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挑选性价比较高,且适合家庭日常饮用的葡萄酒
超市中售卖的葡萄酒往往价位不会太高,比较符合大众的接受程度。但最保险的购买地点还是葡萄酒庄。在葡萄酒庄购买葡萄酒,专业的销售人员会根据你有限的成本,尽可能地帮助你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葡萄酒。
从营养来说,葡萄的多种营养成分都在葡萄皮中,所以红葡萄酒较白葡萄更为营养。葡萄皮中富含的白藜芦醇、单宁和花青素,是果肉中所没有的。再加上价格、糖分的考虑,干红应该是最适合大众的葡萄酒了。
Ⅱ 一般什么葡萄酒喝的比较好价位一般在多少
http://www.blzhjy.com/default1.asp
看看吧
Ⅲ 什么红酒适合日常喝
普通一点的就行,日常喝也不要太贵。喝不起。
Ⅳ 大家平常喝什么牌子的葡萄酒
一般大型超市,或者正宗进口的选购比较多吧,不过现在葡萄酒在国内消费也更加理性了,这里有一份资料你可以看看,或许对你有帮助。
2013-2014年度葡萄酒消费习惯调研报告
国内葡萄酒市场仍有潜力,消费生活化趋势明显【赚零用微调研出品】
2013年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国内葡萄酒消费增长最为快速的一年。经过10年的发展与沉淀,全球葡萄酒消费进入消费疲软期,唯独国内市场增长仍然强劲。据统计,2013年中国仅红酒消费市场就有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年消费规模,年市场容量达到了近20亿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葡萄酒厂商进入中国。但是,国内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目前市场对葡萄酒消费者的饮用习惯的了解又如何?
调研时间:2014年1月2日-2014年1月6日
调研方式:赚零用APP在线调研
样本定义:25-50岁,个人月收入3000元以上,会喝葡萄酒的人群
参与调研样本:965
合格样本:920
报告要点:
1、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已经普及,近六成的人有每周喝葡萄酒的习惯;
2、葡萄酒从“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化是一个大趋势:过半数的人喝葡萄酒的主要场所是在家里;近四成的人喝葡萄酒是为了健康、美容养颜;
3、目前国产葡萄酒还是消费主力,大部分消费者的接受价位在300元以下;
4、近八成的人消费葡萄酒时会“认牌子”;
一、葡萄酒饮用群体达到95%,消费动机呈多样化趋势
表1:葡萄酒消费频率
赚零用微调研平台通过数据收集发现,目前一般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接受度很高,但饮用频率相较于欧美成熟市场其实仍处于中低位。在随机参与答题的965人中,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有喝葡萄酒的习惯(每周1次或以上),偶尔喝(频率小于2周1次)的比例是33%,而明确不喝葡萄酒的人只占5%,高市场接受度和长期的市场培育呈直接相关;而每周饮用葡萄酒2次以上的被调研者只占样本总量的35%-40%之间,和非英语国家的总体水平大体持平,而在英语国家这一群体可以达到葡萄酒消费者总量的60%左右。
表2:葡萄酒消费动机
喝葡萄酒的人群中,超过四成的人是在家人朋友聚会、聚餐、或商务用餐时因为“应酬”或“助兴”等原因而喝葡萄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将近四成的消费者喝葡萄酒是为了“健康”、“美容养颜”,这反映了葡萄酒消费从传统意识中的应酬式消费向主动需求式消费转变的大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葡萄酒消费的理性需求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厂家可以在品质、功能性等方面多做功课。
消费动机的多样化对于厂商来说,就意味着产品多样化的新机遇与可能。
二、葡萄酒饮用环境因素影响分析:葡萄酒消费愈发呈现日常化、生活化
表3:葡萄酒饮用场合
超过半数的人主要是在和家人朋友就餐时喝酒,这一群体占被调研样本总量的53%。也有17%的葡萄酒消费者已经把喝葡萄酒作为“每日的生活习惯”。反观一直以来被葡萄酒商家热炒的商务用酒概念则在调研中遇冷:商务应酬、公司聚餐、酒席宴会时喝葡萄酒的需求较低,但仍不排除商务馈赠的市场需求。
表4:饮用葡萄酒的场所
当问及通常在什么场所喝葡萄酒时,达到52%的人表示主要“在家里喝葡萄酒”,超过了在餐厅和娱乐场所喝葡萄酒的比例36%,而只有11%的人选择主要“在娱乐场所喝葡萄酒”。这说明葡萄酒消费已经完成了从餐厅消费向家庭消费的转变,也应证了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已经从应酬式消费转向主动需求式消费的观点,葡萄酒厂商应该适时调整产品价位、包装规格。
表5:和谁一起喝葡萄酒
当问及通常和谁一起喝葡萄酒时,超过70%的参与调研者选择“和家人朋友一起喝葡萄酒”,这说明葡萄酒消费已经完成了从餐厅消费向家庭消费的转变,也应证了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已经从应酬式消费转向主动需求式消费的观点;反观商务用酒,只有16%的人选择“和同事、客户、领导喝葡萄酒”,这说明葡萄酒消费已经高度日常化;最后需要注意的是,7%的人选择“独自一人喝葡萄酒”、5%的人选择“和恋人一起喝葡萄酒”,这说明以感情牌为卖点的葡萄酒营销有一定市场,但并不会获得很大的市场规模。
表6:消费者喝国产还是进口葡萄酒
目前来看,国产葡萄酒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在参与调研的920个人中,3/4的人平常主要喝国产葡萄酒。1/4的人表示平常主要喝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中,产地主要集中在法国,仅波尔多产区就占进口葡萄酒总量的43%。这一构成数字和2013年全国葡萄酒进口构成基本吻合,这说明有可能是进口构成培养了国内消费者的进口葡萄酒饮用偏好,新产地的葡萄酒并非没有市场机会。
表7:常喝的葡萄酒类型:从价位来看,中低端白酒成为消费者首选
消费者常喝的葡萄酒类型主要是单支盒装的红葡萄酒,其中红葡萄酒的市场需求量相比白葡萄酒有压倒性优势。价位方面,绝大部分人喝的是300元以内的葡萄酒,近四成消费者喝的是100-200元价位的葡萄酒,中低端葡萄酒成为消费者首选;但高端产品也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因为高端产品的获利来源本就是高额的单位利润,而非巨大的市场体量。
四、葡萄酒消费品牌忠诚度调查:有坚持,但不坚定
表8:选择葡萄酒时最看重的因素和会关注的因素
“选择葡萄酒时主要看中的因素”这一问题分为两部分,其中“选择葡萄酒时最看重的因素”为单选,“会关注的因素”为多选,两项答案、结论均有重合。对于“选择葡萄酒时最看重的因素”,品牌、生产年份、香气占据“最看重因素”前三位,分别占样本总量的17%、16%、16%,这说明消费者选择葡萄酒时有自己的主观标准和坚持;但排名前六的候选因素的占比都超过10%,且互相间的差距并不大,说明营销消费者购买葡萄酒决定的因素是十分多样的。
而在“选择葡萄酒时会关注的因素”这一问答上,结果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生产年份”成为受关注最多的因素,“进口还是国产”、”价格“等因素排名其后。可以看出,注重品牌、生产年份、香气的葡萄酒产品更容易获得目标消费群体的长久认可,而注重生产年份、进口/国产、价格因素的葡萄酒产品更容易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表9:葡萄酒消费品牌忠诚度分析
在被问到”你在购买葡萄酒时会认定一个或几个固定品牌吗?“这一问题时,69%的人选择”有范围地选择“,只有8%的人选择”坚持一个品牌“,这印证了”有坚持,但不坚定“这个有关葡萄酒消费忠诚度的结论。
表10:常喝的葡萄酒品牌
在”常喝的葡萄酒品牌“这一问题中,无论是排他性的单选调研还是不排他性的多选调研,长城葡萄酒和张裕葡萄酒都具有压倒性的领先优势,其余品牌和这两个品牌差距较大。对市场的投资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王朝葡萄酒“和”华夏长城葡萄酒“这两个品牌。在”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这一排他性调研中, 分别只有6%和1%的参与者选择王朝葡萄酒和华夏长城葡萄酒这两个品牌。但在”平常会喝的品牌“这一问题中,选择这两个品牌的人数分别达到了总量的34%和18%,达到高位,相比其他品牌较为反常。这组数字意味着相比起其他品牌,王朝葡萄酒和华夏长城葡萄酒综合素质较高、但缺乏较为鲜明的特点。
结论: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国内葡萄酒市场已经高度发达、葡萄酒生活理念也越来越普及,葡萄酒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高大上“,而已经成为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日常化、生活化特点明显。但相对的,消费者对葡萄酒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还不高,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品牌化之路还很长。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如果可以推出价格亲民、品质优秀、品牌理念先进的葡萄酒,还是很有潜力的。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Ⅳ 什么价位的红酒喝了比较好
只要是100%纯葡萄汁酿造出来的葡萄酒 在营养成分上都差不多的
太便宜的酒在国内质量不敢有回保证 是怕买到酒精香精色素答勾兑出来的“假酒” 这种酒多喝无益 而且完全没有保健效果 有的便宜得连榨汁的葡萄都买不到 这种酒不可靠
如果能够保证酒的真假 价格对营养的影响倒不大 红酒价格一般由酒庄决定 但好庄差庄只要用原汁酿造 除了味道气味有差距 对健康益处都一样
Ⅵ 葡萄酒一般什么价位的比较好
前几年一般不喝葡萄酒的朋友都会认为进口葡萄酒比较贵。随着越版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涌权入中国市场,普通的葡萄酒也趋近平民价格,但也会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对于普通老百姓自己饮用的话,如果仅仅只是图实惠,100-200块的进口葡萄酒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几十块的进口葡萄酒还是不要买了,首先质量就无法保证。如果你选择送礼的话,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的收入水品。500块左右就可以买到一瓶非常不错的葡萄酒了。
如果你不喜欢干红又想选择好喝又有品味的葡萄酒,完全可以选择匈牙利的玛丽雪莱(Mary Shelley)贵腐酒,或者选择加拿大的冰酒,这两种酒无论在等级或者口感上都是非常不错的,价位也在300-600块之间,也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
Ⅶ 平时自己喝的葡萄酒应该选择什么价位的
喝酒其实和喝茶一个道理,几块钱一斤的茶也能喝,几千块钱一斤的茶也是喝。
而茶的价格高低在于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烹制出来的茶价格可以差异很大。品茶需好茶,但是一般饮用就没必要那么好的了。
葡萄酒也是一样,一些好的土壤配合好的微气候这种地方种出来的葡萄,这种葡萄能酿出来风味更好的酒,再配合好的酿制工艺,当然好的酿制工艺是很砸钱的,这样子一瓶葡萄酒就比较稀有,所以就贵了。这样子的酒就类似于西湖龙井,就贵的有其道理。
但是一般的葡萄酒就相当于浙江龙井,适合种植的地方很多,土地也不是太高昂的成本,这种产出来的葡萄本身就会便宜,然后用最基本的酿法酿制,成本也很低廉,所以这类酒价格就会很便宜。
至于好酒和一般酒的差异,主要还是在结构饱满度,香气复杂度,持续度上等等环节考量,有时候酒里面能多散发出一种香气,就能让酒的价格倍增,其实这些就像好茶一样,是要真正用心来品才会在乎的环节,平常喝大可不必这么纠结,有基本的结构,有香气这些就足够了。从健康来讲,再好的酒和再差的酒的营养成分都差不多,如果只是为了健康喝酒,就喝最便宜的就行。
但是一点在于,这酒必须是纯葡萄原酿的,除了法定定量的二氧化硫,不添加任何别的添加剂,特别为了增强口感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其实不但对健康无益还有害。
国产红酒的话,那种百八十元的说实话,口感喝着都有点问题,而且中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是分开的,种植环节因为农药什么的,感觉种出来的葡萄也不对味。
至于进口葡萄酒,只要是原瓶进口,基本都能保证是原葡萄纯酿的,毕竟国外对葡萄酒的酿制和食品安全非常重视,这类酒便宜的几十也有,一百左右的最多,喝这类酒其实是最好的。
另外如果买酒最好弄清楚是原瓶进来的还是散装进来中国装瓶的,如果散装进来中国装瓶的也很有可能进口进来以后再认为添加添加剂的。
Ⅷ 求推荐几种日常家庭饮用的红酒,品牌及价格多少不知道国产的好喝不。
不推荐任何国产酒,99%毫无品质可言,1%酒质尚可但价格也不便宜。
智利酒性价比较高,推荐几款超市易购的:
百元以下:桑塔丽娜120系列、圣卡罗美景系列
百元左右和百元出头:拉菲-巴斯克、红魔鬼珍藏系列。
Ⅸ 喝什么价位的红酒合适
红酒在国内的情况比较特殊,在这里很难详细说明。
进口红酒在国内市场并不是普遍的 价格=质量,也就是说,100元的红酒未必就比150元的差,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是 供应关系问题,利润率问题,关税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法国红酒进入中国市场需要交纳很大的关税,而智力的红酒进入国内所交纳的关税很少,那么在价格上智利会便宜一些,再打个比方,法国国土面积小,人力资源少又导致了人工成本高,那么在法国红酒定价上又会高一等,那智利方面人工成本很低,价格又降了一层,此消彼长,个人总结出了一个公式,仅供参考:100元的智利酒的质量=200元左右的法国酒质量。100元的智利酒质量小于150元智利酒的质量。
如果不是指定要喝哪个国家的酒,我个人首选智利酒。当然国产酒不被考虑,没有可比性。(如果从支持国产的角度考虑,国人要有勇于献身的精神!)
刚才所讲的是喝品质,你稍加分析就会对价格有个概念了。通常智利的葡萄酒价格不会过百,意大利,西班牙的酒性价比也相当高了,也可以试试看,100多元左右能买到很好喝的红酒了,如果70元左右 那么就喝智利酒吧。
有一家红酒网,他家的酒还不错,无论哪个国家的酒在这家网站做的都挺合理,还有专业红酒顾问解答,我是他家长期客户,网站是 什么929红酒网吧,网址我忘了,在我家电脑收藏夹里的。
Ⅹ 求推荐几种日常家庭饮用的红酒,品牌及价格多少
如果是平时饮用,不需要很贵的,建议千万不要买那些塑料桶装的以及10元以专下的,那些都是属勾兑的,质量很差。买个大约70-100元的就可以,比如现在适合国人喝的枞木红酒,这是澳大利亚生产的,枞木天使干红就非常不错,价格适合,口感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