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葡萄酒象征意义
汉化葡萄酒
在六年前, 我就觉得如果要让中国人喝葡萄酒,就必须要汉化葡萄酒,而我真正做是四年前移居到上海才开始,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觉得这条路是走对了.所谓”汉化葡萄酒” 指的是以中国文化和习惯为本,将葡萄酒嫁接过来,用汉语的语境来表达葡萄酒的意涵,俗一点讲,既以中国人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认知度来解释葡萄酒.如果是用一棵葡萄树来形容的话,葡萄的根必须是扎在中国土地上的根,而嫁接的种是西方的,因为葡萄酒毕竟是西方文明.
西方人讲求事物的本质,而东方人讲求事物的象征意义,从葡萄酒来看,西方人要喝葡萄酒,关键看这酒是不是对自己的胃口,看这酒里的滋味如何,比如说白葡萄酒有柠檬\苹果\荔枝,红葡萄酒有香草\有樱桃等等.而东方人喝酒,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要做成生意\要与别人建立友好关系,请喝的酒是不是高档等等.从传统习惯来看,春节到了,要喝酒,要喝红的,因为红的喜庆.而从现代所谓的时尚来看,结婚了,如果没有葡萄酒,那就是老土的婚礼,太赶不上潮流了.等等其它事例就不一一举例,这也足以表明东西方的文化和习惯相差悬殊.
完全中国化和完全西化都不一定是合理的,也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因为东西方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追求完全统一基本是不可能的.从葡萄酒的角度出发,我是想将本质葡萄酒和中国象征意义的葡萄酒做到一个综合,从而实现葡萄酒的中国意义又不失其本质.
如果单一的照搬西方,象我这样的人(葡萄酒作者)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完全可以翻译西方名酒评人的评语就可以了.然而葡萄酒跟哲学还不一样,葡萄酒归类为饮食以及饮食习惯的范畴,从生理角度出发,西方人感官以及胃的喜好和东方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家可以想象在中国长大的人如果去了西方国家,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接受西方饮食,再也不喜欢吃中国饭呢?!到今天我是没有见到和听到有这样一位中国人是如此的.
东西方人的感官和胃是不属于一个范畴的,这是由东西方传统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自然东西方人的喜好也是如此的,当然东西方人和东方人由于共性的饮食习惯,他们也会表现出共性的地方,但西方人就是西方人的,东方人也是东方人的,这是无法搀和的,这也是西方人有他们自己认同的酒评人,而东方人也将会有自己国家的酒评人.
我欣赏西方从本质上的正确的东西,但从来不迷信西方,特别是西方的食材往往在中国很难看得到,比如说黑加仑子\红菊苣,然而东方的食材较于西方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比如说我们的红色和黑色的枣\我们的地瓜(红薯)\我们丰富的草药的材料,这些气味同样可以在葡萄酒中找到.
从文化上来看,我一直热衷于将葡萄酒融入中国人传统的认知,比如说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应该喝什么酒,从酒本身的滋味联系到人们对节日象征意义,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我们有了自己的根才足以证明我们存在的独特性,而不是从属于西方的附属品.
大陆的中国和台湾同属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习俗,香港则属于殖民地文化,而上海是一个杂合的,旧上海导致的上海的半殖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杂合一处,这并不代表真正的中国,我心目中的中国是传统的但又能够兼容并进现代西方高科技以及事物本质的中国.尽管我住在上海,但我从来没有认为葡萄酒进上海就等于进了中国,相反,在上海,信息量太多,再加上一些人盲目的媚外,造就了一些人的朝秦暮楚,葡萄酒根本不可能在这里扎根.
如何才能做开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一直以来都困惑着国内外众多的酒商和酒厂,绝大多数外国酒商都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难以理解的也是最难以克服的市场,而他们的最难以克服其实是难以克服中国的文化和传统的习惯.而他们历来用自己的方式(西方)和方法来做,认为你们中国人不懂酒,而我们的方式和方法是最先进的,然结果呢?经过这么多年,大家都看到了,这是行不通的,特别是这种方式和方法带着傲慢的气势,尤其是法国人,要知道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真要研究葡萄酒,这并不算很复杂的课题,只不过是目前的中国人在这样的体制以及民众的认知状态下无暇顾及罢了!
话说回汉化葡萄酒,本人只不过是起个头,如果让中国的学者真正了解葡萄酒,并实实在在的品尝了葡萄酒,才能讲葡萄酒文化真正的深入中国了,当然必须得迎合当下,毕竟目前的国人崇尚西方文化,而传统的文化也得改良,如同传统的旗袍,不改良的话总觉得像中餐厅的服务员,而不是摹登的中国形象.
❷ 如何品葡萄酒
1、品饮葡萄酒需要静雅的氛围,台布选择要合适:
室内光线不可太强,无嘈杂喧闹(包括强劲的音乐、声响),空气清新,墙壁应呈现形成轻松气氛的浅色。同时品酒应在腹中较空、感官灵敏、精神及心情均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红酒会因产地和酒龄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调,可以是紫罗兰色、宝石红色等。为使它们各自美丽纯正的颜色显现出来,台布的选择就不是随便的了,暗色的台布会影响对酒颜色的感受,因此以白色、粉红色台布为宜。
2、品酒器具和理想酒温:
酒杯是餐饮的重要工具,它对餐桌的整体美感,特别是对饮用情趣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饮用红酒的酒杯颇有讲究。
在材质方面,喝红酒使用的酒杯一定要足够轻薄透明,以使酒的本色能够显现出来。最高档的酒杯是用水晶玻璃打造的精品,这种酒杯透明度非常高,折射率也很小,比起普通的玻璃酒杯高级。在外形方面,喝红酒都是用窄口宽肚的品种,窄口是为了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闻酒香、果香。宽肚是为了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同时也使得红酒在杯中能更多地接触空间。品尝红酒时应拿住酒杯高脚的部分,避免碰触杯身提升温度。
每一种红酒都有其理想的饮用温度,红酒饮用温度为18℃至24℃,过低的温度会压抑香味的散发,加重酸味和涩味;过高的温度则会使酒失去新鲜感。白酒的饮用温度更低一些,通常在8~12℃之间,这个温度范围内,其清新花香的特性可以充分突出。
3、开瓶方法和礼仪:
开启瓶塞是一种优雅且有一定技巧的动作。一般应先将酒让客人观看,并说出酒的产地和年份,展示面应使客人直观地看到酒的标签。最常用的开瓶工具是一把带木柄的螺旋钻、杠杆式开瓶器及蝴蝶型开瓶器。开瓶时先用小刀从瓶口外凸处将封口割开,除去上端部分。接着对准中心将螺旋锥慢慢拧入软木塞,然后扣紧瓶口,进而平稳地将把手缓缓拉起,将软木塞拉出;当木塞快脱离瓶口时,应将瓶塞轻轻拉出,这样就不会发出大的响声——整个开瓶过程中都应尽量保持安静。开瓶取出软木塞,让客人看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该瓶酒很可能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
为了让饮用时红酒的气味更香醇,味道更柔顺,可以预先开瓶让酒透透气,呼吸一会儿。其功能在于让酒稍微氧化,与空气接触更能释放其香味。红酒呼吸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个小时,而多年的陈酒,则最好在饮用时才开瓶,以避免提前开瓶令陈酿独有的香气散逸。
4、品酒方法要领:
观、闻、品。具体来说就是:
观酒:当葡萄酒被倒入杯中时,是凝神注视它的好时机。通过评价这瓶酒的色泽和质感,可以对这支酒的产地、年份和可能的口味进行推测。
闻酒:通过闻杯中的葡萄酒,逐渐弄清楚这款酒中含有的不同的味道层次。
品酒:最后,品尝葡萄酒,让它在口腔中流淌,流过舌头的各个部位去体会各种感觉。
❸ 葡萄酒该怎么喝
①根据个人的口味特点和食物类型选购不同的葡萄酒种类。口味清淡的回应以新鲜白、桃红、红答葡萄酒为主,口味浓厚的应以陈酿红、白葡萄酒为主;突出鲜味的清淡食物应配合饮用新鲜白和桃红葡萄酒,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应配合饮用口味厚重的陈酿型红、白葡萄酒;餐前开胃酒以加香葡萄酒为主;餐后酒以甜型葡萄酒为主。
②不同类型葡萄酒的饮用温度不同,干白葡萄酒多以8~12℃为佳;干红葡萄酒多以14~18℃为佳;甜型葡萄酒多以8~10℃为佳。
③葡萄酒应倒放或平放于冷凉(12~15℃最佳)、干燥、避光处。一次未饮用完的干型葡萄酒,可用原木塞或购买的代用塞密封后存放几天,但感官质量会下降,应尽快饮用;一次未饮用完的甜型葡萄酒,必须用原木塞或购买的代用塞密封后于0~4℃处冷藏,并尽快饮用。
④葡萄酒只有在适量正确饮用时才能发挥其营养保健功效,过量饮用同样具有一定副作用。正常情况下,适宜饮用量为每天250~300毫升(约1/3瓶),最好配合正常进餐和晚上睡眠前分别饮用。
❹ 为何说葡萄酒有益于身体健康
促进血液循环
❺ 葡萄酒是什么样的酒
葡萄酒的定义很简单,“以葡萄为原料的酿造酒”。所谓酿造酒,就是将果实及谷物等原料进行发酵,再通过过滤后可以直接饮用的酒类。进一步说,在酿造酒中,葡萄酒仅以葡萄为原料,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酿造过程极其简单。比如说以谷物为原料的啤酒和日本酒,它们在酿造过程中,须经历糖化这一过程,即原料大麦和玉米中富含的淀粉分解成酵母能够发酵的糖分。此外酿造用水的优劣对结果的影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