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葡萄酒越贵就越好吗,怎样才算一瓶好葡萄酒呢
在国内,喜欢进口葡萄酒的朋友自然不少,然而更多的葡萄酒有却怀疑是否能够买到真正的进口葡萄酒。事实上,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确遭遇了信任危机。但市场上误导消费者的信息太多了,那么如何判断进口红酒的真假呢?黄莉宁老师教你几招:
观察酒瓶外观
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模糊不清的有可能是仿冒翻印。
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有没有被打开或破坏的痕迹;未开封的酒,如果瓶塞凸起或瓶口有粘液,说明该酒品质出问题了。
酒瓶背面标签上是否有中文标识:根据中国法律,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走私进口,则质量不能保证。
从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上可以判断是哪国出品,如以3字打头的,是法国产地,以9字打头的,是澳洲产地,以6字打头的,是中国制造,等等。
部分法国葡萄酒的酒瓶铅封处都印有女人头的图标,证明是在法国完税后的正宗原装酒。
酒瓶瓶底部也有信息,如果是法国等进口国家的,酒瓶底部的计量单位则是75cl,而不是750ml的,在法国是没有‘ml’这种计量单位的。
葡萄酒的颜色是否不自然?通常葡萄酒的颜色呈宝石红,或淡金,桃红等清澈的自然葡萄酒色,酒体变质后会有浑浊感,如果色泽不自然,会有勾兑等嫌疑。
葡萄酒体中是否有不明悬浮物?如果是瓶底的少许沉淀是正常的结晶体。
葡萄酒瓶底部都会有凹凸,就是在葡萄酒直立时存放沉淀酒渣的。越需要长时间贮存的葡萄酒,凹凸越深。所以,一般来讲,好酒因需要长期保存,瓶底凹凸都比较深,但瓶底凹凸深的酒不一定是好酒。
酒塞标识
打开酒瓶,看木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环保,越来越多采用橡胶酒塞,也有螺旋盖设计。这并不能说明酒本身的品质问题。
闻葡萄酒的气味
通常打开一支葡萄酒,会闻到扑灭而来的酒香(馥郁的果香、甚至是花香),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或是醋酸味儿,这说明酒已变质了。
观察葡萄酒的挂杯
将葡萄酒倒入红酒杯,轻轻摇晃,观察酒体是否有挂杯现象,如果酒体不能挂杯,说明酒可能有勾兑的可能。正常的葡萄酒酒液挂在杯壁上,均匀的一圈,像“小裙子”一样,均匀、细致。
品尝葡萄酒
喝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如有强烈的刺激感,或残留在口中的气味有化学气味或臭气味,则不正常。
原装进口的葡萄酒酒瓶盖的铝质盖帽上不会打印生产日期或瓶装日期,只印有一个数字,代表装瓶的数量。
原装进口的优良葡萄酒,酒瓶瓶底多呈凹陷锥形,这一设计除了更有利于瓶身平衡和方便倒酒,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设计有“滤渣”功能。而目前大多数国内分装的酒瓶底是平圆。
检查酒瓶正面标签,关于葡萄酒的等级说明也是分辨方法之一。比如“AOC”级别的原装进口葡萄酒,一定会详细写出“AOC”的全拼,国内装的则用简称。
碱面法勾兑酒碱面
首先是准备碱面、白醋、四个透明的杯子,一把小勺子。
接下来,实验正式开始,将四个透明杯子一字摆开,左边两个杯子里倒入真正的红酒,右边两个杯子倒上勾兑假酒。一般勾兑葡萄酒的酒液液体稀薄,透明度很高,闻上去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甜;而真正的红酒酒液稍黏稠,透光,但透明度略低,气味有些发酸。
随后,用小勺取半勺碱面,放入其中一杯真红酒中均匀搅拌,另在一杯勾兑酒中也放入等量碱面,并加以搅拌。约摸半分钟左右,4个杯子的对比度出现了明显变化:两杯真红酒中,放入碱面的一杯颜色明显变成了蓝黑色,甚至几近于全黑色,酒液透光度几乎接近于零,即使对着太阳光也不再透明,跟未放碱面的一杯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差异;而两杯勾兑酒中,放入碱面的一杯没有任何变化,与未放入碱面的一杯在颜色、透明度上还是一模一样。
白醋验过后,真身敲定。半勺碱面,假葡萄酒原形毕露,这一过程着实令人惊叹。但实验并没有结束,碱面只是让假酒现形,而真酒身份的最终确定,还得需要另外一个主角出场,那就是白醋。
将白醋倒在小勺里,在刚才放入碱面的两个杯子中各加一勺,搅拌均匀之后,遇碱面变成蓝黑色的葡萄酒立刻又还原到了最初的紫红色,也恢复了之前的透光感,而勾兑假酒依然没有丝毫变化。
【所用白醋至少应当与碱面用量相当或略多于碱面用量,否则就可能会影响颜色还原效果。】
通过这一步,就能完全确定,前后有两次颜色变化的是真正的葡萄酒,也就是100%的葡萄汁,而始终没有发生颜色变化的就是勾兑的假葡萄酒。
碱面法实验原理
花色苷存在于葡萄的葡萄皮当中,而花色苷遇碱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原本的紫色会变成紫黑色、蓝黑色。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真正的葡萄酒必须是100%的葡萄汁,而葡萄汁中肯定会有花色苷,因此,如果遇碱变色,就说明葡萄酒是真的。
而假葡萄酒一般是用苋菜红、胭脂红、焦糖色、香精、酒精、甜蜜素加水勾兑而成的,勾兑酒里没有一丁点儿的葡萄汁,颜色都是色素兑出来的,而色素跟碱不会发生任何反应,所以不会变色。
而加白醋后,与碱反应后的花色苷跟酸再次发生化学反应,变回了原来的紫色,进一步证实了葡萄酒确实是100%葡萄汁的真酒。
纸巾法
如果你是在酒店里点的葡萄酒,手头又没有碱面怎么办?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纸巾检测法”可以鉴别葡萄酒的真伪。
取一张上好的纸巾,将葡萄酒滴在纸巾上,由于原汁葡萄酒中的红色是天然色素,颗粒非常小,在纸巾上扩散开的湿迹是均匀的葡萄酒的红色,没有明显的水迹扩散。而假冒葡萄酒由于是用苋菜红等化工合成色素勾兑而成的,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餐巾纸的中间,而水迹不断往外扩散,红色区域跟水迹之间分界明显,凭此可以很简单地辨别真假葡萄酒。
这种检测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也要根据纸巾的质量来判断,纸巾质地对液体的扩散也存有一定的影响。更多酿酒技术欢迎网络搜索:唐三镜黄莉宁。
B. 葡萄酒是越放越值钱吗
别被酒是陈的香这句话给骗了,那是指在窖藏中的酒,已经装瓶的酒不论是葡萄酒还是白酒都是有保质期的哟!值钱的高年份酒是指在酒库中放的时间长,装瓶时间并不长
C. 如何看出红酒是高档还是低档!!
如何选择一瓶好喝的红酒,第一要件是口感要顺,什么样的味道才较顺口,看个人喜好,品尝红酒是一门高深学问,学会品酒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及一层层的磨炼,不过学会认酒则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如何认酒呢?先学看酒瓶上的标签吧。葡萄酒的卷标又称为『etiquette』(法文,意为许可证),如同人们的履历表一样。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们之间,流传着『只要看了卷标,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标上确实透露着关于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讯息。『卷标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到底事在写些什么?真想知道…..』一般卷标上通常会标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产地或酒园名(Chateau)命名) 、生产国或生产地、庄园地名的名称、生产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浓度…等。卷标依设计者的设计,有各种不同的样式,所以数据所书写的位置也不同。
收成年→该年的天候会影响葡萄收成的品质,产区→一瓶葡萄酒的好坏节定于产地的地质状况,A.O.C→指定优良产区A.O.C.法定名称,城堡内装酒→Mis En Boteille Au Chateau,酿酒师签名→对酒品质有更一层的保证
『法国葡萄酒依据葡萄酒法及其品质而分成以下几种』
A.O.C. Wine是指定优良产区酒为名之葡萄酒的通称,这种酒对于原产地(地区、村、葡萄园等)有很详细的限定,日本进口的葡萄酒大多为此种酒。其标示方式如APPELLATION ROMANEE CONTI CONTROLEE,于APPELLATION与CONTROLEE之间的ROMANEE CONTI则是酒园名称。
Vin De Pays(地区餐酒)是仅限定葡萄产地的葡萄酒,其限制较A.O.C.所规定的少,价格也比较合理,找找看,也许能够找到品质相当不错的酒喔!
Vin De Table(日常餐酒)则是不受规定约束的酒,任何产区的葡萄都可以拿来混合酿造。藉由混合酿造来就低成本是这种酒的特征,美味与否全凭生产者的巧手,无等级之分。
D. 什么样的红酒才具有收藏价值
收藏型抄红酒的价值由时间、品牌及出产地、年份、保存状态四部分构成。首先,在保质期到期之前3到5年,保存时间越长的红酒越值钱。其次,对于产地品牌价值,业内公认最著名的就是法国的波尔多红酒,拉菲(Lafite)、拉图(Latour)、玛哥(Margaux)、木桐(Mouton)、奥比安(Haut-Brion)被称为波尔多五大名酒庄。再者,好的葡萄酒需要好的葡萄及好的年景。最后,出现“渗漏”(少量酒液从瓶塞中渗透出来)的红酒不再具备收藏价值。
广州流行的收藏类红酒价格
品牌
年限
价格
拉图
1973年
21000元
拉菲
2000年
5150元
拉菲
1982年
13500元
柏图斯1985年
11500元
木桐
1982年
5000元
E. 什么样葡萄酒比较值钱
法国勃艮第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园”的罗曼尼.康帝,随便一个年份就要专接近10万,而且没属有零售,所有的出产,在尚未装瓶时即被预定一空。
相比而言,最贵的拉菲:82年份的满分拉菲,在完善的酒庄窖藏保存条件下的极品,价格在8万多元左右,尚不及一支普通年份的罗曼尼.康帝。
F. 如何判断一瓶红酒是否值得收藏
要看你收藏的目的,为了升值另当别论,如果是为了喝还省省吧,能够长时间存放的红葡萄酒是专门做的,其他的存放时间长了并好喝。
G. 红酒盖是怎样看它值不值钱的
看木塞识酒
一瓶葡萄酒仿佛内秀的女子,处处暗示她的讯息,从外表看她的瓶形、酒标、木塞,内在的酒液则以她的颜色、芬芳和滋味示人,喜欢探索她的人总能获取到因为懂得欣赏而带来的乐趣。我们就从封存葡萄酒的软木塞说起。
最早的葡萄酒也无所谓品质好差,只不过是葡萄酿造的酒而已。记得在欧洲的老电影里经常看见葡萄酒是一桶桶的交易的,人们喝葡萄酒就像我们在青岛的小店铺经常看到的从桶里放散啤酒那般。后来发明了玻璃瓶,用来封瓶口的是软得可以塞进瓶口的碎羊皮、碎布、干草,然后在上边封上火漆。
发明软木塞的是法国唐培里侬修士(Dom Perignon),他的名字至今还是名贵的香槟名称。软木塞的材料是橡树皮,这种树皮很厚,而且是有弹性的,割了一层以后,过几年新皮又长出来可以继续割了。软木塞通常用模具压出来。
整木塞和碎木塞的区别
一般来讲,如果一瓶葡萄酒采用整木来做木塞,它应该是有点品质的葡萄酒,因为整木软木塞带有很小的气孔,而好一些的葡萄酒在瓶内成熟还是需要微量的氧气的,这种微透气的软木有助于葡萄酒的呼吸。如果是用碎木组合起来的软木塞,一般是普通的葡萄酒,买来后要尽快喝掉的。最近几年出现了用细末粘合起来的软木塞,这种塞子的好处是不容易漏酒,适合于酒的长途运输,一般用于普通和中档的葡萄酒。这些话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酒,但却是常理。
木塞长短的不同之处
经常喝酒的人会发现,有的塞子长,有的塞子短。这种长塞子往往比常规的塞子长出四分之一。塞子长的通常来讲是好酒,而且都为整木的软木塞,这种酒最起码具有五年以上的陈年潜力,如果提前喝是一定需要醒酒的。因为长的木塞一定是比短的要贵的,长时间瓶陈,酒液会往木塞里渗透的,长的封存就更加的保险,这种长塞子酒以传统产酒国欧洲的为主。而不需要陈年多长时间就可以喝的,就没必要花更多的成本使用长木塞了。
通过酒液在木塞的位置判断酒质
如果是瓶陈了三到四年的酒,酒液到木塞的四分之一,哪怕到三分之一也算正常,如何看瓶陈,有的酒厂的瓶帽上有生产日期,如果没有,看酒标上的年份。可以陈年三到四年的红葡萄酒,一般会在橡木桶内放一到两年后装瓶。如果是存了八年到十年以上而酒液到木塞的二分之一,也不算酒就变坏了。当然渗透到木塞比例越小的老酒越是问题不大。如果见到酒液都渗透到瓶口的木塞了,一般是木塞渗漏了,酒很有可能就坏了。
葡萄酒的存放是需要酒液和木塞接触的,所以放葡萄酒都为平放、倒放和倾斜的放,就是不能让瓶子直立起来放。如果开瓶后发现木塞是干的,接触酒的那面没有酒液,这酒肯定是直立着放的,基本上可以判断酒氧化了,因为软木塞是透气的,如果没有酒液将木塞的一面泡湿了胀开,木塞就会干缩,导致更多的空气进来使酒氧化变坏。还有一个办法判断,就是打开塞子后,捏捏塞子接触酒的部分,感觉塞子是不是有正常泡在酒液里带来的那种弹性;如果很硬,捏不动,也说明酒液长时间没和木塞接触,90%可能坏了。至于是不是需要闻木塞,我觉得这是故弄玄虚的,闻木塞不如闻酒来得直接和明显。 别看软木塞不起眼,但是如果没有软木塞的使用,可能我们至今还喝不到世界各地如此丰富多彩的葡萄酒,真是应该感谢那位发明软木塞的法国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