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酒类全科 > 涂雄黄酒作文

涂雄黄酒作文

发布时间:2021-01-27 14:17:32

1. ,包粽子,赛龙舟,香包,喝雄黄酒作文初中400字

盘点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近在眼前,大家都想好端午节假期的出行计划了吗?就算不打算出游,吃粽子、戴香包之类的 传统活动也少不了吧。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 端午节吃什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端午节不可不吃的美味食物

就是粽子, 这种传统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 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 希望它们不要伤害屈原。 因为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粽子里面的馅儿也有所不同,北方多为甜味粽子,以豆沙、红枣等做馅 儿,而南方则多为咸味粽子,以肉、坚果等做馅儿。在朝鲜、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喝什么?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端午节尝试一下雄黄酒吧。 端午节这天, 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 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 鼻、 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同时也能驱赶恶灵。 端午节戴什么? 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饰物就是香包。小孩佩戴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 做成的香包也可以预防疾病。 端午节挂什么?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许多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 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 端午节时, 人们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 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和悬钟馗像都是为了驱疾避凶,讨个吉利。

2. 古人端午节流行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雄黄酒属于阳性的东西,古代人们端午节的时候在额头涂抹雄黄酒是为了辟邪用的。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2)涂雄黄酒作文扩展阅读: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1、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2、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3. ,包粽子,赛龙舟,香包,喝雄黄酒作文初中400字

盘点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近在眼前,大家都想好端午节假期的出行计划了吗?就算不打算出游,吃粽子、戴香包之类的
传统活动也少不了吧。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
端午节吃什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端午节不可不吃的美味食物
就是粽子,
这种传统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
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
希望它们不要伤害屈原。
因为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粽子里面的馅儿也有所不同,北方多为甜味粽子,以豆沙、红枣等做馅
儿,而南方则多为咸味粽子,以肉、坚果等做馅儿。在朝鲜、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喝什么?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端午节尝试一下雄黄酒吧。
端午节这天,
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
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
鼻、
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同时也能驱赶恶灵。
端午节戴什么?
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饰物就是香包。小孩佩戴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
做成的香包也可以预防疾病。
端午节挂什么?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许多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
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
端午节时,
人们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
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和悬钟馗像都是为了驱疾避凶,讨个吉利。

4. 作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节》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5. 涂抹雄黄酒对身体有害

雄黄酒来中毒

谢康代

我国民间源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尤其是农村,老老少少都得
喝上几口雄黄酒,说是辟邪防病,殊不知这是十分危险的。

雄黄是一种外用中药材,性温,味辛苦,功能燥湿、杀虫,常用
于治疗疥癣、痈疽疮毒、破伤风、蛇虫咬伤,痔瘘及哮喘、惊痫等。
但是,千万不要喝雄黄酒。因为,雄黄酒内服,可导致中毒。据日本
报道:砷醇混合,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即使小剂量对肝脏也有害。因
为雄黄属矿物,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可消毒杀虫。雄黄遇热或煅
烧后,便成为三氧化砷,即有剧毒的砒霜,有“解百毒,避百邪,杀
百虫”的作用。民间有些大人除饮用雄黄酒外还会将其涂抹在孩子的
耳鼻面额和手臂、两腿上。这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雄黄可以由皮肤
吸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雄黄酒中毒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上吐下泻,精神疲乏。一旦出现
中毒症状,应尽快送医院救治,如一时难以到医院,可采用催吐排毒
的办法,尽量多喝开水,中和毒素,然后刺激喉部探吐,再饮用温水,
补充水分。民间偏方将烧焦的馒头研细吃下,可以吸附毒物。将绿豆
100克,生甘草3克,一并煎浓汁频服,有助于解毒。

6. 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在孩子头上用雄黄酒写一个王字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7. ★端午节作文80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据医药文献记载:"雄黄"又名石黄、雄精、薰黄、黄金石。它产自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味苦、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其中,最特别的是,雄黄虽可泡酒喝,但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炮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相传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 据说,这就是后来人们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那么,为什么雄黄酒能药晕鱼龙,鱼龙为什么怕雄黄呢?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晨属龙,晨时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设雄黄酒以饮宴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人们还喜欢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外,涂在小孩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之雄黄酒有毒

这些风俗里满含着人们平安过日子的愿望,雄黄酒可以饮用吗?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

由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人饮用后即会中毒,毫不夸张地说喝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能不能以雄黄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点雄黄酒不会有事,这样做都是很危险的。如果为了应端午节令,一定要用雄黄酒,可将其喷一点在墙角,驱驱夏日里的毒虫。

8. 端午节作文800字: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来的自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9. 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阅读全文

与涂雄黄酒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