉米粒剥下来,每年制作酒曲时,要剥几百斤,很是辛苦。嫩玉米打成浆,放置一天,就自然发酵了,闻起来很酸,这是酒曲的关键。第一年在野外收割好野菊花,在第二年制作酒曲时,用野菊花熬水放凉备用。
第二,将大曲酒酒曲发酵
这个时候使用麦秸对酒曲进行发酵,将晒的火热的麦秸在地上铺厚厚一层,然后麦秸上摆放酒曲砖,每一排酒曲砖之间又放一层热麦秸,一层层堆起来,上面再蒙一层热麦基,利用麦秸的温度,让酒曲发酵,大概4天左右,就能闻到很香的酒味了,再过4天左右,味道就很小很小了,这时候大曲酒酒曲就发酵的差不多了,可以打开麦秸垛,将酒曲砖拿出来晒干后粉碎留用。
第三,对发酵好的酒料进行拌糠
将发酵好的酒料取出来,放地上,掺进米糠搅拌,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将酒料团拍散开,用米糠拌均匀,刚取出的酒料很湿很黏,假若不掺进米糠,放在灶上蒸制时热气很难穿透每一份酒料,这样酒精不能完全挥发,严重影响出酒率。掺进米糠,使酒料干散,米糠是必需品。
第四,加满酒料后进行蒸馏
酒料加满后,酒篜的上面放一个草圈,就是酒篜和天锅之间的那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家伙,这个是用竹子,稻草,和塑料膜缠制的,草圈上放一口锅,学名天锅,里面放冷水。当酒篜里面的热酒篜气遇到天锅冷锅底时,就凝结成液状酒流出来了。天锅在加凉水,天锅的凉水要不停的换,保持在35度以下。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土灶中的火越猛,出的就越快,一般不要太猛的火,中火慢慢出即可,火力太猛,容易让底锅的水翻腾出来。刚出来的酒是热的,在接酒时,要一边接一边尝。酒香不怕巷子深,采用古法酿酒技术所酿造的曲酒正在完美的阐释这样的一个道理。古法酿酒技术为现在现代酿酒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帮助,即使有一天它成为了历史,退出了酿酒的舞台,而它在酿酒师心中的地位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屹立不倒!
⑸ 米酒怎么做
配方:甜酒曲4克、糯米500克、凉白开适量。
米酒的做法:
1、糯米泡16到24小时,用手一捻米碎回了,这种程度答就可以了。上锅蒸30分钟。
(5)家庭绍兴黄酒制作扩展阅读: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中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的特产酒。
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
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已成为农家日常饮用的饮料。现代米酒多采用工厂化生产。
⑹ 酿制黄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什么叫黄酒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突出纯粮、酿造。)
二、什么叫绍兴酒(绍兴黄酒、绍兴老酒)
绍兴酒是以优质糯米、小麦和在绍兴特定地域内的鉴湖水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发酵酿造而成的优质黄酒。(目前只有15家企业真正使用绍兴黄酒、绍兴老酒的证明商标,只有6家企业真正属于绍兴酒原产地域保护企业,中粮绍兴酒业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
三、 绍兴酒的原料
主要原料及辅料:(一)糯米 (二)小麦 (三)鉴湖水 (四)酒母
(一) 糯米比喻为“酒之肉”。为什么酿制绍兴酒一定要采用糯米,而不是用粳米或籼米。
1)糯米几乎都是支链淀粉存在,而支链淀粉分子形状不规则,分子间的排列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糊化,有利于糖化、发酵。
2)糯米中的淀粉分枝点上糖化比较困难,所以最后在酒中残留的糊精和低聚糖较多,因此糯米酒的口味比较醇厚。
3)糯米含蛋白质、维生素、灰分比较小,因此用糯米酿成的酒杂味少。
4)粳米支链淀粉为83%,直链淀粉为12%,籼米支链淀粉为60-70%,直链淀粉为30-40%。
糯米强调它的精白度
1)糙米表面是一层粗纤维,较多的皮层组织,皮层含有粗蛋白14.8%,粗脂肪18.0%,粗纤维9%,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多,是黄酒异味的来源,会影响到成品酒的质量。
2)糙米和粗白米酿黄酒,植物组织的膨化和溶解受到限制,米粒不易浸透,蒸煮的时间长,出饭率低,糊化和糖化的效果较差。
3)色、味不佳。饭粒发酵不彻底,糠层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又易导致生酸和产生异味。
所以,酿造绍兴酒的糯米,需标准一等以上的糯米。
(二) 小麦
小麦是制曲的原料,小麦制成的麦曲比喻为“酒之骨”。一般要求小麦为红皮硬质小麦。含水量在12.5%左右,容重在770g/l以上,杂质在1.0%以下,麦曲的作用——糖化剂,促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三) 酿造用水
鉴湖水喻为“酒之血”。没有好水是酿不出好酒的,因此佳酿出处必有名泉。绍兴酒之所以晶莹澄澈,馥郁芬香,成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讲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酿酒历史积累起来的传统工艺外,重要的还因为它是用得天独厚的鉴湖水酿制的。
鉴湖水有它特别之处:
1)经研究分析水源地区的地质结构得知,在基岩、风化壳、底泥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且处于收敛状态。同时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钼、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有益。
2)鉴湖水作为酿造用水基本符合我国生活用水的标准。
3)盐分低,硬度适中(硬度过高不利于发酵,硬度太低,又会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涩味。)PH值显中性,无沉淀,无悬浮物和杂质。
(四) 酒母
用淋饭法生产的绍兴酒半成品,拥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作为发酵剂,使半成品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四、 绍兴酒的生产工艺
鉴湖水 鉴湖水
↓ ↓
糯米→浸泡→蒸煮→鼓风冷却→落缸→糖化发酵→灌坛后酵→压滤→
↑
麦曲、酒母
煎酒→灌坛陈化→灌装→瓶酒成品
工艺特点:传统工艺、手工酿造、纯粮制作、纯天然发酵。
黄酒常规制作四法: 1淋饭法 2喂饭法 3摊饭法 4机械化法
五、 绍兴酒的种类
以含糖高低分以下四种类型:
1)干型黄酒。 含糖量15.0g/l以下, 代表酒:绍兴元红酒。
2)半干型黄酒。含糖量在15.1~4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加饭(花雕)酒。
3)半甜型黄酒。含糖量40.1~10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善酿酒。
4)甜型黄酒。 含糖量在100.0g/l以上,代表产品是绍兴香雪酒。
四种类型的绍兴酒的差异:
1)含糖量不一样
2)生产工艺上有所不同。
3)原料上有所不同。
元红和加饭发酵前加水,而善酿以元红酒代替酿造用水,香雪酒是以45%糟烧代替酿造用水。
4)元红和加饭不同之处是
A含糖量不一样
B加饭的出酒率低于元红酒,相对而言,加饭酒的肉质较醇厚,元红酒相对单薄一点。
六、 绍兴黄酒的沉淀现象
黄酒的沉淀一般分两种:1生物沉淀;2非生物沉淀。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属第二种。俗称黄酒有“千重脚”,瓶装黄酒遇冷混浊、沉淀,货架寿命不长,一直困扰着各黄酒企业。以往采用了各种办法,效果总不理想。近来我司对此沉淀已经采取了目前黄酒项业最先进的冷冻过滤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瓶装黄酒贮存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沉淀现象,一般合理的解释是酒内一种高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凝结而成,一般不影响内在酒质。
注:1、一般在冬季瓶装黄酒遇冷变浊,加热到30-40度左右时又重新溶解,又称冷混浊,是一种可逆性混浊。
2、冷混浊过久,加热黄酒,混浊物不能复溶,又称氧化混浊或永久性混浊。一般认为冷混浊物是氧化混浊的前体物质,两者虽然分子大小,物理性质和各成份的含量有些不同,但所含的基本成份是相同的,都含有高分子蛋白质,多酚物质,糖类,重金属和一定量的钙镁矿物盐。只是冷混浊物经过进一步氧化聚合作用后,形成的氧化混浊物的分子结构更为复杂。
七、绍兴黄酒的品评
绍兴黄酒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味觉为主的享用性食品。鉴别其品质好差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理化卫生指标分析检验和感官品评二种。
理化、卫生分析检验是用各种仪器和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它能够精确地测定出黄酒中的各项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黄酒的风味品质。因黄酒风味品质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各种成份之间的平衡、协调、衬托、缓冲、掩盖关系,所以说常见两个酒样的理化分析数据十分接近,但在酒的风味上却有可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对黄酒的品质鉴定,不但要进行理化卫生分析测定,同时还必须进行感官品评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黄酒风味品质的整体面貌。
感官品评内容为四项;1外观 2香 3味 4格
1)外观应是橙黄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底(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2)香应是具有绍兴酒特有的醇香,随着年份的增长,醇香应随之浓郁,不得有异香,异气
3)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年份越高醇厚度越高,俗称肉质越厚。
4)格即风格,酒体协调具有绍兴酒的独特风格,即糖、酸、酒之间比例协调。
品评黄酒的顺序:
一看其色,二闻其香,三尝其味,四对风格综合评介。
注:机械化生产黄酒与手工酿制的黄酒的不同之处
机械化生产黄酒利用纯种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短,发酵期间太旺盛,内容物含量比较少,肉质相对比较淡薄,反之,手工酿制的黄酒利用纯天然自然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要80~90天,残留的内容物比较丰富,肉质比较醇厚。
八、绍兴黄酒的色、香、味及来源
绍兴黄酒的色、香、味主要来自原料、辅料、糖化剂。在酿制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代谢物和贮存过程中的陈化反应等。
(一)色的来源
1)黄酒的色主要来自原料的自然色、糖化发酵剂的色泽(麦曲带来淡黄色,红曲有红色素使酒色黄黄中带红)
2)麦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焦糖色来增加酒色
3)贮存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相结合发生氨基羰基反应,产生的黑精物质,引起酒色褐变(焦糖化反应)。
(二)香的来源
黄酒的香气,不是指某一种化合物的突出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
1)原料中所含的淀粉、糖类、氨 基酸及其他天然香味物质,经发酵过程中的酵母和酶及多种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生成香味物质。
2)麦曲带来的香气(每种曲都有特有的香气,因麦曲生产过程中由于升温较高,使小麦中的蛋白质衰老死亡的微生物残体自溶转化为氨基酸等物质而产生曲香。
3)贮存陈酿老熟过程中有机酸与醇的酯化反应生成各种酯类而产生的特有香气。贮存较长的甜型黄酒,应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类黑精,也具有一种焦香味。黄酒的香气物质,综合分析资料证明有三类
a)酯类。较集中的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和已酸已酯,它们共同形成一种香气,也就是黄酒越陈越香的气味。
b)醛类。主要是乙醛,少量的异丁醛,异戊醛,以及乙醛与乙酸缩合成的乙缩醛,具有一种清醇的果香味。
c)醇类。主要是苯乙醇、异丁醇、异戊醇,仲丁醇等。尤其是含量较多的苯乙醇,具有清甜蜜样的香气。
(三)味的来源
黄酒中的风味物质非常丰富,以大量的感官品评和理化分析得出,主要由甜、酸、苦、辣、涩、鲜六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醇和柔和、丰满、浓郁、醇厚、悠长的感觉形象。
1)甜味物质
黄酒中的甜物质主要来自米和麦曲中的淀粉。经淀粉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糖类、残糖、低聚糖、糊精。二是发酵过程中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三是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氨酸等。
2)酸味物质
酸是黄酒中的主要品味物质,它在黄酒中有增加浓厚感和减少甜味的作用。酸在陈酿过程中与乙醇作用生成酯类使酒更香。乳酸、挥发酸能增加酒味浓厚感是构成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酸具有缓冲作用,能协调其它品味物质。黄酒中酸主要是乳酸和琥珀酸、焦谷氨酸、拧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醛酸等。
黄酒中常规分析的是总酸和挥发酸,陈化过程中总酸普遍有所增加,原因a)醇类氧化,使酸度增加。b)是酸、醇等物质的分子综合,保留了一定的有机酸。c)是陈年黄酒的氨基酸含量增加,增加了酸的含量。
3)鲜味物质
鲜味主要是氨基酸,氨基酸味是中国黄酒区别于各种酒类的一大特点。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门谷氨酸、赖氨酸以及蛋白质水解所生成的多肽和含氮碱,这些物质均是鲜味。
4)苦、涩、辣味
苦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肽、酪酸、5-甲硫基腺苷和胺类物质。此外,用曲量多及贮存时间长的话也会带来苦味。黄酒中的苦味在极其轻微的情况下使酒刚劲爽口,但苦味过重则破坏酒的协调。
涩味物质主要是乳酸、氨酪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物质,此外有的酒(半成品)酸度较高而加放石灰过量而产生涩味。某些曲质量差也会给酒带来涩味。
辛辣味物质主要是乙醇、高级醇和醛类成份。一靓新酒较明显,经贮存后,由于酒精与其它成份相亲和,能使酒质变得柔和、爽适、酒体完善协调。
⑺ 黄酒哪个牌子最好求推荐
最好的黄酒品牌推荐:古越龙山、沙洲优黄、石库门
1、古越龙山
黄酒业界的中华老字号,产自绍兴,好饮黄酒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古越龙山的酒口感醇厚,含糖量相对较低,温凉饮用皆可。其中古越龙山的中央库藏金5年花雕最佳,其次是库藏八年陈花雕。
2、沙洲优黄
产地江苏张家港,比古越龙山的酒稍甜,回味更悠长,其中,沙洲优黄1878五年陈,和酒大开福五年陈最佳。
3、石库门
产地上海,口感较苦,香醇陈酿,一品呈现。酒质清亮通透,清醇淡雅,清口好味,风味还不错。
古越龙山属于半干黄酒,沙洲优黄属于半甜黄酒,石库门属于干黄酒,口味略苦,选购时应根据是否喜欢甜来选取适合自己口味的黄酒。
(7)家庭绍兴黄酒制作扩展阅读:
不同人对黄酒的口味喜好不同,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为以下4种,可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黄酒:
1、干黄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0G/L。口味醇和、鲜爽、无异味。
2、半干黄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总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称为“加饭酒”。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均属此种类型。
3、半甜黄酒:
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产生的糖分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
总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4、甜黄酒:
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无异味。
⑻ 如何自酿黄酒
制作方法:
1、将大黄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10个小时左右。
(8)家庭绍兴黄酒制作扩展阅读:
【饮黄酒的7大健康理由】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
1、含有丰富氨基酸:
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2、易于消化:
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3、舒筋活血:
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4、美容抗衰老:
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5、促进食欲:
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6、保护心脏:
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绍兴元红黄酒及加饭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适量饮用黄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7、理想的药引子:
相比于白酒、啤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而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啤酒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黄酒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酒的作用有哪些 即可药用又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