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葡萄酒最先起源于哪国
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酿造。·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时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古希腊人喜欢葡萄酒。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腊的葡萄酒神是迪奥尼索斯 ( Dionysos).·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古罗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征服欧洲大陆的同时也推广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公元1世纪时,征服高卢 (今法国),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讷河谷。2世纪时到达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例如,法国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酿造就归功于修道士们的精心栽培及从罗马迁居于阿维农的教皇们的喜好。·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纪传入中国也是传教士所为。·1864年,葡萄蚜虫灾害曾席卷法国,法国的大部分葡萄园被毁,幸亏人们发明了把法国葡萄枝嫁接在抗虫害的美国葡萄根上,才使法国葡萄种植绝处逢生。
Ⅱ 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发展史
法国是以葡萄酒出名的国家,而葡萄酒最让世人熟知产区就是波尔多地区。波尔多生产三分之一以上的AOC葡萄酒(原产地名称管制酒)。www.winesstory.com。HERE红酒知识
由于生产许多品质优良的葡萄酒,被喻为"世界的葡萄酒宝库"。当地的红酒不但有名而且产量又多,同时也生产白酒。波尔多地方的葡萄酒以种类丰富而闻名。
波尔多的红酒由于色泽呈亮丽的鲜红色,在英国被称为红酒,一般要在成熟后才适合饮用,酒质的特色是品味浓郁,风味沉着。
在波尔多地方,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区有梅铎克(Medoc)、格雷夫(Graves)、苏玳(Sauternes)、圣达米利翁(St.Emillon)、波慕罗(Pomerol)五大产区。
梅铎克地区
梅铎克(Medoc)是波尔多红酒的代表产地,生产全世界最高级的葡萄酒。此地区特别有名的是宝雅克村及玛歌村,有的高价位葡萄酒一瓶甚至高达数千美元。
梅铎克地区大约有七十个村庄,除了上述两个村庄之外,希望酒迷能记住的还有圣朱利安村及达士特夫村。
此外,梅铎克地区有六十一个特级酒庄,其中Ch.Lafite-Rothschild、Ch.Margaux、Ch.Latour、Ch.Mouton、Rothschild与格雷夫地区的Ch.HautBrion并称为五大法国酒庄,所生产的葡萄酒,被誉为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格雷夫地区
红酒和白酒都有生产,都属不甜的葡萄酒,是名酒佳酿的生产地区。
苏玳地区
以生产甜味白酒闻名,其中的"Ch.d、Yquem"为顶级甜酒。
圣达米利翁地区及波慕罗地区
这两个地区主要采用梅洛葡萄,以红酒闻名,其风味介于波尔葡萄酒与布根地葡萄酒之间。
公元一世纪:波尔多的第一片葡萄园
公元一世纪,克尔克战争的移民来到波尔多,种下了波尔多历史上的第一棵葡萄。他们根据波尔多的气候特点选择了一种叫波尔多葡萄酒史 Biturica的葡萄,这种葡萄相对比较耐寒,非常适合波尔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许现在知道这个品种的人并不多,但它的确是赤霞珠(Cabernets)等品种的祖先。
十二世纪:葡萄酒商业口岸的诞生
1152年,Aquitaine(包括波尔多在内的法国西南部地区)的女公爵Aliénor与HenriPLANTAGENET结婚,Henri成为后来的英国国王。因此波尔多与英国的商业往来非常密切:英国人运来食物,纺织品和金属,然后把葡萄酒拉回伦敦。
由于加仑河横穿波尔多后直插大西洋,这使波尔多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大量的英国商船来往于英国和波尔多,使波尔多成为一个繁华的运输港口。频繁的商业往来极大的刺激了葡萄酒的发展。
十七世纪:荷兰对波尔多的影响
17世纪,波尔多迎来了一些新的客户:荷兰人,汉莎联盟的商人和布列塔尼人。他们购买大量的葡萄酒,然后在仓库中全部蒸馏。酒庄为了满足这些客户的需要,增大了葡萄酒的生产量。波尔多也因此开创了葡萄酒商业的新纪元。
十八世纪:美洲新大陆
在18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大大促进了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通过与美洲的移民贸易,波尔多的葡萄酒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美洲的葡萄酒进口量相比,英国的进口量还不到10%,但酒的质量远远好于出口美洲的葡萄酒,波尔多的葡萄酒让伦敦人知道了什么才是上等的葡萄酒。在这一时期,诞生了第一瓶有瓶塞并密封良好的葡萄酒。在此之前,葡萄酒交易和运输主要依靠木桶,标准的波尔多木桶容量为225升。
十九世纪:危机和繁荣
19世纪中期,可怕的霜霉病袭击了葡萄园,葡萄酒业发展一度延缓。1857年,人们发现了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在解除了霜霉病的困扰之后,葡萄酒业开始复苏并再次持续发展。著名的1855年分级,诞生了一批鼎鼎大名的猎级酒庄。后来的工业革命和葡萄酒贸易自由化进一步促进了葡萄酒商业的发展,在此之后波尔多对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英国的出口量也迅速增长。在1865年到1887年,波尔多的葡萄酒发展达到了顶峰。
二十世纪:葡萄酒立法的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葡萄酒面临新的危机:生产中的舞弊行为和产品价格的下滑。为了保持波尔多葡萄酒的质量和产量,政府废除了地方监控,开始起草新的原产地葡萄酒国家(1911年)。1936年成立了INAO和AOC,通过葡萄园地理条件,品种,产量,酒精度,种植方法和酿造工艺对产品进行严格控制。波尔多大约97%的葡萄酒受AOC监控。
从1955年起,graves和st-émilion地区相继采用了新的酒庄分级规则,而其它地区仍然沿袭1855年的分级。1956年波尔多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霜冻,葡萄园损失惨重。但灾难并没有击垮庄园主们,在勇敢的面对困难的同时,他们反而清醒的认识到波尔多的葡萄酒发展与世界葡萄酒的需求量息息相关,世界需求的增长直接影响本地葡萄酒的生产。同时,经过多个世纪的探索,酿造工艺和装瓶工艺日趋完善,葡萄酒的质量和产量也非常稳定,波尔多的整体产量常年稳定在60万吨左右。
为了加深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波尔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葡萄酒博览会,届时世界名酒云集美丽宽敞的湖滨展览馆,在那里你可以免费品尝每个酒庄的顶级之作。而且波尔多葡萄酒学院拥有最著名的教授和最好的实验室,她为酒庄提供着强大的技术后盾和优秀的酿酒师,每年都有数十名酿酒师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走过几百年之后,法国的波尔多真正成为了世界葡萄酒的圣地,葡萄酒之都。
Ⅲ 葡萄酒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葡萄酒起源于约8000年前,葡萄酒在1915年传入中国。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在对一批年代久远的陶罐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这比原先已知的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时间还要早好几百年。
报道称,科学家表示,他们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两个遗址中,发现了残留葡萄酒化合物的陶罐,这些8000年前的陶罐成为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最早”证据。
(3)波尔多葡萄酒起源于什么时期扩展阅读;
葡萄酒的好处
1、滋补
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它可以不经过预先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对体弱者,经常饮用适量红葡萄酒,对恢复健康相当有利。此外,经常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还能预防衰老、延年益寿。
2、助消化
葡萄酒能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能使胃液分泌增加120毫升。葡萄酒中单宁物质,可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调整结肠的功能,对结肠炎有一定疗效。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于消化,防止便秘。
3、帮助减肥
葡萄酒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每升干葡萄酒中含525卡热量,这些热量只相当人体每天平均需要热量的1/15。饮酒后,葡萄酒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消化,在4小时内全部消耗掉而不会使体重增加。所以,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人,不仅能补充人体需要的水分和多种营养素,而且有助于减肥。
Ⅳ 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萄酒最早大约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黑海与里海间的外高加索区。传播路线,一般被认为是由外高加索区传到土耳其与美索不达米亚,然后再由腓尼基人与希腊人将葡萄带往西欧。后来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直至17世纪,葡萄酒都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与政治色彩。对基督教徒而言,葡萄酒是耶酥的血液。整个中世纪,基督教会对葡萄园的建立和维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世纪,一场葡萄病虫害袭击了整个欧洲大地,仅法国就有250万公顷的葡萄园受到殃及。最后根治的方法是将欧洲种葡萄嫁接到美国种葡萄上。多么奇特的结合!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取代葡萄园天然环境的重要性。1936年,法国开始建立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系统,不仅控制葡萄酒的品质,同时也在于规定和保持各地葡萄酒的特色和传统。
对于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希腊荷马的史诗(Iliad和Odyssey)中就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为黑色。而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也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田园风情的葡萄园。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图3),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这些地中海沿岸发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说明当时的葡萄酒贸易规模和路线,显示出葡萄酒是当时重要的贸易货品之一。
Ⅳ 葡萄酒的发展史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圣经中创世纪第八、九章说道诺亚醉酒的故事:诺亚是亚当与夏娃无数子孙中的一个男人,十分虔诚地信奉上帝,他也就成了后来人的始祖。当上帝发现世上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在地球上发一场大洪水,来清除所有罪恶的生灵。诺亚遵循主的旨意,挑选地球上所有的植物(他挑选的植物就是葡萄)、动物种各一对雌雄,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西姆Sem、可汗 Coham和迦费特Japhet),登上了自制的木船,即著名的诺亚方舟。经过150天的洪水淹没后,在第七个月零17天,方舟被搁在了阿拉拉特山上(土耳其东部,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伊朗交界的边境地区)。此后,诺亚开始耕作土地,并种下了第一株葡萄植株,后来又着手酿酒。一天,他一人在帐篷里独自开怀豪饮,烂醉如泥。他的儿子可汗发现诺亚赤身裸体的醉躺在地上后,叫来了西姆和迦费特,后两人拿着长袍,倒退着进帐篷背着面给父亲盖上,没有看父亲裸露的身体。诺亚酒醒后,就诅咒可汗,要神让可汗的儿子迦南一族做迦费特家族的奴隶。自己酒后失礼,却迁怒于儿子,更有甚者,还要罚自己的孙子为奴。“酒后无德”,看来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虽然圣经上并没有提到诺亚是否有带葡萄酒上船,但从他一下船就先栽培葡萄以便酿造葡萄酒看来,似乎可以推断他心目中除了感谢上帝以外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种葡萄酿酒。当然,诺亚酿酒是希伯莱人的神话故事,而绝非事实。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初至埃及,后到希腊。但是,有真正可寻的资料中还是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图1)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特别是浮雕中(图2),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酿制步骤和饮用葡萄酒的情景,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此外,埃及古王国时代所出品的酒壶上,也刻有伊尔普(埃及语,即葡萄酒的意思)一词。西方学者认为,这才是人类葡萄与葡萄酒业的开始。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著名作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曾描写到:“古埃及有十分出色的品酒专家,他们就像二十世纪的雪利酒(Sherry)产销商或波尔多酒经纪的酒样,可以自信并专业地鉴定酒的品质。”
对于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希腊荷马的史诗(Iliad和Odyssey)中就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为黑色。而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也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田园风情的葡萄园。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图3),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这些地中海沿岸发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说明当时的葡萄酒贸易规模和路线,显示出葡萄酒是当时重要的贸易货品之一。在美锡人(Mycenaens)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不仅是贸易的货物,也是希腊宗教仪式的一部份,公元700年前,希腊人就会举行葡萄酒庆典以表现对神话中酒神的崇拜。对葡萄酒和醉酒有关的狄俄尼索斯(Dionysos)神的崇拜礼仪以及葡萄栽培,盛行整个希腊。狄俄尼索斯神是希腊的葡萄酒神,也是希腊最重要、最复杂的神之一。花瓶上的狄俄尼索斯和跟随他的疯狂女人(由画家Amasis创作)他是宙斯神(Zeus)与西姆莱女神(Semele)在离奇的情况下所生的儿子。狄俄尼索斯神在希腊意味着快乐的生活、游戏与盛大的节日,因为他喜欢端着酒置身于女祭司们的喧闹之中。希腊人认为他是出自于某种盛典节日之时的保护神。一个出自于公元一世纪的新雅典风格的波黑斯(Borghese)陶瓶上,雕刻有狄俄尼索斯神醉酒的场面:由一个森林之神撒提亚斯(Satyrs)搀扶着烂醉如泥的酒神,酒神手中的杯子掉在地上。而巴克斯(Bacchus)则是罗马的葡萄酒神,他是罗马象征葡萄与葡萄酒、荒淫与放荡之神。他就好似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但在罗马的教义中作用不大,荒淫、放荡的巴克斯和他的追随者(由Cornelis De Vos创作)而是特别受到少数入教的信徒的崇拜。在充满神秘气氛的酒神节中,教徒们跳起狂欢的酒神之节舞,以至于罗马元老院不得不出面干涉,以平息混乱。有关巴克斯神的出生,在梵蒂冈(Vatican)博物馆的一块古代浅浮雕上记录了这一场景:从西姆莱女神腹中取出巴克斯后,朱庇特主神(Jupiter)将小巴克斯置于大腿中3个月。小巴克斯足月后从父神的腿中降临出来。此时,站在一旁的畜牧神海尔梅斯(Hermes)手捧衣衫,准备为幼神接生。其后掌握生、死、命运的三位帕尔卡(Parques)女神为这位新生神婴祷告。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Canavaggio,1573-1610)以他“无情的真实”表现手法,创作了多副巴克斯形象。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但在当时,高卢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并不重要。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在公元一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Rhne Valley);二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Burgundy)和波尔多(Bordeaux);三世纪时已括抵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最后在四世纪时出现在香槟区(Champagne)和摩泽尔河谷(Moselle Valley),原本非常喜爱大麦啤酒(cervoise)和蜂蜜酒(hydromel)的高卢人很快地爱上葡萄酒并且成为杰出的葡萄果农。由于他们所产生的葡萄酒在罗马大受欢迎,使得罗马皇帝杜密逊(Domitian)下令拔除高卢一半的葡萄树以保证罗马本地的葡萄果农。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其后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法国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可以说是法国传统葡萄酒的典范。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源头竟然是教会——西多会(Cistercians)。
西多会的修道士们可以说是中世纪的葡萄酒酿制专家,这故事源于1112年。当时,一个名叫伯纳?杜方丹(Bernard de Fontaine)的信奉禁欲主义的修道士带领304个信徒从克吕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产区的科尔多省,位于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内一个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会。西多会的戒律十分残酷,平均每个修道士的寿命为28岁,其戒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修道士们在废弃的葡萄园里砸石头,用舌头尝土壤的滋味。在伯纳德死后,西多会的势力扩大到科尔多省的公区酿制葡萄酒,进而遍布欧洲各地的400多个修道院。
西多会的修士,沉迷于对葡萄品种的研究与改良。二十世纪杰出的勃艮第生产商拉鲁列洛华(Lalou Bize-Leroy)相信西多会修士会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事实上正是这些修道士先提出“土生”(cru)的概念,即相同的土质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样的葡萄。也就是他们培育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西多会的修士正是欧洲传统酿酒灵性的源泉。大约十三世纪,随着西多会的兴旺,遍及欧洲各地的西多会修道院的葡萄酒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十四世纪阿维翁(Avignon)的主教们就特别偏爱勃艮第酒,豪爽的勃艮第菲利普公爵就是他的葡萄酒的名公关:1360年在布鲁日(Bruges)的天主教会议上,与会者能喝多少酒,他就提供多少,当然博恩的稀有的葡萄酒,就仅仅能够提供他们尝一点的量了。
“饮少些,但要好”(Drink less but letter)是葡萄酒的一句不朽的谚语。不过从那时起至今,上等的红勃艮第的确从来没有大规模发展过;它的历史不如说是科尔多省地优良土壤长出的黑品诺得以尽善尽美地表现出其品质。用小桶小批量地生产,是他们的游戏特色。尤其是1789年法国革命后,由于修道院的解散和旧制度的贵族庄园被清算,勃艮第地区的葡萄园也化整为零。
到十五、十六世纪,欧洲最好的葡萄酒被认为就出产在这些修道院中,16世纪挂毯描绘了葡萄酒酿制的过程而勃艮第地区出产的红酒,则被认为是最上等的佳酿。此期间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等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在十六世纪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亚利山那等地栽种。后来,英国人试图将葡萄栽培技术传入美洲大西洋沿岸,可惜的是,美洲东岸的气候不适合栽种葡萄,尽管作了多次努力,但由于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侵袭以及这一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使这里的葡萄载培失败了。到十九世纪中期,有人利用嫁接的技术将欧洲葡萄品种植在美洲葡萄植株上,利用美洲葡萄的免疫力来抵抗根瘤蚜的病虫害。至此美洲和美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南北美洲都有葡萄酒生产,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有阿根廷、加利福尼亚与墨西哥等地。
在中古世纪后,葡萄酒被视为快乐的泉源,幸福的象征。并在文艺复兴时代,造就了许多名作。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尤以美国、澳洲采用现代科技、市场开发技巧,开创了今天多彩多姿的葡萄酒世界潮流。以全球划分而言,基本上分为新世界及旧世界两种。新世界代表的是由欧洲向外开发后的酒,如:美国、澳洲、纽西兰、智利及阿根廷等葡萄酒新兴国家。而旧世界代表则是有百年以上酿酒历史的欧洲国家为主,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
相比之下,欧洲种植葡萄的传统更加悠久,绝大多数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都诞生在欧洲。除此之外,新、旧世界的根本差别在于:“新世界”的葡萄酒倾向于工业化生产,而“旧世界的葡萄酒更倾向于手工酿制。手工酿出来的酒,是一个手工艺人劳动的结晶,而工业产品是工艺流程的产物,是一个被大量复制的标准化产品。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iete)。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地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Asi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献葡萄的景观;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纳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画(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其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右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仕女,他们各擎一长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从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ines)和葡萄(wines)之神;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区。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综观上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毁,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人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
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浮滩)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最著名的是 Phtah-Hotep墓址,据今已有6O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3OO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
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罗马法”(十二木表法Twelve Tables颁布于公元前450年)规定:若行窃于葡萄园中,将施以严厉惩罚。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菌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直至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人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19世纪中叶,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1861年从欧洲引入葡萄苗木20万株,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葡萄园,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几乎全部被摧毁。后来,用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洲种葡萄,防治了根瘤蚜,萄萄酒生产才又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
Ⅵ 有关波尔多葡萄酒历史的问题
公元一世纪:波尔多的第一片葡萄园
公元一世纪,克尔克战争的移民来到波尔多,种下了波尔多历史上的第一棵葡萄。他们根据波尔多的气候特点选择了一种叫波尔多葡萄酒史
Biturica 的葡萄,这种葡萄相对比较耐寒,非常适合波尔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许现在知道这个品种的人并不多,但它的确是赤霞珠(Cabernets)等品种的祖先。
十二世纪:葡萄酒商业口岸的诞生
1152年,Aquitaine(包括波尔多在内的法国西南部地区)的女公爵Aliénor与Henri PLANTAGENET结婚, Henri成为后来的英国国王。因此波尔多与英国的商业往来非常密切:英国人运来食物,纺织品和金属,然后把葡萄酒拉回伦敦。
由于加仑河横穿波尔多后直插大西洋,这使波尔多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大量的英国商船来往于英国和波尔多,使波尔多成为一个繁华的运输港口。频繁的商业往来极大的刺激了葡萄酒的发展。
十七世纪:荷兰对波尔多的影响
17世纪,波尔多迎来了一些新的客户:荷兰人,汉莎联盟的商人和布列塔尼人。他们购买大量的葡萄酒,然后在仓库中全部蒸馏。酒庄为了满足这些客户的需要,增大了葡萄酒的生产量。波尔多也因此开创了葡萄酒商业的新纪元。
十八世纪:美洲新大陆
在18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大大促进了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通过与美洲的移民贸易,波尔多的葡萄酒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美洲的葡萄酒进口量相比,英国的进口量还不到10%,但酒的质量远远好于出口美洲的葡萄酒,波尔多的葡萄酒让伦敦人知道了什么才是上等的葡萄酒。在这一时期,诞生了第一瓶有瓶塞并密封良好的葡萄酒。在此之前,葡萄酒交易和运输主要依靠木桶,标准的波尔多木桶容量为225升。
十九世纪:危机和繁荣
19世纪中期,可怕的霜霉病袭击了葡萄园,葡萄酒业发展一度延缓。1857年,人们发现了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在解除了霜霉病的困扰之后,葡萄酒业开始复苏并再次持续发展。著名的1855年分级,诞生了一批鼎鼎大名的列级酒庄。后来的工业革命和葡萄酒贸易自由化进一步促进了葡萄酒商业的发展,在此之后波尔多对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英国的出口量也迅速增长。在1865年到1887年,波尔多的葡萄酒发展达到了顶峰。
二十世纪:葡萄酒立法的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葡萄酒面临新的危机:生产中的舞弊行为和产品价格的下滑。为了保持波尔多葡萄酒的质量和产量,政府废除了地方监控,开始起草新的原产地葡萄酒法律(1911年)。1936年成立了INAO和AOC,通过葡萄园地理条件,品种,产量,酒精度,种植方法和酿造工艺对产品进行严格控制。波尔多大约97%的葡萄酒受AOC监控。
从1955年起,graves 和 st-émilion 地区相继采用了新的酒庄分级规则,而其它地区仍然沿袭1855年的分级。1956年波尔多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霜冻,葡萄园损失惨重。但灾难并没有击垮庄园主们,在勇敢的面对困难的同时,他们反而清醒的认识到波尔多的葡萄酒发展与世界葡萄酒的需求量息息相关,世界需求的增长直接影响本地葡萄酒的生产。同时,经过多个世纪的探索,酿造工艺和装瓶工艺日趋完善,葡萄酒的质量和产量也非常稳定,波尔多的整体产量常年稳定在60万吨左右。
为了加深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波尔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葡萄酒博览会,届时世界名酒云集美丽宽敞的湖滨展览馆,在那里你可以免费品尝每个酒庄的顶级之作。而且波尔多葡萄酒学院 拥有最著名的教授和最好的实验室,她为酒庄提供着强大的技术后盾和优秀的酿酒师,每年都有数十名酿酒师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波尔多-------无愧为真正的葡萄酒之都 !
Ⅶ 葡萄酒的起源
葡萄酒的起源
[编辑本段]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rete)。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地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Asi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在上述最早的发源地,在生活和劳动中,偶然发现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长着的野生葡萄,从而酿造出最原始的饮料,日后称之为葡萄酒。人类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而进入捕鱼、狩猎、家畜饲养和农业的时代。在此漫长的岁月中,谷物种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传于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酿造。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时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
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区。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在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神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献葡萄的景观;古希腊人喜欢葡萄酒。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腊的葡萄酒神是迪奥尼索斯(Dionysos).
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纳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画(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其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右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仕女,他们各擎一长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从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征服欧洲大陆的同时也推广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公元1世纪时,征服高卢 (今法国),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讷河谷。2世纪时到达波尔多地区。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古罗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例如,法国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酿造就归功于修道士们的精心栽培及从罗马迁居于阿维农的教皇们的喜好。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纪传入中国也是传教士所为。
1864年,葡萄蚜虫灾害曾席卷法国,法国的大部分葡萄园被毁,幸亏人们发明了把法国葡萄枝嫁接在抗虫害的美国葡萄根上,才使法国葡萄种植绝处逢生。
据史料记载:
约离现今,耶稣基督诞生4000年时,由于海陆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酒文化通过文人笔下的文章或诗歌流传开来。此时的埃及,虽然它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最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非浅。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湎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
据法国两位名画家的作品中显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法国葡萄园中采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箩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画: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头大狮子。
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综观上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葡萄酒的历史
[编辑本段]
考古学家证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起源不太明确的葡萄的酿造技术从没有停止过改进,而实际上这又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多少世纪以来,葡萄酒曾是一种保存时间很短的手工作坊产品。今天的大型商业化的葡萄酒产品应归功于一些发明创造,如高质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软木瓶塞,以及19世纪法国药物学家巴思特有关发酵的微结构的发现。
葡萄酒的演进、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衔。葡萄酒大约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流域)地区,从尼罗河到波斯湾一带河谷的辽阔农作区域某处发现的。这个地区出现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归功于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酿酒用的葡萄最初开始茂盛生长的地区。随着城帮的兴盛取代原始的农业部落,怀有领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从最早的腓尼基(今叙利亚)人一直到后来的希腊、罗马人等――也广泛地将葡萄树种与酿酒的知识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大陆。
当罗马帝国于在西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来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西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
大英帝国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统治下,成为拥有一支壮大的远洋商船船队的海上强权。她的海上贸易将葡萄酒从许多个欧洲产酒国家带到英国,英国对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马德拉白酒类的发展。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同时,法国被公认是最伟大的葡萄酒盛产国家。汤玛斯•杰佛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曾热心地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论及葡萄酒等级,并且也鼓吹将欧陆的葡萄品种移植到新大陆来。这些早期在美国殖民地栽种、采收葡萄的尝试大部分都失败了,而且在本土美国的树种和欧洲的树种交流、移植的过程中,无心地将一种危害葡萄树至深的害虫给带到欧洲来,其结果便是十九世纪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绝大多数的欧洲葡萄园给毁于一旦了。不过,若要说在这一场灾变中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园的惨遭蹂躏启发了新的农业技术,以及欧洲酿制葡萄酒版图的重新分配了。
自20世纪开始,农耕技术上的利多发展使得各地酿制葡萄酒的业者,都可以保护作物免于遭到像霉菌、动物虫害等常见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酿制过程逐渐变得科学化。同时本世纪也广泛立法来鼓励制造信用好、品质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气候温和的地区都有生产,并且有数量可观的不同葡萄酒类可供消费者选择。 从早期的农业社会一直到现在,葡萄酒酿造的进展历程可说是一篇令人着迷不已的传奇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义。
Ⅷ 葡萄酒起源于什么年代
最早的葡萄酒 我们机警而足智多谋的祖先看到鸟儿群集贪吃树上有点腐烂的果子时,他们很想知道这些果子到底有什么魔力,于是,就有了世界上第一位品尝“葡萄酒”的人。人们端起兽皮或粗木制成的碗,啜饮着里面自然发酵而形成的野葡萄汁,这场面大概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 后来,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自己培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执教于美国费城大学的分子考古学带头人帕特里克·麦高文现在所做的研究项目,就是寻找这个猜想的证据。 陶罐上的秘密 以前,麦高文曾经作为一个陶器专家被派往黎巴嫩进行考古挖掘。那地区是腓尼基古国所在地。他对出土的陶器上附着的一种暗红色残渣进行了研究,发现残渣很可能是当年作为贵族独享的紫色染料,距离现在有3000年之久。这种染料是从地中海一种软体动物的分泌腺中提取的,是一种有机物。麦高文由此得知,有机物成分可以在陶器上存留许久。他现在对葡萄酒起源的研究,就大大得益于那次研究成果。 1988年,麦高文的一位同事带给他一个陶罐的碎片,这些碎片出土于伊朗西部山中的一个古村,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了。那位同事觉得那些碎片上略带红色的污迹可能是葡萄酒的残渣。麦高文和同行一起做的试验证实了她的猜想。 他们利用多种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比如红外线光谱测定法、液体色层分离法,还有检测酒石酸的一种方法等。麦高文解释说:“我们特别留意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酒石酸。酒石酸是一种存在于中东地区的葡萄中的特殊物质。如果在试验中能找到酒石酸,那么,可以说我们就找到了葡萄产物。” 他们还从这些残留物中发现了笃耨香(地中海沿岸地方产的一种小树)的树脂。这种有香气的树脂在古代常被用作防腐剂保存葡萄酒。用树脂处理过的葡萄酒十分普遍。希腊至今还有一种松香味的葡萄酒。除此之外,这个陶罐的形状显示它的制造者有意防止氧气进入,而氧气可以使葡萄酒变成醋。 诺亚猜想 麦高文希望证明葡萄的人工培植起源于某一个特定的地区,然后从那里传播到了古代世界的其他地方。他将这个设想称作“诺亚猜想”(Noah Hypothesis)。这个名字一方面和“夏娃假说”暗合,因为“夏娃假说”认为人类起源于一个非洲母亲,而麦高文认为全世界的葡萄酒起源于一个地区;另一方面,圣经里讲,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他立即种下了葡萄藤并开始酿制葡萄酒,而亚拉腊山就在土耳其东部。 酒和人类文明史、社会及经济的关系如此复杂和密切。对葡萄酒历史的研究为探索古代诸多文明的发展演变开启了一扇大门。当你在闪烁着霓虹灯的酒吧中品味墨尔乐红葡萄酒时,你是否想象到一束来自古代酒神节上的焰火,正舞动着腰身向你讲述人类社会演变的进程。
Ⅸ 70年代波尔多葡萄酒历史
一个硬桃子和一个软熟的桃子摆在面前,你更愿意吃哪一个?大多数人选择是后者。喝老年份的酒,就是为了那份历经时间慢熟的味道,会令人无比感动。掌握好尖锋时刻,在其走向下坡路以前喝掉它是最好的。于是,我们锁定了30多年前收获的葡萄——波尔多酒70年份!
喝老年份的酒,就是为了那份历经时间慢熟的味道。人们谈起波尔多上世纪的70年代,从来用不上Great Vintage(伟大年份)这个词。但是,经过了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酿酒技术在这时有了新的提升。无论产量还是质量,20世纪70年代较之从前,的确有了些改观,酒的平衡度、复杂度和深度都做得更有水准了。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通胀率、失业率也很高。那时,美国人也无余力炒酒,大部分的波尔多不是内销就是销往英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
Robert Parker 70年代评分1970年: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个年份,左岸的Palmer和Mouton,右岸的Petrus和Trotanoy较为出众。1971年:年轻时就很好喝,也因此陈年能力较1970年略逊,欠缺一定的集中度。那一年,Sauternes的d’Yquem和Climens表现不错,左岸的Latour和右岸的Trotanoy,L’Eglise Clinet和La Dominique表现卓著。1972年:上世纪整个70年代最差劲的一个年份就是1972年了,没有办法,这一年,天公不作美,给辛苦了一年的葡萄农沉重的一击。雨下个不停,大部分葡萄未能成熟,导致酿出来的酒有生青味。可以说,整个波尔多几乎全军覆没。
1. Cheval Blanc 1970 白马1970 2.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70 木桐1970 3.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73 木桐19731973年:遭受了前一年的重创,这一年波尔多太需要恢复体力了。从左岸到右岸,除了Petrus还不错以外,其他酒庄出色不到哪里去。值得一提的是,Mouton在这一年破格由二级晋升为一级酒庄,尽管如此,1973年的Mouton据说也是差强人意呢。1974年:有了1972年垫底,这一年的波尔多并不算上世纪整个70年代最差的。酒的果味欠成熟香气,单宁极为涩口。左岸的Latour,右岸的Trotanoy算其中相当不错的。Grave产区在这一年处于左右岸之上,特别是Haut Brion和La Mission Haut Brion酒庄。1975年:单宁强不见得是件坏事,比如1975年。颜色深,果味成熟,单宁比果味略强,所以这一年的酒陈放到今天,骨架还在,肉稍显不足,但是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算是很有代表性的年份了。单宁过强也导致酒在酿成之后的两三年内进行熟化阶段,也就是睡眠期,这一阶段在Parker看来需要30年才能步入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也是Parker第一次参加桶中试酒的年份,也就是每年4至6月间试前一年份葡萄酒的期酒。1975年较为出色的是Petrus,L’Evangile,La Tour Haut Brion,Trotanoy,Haut Brion,Leoville Las Cases等。就整个波尔多的产区来讲,右岸的Pomerol和Sauternes表现都不错。
4. Chateau Latour 1970 拉图1970 5. Chateau Margaux 1978 玛歌1978 6. Chateau Haut-brion 1974 奥比昂19741976年:本来可以成为20世纪70年代的极佳年份,但是收获时的雨水让一切化为泡影。这一年比较热,气候也十分干燥,果实成熟得非常好,但是酸度较低,令其陈年能力稍逊。Sauternes在这一年表现不错,有些地区的干白也不错。1977年:老天爷非常不留情面的一年,天气冷到骨头里了,并且湿度大。葡萄大多都未达到全熟,有些甚至遭受霉运,以至产量少得可怜。1978年:开始并不理想,整个夏天也并不如意,本以为会重蹈1977年的覆辙,结果到了8月之后直到收获时,波尔多闷热又干燥。收获的时间也晚于往年,到10月才开始。所以,这一年的酒果味浓郁,单宁偏中等,熟成期约30多年。当中较为出色的有La Mission Haut Brion,La Tour Haut Brion,Lafleur,Chateau Margaux和Pichon Lalande。1978年份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与1970和1975年份相当,Grave产区也是其中表现最优秀的。1979年:这一年在凉爽的气候影响下,单宁度较高,果味也很强,但是酸度欠佳。但是,拿1979年份表现最佳的酒比1978年的大部分酒,前者在陈年能力上更强几分。Lafleur,Chateau Margaux,Le Pin,Haut Brion和Certan de May都不错。如何解读分数?96~100:杰出、伟大90~95:出色80~89:优良70~79:一般60~69:略逊低于60:次品字母代表什么意思?C:小心,可能过于老态了E:成熟较早,有亲和力I:即使最好的酒也无规律可循T:单宁依旧很强,尚年轻,有待熟成R:适合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