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酒类全科 > 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

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

发布时间:2021-02-03 18:20:42

1. 黄酒制作方法

http://wenku..com/view/2b398d2458fb770bf78a5572.html

2. 黄酒的做法就是绍兴酒,

自制黄酒的原料配方是 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养曲(酒厂或腐乳厂有售)1公斤,酒药(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法:

①泡米。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②蒸饭。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匀 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假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发酵。把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人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④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热杀菌)。把压榨出的酒液放人锅内蒸(各种蒸锅均可),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 ,即停止加热。6.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把蒸过的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7.封存。把滤液装进一个干净的坛子里,用于净的牛皮纸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上和成稀泥把坛口封严,然后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两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
来自网页 | 2009-10-24 22:09

3. 绍兴酒的工艺操作

在工艺操作来上,一直恪守传统操作工源艺。即使以时间讲,就有严格的季节性,即冬季“小雪”淋饭(制酒母),至“大雪”摊饭(开始投料发酵),到翌年“立春”时开始柞就,然后将酒煮沸,用酒坛密封盛装,进行贮藏,一般三年后才投放市。
越鉴牌绍兴酒与众不同是在于传统工艺配方,纯手工酿造。它的工艺流程为: 糯米---过筛---浸渍---蒸煮---摊冷---清水---浆水---麦曲---酒母---落缸---前发酵灌坛---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
此项工艺质量控制繁杂,技术难度较大,要根据气温、米质、酒娘、和麦曲性能等多种因素灵活撑握,及时调正,如发酵正常,酒醪中的各种成份比例就和谐协调,平衡生长,酿成的成品酒口感鲜灵,柔和、甘润、醇厚,质量会达到理化指标的要求。此项工艺前后发酵时间达90天左右,是各类黄酒酵期最长的一种生产方法,所以风味优厚,质量上乘,深受各阶层的喜爱。 采用传统工艺制酒过程中的“开耙、发酵”。
有以上三个独特的条件,加上有优良的小麦作麦曲,就保证了绍兴黄酒与众不同的质量。

4. 高分求绍兴黄酒生产工艺流程,

以为你一定赞成
埃尔特维勒*的雨,
知道在我们中间有我们
耀眼的程度足以让瞳孔转动。
人啊,无人探过你的深渊之底
这记忆的图章哈哈

5. 黄酒的制作方法

一、什么叫黄酒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突出纯粮、酿造。)
二、什么叫绍兴酒(绍兴黄酒、绍兴老酒)
绍兴酒是以优质糯米、小麦和在绍兴特定地域内的鉴湖水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发酵酿造而成的优质黄酒。(目前只有15家企业真正使用绍兴黄酒、绍兴老酒的证明商标,只有6家企业真正属于绍兴酒原产地域保护企业,中粮绍兴酒业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
三、 绍兴酒的原料
主要原料及辅料:(一)糯米 (二)小麦 (三)鉴湖水 (四)酒母
(一) 糯米比喻为“酒之肉”。为什么酿制绍兴酒一定要采用糯米,而不是用粳米或籼米。
1)糯米几乎都是支链淀粉存在,而支链淀粉分子形状不规则,分子间的排列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糊化,有利于糖化、发酵。
2)糯米中的淀粉分枝点上糖化比较困难,所以最后在酒中残留的糊精和低聚糖较多,因此糯米酒的口味比较醇厚。
3)糯米含蛋白质、维生素、灰分比较小,因此用糯米酿成的酒杂味少。
4)粳米支链淀粉为83%,直链淀粉为12%,籼米支链淀粉为60-70%,直链淀粉为30-40%。
糯米强调它的精白度
1)糙米表面是一层粗纤维,较多的皮层组织,皮层含有粗蛋白14.8%,粗脂肪18.0%,粗纤维9%,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多,是黄酒异味的来源,会影响到成品酒的质量。
2)糙米和粗白米酿黄酒,植物组织的膨化和溶解受到限制,米粒不易浸透,蒸煮的时间长,出饭率低,糊化和糖化的效果较差。
3)色、味不佳。饭粒发酵不彻底,糠层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又易导致生酸和产生异味。
所以,酿造绍兴酒的糯米,需标准一等以上的糯米。
(二) 小麦
小麦是制曲的原料,小麦制成的麦曲比喻为“酒之骨”。一般要求小麦为红皮硬质小麦。含水量在12.5%左右,容重在770g/l以上,杂质在1.0%以下,麦曲的作用——糖化剂,促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三) 酿造用水
鉴湖水喻为“酒之血”。没有好水是酿不出好酒的,因此佳酿出处必有名泉。绍兴酒之所以晶莹澄澈,馥郁芬香,成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讲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酿酒历史积累起来的传统工艺外,重要的还因为它是用得天独厚的鉴湖水酿制的。
鉴湖水有它特别之处:
1)经研究分析水源地区的地质结构得知,在基岩、风化壳、底泥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且处于收敛状态。同时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钼、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有益。
2)鉴湖水作为酿造用水基本符合我国生活用水的标准。
3)盐分低,硬度适中(硬度过高不利于发酵,硬度太低,又会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涩味。)PH值显中性,无沉淀,无悬浮物和杂质。
(四) 酒母
用淋饭法生产的绍兴酒半成品,拥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作为发酵剂,使半成品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四、 绍兴酒的生产工艺
鉴湖水 鉴湖水
↓ ↓
糯米→浸泡→蒸煮→鼓风冷却→落缸→糖化发酵→灌坛后酵→压滤→

麦曲、酒母

煎酒→灌坛陈化→灌装→瓶酒成品

工艺特点:传统工艺、手工酿造、纯粮制作、纯天然发酵。

黄酒常规制作四法: 1淋饭法 2喂饭法 3摊饭法 4机械化法

五、 绍兴酒的种类
以含糖高低分以下四种类型:
1)干型黄酒。 含糖量15.0g/l以下, 代表酒:绍兴元红酒
2)半干型黄酒。含糖量在15.1~4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加饭(花雕)酒。
3)半甜型黄酒。含糖量40.1~10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善酿酒。
4)甜型黄酒。 含糖量在100.0g/l以上,代表产品是绍兴香雪酒。
四种类型的绍兴酒的差异:
1)含糖量不一样
2)生产工艺上有所不同。
3)原料上有所不同。
元红和加饭发酵前加水,而善酿以元红酒代替酿造用水,香雪酒是以45%糟烧代替酿造用水。
4)元红和加饭不同之处是
A含糖量不一样
B加饭的出酒率低于元红酒,相对而言,加饭酒的肉质较醇厚,元红酒相对单薄一点。

六、 绍兴黄酒的沉淀现象
黄酒的沉淀一般分两种:1生物沉淀;2非生物沉淀。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属第二种。俗称黄酒有“千重脚”,瓶装黄酒遇冷混浊、沉淀,货架寿命不长,一直困扰着各黄酒企业。以往采用了各种办法,效果总不理想。近来我司对此沉淀已经采取了目前黄酒项业最先进的冷冻过滤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瓶装黄酒贮存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沉淀现象,一般合理的解释是酒内一种高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凝结而成,一般不影响内在酒质。
注:1、一般在冬季瓶装黄酒遇冷变浊,加热到30-40度左右时又重新溶解,又称冷混浊,是一种可逆性混浊。
2、冷混浊过久,加热黄酒,混浊物不能复溶,又称氧化混浊或永久性混浊。一般认为冷混浊物是氧化混浊的前体物质,两者虽然分子大小,物理性质和各成份的含量有些不同,但所含的基本成份是相同的,都含有高分子蛋白质,多酚物质,糖类,重金属和一定量的钙镁矿物盐。只是冷混浊物经过进一步氧化聚合作用后,形成的氧化混浊物的分子结构更为复杂。
七、绍兴黄酒的品评
绍兴黄酒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味觉为主的享用性食品。鉴别其品质好差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理化卫生指标分析检验和感官品评二种。
理化、卫生分析检验是用各种仪器和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它能够精确地测定出黄酒中的各项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黄酒的风味品质。因黄酒风味品质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各种成份之间的平衡、协调、衬托、缓冲、掩盖关系,所以说常见两个酒样的理化分析数据十分接近,但在酒的风味上却有可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对黄酒的品质鉴定,不但要进行理化卫生分析测定,同时还必须进行感官品评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黄酒风味品质的整体面貌。
感官品评内容为四项;1外观 2香 3味 4格
1)外观应是橙黄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底(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2)香应是具有绍兴酒特有的醇香,随着年份的增长,醇香应随之浓郁,不得有异香,异气
3)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年份越高醇厚度越高,俗称肉质越厚。
4)格即风格,酒体协调具有绍兴酒的独特风格,即糖、酸、酒之间比例协调。
品评黄酒的顺序:
一看其色,二闻其香,三尝其味,四对风格综合评介。

注:机械化生产黄酒与手工酿制的黄酒的不同之处
机械化生产黄酒利用纯种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短,发酵期间太旺盛,内容物含量比较少,肉质相对比较淡薄,反之,手工酿制的黄酒利用纯天然自然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要80~90天,残留的内容物比较丰富,肉质比较醇厚。

八、绍兴黄酒的色、香、味及来源
绍兴黄酒的色、香、味主要来自原料、辅料、糖化剂。在酿制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代谢物和贮存过程中的陈化反应等。
(一)色的来源
1)黄酒的色主要来自原料的自然色、糖化发酵剂的色泽(麦曲带来淡黄色,红曲有红色素使酒色黄黄中带红)
2)麦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焦糖色来增加酒色
3)贮存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相结合发生氨基羰基反应,产生的黑精物质,引起酒色褐变(焦糖化反应)。
(二)香的来源
黄酒的香气,不是指某一种化合物的突出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
1)原料中所含的淀粉、糖类、氨 基酸及其他天然香味物质,经发酵过程中的酵母和酶及多种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生成香味物质。
2)麦曲带来的香气(每种曲都有特有的香气,因麦曲生产过程中由于升温较高,使小麦中的蛋白质衰老死亡的微生物残体自溶转化为氨基酸等物质而产生曲香。
3)贮存陈酿老熟过程中有机酸与醇的酯化反应生成各种酯类而产生的特有香气。贮存较长的甜型黄酒,应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类黑精,也具有一种焦香味。黄酒的香气物质,综合分析资料证明有三类
a)酯类。较集中的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和已酸已酯,它们共同形成一种香气,也就是黄酒越陈越香的气味。
b)醛类。主要是乙醛,少量的异丁醛,异戊醛,以及乙醛与乙酸缩合成的乙缩醛,具有一种清醇的果香味。
c)醇类。主要是苯乙醇、异丁醇、异戊醇,仲丁醇等。尤其是含量较多的苯乙醇,具有清甜蜜样的香气。
(三)味的来源
黄酒中的风味物质非常丰富,以大量的感官品评和理化分析得出,主要由甜、酸、苦、辣、涩、鲜六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醇和柔和、丰满、浓郁、醇厚、悠长的感觉形象。
1)甜味物质
黄酒中的甜物质主要来自米和麦曲中的淀粉。经淀粉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糖类、残糖、低聚糖、糊精。二是发酵过程中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三是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氨酸等。
2)酸味物质
酸是黄酒中的主要品味物质,它在黄酒中有增加浓厚感和减少甜味的作用。酸在陈酿过程中与乙醇作用生成酯类使酒更香。乳酸、挥发酸能增加酒味浓厚感是构成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酸具有缓冲作用,能协调其它品味物质。黄酒中酸主要是乳酸和琥珀酸、焦谷氨酸、拧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醛酸等。
黄酒中常规分析的是总酸和挥发酸,陈化过程中总酸普遍有所增加,原因a)醇类氧化,使酸度增加。b)是酸、醇等物质的分子综合,保留了一定的有机酸。c)是陈年黄酒的氨基酸含量增加,增加了酸的含量。
3)鲜味物质
鲜味主要是氨基酸,氨基酸味是中国黄酒区别于各种酒类的一大特点。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门谷氨酸、赖氨酸以及蛋白质水解所生成的多肽和含氮碱,这些物质均是鲜味。
4)苦、涩、辣味
苦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肽、酪酸、5-甲硫基腺苷和胺类物质。此外,用曲量多及贮存时间长的话也会带来苦味。黄酒中的苦味在极其轻微的情况下使酒刚劲爽口,但苦味过重则破坏酒的协调。
涩味物质主要是乳酸、氨酪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物质,此外有的酒(半成品)酸度较高而加放石灰过量而产生涩味。某些曲质量差也会给酒带来涩味。
辛辣味物质主要是乙醇、高级醇和醛类成份。一靓新酒较明显,经贮存后,由于酒精与其它成份相亲和,能使酒质变得柔和、爽适、酒体完善协调。

6. 浙江绍兴黄酒的制作方法

绍兴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
黄酒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分为四种:加饭、摊贩、香雪、善酿。
以加饭酒为例:
1、 选择有品质优良、香味纯正、无霉变、风味独特的黄酒药。糖化率高,能够增加酒的香味,保证后期发酵正常。
2、 生麦曲质量要求上就是麦曲表面菌丝分布均匀,糖化率达到1000—1200,折断整齐,用手触摸,坚硬融手而疏松,无生麦气味。
麦曲在黄酒发酵中不断起到糖化作用、增香作用,而且还是增色和调味剂,所以人们把麦曲称之为酒中之骨。
3、 加饭酒米的选择和蒸煮。
(1) 米要过筛和有一定量的精白度,米粒要饱满,各品种原料用米要有光泽,颗粒均匀,无霉烂变质,无霉米气味。
(2) 浸米。目前酿造黄酒所用的原料大米,主要是以硬米、糯米为主,都是蒸汽常压蒸煮的方法,原料淀粉颗粒组织紧密,为此,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便于常压短时间就能糊化透彻,不至于饭粒出现白心现象。
(3) 浸米的容器罐要经过石灰水及沸水两次消毒杀菌,然后再在容器罐中放半罐水,倾入过筛洁净的糯米,黄酒生产浸米时间为硬米45小时;糯米为40小时。米浸好后用清水冲去米浆,待沥干后进行蒸煮。
(4) 蒸饭。沥干后的米倾入蒸饭机内,蒸饭的目的使水化后米的淀粉各大分子间的联系解体而达到整个糯米淀粉颗粒糊化,淋水冷却。
4、 落缸、拌药、搭窝。
(1) 将淋冷后的米饭,沥干余水,倾入缸中,米饭倾入缸中分批拌药,加饭酒的前期发酵需要边糖化边发酵。
(2) 将酒药充分拌均匀后,进行搭窝,窝搭成u字型,窝口成喇叭状,便于接触空气,然后盖上草盖,保温28—30℃,大约经过45—50小时,就能见到饭面上有白色的菌丝滋生,互相粘结在一起,此时饭温在35℃左右,整个饭粒已软化,再经过8—10小时饭温开始回降,此时通过加水渗压抑制酵母进行缓慢生长,放水数量应在每缸120公斤,大约经过10—15小时,再进行加饭,加饭的比例为总投料的35%,加饭前每缸投入10%的生麦曲。
5、 开耙。每隔24小时开耙一次,即搅拌。三到五天结束,将缸内的料分装入小坛,荷叶封口,空气中自然放置,一个月发酵结束。
6过滤压榨: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净,把水拧干,然后把发酵好的料装入袋中,放在压榨机上挤压去渣。挤压时,要不断地用木棍在料浆中搅戳以压榨干净。有条件的可利用板框式压滤机将黄酒液体和酒糟分离。然后将滤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在70-75摄氏度保温20分钟,目的是杀灭酒液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待黄酒澄清后,便可装入瓶中或坛中封存,入库陈酿1年。 (欢伯网)

7. 黄酒怎样酿造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称小米,中国古称“稷”。黍:又称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中国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北方的山东、陕西、大连、河南鹤壁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传统酿酒

公元前200年的汉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齐民要术》、《酒诰》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酃酒、新丰酒、兰陵酒等名优酒开始诞生。张载、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中国传统黄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期。

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根据现代学科分类,它涉及到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漫长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之形成极为纯熟的工艺技术。

中国传统酿造黄酒工艺流程

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

今天,我国大部分黄酒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全文

与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