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知道中国与黄酒有关的节日,习俗有哪些吗
剃头酒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机会看到黄酒。在中国传统里,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这时家里要祭神拜祖,摆酒宴请,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然后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除用黄酒给婴孩润发外,有的长辈的喝酒时,还用筷头沾上一点,给孩子吮吸,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像长辈们一样,有福分喝“福水”(酒)。
婚嫁酒
黄酒经常出现在婚庆场合。以酒为纳采之礼,以酒为陪嫁之物,是北方一些地区男婚女嫁中不可缺少的习俗。而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女儿酒”。“女儿酒”是女儿出生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知道女儿出嫁时,才挖出来宴请亲朋或做陪嫁只用。
挂像、落像酒
旧时中国每逢腊月二十前后,都要把祖宗神像从柜内“请”出来挂在堂前,并点燃蜡烛,供上黄酒,祭祀一番,这就是“挂像酒”。到正月十八,年事已毕,就得把神像“请”下来,这时又得祭祀一番,办“落像酒”,亲朋好友,族内长幼相聚欢饮,喝过“落像酒”,就意味着过年活动宣告结束。
端午酒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和艾叶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也就是黄酒,并要置备“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这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因为过了端午,盛夏来临。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故此风俗仍然沿袭至今。
冬至酒
黄酒也常出现在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列表里。湖南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这一祭祀酒席,通常使用黄酒,因为黄酒的暖身效果最为显著,俗称“冬至酒”。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即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Ⅱ 为什么端午节要喝寻黄酒,有什么依据和说法。
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喝雄黄酒可避毒虫。
Ⅲ 端午节喝黄酒是哪里的习俗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Ⅳ 白娘子什么节日喝了因雄黄酒而显出原形
端午节
雄黄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汉族传统节日习俗,一般在端午节饮用。
Ⅳ 雄黄酒是什么节日
端阳节
也就来是端午节,为每年自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雄黄酒
在中国传统医学里,雄黄酒有驱妖避邪,杀虫解毒的功效。
在端阳节,用雄黄酒给小孩子在头面部涂抹一点雄黄酒,可以起到驱虫避害的作用。
Ⅵ 为什么端午节要喝寻黄酒,有什么依据和说法。
寻黄酒就是雄黄酒
喝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版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权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
Ⅶ 为什么说中秋节比较适合喝黄酒
喝酒,是中秋节伴生于赏月的另一习俗。中秋节饮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回至汉代,而黄酒气味苦答、甘、辛,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中秋节喝黄酒的较佳,既可以享天伦之乐,又可以滋养身体。中秋节气温依旧很高,喝黄酒时候可以选择冰饮的方式,推荐石库门的高端系列“锦绣12”, 这款黄酒最佳饮用温度在3-7度之间,有别于传统黄酒,口感更加劲爽,可以在中秋假期和亲朋好友来上一杯,共赏明月。
Ⅷ 雨水节气喝黄酒习俗
好雨抄知时节——黄酒养生之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为冬春之交,此时人体脾胃虚弱,加上春节长假饮食相对缺乏规律。因此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调养脾胃。
养胃上品当属绍兴黄酒。黄酒味苦、甘、辛,具有温经散寒、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健脾温胃、祛风止痛、美肤抗衰的功效。黄酒营养丰富,含21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氨基酸。
在寒冷的雨水时节,适量饮用一些温热的手工黄酒可以暖胃祛寒,酒中的酒精、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都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还能刺激人体腺液的分泌,增加口腔中的唾液、胃中的胃液以及使鼻腔湿润,消除冬春之交的干燥不适。
Ⅸ 中国传统节日喝什么酒
1、春节-屠苏酒
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2、端午节-菖蒲酒
历代皇家都视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到了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
3、端午节-雄黄酒
端午这一天,人们要聚在一起喝雄黄酒,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
(9)什么节日喝黄酒扩展阅读: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根据古人的记载,酒的发明也相当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饭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饭自然发酵,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出一种液体,杜康取而饮之,感觉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启发,发明了酒。
所谓空桑,即树心被朽空的桑树。据古代文献记载,洛阳伊水流域有一个地名叫空桑涧,可能与空桑有关。杜康酿的酒称秫酒,即酿酒的原料以黑秫为主。黑秫是高粱的一种,它野生于洛阳山区,上古先民把它培育成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杜康善于酿酒,其酿制工艺颇为讲究。《杜康纪闻》记载的“五齐六法”据说就是杜康酿酒的秘方。它要求造酒用的黑秫要成熟,投曲要及时,浸煮要清洁,要取用山泉之水,酿酒器物要优良,火候要适当。
酒在河洛地区产生后,就融入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中。周公在洛阳发布禁酒令,即《酒诰》,但并未完全禁止饮酒,而是把酒与周礼紧密相连,故周代的五礼均离不开酒。现存的《诗经》据说是孔子删定的,但孔子删定之前的“诗”其实就是在洛阳收集保存的官方文献。在这些诗篇中,与酒有关的占了大部分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