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酒类全科 > 中药膏方里为什么要加黄酒

中药膏方里为什么要加黄酒

发布时间:2021-02-27 10:50:00

㈠ 为什么有的药要用黄酒送服

药借来酒性,相辅相成!

「酒」性温热,自能通行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本身具有治疗风寒痹(痹指
不能自由屈伸)痛、筋脉挛急(抽搐)、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腹冷痛的
功效。有些中药方剂指定用酒送服,主要也是取其可以活血脉、袪寒湿等功能,
加强药效的发挥。

临床上指定以酒送服的方剂很多,除了活血、温补、袪寒湿等方剂外,还包
括跌打损伤、妇科痛经瘀血及外科癰疡肿痛等。例如:治疗中老年人中风瘫痪、
气血运行不畅的「活络丹」、「大活络丹」等就必须空腹正午「冷酒」送下;而
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功用的「七厘散」,则要用酒精浓度稍强的「烧酒」冲
服,以使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的病人早日痊愈。另外近代妇科应用於治疗罹患子
宫外孕、经痛、心绞痛等症状的「失笑散」、「手拈散」等,也指定使用「黄酒
」充服,疗效颇俱好评。

至於实务上到底用什麼酒送服最恰当?笔者建议依不同的病症,及病人年龄
大小、体质差异等适度调整,选购市售的米酒头、高梁酒、陈年绍兴酒等酌量送
服。可以把煎好取出的药汁添加少许酒後,混匀送服,也可以直接用酒送服丸剂

㈡ 做膏方要用到黄酒,是用它和阿胶一起烊化吗

指导意见: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是可以给予使用的,具体是需要根据你的用法决定的

㈢ 吃膏方能不能喝黄酒

问开膏方的医生。
多数中药可以饮黄酒,因为酒为百药之长。

㈣ 喝中药配黄酒有什么功能

意见建议:你好,你的这个药方考虑主要是有行气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黄酒有主要运行,推动前行,鼓动药效的作用。

㈤ 为什么喝药要用黄酒

酒可以促进药力的,一般而言吃中药用到就都是这个原因;
再者,就可以帮助行气;
酒若是用于寒性病,那当然是用于散寒。

㈥ 为什么有的中药要求用黄酒服用

一般呢,药引”来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在宋代著名的成药处方集《太专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记载属的“药引”就有十余种之多。黄酒送服是其中之一。
黄酒或白酒酒性辛热,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药活络丸、七厘散、跌打丸等都可用温酒送服。常用量黄酒为25~50毫升,白酒酌减,亦当根据性别、体质、酒量等增减,勿使醉。
其它如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逆的作用,一般用3~5片(约9~15克),水煎取汤送服治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的多种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
芦根以鲜者为佳,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对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颇佳。
盐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㈦ 为什么药引子多用黄酒

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黄酒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 中医偏爱黄酒作为药引子的原因大体如下: 一、黄酒的酒精含量比较适中,可溶解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以在体内发挥药效用。 二、黄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性质此较温和。相此白酒性烈、酒精度过高,而果子酒又含有机酸等物质,不宜与药物配伍。啤酒的酒精含量太低,溶解不了药物。 三是、中医以黄酒作为药引子,要使其引导、向导,战胜疾病,亦吸取民间使用黄酒药引的、丰富的、有效经验. 黄酒是我国三大酒类即黄酒、葡萄酒、白酒中,最早出现的发酵酒。《诗经》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记载。意指公元前11世纪陕西歧山周人秋收稻谷、冬春酿酒的习俗。 黄酒是中国国酒,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美味酒品。它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酴,丰富的糖分、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黄酒被人们誉为“液体蛋糕”,就是指的具有丰富的营养。长江三角洲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民间酿酒业由来已久,清朝初期就有相当规模的黄酒作坊,而闻名遐迩的江苏黄酒———沙洲优黄,在光绪年间就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经过几代人的摸索总结,具有鲜明江南水乡特色的以半干半甜为特点的黄酒酿造工艺逐步成型,并在长江三角洲风行起来,寻常百姓都以每天饮一杯黄酒为时尚。 饮黄酒时尚,在于黄酒健康。有诗人道:“黄酒不伤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就是喝黄酒的好处。黄酒的养胃健肾、和血行气的功用,是其它酒品不能媲美的。黄酒中的糯米发酵而产生的醇香,更是余香绕梁、沁人肺腑。黄酒不甜不辣,入口最适,能者海量自有一决雌雄之地,妇孺老人也能浅酌助兴,这就是黄酒的“人缘”,自然比烈酒下肚伤身强多了。 在治疗某些疾病的时候,医生开完药方有时会嘱咐病人,服药时需要用黄酒做药引。为什么不用白酒、啤酒而一定要用黄酒做药引呢?中医认为,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活血、止泻止痛、利尿及驱虫等多种功能,同时,酒还是一种引经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与酒同服能引诸药到某些经络,从而使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然而,由于白酒中醇的浓度较高,过多饮用对心、肝、肾及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白酒少饮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多饮则损伤脏腑元气。而做药引需一定的酒量,一般情况下,服中药者皆病人也,无论是何种病症,此时身体解毒功能均较健康人差,因此不是能耐受大量高浓度酒精侵害的。 而啤酒不仅醇度较低,而且啤酒在我国早年很少饮用,因此也不适合做药引。黄酒酒精度较低只有15度左右,黄酒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而且营养丰富。据中医记载,“黄酒味苦,甘、辛,可入药,主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可见黄酒不仅是酒类饮品,而且具有良好的祛病养身作用。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补益、除湿、通络、活血等功效。特别是对一些因寒湿攻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黄酒是以糯米、临渊酒曲、红曲等为原料经酿造而成的发酵酒。黄酒呈淡黄色,澄明,气芳香,味醇厚。黄酒属非蒸馏酒类,含乙醇15%~20%较蒸馏酒类如高梁酒,烧酒等为低。黄酒中还含有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类(如氨基酸)、酯类等。 中医认为:黄酒性大热,味甘辛。功能“行药势……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热饮之甚良。” 在治疗某些疾病的时候,医生开完药方有时会嘱咐病人,服药时需要用黄酒做药引。为什么不用白酒、啤酒而一定要用黄酒做药引呢?中医认为,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活血、止泻止痛、利尿及驱虫等多种功能,同时,酒还是一种引经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与酒同服能引诸药到某些经络,从而使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然而,由于白酒中醇的浓度较高,过多饮用对心、肝、肾及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白酒少饮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多饮则损伤脏腑元气。而做药引需一定的酒量,一般情况下,服中药者皆病人也,无论是何种病症,此时身体解毒功能均较健康人差,因此不是能耐受大量高浓度酒精侵害的。 而啤酒不仅醇度较低,而且啤酒在我国早年很少饮用,因此也不适合做药引。黄酒酒精度较低只有15度左右,黄酒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而且营养丰富。据中医记载,“黄酒味苦,甘、辛,可入药,主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可见黄酒不仅是酒类饮品,而且具有良好的祛病养身作用。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补益、除湿、通络、活血等功效。特别是对一些因寒湿攻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黄酒是以糯米、临渊酒曲、红曲等为原料经酿造而成的发酵酒。黄酒呈淡黄色,澄明,气芳香,味醇厚。黄酒属非蒸馏酒类,含乙醇15%~20%较蒸馏酒类如高梁酒,烧酒等为低。黄酒中还含有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甘油,酸类(如氨基酸)、酯类等。 中医认为:黄酒性大热,味甘辛。功能“行药势……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热饮之甚良。” 中医中药用酒炮制药材历史悠久。相传夏商时代已将酒用于中药炮制,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药材的“酒煮”、“酒浸”的记载。近现代酒制药材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除有规定者外,一般用黄酒。 古人在方剂中用酒(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或使用酒与水煮汤剂历史久远。如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煎法用酒七升、水八升;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煎法用酒水各六升;《金匮要略》中:芎归胶艾汤的煎法用酒三升、水五升等都属于在补阴补血剂中加酒以通药性的实例。 古今用中成药以酒为引者颇多。古方如薯蓣丸,肾气丸,天雄散,侯氏黑散等,或“酒服”或“温酒调服”。后世方如活络丹,九分散,疏筋丸,七厘散等都可用黄酒送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中药成方制剂中有25种成方制剂需要药引,其中如小活络丸,马钱子散,妙济丸,活血止痛散,跌打活血散等10种的药引是黄酒。 腰痛宁胶囊方由《急救应验良方》九分散加味而成。处方组成是:马钱子粉(调制)、土鳖虫、麻黄、乳香、没药、川牛膝、全蝎、僵蚕、苍术、甘草等。功能温经通络,疏散寒邪,消肿止痛。服用腰痛宁胶囊以黄酒为引,即用黄酒兑少量温开水送服;黄酒行药势以促使药物直达病位;通血脉以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矫臭以祛除药物不良气味,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等作用。确实是不可缺少的药引,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临床实践证明,药引是根据治疗需要,为增强药物疗效与药物配合使用的物质。其中不少是普通食物,如生姜、盐、葱白、红糖、黄酒、白酒等。服用腰痛宁胶囊以黄酒为引,就是要达到增强药物疗效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3348.cn 黄酒品牌信息网

㈧ 谁知道中药 有时候要用黄酒做引谁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吗

浅谈黄酒对人身的保健作用

黄酒是世界上三大最古老的酒种之一,是我国的民族特产,其用曲制酒、复式发酵的酿造方法,与世界上其他酿造酒有明显的不同。曲的发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被一些中外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重要的是,曲给现代发酵工业和酶制剂工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黄酒中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
黄酒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每升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为16g,是啤酒的4倍。黄酒中的蛋白质经微生物酶的降解,绝大部分以肽和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肽除传统意义上的营养功能外,其生理功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几十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这些肽类,具有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调节功能。
氨基酸是重要的营养物质,黄酒含21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所谓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适应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都可能导致生理功能异常,发生疾病。每1L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400mg,半必需氨基酸达296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或更少。
二、含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糖又称寡糖类或少糖类,分功能性低聚糖和非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已日益受世人瞩目。由于人体不具备分解、消化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系统,在摄入后,它很少或根本不产生热量,但能被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双歧菌利用,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黄酒中含有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仅已检测的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三种异麦芽低聚糖,每1L绍兴加饭酒就高达6g。异麦芽低聚糖,具有显著的双歧杆菌增殖功能,能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促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1(叶酸)、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的合成和Ca、Mg、Fe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能分解肠内毒素及致癌物质,预防各种慢性病及癌症,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及血脂水平。因此,异麦芽低聚糖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生物糖源。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食品中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目前已面市的功能性低聚糖大部分是由淀粉原料经生物技术即微生物酶合成的。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就是在酿造过程中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的,黄酒中功能性低聚糖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只需要摄入几克功能性低聚糖,就能起到显著的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因此,每天喝适量黄酒,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三、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人体内的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黄酒中已检测出的无机盐有1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
镁既是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呼吸酶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也是维护肌肉神经兴奋性和心脏正常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所必需的。人体缺镁时,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等疾病。黄酒含镁200~300mg/L,比红葡萄酒高5倍,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鳝鱼、鲫鱼还高,能很好地满足人体需要。
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1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代谢及免疫调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锌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溃疡修复,并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和康复相关。锌是人体内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由于我国居民食物结构的局限性,人群中缺锌病高达50%,并且大量出汗也可导致体内缺锌。人体缺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自发性味觉减退,性功能减退,创伤愈合不良及皮肤粗糙、脱发、肢端皮炎等症状。绍兴酒含锌8.5mg/L,而啤酒仅为0.2~0.4mg/L,干红葡萄酒0.1~0.5mg/L。健康成人每日约需12.5mg锌,喝黄酒能补充人体锌的需要量。
硒与人类疾病、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着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消除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因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的克山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等40余种病症均与缺硒有关。最近的研究还揭示,硒具有解除重金属中毒、降低黄曲酶素B1的损伤,保护视觉器官等新的生理功能。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目前我国居民硒的日摄入量约为26μg,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日摄入量50—200μg相差甚远,每1L绍兴酒含10~12μg硒,约为水果蔬菜的2倍。黄酒虽称不上富硒食品,但在酒中是最高的,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且安全有效,极易被人体吸收。
四、黄酒中的多种生理活性成分
黄酒中含多酚物质、类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它们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
多酚物质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黄酒中多酚物质的来源有两方面,即来自原料(大米、小麦)和经过微生物(米曲霉、酵母菌)转换。特别是由于黄酒发酵周期长,小麦带皮发酵,麦皮中的大量多酚物质溶入酒中,因而黄酒中的多酚物质含量较高。
类黑精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美拉德反应是在仪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反应,生成类黑精的量取决于还原糖和氨基酸的浓度。黄酒中的还原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高,且贮存时间长,因而生成较多的类黑精。黄酒在贮存过程中色泽变深,也与美拉德反应生成的类黑精有关。类黑精是还原性胶体,具有较强的抗突变活性。有的研究认为,其抗突变机理是清除致突变自由基和通过与致突变化学物结合而减少其致突变毒性。
谷胱甘肽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当人体摄入食物中含不洁净或药物等有毒物时,在肝脏中谷胱甘肽能和有毒物质结合而解毒。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是一种含硒酶,能消除体内自由基的危害。黄酒中的谷胱甘肽是发酵过程中酵母分泌和自溶产生的。酵母是提取谷胱甘肽最常用的原料,一般干酵母含1%左右的谷胱甘肽。黄酒发酵周期长,酵母自溶产生的谷胱甘肽也较多。
五、黄酒中的维生素
除维生素C等少数几种维生素外,黄酒中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含量比啤酒和葡萄酒高。
酒中维生素来自原料和酵母的自溶物。黄酒主要以稻米和小麦为原料,除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外,小麦胚中的维生素E(生育酚)含量高达554mg/kg。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协同作用清除体内自由基。酵母是维生素的宝库,黄酒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有大量酵母自溶,将细胞中的维生素释放出来,可成为人体维族很好的来源。
六、黄酒的药用价值
黄酒是很好的药用必须品,它即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既是黄酒,它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
黄酒有丰富的营养,对人们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又有烹饪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在饮用黄酒时也要注意不要酗酒、暴饮,不要空腹饮酒,不要与碳酸类饮料同喝(如可乐、雪碧),否则会促进乙醇的吸收。适量常饮,延年益寿

㈨ 中药为什么都要用酒送服。

许多人都知道服用西药时最好不要喝酒,那么,服用中药时是不是也要和酒划清界限呢?其实,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品之一,中医用酒治病,历史悠久.
中医学认为,酒乃水谷之气,味辛、甘,性大热,气味香醇,可以进入病人的心、肝二经,具有上升和发散的特性,可以通血脉、散淤血、行药势、御寒气、消冷积、矫臭矫味之功。
因此,用酒送服中药,可借助酒的辛热之性,缓和药物的寒性,以调整中药的性味;并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药上行,使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的经脉,以增强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比如有一个有名的方剂叫“通窍活血汤”,需要用酒和水一块来煎,这样的话,既可以取酒的温通生阳的作用,帮助疏通经络,促进淤血消散,又可以取酒的轻清上扬的特性,能够载药直接到达头面部,来发挥它这个有效的作用。
如丹参虽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但它性味苦寒,而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如果丹参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于酒的辛热之性,增强丹参祛淤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
又如川芎、当归、威灵仙、牛膝等祛风湿止痛的药物,用温酒送服,用可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功,更便于药物直达病所,更快地发挥疗效。
那么,人们日常服用的中药或中成药哪些可以用温酒送服呢?一共有三类。
一是具有活血行气、化淤通脉作用的药物,如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的自然铜、云南白药、七厘散等;用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的香附丸、痛经丸、定坤丹等;用来治疗手足麻木、中风偏瘫的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穿山甲、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等。
二是具有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作用的药物,如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独活、威灵仙、木瓜、追风丸、祛风舒筋丸、独活寄生丸、强筋壮骨丸等。
三是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药物,如枸杞子、女贞子、鹿茸、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等等中药。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酒与中药同服,尽管可增强部分药物的药效,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脑出血等一些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不宜用酒送服活血化淤的药物,否则会加重出血。此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用酒送服中药:对酒精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有肝脏疾患者;血压偏高者;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有胃肠道出血史的患者。

㈩ 为什么有些中药要配黄酒服用呢

中医抄常用“药引”来提高中成药袭的疗效,在宋代著名的成药处方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记载的“药引”就有十余种之多。黄酒送服是其中之一。
黄酒或白酒酒性辛热,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药活络丸、七厘散、跌打丸等都可用温酒送服。常用量黄酒为25~50毫升,白酒酌减,亦当根据性别、体质、酒量等增减,勿使醉。
其它如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逆的作用,一般用3~5片(约9~15克),水煎取汤送服治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的多种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
芦根以鲜者为佳,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对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颇佳。
盐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阅读全文

与中药膏方里为什么要加黄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