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近那个红毛药酒案很火啊,大家怎么看
这么看:
一个“敢说真”话的医生,发现红毛“是毒药”而被拘3个月;
一个“良心”记者发现后,“勇敢”站出来为正义进行报道;
全国人民声援“良心”医生,在舆论强大的压力下,英雄出狱;
引号使用代表这事真实意图并不清楚,幕后故事外人不可能知道。但现在也是实事。
比如医生写的网文,标题和第1句话是自己写的,直指红毛是毒药,但文中主题部分纯是网上搜集而来的瞎扯淡,与红毛没毛关系,与养生保健擦边但关系不大。而自己那么写开始也承认为博眼球(与造谣者的理由相近),后律师介入后改口为揭露红毛违规而写。律师做的对,有联系方式给我一个,以备不时之需呵!
接下来的事,大家判断吧。每篇报道我也看了,但奇怪的是,有的网文跟贴有2千左右,有的却有18万,12万?全国网民80%都在同一个文下评论?这应该是存在指挥的结果。
医生的文来看,没有提供证据,记者采访也未说过身边人喝红毛有中毒的,自己也没说用过化验工具进行过检测,总之,证据是不足的情况下来下的定义这点也是实事。
从小学作文来说,文不对题,这是不及格的。这亲不及格的作文也直接被忽略了,但当下这种文体还是普遍的。特别是浏览器首页聚合过来的新闻,和一些貌似新闻的视频都用这种风格。有些常识性错误也多的是,比如有一篇我看过的新闻标题是这样写,“中国盈利5000亿的行业,美国也眼红”,而里面5000亿是中国整个行业的营业额,真正的盈利也就200多亿。
红毛的违法广告的事,去看就有报道了,之所以叫违法2000多次,是因为被处罚过,也就是说执法一直都在。实际广告与报备的差一个字,就是违法了,这也是看报道所说。
❷ 曾经在汕头电视台看新闻时,看到汕头有一种药酒,外地人可能不知道,本地人却很熟悉的。说这种药酒内服外
就是这个,从小到大,我就没听说过还有别种,更别说更有名了,“萧广丰泰牌”长春药酒
❸ 如何看大广西4位老人疑喝自制药酒中毒一事
目前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卫生院非常注意的事情,如果食品出现问题,就有可能会对人民的身体出现严重的危害。所以国家卫生局业明令规定,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国家的检验才能进行销售,不然很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20120年10月19日,广西一家面粉摊上,四位老人在面粉摊上吃粉的时候,拿出了自己自带的药酒。
当时喝完了之后,四位老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有一位老人甚至当场死亡。在出现了这种事情之后,旁边的人员立马进行报警,将老人送进了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有一位老人抢救无效身亡了,而其余三人在医院进行救治的时候,身体特征非常的平稳。出现了这种食物中毒的事件之后,引起了多方人员的重视,目前相关人员已经将老人所喝的药酒送往部门检查。
所以在生活中尽量不要吃自己自制的东西,想要亲手进行制作的话,尽量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将食物存放的瓶瓶罐罐进行消毒。而且在密封的时候也要封禁,不要让细菌进入,发生中毒事件。
❹ 鸿茅药酒事件怎么处理了
国家药监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并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
据悉,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4)药酒新闻扩展阅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鸿茅药酒事件采取的三大措施:
1、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
2、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
3、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
❺ 4名老人疑喝自制药酒中毒,药酒是否可以随意泡制
近日,有四名老人因为喝自制药酒中毒的事件登上了新闻热搜,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网友们纷纷都对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药酒可以说是深入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我们父母辈的人,就特别喜欢搞点药酒喝喝。他们都觉得自家泡的药酒最好,如果有朋友来到家里,既可以招待,又可以养生,而且平时也可以家里人坐在一起小酌几杯。中国有着很长的泡药酒的历史,比如说在酒里面加上一些药材之类的,长时间的浸泡会让药材里的药效都转移到酒里,这就有了效果。
其实药酒不仅有放药材的,还有直接放动物的。比如说,蛇酒、熊胆酒,有些人会将活蛇直接放到酒里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活蛇没有经过消毒,本身就可能带有病菌,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后果。
❻ 鸿茅药酒事件为什么拘留那么长时间散布虚假事实成立也是罚款+拘留怎么好几个月
看来你是没有看新闻的下一步。不知道是什么后果。实际上他卖的这个东西。早就国家有关部门批评过。后来又去外省抓人。做的确实有点过。据说是也并没有那么有效。
❼ 鸿茅药酒事件处理结果是什么
国家药监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并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
据悉,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7)药酒新闻扩展阅读
鸿茅药酒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品,具有药品属性,风险与获益并存,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指出,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用药次数,不能擅自延长用药疗程,更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据悉,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❽ 自制药酒致男子中毒身亡,多起命案因它而起,药酒到底为何致命
因为自制的药酒处理不正确,导致了男子中毒身亡。相信很多爱酒人士,对于喝酒都爱不释手,更不用说对自制药酒了,自然也会非常上心,而近期就要这么一条新闻,说的就是自制药酒。本意是为了用酒强身健体,谁知道一去不复返,可见自制药酒不是谁说想要尝试就能尝试的。
毕竟很多处理不得当的药酒当中含有的不只是寄生虫,还有一些药酒的原材料是含毒的,如果因自己私自制作药酒,处理的方式不正确,导致有害物质产生在你的药酒当中,危害的可就不是健康了,而是生命的安全。同时提醒大家,想要身体健康,还是多锻炼,有病就治疗,不要认为泡药酒就真的有作用。
❾ 央视是怎么评鸿茅药酒事件的
央视评鸿茅药酒事件: 防止荒唐执法,必须加一道监督“紧箍咒”。
从调查看,还不仅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问题,诉讼程序也有不少问题。行使侦查权的当地警方,为保护所在地特定企业介入处理,很容易被理解为“地方保护主义”。谭秦东医生被凉城警方拘留,继而被批准逮捕,对照《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这些强制措施似乎很难立得住脚。比如,批准逮捕的法定条件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此案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并没有达到逮捕的基本条件。
权力是国家公器,行使必须慎之又慎,决不可任性而为。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国家立法明确了执法的程序、标准、要求等,这些就是权力的边界,也是不容逾越的红线。在公众舆论的监督下,上级检察机关、公安部门积极回应、推动问题解决,体现了规范权力的鲜明态度,也为众多执法者撞响了警钟。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从具体案例抓起。抓住这个深化法治的契机,举一反三,在深入调查、追责问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加强执法监督,为权力套上“紧箍咒”,才能真正避免类似的荒唐执法重演。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