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永春订婚风俗
好像要买“海沥干”
饼干,糖果是少不了的(而且要用红色的布袋装)
香烟(好像红双喜的比较受欢迎),见人就递烟,甭管大人小孩(女生除外,当然有些地方女生也要请抽)。而且记得给做饭的大叔两包香烟。
双方家长一定要到场,人越多越好,表示家门显赫吗。。。
糖、饼一定要和女方父母协商好,由男方父母或者媒人(未必是相亲,可能是类似公证人之类的)去商量。永春的分饼习俗很被看中,有人1,2千元可以分完,有人要1,2万,看女方父母的社会交往情况了。
要定情物,未必要贵重,但是要表达心意,呵呵。
1、不是双方家长一定要到场?
一般都要到场,表示重视
2、要准备哪些东西?(女方说买点糖果之类的好像)
烟、酒一般都要,不用多,成双就好(2、4、6、8随意),糖、饼可以多带一些,永春好象有给亲戚分糖的风俗
3、要不要给礼金?大概多少?或者包红包之类的?如果要的话,都要包给谁?大概多大的红包?
红包 礼金 双方可以商量包多少,应该一个意思吧,以后结婚的时候还要再给一次聘金的
如果你嫂子已经跟你们家处得不错,其实可以直接叫你嫂子帮忙问下家里订婚一般需要准备什么
② 永春有什么特色小吃呢
金桔糖
金桔糖:春节期间,你到永春侨乡亲友家作客,主人在端茶递烟的同时,总要端出一盘橙黄色、飘着桔香的金桔糖,敬请吉尝。你至少得从中拣起一颗,塞进嘴里,随后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每到年关,还有不少人用邮包或托友人,把这种金桔糖馈赠旅居海外的亲友,寄托故乡亲人对游子的思念,祝愿旅外亲人居家平安,吉祥如意。 金桔糖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特产。该县制作金桔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历来深受闽南侨乡人民的喜爱。每逢新春佳节,永春城乡,几乎家家户户的房间桌上、厅堂案上。
永春闽南水仙
永春县五里街镇位于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永春县城西部,是“闽南水仙“茶叶基地。全镇有茶园3000多亩,年产量200吨。五里街镇高垅村林招明制作的水仙茶已蝉联三届“闽南水仙茶王“殊荣。五里街镇龟山茶叶基地盛产的仙茶叶质量好,无公害,创作技术完善,所产茶叶耐泡、汤色黄亮、兰韵独特,是闽南水仙中的佼佼者。本基地并下设的“永春县五里街镇湖坂茶厂“,兼有生产“佛手“、“铁观音“等其他名优成品茶,其中“佛手“年产量30吨,“铁观音50吨。闽南水仙茶,条索紧结,肥壮匀整;色泽青翠黄绿,油润有光。
永春漆篮
永春漆篮做工精细、盛水不漏、摔打不破。篮盖放在地上,百多斤大人站上去,纹丝不动。整个篮精巧玲珑,,锃光明亮。其制作考究,所有原料有20多种。它以黄金箔、细竹 蔑、生漆、桐油、夏布、冬粉为主要原料,经历30多道工序,大小规格品种100有余,大的多层,直径42厘米,高72厘米,可盛装二三千克物品,不仅能提,还能挑,逢年过节,装满食品,吊挂在通风透气的悬梁上,就是一个既卫生又别具特色的“空中菜橱”。漆篮是永春传统家庭实用工艺品,源于明正德年间,用竹蔑、桐油灰、夏布、生漆、冬粉等20多种原料,经过3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永春篾香
永春篾香,又名神香、卫生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永春篾香是唐宋移居福建省泉州市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它历史悠久,驰名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成为永春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永春蒲氏家族所制香名繁多,有降真香、沉香、檀香、兰花香、奇楠香、时香等。从形态分主要有线香、篾香、袋香三种。线香即香料加粘合剂拌匀后,做成直条或圈形的香料。篾香是以细小的竹篾为骨,香料研成粉末后,把粘合剂涂上篾骨,然后,粘上香料粉做成的。香料一般涂在篾骨的三分之二段。
③ 泉州永春有哪些美食特产 您知道吗
地方特产
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中国芦柑之乡”,省重点林区县,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马铃薯、芋头、小麦、木薯、蕉芋、花生、大豆、甘蔗、烟叶,油茶籽、油桐籽、棕片、笋干、板栗、蘑菇、香菇、黑木耳、紫胶、松脂,花卉、荔枝(岵山荔枝色艳味甘)、龙眼、枇杷、桃、柿、香蕉、西瓜、番石榴、李、酸梅,药材(罗汉果、砂仁、银花等),湖洋“水仙种”、狮峰“佛手种”茶著名。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选用优质糯米、红曲、芝麻、白糖为原料,按一定配方精心酿制,其酿造技术独特。醋色棕黑,强酸不涩,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同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齐名媲美。此醋旧时是民间富户秘传自酿食用,些许作为珍品馈赠亲朋好友。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历经百年,为吉祥如意之象征。作为商品的不多。
永春佛手
1954年,爱国华侨、全国归侨联合会副主席尤扬祖出资与县人民政府合办永春酒厂。1958年酒厂扩展为酿造厂。在吸收民间传统酿醋技法的基础上,改进配方和工艺,使老醋品质更佳,产量倍增。1960年正式命名为水仙花牌永春老醋,由外贸部门经营出口。永春老醋曾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被选送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展出,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成品条索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当地群众常用以制作盐茶和柚米茶,治疗痢疾、中暑、高血压等症。
永春县不仅名胜奇景众多,而且旅游商品琳琅满目。东方佳果芦柑,芳香扑鼻的乌龙茶,名闻遐迩的纸织画,蜚声世界的永春老醋,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威镇四海的白鹤拳,被称为东方古代音乐"
永春县城(5张)活化石"的南音等等,都是颇具鉴赏的珍品和技艺。
④ 闽南永春那边的过年风俗是什么
1、敬天公
如今闽南大部分家庭还保持着过年“敬天公”的习俗,不过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时间也从腊月廿九、三十到初九不等。
“三牲、五果、六味斋、蜜饯、面线、红鸡蛋、碗糕、甜果、三茶三酒,准备好祭拜的食品,还要点天公烛、烧天公金、挂天公灯、放鞭炮。”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
3、贴春联
除夕,人们将家里所有门上的旧春联和福字取下,再贴上崭新的春联。而贴春联在有些地区一般是由家里的男子来贴。如此一来,家里变得崭新喜气了起来。
(4)永春糯米酒扩展阅读
每年的正月初九为天公生日。"天公生"是闽台民间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年初七就开始制米龟、圆、“牵”,蒸发粿、甜粿、咸粿。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当"天"摆上八仙桌。
没有庭院的,则摆在窗口边。随后摆上十二碗干鲜水果,十二碗素菜,以及蒸好的红龟粿、面干等。也有些人家供荤菜,那就要双份的五牲,十分隆重。
敬天公的大红烛是新的,香炉是专用的,烧的纸钱也是特制的"天公金"。"天公金"较一般纸钱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须折成金元宝的样子。
当所有的供品都摆好后,一家人便开始点香拜夭公。连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能免。往往由母亲抱着,把点着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几拜。
当母亲的,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祈祷孩子平安长大。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到了深夜11时,子时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开始烧"天公金",燃放鞭炮。
⑤ 福建永春老醋醋业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永春老醋又名福建红曲醋、乌醋。史书记载:早在北宋[公元960 -1125年]初期,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选用糯米、红曲、芝麻、白糖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家传秘方酿制。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自酿的红曲酒酿制老醋,一传几代,历经百年,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永春人把永春老醋看成是居家之宝、礼赠宾友的佳品。永春县志里记载:“永春乌醋色泽棕黑,性温热、强酸不涩、酸中微甘,香味醇厚,回味生津,存放愈久风味愈佳,是质地优良的调味品。”永春民间除食用外,还常用它来配药、制药。 1953年,爱国华侨尤扬祖回国定居,看到永春老醋独具特色,却各家自酿不成规模,于是他就投资兴办永春酿造厂,集善酿技师,承传统制醋工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厂化生产。几年后,永春酿造厂被合作化收归为国有;水仙花牌”、“桃溪牌”永春老醋是其早期品牌。1983年,“桃溪牌”永春老醋被评定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作为正宗永春老醋的传承者,历经半个世纪的沉淀,不仅畅行闽南地区还伴随着华人华侨的足迹远销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很多国人、华侨和海外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 2001年,永春酿造厂改制为永春老醋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永春老醋公司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中型企业。目前公司以研发和酿造放心、美味、正宗的食醋产品为企业使命,产品主要有“桃溪牌”永春老醋、永春香醋白醋、窖藏1953系列、精品礼醋系列、纯粮酒头、醋豆、料酒、果味醋等。
法定代表人:康建国
成立时间:2001-04-16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52510000188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环城路226号(网址:http://taoxiyongchunlaocu.taobao.com/)
⑥ 泉州永春特产是什么
永春老醋、永春佛手茶、永春芦柑。
1、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其酿造技术独特。北宋初期,当时永春民间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永春老醋以优质糯米、红粬、芝麻等原料,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
2、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产于福建省永春县。研究证明了永春佛手茶对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常饮佛手茶,可减肥,止渴消食,除痰,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火去腻。
3、永春芦柑
永春芦柑,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查考史书,永春县没有柑桔栽培记载。永春芦柑特点:具有果形硕大端正,色泽橙黄,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及其它成份余款点。
(6)永春糯米酒扩展阅读:
永春县(古属泉州府永春县)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级行政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东邻仙游县,南接南安市、安溪县,西连漳平市,北与德化、大田交界。
2015年,永春县荣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永春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⑦ 永春有那些好吃的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北纬25°13’?25°33’,东经117°40’?118°31’。面积1451.8平方千米。辖15镇、7乡。人口54.72万。旅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100多万。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 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中国芦柑之乡”,省重点林区县,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马铃薯、芋头、小麦、木薯、蕉芋、花生、大豆、甘蔗、烟叶,油茶籽、油桐籽、棕片、笋干、板栗、蘑菇、香菇、黑木耳、紫胶、松脂,花卉、荔枝(岵山荔枝色艳味甘)、龙眼、枇杷、桃、柿、香蕉、西瓜、番石榴、李、酸梅,药材(罗汉果、砂仁、银花等),湖洋“水仙种”、狮峰“佛手种”茶著名。工业有能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森工、建材、陶瓷、塑料、印刷、造纸、日用品等门类。传统名产永春老醋、纸、织画、竹编、漆篮。漳泉肖铁路剑斗至天湖山段境内14.4千米,设2站,公路以省道103、212、305线为主干,通车1214.6千米。 主要城镇,桃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别称州内。五里街:县主要工业区、农贸集市。蓬壶:中部主要集镇。达埔:1949年6月闽西南游击队于此成立永春县人民民主政府。湖洋:永春、德化、仙游边界集镇,“柑橘之乡”,仙溪为名茶“闽南水仙”原产地。吾峰:有1930年吾峰暴动旧址。玉斗(五斗):玉美窑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下洋:新兴工矿区,天湖山矿务局设此。一都:西部山区重要集镇。岵山:侨区集镇。 城区有宋代以来所建的“五星井”(金井、银井、五井、龙井、虎井)。西郊许港为宋代石鼓码头遗址。西部帽顶山寨是清代林俊农民起义军根据地,大鹏山有垂云寺。美魁堂为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进驻横口乡福鼎村时旧址。东关镇东关桥(通仙桥)是始建于宋代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康山、九兜山、大宗山等有商周文化遗址,蓬山(五斑山)有普济寺,陈岩山有仙洞。名胜古迹还有桃溪惠明寺、百丈岩马氏庙、留安塔、文庙。
⑧ 永春陈醋怎样酿造的
首选桃溪牌永春老醋,“桃溪牌”永春老醋作为永春老醋的传承佳品,继承专永春老醋独属特的液态深层发酵工艺,选用优质原料,历经五十多道工序,整个生产流程至少需要三年以上。选用糯米、红曲、芝麻、白糖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工艺酿制。当时永春民间的有钱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的添加自酿的红曲米酒,醋化陈酿,一传几代,历经悠久,视为吉祥兴旺之门第。因此永春人把永春老醋看成是居家之宝、礼赠宾友的佳品,永春特产尽在万春寨特产城。
⑨ 永春县城的结婚风俗
订婚礼俗记要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其过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车,进了门,红包可跑不掉哦!
(一)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凑成双数)、车辆(六辆或十二辆)、聘金(双数且用红纸包装妥当)、六件礼。
(二)家祭: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这时将纳采所用之“盒仔饼”或大饼,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
(三)出发:行完家祭后,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红包: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如: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压桌”、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礼。
· 订下终身后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礼中要有米香饼。
·为什么要准备四色糖呢?
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的意思。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增圆满的象征意义。
聘礼通常分简单的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聘礼的多寡依照个人的预算安排,同时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长请教,询问女方意见,做个两全其美的排场。
·男婚女嫁正式登场
霹哩叭啦!鞭炮声响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当天要进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牵手到白头的戒指后才算礼成。
·大礼过后,女方如何回礼?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在男方过大礼后,女方自然也要备回礼,可不能让男方空手而归啊。
汉族--婚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进行。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如全州县一带,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
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尽兴方开门。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新人双双同饮一杯。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
看屋:汉族婚俗之一,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门、查家。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黑房抢亲: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在下程山区,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新娘的兄长(或堂兄表哥)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如两个抢者败阵,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或4个)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抢亲角逐中,男给女抹锅烟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
拜堂彩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龙独光光,高照华堂,夫妻并寿,福禄成双”、“手拿花红丈二长,恭喜外甥娶新娘,鸾凤和鸣添福寿,夫妻和睦百年长。”祝词说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对拜成亲。
回门: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⑩ 中国八大名酒
中国八大名酒如下:
1、茅台酒
茅台酒原产于贵州省茅台镇,已经有 800 多年的历史,以高粱为原料,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1996 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加以保护。后来又先后被列入国家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论如何排名,茅台酒都是中国白酒中当之无愧的榜首,不仅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和顶尖的品质,也因为茅台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外交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五粮液
五粮液为大曲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 5 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五粮液是四川省宜宾市特产,2012 年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现在的五粮液主要靠陈酿勾兑而成。五谷酿出的五粮液原酒按质分级并分别储存为基酒。储存期满后,勾兑人员逐坛进行感官尝评和理化分析,根据不同产品在质量和风格上的要求进行勾兑组合,才为成品五粮液。
3、剑南春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绵竹素有“酒乡”之称,是唐代剑南道的辖区之一,唐代还多以“春”字誉美酒,此酒因此得名“剑南烧春”,是正史记载的大唐御酒。
相传李白为喝剑南春曾在这里把皮袄卖掉来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传说。剑南春以高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谷物为原料,属于浓香型。
4、泸州老窖特曲
“泸州老窖”是出产于四川泸州的单粮浓香型大曲酒的通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还拥有国窖 1573、泸州老窖特曲、头曲和二曲等一系列子品牌。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泸州出土文物显示泸州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泸州老窖特曲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特点。
5、汾酒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源自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1915 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老白汾”也获得了甲等金质大奖章。现今生产汾酒的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
注意事项:
1、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2、董酒采用优质高梁为原料,以厂区西面八公里的水口寺地下泉水为酿造用水,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再经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严格检验,精心包装而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