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黄酒的成分
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目前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黄酒属非蒸馏酒类,经长时间的糖化发酵,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酶分解为低分子糖类、肽和氨基酸等浸出物。
氨基酸:内含21种氨基酸,即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等。总含量每升高达6770.9豪克,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体内氮平衡所必需的。某些氨基酸人体本身又不能合成,只能依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达2550豪克,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其中尤以助长人体发育的氨氨酸,含量与啤酒、葡萄酒和日本清酒相比要高出2-36倍。每升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400mg,半必需氨基酸达296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甚至更少。黄酒要比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营养价值高得多。而且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都远远超过其他酿造酒。据分析,黄酒中赖氨酸的含量为432.lppm,而啤酒为 11 ppm,红葡萄酒为43ppm。
蛋白质:其富含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每升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为16g,是啤酒的4倍。而且,黄酒中的蛋白质经过微生物酶降解,绝大部门以肽和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维生素:酒中的维生素来自原料和酵母的自溶物。黄酒主要以米和小麦为原料,除了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外,小麦胚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554mg/kg。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重要的功能是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协同作用清除体内自由基。酵母是维生素的宝库,黄酒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有大量酵母自溶,将细胞中的维生素释放出来,可成为人体维族很好的来源。因此,除了维生素C等少数几种维生素外,黄酒中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含量也比啤酒喝葡萄酒高。
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人体内的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至今,黄酒中已经检测出的无机盐就有1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锰、磷等多种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
镁既是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呼吸酶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也是维护肌肉神经兴奋和心脏正常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所必需的。人体缺镁时,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等疾病。黄酒含镁200-300mg/L,比红葡萄酒高5倍,比白葡萄高10倍,比鳝鱼、鲫鱼还高,能很好地满足人体需要。
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1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代谢免疫调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锌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溃疡修复,并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和康复相关。锌是人体同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由于我国居民食物结构的局限性,人群中缺锌病高达50%,并且大量出汗也可导致体内缺锌。人体缺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自发性味觉减退,性功能减退,创伤愈合不良及皮肤粗糙、脱发、脱皮、肢端皮炎等症状。绍兴酒含锌805mg/L,而啤酒仅为0。2-0。4mg/L,干红葡萄酒0。1-0。5mg/L。健康成人每日约需12。5mg锌,喝黄酒能补充人全锌的需要量。
硒与人类疾病、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着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消除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因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的克山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等40余种病症均与缺硒有关。 最近的研究还揭示,硒具有解除重金属中毒、降低黄曲酶素B1的损伤,保护视觉器官等新的生理功能。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目前我国居民硒的日摄入量约为26ug,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日摄入量50-200ug相差甚远,每1L绍兴酒含10-20ug硒,约为水果蔬菜的2倍。黄酒中含有的硒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且安全有效,能有效帮助人体补充缺乏的硒元素。
多酚物质,类黑精、谷胱甘肽:它们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
多酚物质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黄酒中多酚物质的来源有两方面,即来自原料(大米、小麦)和经过微生物(米曲霉、酵母菌)转换。特别是由于黄酒发酵周期长,小冬麦带皮发酵,麦皮中的大量多酚物质溶入酒中,因而酒中的多酚物质含量较高。
类黑精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美拉德反应是在仪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反应,生成类黑精的量取决于还原糖和氨基酸的浓度。黄酒中的还原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高,且贮存时间长,因而生成较多的类黑精有关。类黑精是还原性胶体,具有较强的抗突变活性。有的研究认为,其抗突变机理是清除突变自由基和通过与致突变化学物结合而减少其致突变毒性。
谷肽甘肽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当人体摄入食物中含不洁净或药物等有毒物时,在肝脏中谷胱甘肽能和有毒物质结合而解毒。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是一种含硒酶,能消除体内自由基的危害。黄酒中的谷胱甘肽是发酵过程中酵母分泌和自溶产生的。酵母是提取谷胱甘肽最常用的原料,一般干酵母含1%左右的谷胱甘肽。黄酒发酵周期长,酵母自溶产生的谷胱甘肽也较多。
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糖又称寡糖类或少糖类,分功能性低聚糖和非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已日益受世人瞩目。由于人体不具备分解、消化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系统,在摄入后,它很少或根本不产生热量,但能被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双歧菌利用,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黄酒中含有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仅已检测的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三种异麦芽低聚糖,每1L绍兴加饭酒就高达6g。异麦芽低聚糖,具有显著的双歧杆菌增殖功能,能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1(叶酸)、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的合成和Ca、Mg、Fe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能分解肠内毒素及致癌物质,预防各种慢性病及癌症,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及血脂水平。因此,异麦芽低聚糖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生物糖源。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食品中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目前已面市的功能性低聚糖大部分是由淀粉原料经生物技术即微生物酶合成的。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就是在酿造过程中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的,黄酒中功能性低聚糖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只需要摄入几克功能性低聚糖,就能起到显著的双歧杆菌增殖效果。
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
② 绍兴黄酒的成分
黄酒是以谷物、红薯等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滤而成的酿造酒。
(1)黄酒酿造的特点:①所使用的糖化发酵剂为自然培养的麦曲和酒药,或由纯菌种培养的麦曲、米曲、麸曲及酒母。由各种霉菌、酵母和细菌共同参与作用。这些多种糖化发酵剂、复杂的酶系,各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在酿造过程中的种种作用,使黄酒具有特殊的色、香、味。②黄酒发酵为开放式的、高浓度的、较低温的、长时间的糖化发酵并行型,因而发酵醪不易酸败,并能获得相当高的酒度及风味独特的风味酒。③新酒必须杀菌,并经一定的贮存期,才能变成芳香醇厚的陈酒。
(2)制作黄酒的原料和工具:鲜红薯50千克,大曲(或酒曲)7.5千克,花椒、小茴香、陈皮、竹叶各100克,备小口水缸1个,长木棍1条,布口袋1条。
(3)工艺流程:选料蒸煮—加曲配料—发酵—压榨—装存。
(4)工艺操作要点:①选料蒸煮:选含糖量高的新鲜红薯,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在锅中煮熟。②加曲配料:将煮熟的红薯倒入缸内,用木棍搅成泥状,然后将花椒、茴香、竹叶、陈皮等调料,兑水22千克熬成调料水冷却,再与压碎的曲粉相混合,一起倒入装有红薯泥的缸内,用木棍搅成稀糊状。③发酵:将装好配料的缸盖上塑料布,并将缸口封严,然后置于温度为25-28摄氏度的室内发酵,每隔1—2天搅动一次。薯浆在发酵中有气泡不断溢出,当气泡消失时,还要反复搅拌,直至搅到有浓厚的黄酒味,缸的上部出现清澈的酒汁时,将发酵缸搬到室外,使其很快冷却。这样制出采的黄酒不仅味甜,而且口感好,否则,制出的黄酒带酸味。也可在发酵前,先在缸内加人1.5-2.5千克白酒作酒底,然后再将料倒人。发酵时间长短不仅和温度有关,而且和酒的质量及数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发酵中要及时掌握浆料的温度。④过滤压榨: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净,把水拧干,然后把发酵好的料装入袋中,放在压榨机上挤压去渣。挤压时,要不断地用木棍在料浆中搅戳以压榨干净。有条件的可利用板框式压滤机将黄酒液体和酒糟分离。然后将滤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在70-75摄氏度保温20分钟,目的是杀灭酒液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待黄酒澄清后,便可装入瓶中或坛中封存,入库陈酿1年。
③ 黄酒营养价值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
适宜人群:
怕寒怕冷、体质偏寒
储藏方法:
放阴凉、通风、避光保存即可
原料:
稻米
营养成分:
氨基酸、维生素
是否含防腐剂:
否
功效:
促进血液循环、补血养颜,请适量饮酒
④ 黄酒是什么酒 主要的原料是什么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4)黄酒有什么成分扩展阅读:
黄酒的营养成分:
黄酒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居各种酿造酒之首,比啤酒、葡萄酒高出2~36倍,因此,黄酒被誉为“液体蛋糕”。酒液中还含有微量维生素,如锌、铁、钾、钠、钙、镁等,尤其对缺钙的老年人来说黄酒是最理想的低酒精饮料。
除此以外,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其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的含量都很丰富。黄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酒中之最,是啤酒的4倍。黄酒中的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黄酒含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可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的生长发育,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黄酒还能够显著提高机体代谢铅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排铅作用。
⑤ 黄酒主要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黄酒主要成分有糖分、糊精、醇类、甘油、有机酸、氨基酸、脂质类、维生素等版,是一种具有很高权营养价值的饮料。其所含的17种氨基酸每升总量达10克。这17种氨基酸中,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酸、异亮氨酸等,是人体需要但又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因此,经常饮用适量的黄酒可满足人体需要。另外,黄酒还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热能。
⑥ 黄酒的营养成分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⑦ 黄酒有哪些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乙醇、蛋白质、氨基酸、琥珀酸、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甘专油、酯类、醛类等属。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入心、肝、肺、胃经。功效主治:活血通脉,散寒止痛,消除疲劳,兴奋精神,驻颜悦色。主治风寒胸痹、筋脉挛急、心腹冷痛、劳累疲倦、脘腹冷痛等症。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或和药同煎,或泡药酒,用量30~60克。
⑧ 黄酒主要有哪些成分
黄酒主要成分为糖分、糊精、醇类、甘油、有机酸、氨基酸、脂旨类、维生素内等,是一种容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饮料。其所含的17种氨基酸每升总量达10克。这17种氨基酸中,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苯丙酸、异亮氨酸等,为人体需要但又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因此,经常饮用适量的黄酒可满足人体需要。另外,黄酒还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热能。
⑨ 什么是料酒成分是什么怎么做成的啊
料酒的作用主要是除去鱼、肉类食品的腥臊味,提升菜式的香味,有益于甜咸各味充足渗透到菜式中。
米酒含有身体需要的8种碳水化合物,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他们在被加温时,能够 造成多种多样清香芬芳和烤蛋糕的味儿。在其中,磷酸氢钙、谷氨酸能够 造成脑神经传送物质,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身体油酸的生成,对少年儿童的人体生长发育也是有益处。
料酒是什么做的_自制料酒的配方
米酒是用檽米经侵泡、蒸制、发醇而酿出的。酒精含量为15度上下,酒气纯正,并带有丰富多彩的碳水化合物和维他命。烹饪中天赋加点米酒,鱼、虾、蟹中相起腥味儿的丙烯胺物质就溶解米酒的乙醇中,在加温时随乙醇一起挥发,做到除腥的目地。此外,牛、羊、猪、鸡、鸭等也含有不一样水平的膻腥味儿,烹饪时天赋加点米酒,一样还可以去除膻腥味儿。
米酒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烹饪里能与食用盐融合,转化成碳水化合物醋酸盐,从使鱼、肉的味道越来越更为美味。
米酒中的碳水化合物还能与调味品中的糖形一种诱惑的香味,使菜式香气浓厚。
料酒是什么做的_自制料酒的配方
1. 米酒中的碳水化合物还能与糖融合成芳香醛,造成诱惑的香味;
2. 米酒中常含的脂类也是有香味,因此烹饪中添加米酒,能使菜式去除臭味,且香气暴增;
3. 米酒中还带有多种营养元素和营养元素,并且使菜式的营养成分更为丰富多彩;
4. 在烹制肉、禽、蛋等菜式时,加入米酒能渗入食材组织内部,融解少量的有机化学物质,进而使菜式材质松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