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黄酒用什么酒曲
黄酒酒曲俗称大曲、麦曲、砖头曲,在我北方农村比较的常见,常见的用途便是冬季酿造黄酒之用,一般在我国北方的婚嫁民俗中,大曲也扮演者一定的角色,在嫁女儿的一方,都会伴上一块麦曲,一来取酒曲发酵作用中的“发”字讨一个好彩头,希望婚后的日子越来越发,同时在我国北方的农村产妇生产完毕之后都有喝月子酒的习俗,而这月子酒就是我们常见的黄酒,这块酒曲也会被婆家人用来酿造黄酒。
对于农村的朋友来说,大曲作为酿造黄酒的一种重要配料,都较为的熟悉,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或者没有酿造黄酒传统地区的朋友来说还较为的陌生,一些对黄酒酿造感兴趣的朋友也一直的想了解黄酒酒曲的制作方法,在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注意事项:
在大曲制作过程中要选择麻叶和麻绳为材料,因为麻叶发热,可以帮助麦曲的发酵提供热量,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麦曲体积逐渐变小,选用新鲜的麻绳在晾干之后也会相应的收缩,捆绑的紧实。
在整个捆绑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让内部的原料暴露出来,因为经过发酵之后内部的原料首先变稀,然后变硬,防止原料的流出,大曲捆绑之后要放在太阳下暴晒,防止雨淋。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便可以了。
『贰』 黄酒酒曲制作方法
准备材料:酵子(农村蒸馒头用的非市场上出售的成品酵母)、小麦20kg、麻叶、曲模、新鲜麻绳
制作步骤:
1、 首先将小麦用清水淘洗干净,去除杂志,然后摊晒在房顶晾干。
2、 将晾干之后的小麦通过粉碎机过一遍,以小麦碎到半个为准,或者在老式磨面机上过一遍,取面和麦仁两部分。
3、 将酵子事先用清水浸泡数小时之后,加入破碎之后的小麦搅拌均匀,以能用手用力捏成型为准,不可过干或过湿。
4、 在曲模底部纵横铺上麻绳,然后均匀的铺上麻叶,以6到7层为宜,选取较大的叶子垫底。
5、 向曲模内装填原料,没装填一点都要用力按压,使得经过搅拌的小麦原料能够挤压密实,大曲的厚度以10cm以下为宜,不可装填过厚。
6、 完成以上步骤就可以封装了,在最上面均匀的铺上麻叶,同底部,以内部原料不露出为标准,在捆绑麻绳过程中要尽量拉紧实。
注意事项:
在大曲制作过程中要选择麻叶和麻绳为材料,因为麻叶发热,可以帮助麦曲的发酵提供热量,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麦曲体积逐渐变小,选用新鲜的麻绳在晾干之后也会相应的收缩,保证捆绑的紧实。
在整个捆绑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让内部的原料暴露出来,因为经过发酵之后内部的原料首先变稀,然后变硬,防止原料的流出,大曲捆绑之后要放在太阳下暴晒,防止雨淋。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便可以了。
『叁』 做黄酒应该用什么酒曲
黄酒酒曲俗称大曲、麦曲、砖头曲,在我北方农村比较的常见,常见的用内途便是冬季酿容造黄酒之用,一般在我国北方的婚嫁民俗中,大曲也扮演者一定的角色,在嫁女儿的一方,都会伴上一块麦曲,一来取酒曲发酵作用中的“发”字讨一个好彩头,希望婚后的日子越来越发,同时在我国北方的农村产妇生产完毕之后都有喝月子酒的习俗,而这月子酒就是我们常见的黄酒,这块酒曲也会被婆家人用来酿造黄酒。
『肆』 黄酒曲跟白酒曲有什么区别
酿造黄酒用的酒曲主要是:麦曲,小曲以及红曲
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而酿造白酒用的酒曲现在主要为:小曲,大曲以及麸曲,
大曲的原料为豌豆,小麦和大麦。其配比也随各地而有所不同。 豌豆在原料中占30%-50%。因此豆类原料的广泛使用,对于大曲中的微生物种类, 相对数量,对曲香,酒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麸曲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问题】
1 黄酒曲跟白酒曲能不能混用?我看市场上有售的酒曲上面写着可酿造白酒、黄酒、米酒 等?
回答这个问题,先弄明白什么是酒曲,说白点,酒曲和酵母异曲同工,酵母是用来蒸馒头,当然,你拿他做蛋糕也成,馒头和蛋糕做好了蓬松的感觉一样,但是整个工艺过程是不一样的。
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这个过程,所有的酒都是一个原理,因此,不管什么酒曲,是能够混用,但黄酒和白酒后期工艺不同,这个是由于使用酒曲的不同,味道也会不同,传统经验总结出来什么酒曲酿啥酒绝对是宝贵的知识。
2 用大米酿酒的话用什么曲种好?
大米酿酒主要看是想酿造什么酒,米酒?黄酒?烧酒?对应酒曲选择吧。不过如果是想酿造着玩,学学四川,福建,广东一带自家酿造土酒的方法,不用刻意去买酒曲也能酿出酸甜适口的好酒来。
『伍』 浙江人作黄酒用的红曲是用什么东西作出来的红曲是怎么作出来的
【药名】红曲
【别名】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
【汉语拼音】hong qu
【英文名】Red ric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ascus purpureus Went.
【归经】肝;脾;胃;大肠经
【功效】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考证】出自《饮膳正要》
【科属分类】曲霉科
【拉丁文名】Fermentum Rubrum
【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赤白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动植物形态】菌丝体大量分枝,初期无色,渐变为红色,老后紫红色;菌丝有横隔,多核,含橙红色颗粒。成熟时在分枝的顶端产生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在另外菌丝顶端还产生橙红色单个球形子囊壳(闭囊壳);闭囊壳橙红色,近球形,直径25-75μm,内含多个子囊。子囊球形,含8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失。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5.5-6)μm×(3.5-5)μm。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健脾药
【性味】甘;温;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陆』 求如何用小麦做黄酒曲谢谢
冬天酿造黄酒的时候,都会用上黄酒酒曲。那么,黄酒酒曲是怎么做的呢?小编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工具/原料
酵母、小麦20kg 麻叶、曲模 新鲜麻绳
制作方法/步骤
1、首先要准备做酒曲需要的小麦,然后用清水淘干净,把小麦里的杂质清理干净,放在外面把水晾干。
2、等小麦在外面晒干了之后,收回来,用碾碎机吧小麦碾碎。不需要太精细,差不多半个就可以了。若是在农村里,有那种很老的石磨,用那个也是可以的。
3、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成品酵母,然后把酵母用清水泡数个小时之后,把它跟碾碎的小麦和在一起,搅拌均匀。用手把他们捏成圆形,但注意不要太干了,也不要太湿,湿度就行。
4、把麻绳铺在曲模底部,记住,一定要纵横交错。然后把麻叶也铺在上面,要记得均匀些,大概6到7层。垫底的叶子要选得大些。
5、把原料填满曲模,记住一遍填,一遍用力按压,这样才能让搅拌之后的原料做成的酒曲密实些。但切忌不要过于厚实。
6、按照步骤全部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密封了。再在最上面均匀的铺上麻叶,连同之前铺好的,一起用麻绳捆绑结实。一定要绑紧了。
注意事项
1、在制作酒曲的时候,一定要用麻绳,麻绳可以发热,帮助发酵;而且新鲜的麻绳在晒干后还能收缩,这样麦曲在发酵过程中体积变小,也不会松掉。
2、在封装的时候,一定要密封,而且要暴晒,但不能淋雨。等待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发酵成功了。
『柒』 黄酒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制成的
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为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
在历史上,黄版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权以粟或者黍(粟:俗称小米学名:Setaria italica,中国古称“稷”。黍:又称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
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
(7)黄酒用什么曲扩展阅读:
选购方法
1、应在正规的大型商场或超市中购买黄酒产品。这些经销企业对经销的产品一般都有进货把关,经销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
2、选购大型企业或有品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管理规范,生产条件和设备好,产品质量稳定。
3、选购时可从产品名称、含糖量来判别产品的类型,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黄酒种类。
4、黄酒产品执行的国家标准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应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清亮透明,允许有少量沉淀。
『捌』 黄酒曲是麦曲吗
酿造黄酒用的酒曲主要是:麦曲,小曲以及红曲
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回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答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黄酒和白酒后期工艺不同,这个是由于使用酒曲的不同,味道也会不同,传统经验总结出来什么酒曲酿啥酒绝对是宝贵的知识。
『玖』 黄酒酒曲的分类
⒈糯米黄酒,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
⒉黍米黄酒,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
⒊大米黄酒,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
⒋红曲黄酒,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
『拾』 怎么制作黄酒曲药
黄酒药是用米粉、辣蓼草、嫩桑叶、桂枝叶、艾叶、紫苏叶、竹叶芯为原料,经过曲母接种,控制一定的温度繁殖而成。曲中含有根霉、曲霉和酵母等多重菌和天然中草药成份,它们在酿酒中起糖化的作用。
(一)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
新早谷→破糙→磨粉→过筛→摊冷
鲜辣蓼草等原料→拣净去杂→洗净→晒干→去茎→舂碎→复晒→过筛→
拌药粉碎→加水→拌匀成丸→接种曲药
↑
摊冷←过筛←磨粉←破糙←新早谷
上缸→摆药→保温培养→出窝→上蒸房→翻匾→搬箩→晒药→成品
(二)原料的选择与制备
1、辣蓼草粉的制备
在末伏期,选割小水辣蓼草去掉黄叶、杂草等杂质,洗净后,暴晒六小时,随即去茎留叶,再复晒,趁酥舂碎,过筛后装入坛内备用。
2、早稻粉的制备
制药前一天磨好米粉,细度以通过50目筛为佳。磨好摊冷,以防发热变质,要求碾一批、磨一批、生产一批,使米粉新鲜,保证酒药的质量。
3、水的选择
采用色清、无异味(无漂白粉、碱等)的自来水、河水。
4、种曲(娘药粉)的选择
选择生产中发酵正常,温度控制容易、生酸量小和黄酒质量好的酒药。
(三)准备工作
1、酒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黄酒质量,因此生产前必须引起重视,各工序确定专人负责,加强管理。
2、生产用的陶缸、缸盖、竹匾等工具要做好消毒工作,稻草要去衣、去根、日晒干燥,谷皮采用新鲜的早谷糠。
(四)操作方法
1、配方
糙米粉100公斤、辣蓼粉4公斤,干桑叶、柑桔叶、桂枝叶、艾叶、紫苏叶、竹叶芯各200g,水50公斤,充分拌匀。
2、粉碎作丸
将大米在水里浸泡20-25分钟,立即冲洗沥干后干发40分钟(以发干为止,)将米与辣蓼粉,桑叶等草药在不安筛子的粉碎机里打二遍,倒入大盆按比例用37℃水反复拌翻,揉成鸽蛋大的球丸。
3、接种
按0.6%制备好娘母黄酒曲药粉,把米粉药丸放在小簸箕里,转动簸箕,边转边撒母曲药粉,直至使球丸表层均匀粘上一层母曲药粉即可。
4、摆药培养
培养用缸窝,在缸内放入谷皮,离缸沿27厘米左右,铺上稻草芯,将球丸分行距离摆平,每装一层,铺上稻草后再放,注意不要放得过密,层与层之间用稻草隔开。然后加盖覆袋,8-10小时曲药丸务必达到31℃然后逐步升温,气温在30-32℃,经14-16小时,查温度,在37-38℃时可去掉盖、袋,翻曲药丸将料温降至26℃,头烧结束。再经6-8小时,查缸沿有汽水时,曲药丸又升至35-36℃时,可将缸盖揭开,检查,再将曲药丸温度降至26℃,视培菌是否底、面均匀,完整,有菌丝,如果还能看见辣蓼粉,说明坯嫩,不能将缸盖全部打开,应慢慢升温至35℃。这项工作是影响质量的关键。要勤检查,注意调节培养温度,使根霉菌很快繁殖,直至手捞菌丝不粘手、药丸皮发白时,再将缸盖揭开调节温度,经3小时可出窝,并曲丸保温不低于28℃,不高于32℃,经4-5小时,恒温培养以菌丝过心,使药坯坚实,就可以撮药搬匾。
5、出窝搬匾
将酒药撮至匾内,每匾盛药3-4缸,不要太厚,以防止升温变质。
6、上蒸房
培养房须严实密闭,木架分二档,档距66.6厘米左右,匾放档上。气温在36-38℃,品温保持在36-38℃,不能超过39℃,经4-5小时,第一次翻匾。至12小时,上、中、下档调换位置,(翻匾时将坯药倒入空匾内)。再经7小时作第二次翻匾和调换位置,约再经7小时倒入箩内,划成凹形。为防止升温,把曲搁到通风的地方,再培养2天,早晚各倒箩一次,自生产起至第6日可晒药。
7、晒药入库
正常天气在竹匾上须晒3天,晒药丸温度不超过45℃,冷至室温后,倒入缸或坛内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