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 如何挑选红酒杯
红酒杯:更为圆胖宽大。主要和用其制作的鸡尾酒。 红酒杯的主要材质有水晶和玻璃,水晶杯和玻璃杯带来的香气与口感会有细微差别,其原因主要是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而造成的。
清洗葡萄酒杯 :
洗涤剂常常会残留在杯子上,这会影响葡萄酒的香味和味道。强烈建议用手清洗好的水晶杯,并使用洗涤碱或小苏打,(洗涤碱更好些,因为它不会像小苏打那样凝结成块)。两种清洗剂都不会在杯子上留下滑腻朦胧的痕迹。
2. 刚买的红酒杯第一次使用要洗吗
先干洗,用酒精消毒
然后水洗,用醋+冷清水泡洗,不要用粗糙布等版会刮伤的东西擦,也不权能擦,就是用细布轻轻把水吸干;酒店的特别在乎上面有划伤,指印等的东西,玻璃水晶红酒杯,一定要保护好,要晶透,干净,品酒的时候才口感佳。
红酒杯的杯壁都是很薄的,不能太用力挤擦,高脚杠也是不能用力按的,杯壁杯杠薄和细的设计是为了不让手的热传递过快,改变红酒的温度。所以为什么要用玻璃醒酒器配合使用。
不要用高温热水浸泡,防止爆裂。真加热了,不要马上拿出来,让它自然慢降温,急速遇冷了真会裂的。
一般红酒杯都建议买高档的,有纪念意义的可以选择“玻璃红酒杯OEM定制”,可以印字,印LOGO的,不仅是看得称心如意,品得清香美味,“约”得~~你懂得了
希望“我”帮到了你的提问:
3. 红酒杯的种类有哪些
波尔多酒杯:特点在于它的杯口锥度比较小,杯壁是直上直下的,是标准的葡萄酒杯,在饮用葡萄酒时可以留住大部分的酒香,适合用来品酒。所以在晃动酒杯释放出香气的时候,葡萄酒有充足的表面积可以接触到氧气。
其实酒杯并不会改变酒的本质,但酒杯的造型决定了酒入口时的最先接触点,而酒杯的形状决定酒的流向以及酒香的散发强度。通过引导,可以让酒精确流进舌头适当的味觉区,从而得到最高的味觉享受。我们知道人的舌头有4个味觉区: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面中前部对咸味敏感,舌面后部对苦味敏感,舌头的两侧则对酸度敏感。因此酒杯的设计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结合了人体味觉和嗅觉的生理学基础,以及葡萄品种、果味、酸度、单宁和酒精之间的关系。
4. 各种高脚杯的用途
和酒杯的分类很广,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我就简单说下。葡萄酒杯是高脚杯有两种,一是喝红葡萄酒的大一些。二是喝白叛葡萄酒的小一些。三角型的高脚杯是用来喝鸡尾酒的,杯身很细的高脚杯是喝香宾的,而杯身像碟型的也是喝香宾的。矮脚的杯身很大,口小一点的叫白兰地杯是喝白兰地的。没有脚的,杯身很高,口身一样大的,叫高身杯(按高度分有1哥伦斯杯2水杯3长饮杯)用来喝不含酒精和一些含低度酒精的饮料和鸡尾酒,长饮等等。同上杯口大,杯底小,又很矮的叫威士忌杯,也叫古典杯,喝威士忌的,也有人用来喝金酒,伏特加,龙舌兰等等列酒。还有一种很小的像我国的白酒杯的,叫做烈酒杯。也有像试管样的,叫试管杯用来喝鸡尾酒的。
好的酒杯,可以把酒的瑰丽色彩透露出来,令人赏心悦目,可以把酒的芳香在酒杯里集拢起来,经久不散。西方人还认为,饮什么酒使用什么杯,是一种“酒礼”。 例如长型圆脚杯用于红葡萄酒,半圆高脚杯用于白酒,如果只喝一种酒一般使用半圆高脚杯为宜,超长半圆高脚杯专用于莱茵、莫索尔两种德国白酒,漏斗型酒杯专门用来喝比较强烈的葡萄酒,如雪莉和波特酒,半高大肚酒杯专用来喝白兰地等烈性酒,长脚杯宜用来喝香槟酒。另外,啤酒多用有把手的大玻璃杯,鸡尾酒式样很多,可根据配制选用。
5. 红酒杯悬挂怎么好看
如前面所介绍的,伯纳特兄弟于1870年发现了金伯利金刚石矿。正是这一发现,使人们知道了在哪种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金刚石。
原来,那是一种在远古时代的岩浆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山岩。接着,研究者又发现,在这种火山岩中除了金刚石,还含有被称为石榴石和橄榄石的两种矿物。因此,在那些出产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地点,找到金刚石矿的可能性就相对大。于是,石榴石和橄榄石就成为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根据指示矿物来寻找金刚石矿的方法并不是在哪一天突然发现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史密森研究所的地球化学家约翰·贾尼在仔细研究了石榴石和金刚石之间的关系后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但是,在那之前,即上世纪50年代,德比尔斯公司的地质人员早就根据指示矿物在世界各地寻找金刚石矿了。
世界各地都发现了金刚石矿。其中,澳大利亚、刚果、俄罗斯、博茨瓦纳和南非是著名的五大金刚石产地。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史蒂文·哈格蒂博士在1999年研究了世界各地含有金刚石的熔岩的年代,结果发现,这些含有金刚石的熔岩至少是在过去7个不同的时期在各地喷出的岩浆所形成的,其中最古老的熔岩则是在大约10亿年前形成的。在这7个岩浆喷发时期中,以在非洲各地和巴西等地区于1.2亿年前至8000万年前喷出的岩浆中所含有的金刚石为最多。那时正值恐龙时代极盛期的中生代白垩纪。含有金刚石的熔岩,最晚的,是在2200万年以前喷出的岩浆形成的。至于在那以后形成的熔岩中是否含有金刚石,则还无法肯定。
1971年以来的二十年中,在中国陆续发现了几颗50克拉以上和100克拉以上的金刚石,按发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如下:
1.1971年9月25日,在江苏省宿迁公路旁发现一颗重52.71克拉的金刚石。
2.1977年12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沭县常林大队,女社员魏振芳发现1颗重158.786克拉的优质巨钻,全透明,色淡黄,可称金刚石的“中国之最”。被命名为“常林钻石”
3.1981年8月15日,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124.27克拉的巨粒金刚石。被命名为“陈埠一号”。
4.1982年9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96.94克拉的金刚石。
5.1983年5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92.86克拉的金刚石。
6.1983年11月14日,在山东蒙阴发现一颗119.01克拉的巨粒金刚石,被命名为“蒙山一号”。蒙阴金刚石矿是全国最大的原生矿。
据1987年资料,中国主要金刚石成矿区有:①辽东—吉南成矿区,有中生代和中古生代两期金伯利岩。②鲁西、苏北、皖北成矿区,下古生代可能有多期金伯利岩。③晋、豫、冀成矿区,已在太行山、嵩山、五台山等地发现金伯利岩。④湘、黔、鄂、川成矿区,已在湖南沅水流域发现了4个具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砂矿。
湖南金刚石,产于湖南省常德丁家港、桃源、黔阳等地。湖南金刚石以砂矿为主,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分布零散,品位低,但质量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40%。相传在明朝年间,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零星的金刚石发现,大规模的寻矿则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沅江整个水域均有金刚石分布,但有开采价值的仅常德丁家港、桃源县车溪冲、溆浦县(黔阳)新庄垅、沅陵县窑头等4处。
湖南金刚石的颜色深浅不一,内外颜色差异明显,呈带状、斑状分布。其褐色系列金刚石,晶体呈黄褐色,内部洁净,表面有大量的褐色斑点,其褐斑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等,主要分布在金刚石的溶蚀面上,褐色主要由自然界放射性粒子的辐照造成。金刚石总体颗粒小,但质地较好,以单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8%;晶体比较完整,以八面体、十二面体、六八面体为多;绝大多数晶体浅色透明或呈黄、褐色等;粒重多小于28mg,一般为10.9~15mg;22%晶体中含包裹体;60%的晶体表面有裂纹,表面溶蚀不重。
6. 请问喝酒和酒杯(高脚杯,矮脚杯什么的)怎么配对啊
酒和抄酒杯的分类很广,我就袭不一一介绍了,我就简单说下。葡萄酒杯是高脚杯有两种,一是喝红葡萄酒的大一些。二是喝白叛葡萄酒的小一些。三角型的高脚杯是用来喝鸡尾酒的,杯身很细的高脚杯是喝香宾的,而杯身像碟型的也是喝香宾的。矮脚的杯身很大,口小一点的叫白兰地杯是喝白兰地的。没有脚的,杯身很高,口身一样大的,叫高身杯(按高度分有1哥伦斯杯2水杯3长饮杯)用来喝不含酒精和一些含低度酒精的饮料和鸡尾酒,长饮等等。同上杯口大,杯底小,又很矮的叫威士忌杯,也叫古典杯,喝威士忌的,也有人用来喝金酒,伏特加,龙舌兰等等列酒。还有一种很小的像我国的白酒杯的,叫做烈酒杯。也有像试管样的,叫试管杯用来喝鸡尾酒的。如想了解更多,去找一家酒吧上班,调酒师会教你的!
7. 红酒杯按照形状可以划分哪些种类
专业用来喝葡萄酒的杯子有波尔多杯和勃根地杯两种,勃根地杯体态更圆和浅,几近球形;而波尔多杯则相对深长。这两种由葡萄产区命名的杯子的确可以说是为了适合不同产区的葡萄品种而量身定做的——波尔多杯适合用来品尝饮用来自波尔多地区的葡萄种类,无论是浓郁厚重的CabernetSauvignon还是单宁柔顺、酸度较低的Merlot,都能很好地表现;而勃根地杯则在品尝勃根地产区的酸度较高的黑皮诺葡萄(PinotNoir)时更出色。
酒杯的制造者们长期以来做的一个工作就是不断实验,为每种葡萄酒找出最适合表现的完美形状。酒杯对酒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是杯子的形状却决定了酒的走向、强度和入口方式,进而影响到酒的香气、味道、平衡、余韵等等方面。
装葡萄酒的杯子杯身开阔,杯口呈不同程度收缩,目的是把酒的香气保留在了杯子里,品酒时鼻子埋在杯口,就能闻到充溢在整个小空间里的浓郁酒香。不同杯子对酒香气与口味的影响都很明显,即使刚刚开始喝酒的人都能体会得出,但要品得出味道上的差别,就需要再多一点的修炼。
在传统概念里,杯体健壮的大杯子用来装红酒,看上去更优雅细腻的细口杯子用来装白酒。其实倒不全是——实际上清淡的酒偏爱口收得小一点的酒杯,而浓郁型的酒则适合装在深长宽广的杯子里,可以根据酒的品质和年份来选择,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来欣赏杯中之酒。
8. 红酒杯是什么样的,与其他酒杯有什么区别
窄口:防止红酒氧化和香气飘散;
大肚:盛酒,便于观察和品尝;
高脚:便于放置,也便于用手托住杯底,加速酒液升温,加强香气和口感;
玻璃杯:澄明便于观察酒液色泽和澄明度。
9. 如何按红酒杯的规格配杯框
ISO标准品酒杯(ISO Standard Wine Tasting Glass),1974年由法国设计,它不会突出酒的任何特点,直接展现葡萄酒原有版风味,被全世界各个葡权萄酒品鉴组织推荐和采用。无论哪种葡萄酒在ISO品酒杯里都是平等的。
ISO标准品酒杯总长155mm,杯脚高55mm,杯体总长100mm,杯口宽度46mm,杯体底宽65mm,杯脚厚度9mm,杯底宽度65mm。
ISO标准品酒杯的杯身造型类似一朵含苞待放的郁金香,也有人认为类似半截烟囱或切掉小头并且拉长的半个鸡蛋,总容量通常为215毫升,也有410毫升、300毫升和120毫升(专用于品尝雪利酒)等不同规标准品酒杯格,适用于品尝任何种类的葡萄酒。
ISO品酒杯体现了一只合适的高脚杯的起码标准:无色、无花纹、无雕饰的杯身便于观察葡萄酒的颜色;细长的杯茎方便旋转酒杯加速释放酒香,同时也可避免手握杯壁而提高酒温;较深的杯身可确保旋转酒杯不会溅出酒液,同时也可为酒香留下对流和集中的空间;收窄的杯口有利于聚集酒香,并可将酒液导入舌面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