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2度与13度的干型葡萄酒有什么区别
酒精度不同。没了
——————————
顺便回答一下楼下,因为酵母忍耐酒精内的极限是16度,自然发酵到15度左右容酵母就都死了。不过13.5度实际上很常见,特别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
至于葡萄牙波尔图出产的波特酒是一种加强型酒,就是在葡萄酒酿造完成后加入白兰地调配的一种酒。通常情况下的白兰地度数都在40度左右。
② 为什么有十四度红酒
是什么因素让葡萄酒达14度以上?
最近有酒腻子问:以前红葡萄酒普遍12度,为什么最近遇到的都是13、14度呢?这个问题问得好!
今天红酒君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为什么酒精度这么高?!
首先要说的是,酒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这么多人科普过,就不再赘述。但是国人就好这一口,觉酒精度高才...带劲。
因此一些酒庄为了迎合国人口味,任由酒精度上涨。控好酒精度,中国市场不用愁。酒精度也能控制?难不成加酒精?
当然不是!常规葡萄酒是不允许添加任何东西的。(少量的二氧化硫除外)当然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就是当年天气实在太差,葡萄普遍不熟。一些地方(例如波尔多)允许加入少量的糖,将酒精度补充到平均水平,但这种情况不多,而且加糖的量也有严格规定,并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
那有什么方法增加酒精度呢?
常规的方法有三,不常规的方法有一。
先说常规的手法。
第一是挑品种。
一些葡萄品种天生就是高酒精度的,例如歌海娜。这属于“天生就强”型。歌海娜广泛种植在温暖的产区,如法国南部,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地。歌海娜酿造的葡萄酒度数在13、14度左右。在意大利的撒丁岛,歌海娜甚至能酿出高达15度的葡萄酒。
另外两个方法就不是“天生就强”,而是“天生要强”。
晚摘和风干,就是人为加强酒精度、浓郁度的方法。
顾名思义,晚摘就是葡萄熟了,先不鸟它。让它挂在枝头上反省反省。这样做的好处有俩。在树上继续生长,能增加糖分;挂果时间长,干瘪之后水分就减少些许。晚摘一般是延迟一到两个月采收,再晚的话就被鸟吃光了。过熟的葡萄完全发酵后,酒精度也可达到14度。当然,一般生产晚收葡萄酒的地方都不会把葡萄完全发酵,通常会保留一点甜度。
除了晚收,还有风干。
风干的思路跟晚收正好相反,风干一般会提前采收葡萄,然后放置室内自然风干3-5个月。有点像做葡萄干。为什么要提前采收呢?因为要保留更好的酸度。晚收有一个缺点,葡萄过分的成熟,果实就只剩下甜味。搞不好就会像爱情,甜到哀伤。而提前采收、风干浓缩,可以令酒更平衡,不仅有饱满的糖度、还有酸度和风味。不过风干酒由于酿造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价格会比较高,如阿玛罗尼。
最后还有一种不常规的方法,能够便宜高效地提高酒精度。而且还很粗暴!那就是直接加酒精!准确来说应该是葡萄蒸馏酒。
一开始不是说葡萄酒不可以直接加酒精吗?是的,但是这种情况真的不一般。因为这是加强型葡萄酒,比如雪莉酒、波特酒、马德拉酒等等。
一开始加强酒精,并不是为了喝得爽。(后来发现真的挺爽。)而是为了保证葡萄酒在远洋运输中不变质,才出此下策。因此加强酒被排除在“常规葡萄酒”的之外,成了小众的圈子。
现在越来越多有追求的酒庄并不是追求更高的酒精度,相反,更多是避免过高的酒精度。
酒精度过高,会带来令人不适的灼热感,同时过高的酒精度、浓郁度,会带来“暴发户”的感觉,而贵族是追求优雅。
所以勃艮第的酒买最贵也是这样原因。
由于全球温室效应,世界都变热了。各地的酒农都hold不住。原来不适合的地方变适合了,原来适合的地方,变不适了!勃艮第这种追求极致风土的产区,迎来不少的挑战。而英国南部,由于气候变暖,都开始种葡萄酿酒。真的魔幻。温度更高,更多的二氧化碳,对于植物而言,其实...还不错哒!植物靠光合作用吃饭,二氧化碳就是他们的大米。食物多了,植物的小日子当然是越来越滋润。
但对于酒庄而言,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酒庄需要的是葡萄中的“窈窕美女”,结果葡萄全吃肥了,全体变成“肌肉猛男”。酿酒师哭晕在酒窖!
未来的酿酒界,在风云变幻的气候突变的大时代下,充满未知数呢!
③ 葡萄酒的度数
葡萄酒根据分类不同,酒精含度也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
一、软饮料葡萄酒(或无泡酒):分红、白二色。这类酒被称为桌酒(TABLE WINE),酒精含量为14度以下。
二、起泡葡萄酒(SPARKING):产地有香槟(CHAMPAGNE)、布根地/勃艮第(BURGUNDY)、英塞儿(MOSELLE)、美国等,酒精含量不超过14度。
三、加强葡萄酒/加度葡萄酒(FORTIFIED):种类有些厘/雪莉(SHERRY)、钵堤/波特(PORT)、马得拉(MADEIRA)、马沙拉(MARSALA)、马拉加(MALAGA)等,酒精含量 14-24度。
四、加香料葡萄酒(AROMATIZED):有意大利和法国产的红、白威末酒(VERMOUTH),以及有奎宁味的葡萄酒等,酒精含量15.5~20度。
(3)葡萄酒12度和14度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由酿酒葡萄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所产生,也称发酵香气,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和有机酸等。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过程。酿酒酵母通过代谢作用将未发酵葡萄汁中的糖分生成乙醇、二氧化碳和其它副产物,也将含硫物质和含氮物质转化为葡萄酒的香气物质。氨基酸和糖在酿酒酵母代谢作用下可产生异戊醇、异丁醇和苯乙醇等高级醇。
酰基CoA在酯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与高级醇合成高级醇酯或与乙醇合成脂肪酸酯。葡萄酒中的高级脂肪酸经裂解反应或醇类、醛类等物质氧化反应可产生酸类物质。通过酶或酸解作用,结合态的萜烯类化合物可向游离态转化问,而且硫醇类物质也会被水解成硫醇,这些都是葡萄酒二类香气的组成部分。
④ 干红13度和12.5度的区别
1,干源红13度和12.5度是指干红葡萄酒的度数,是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也就是发酵过程中葡萄的糖分转化为酒精的含量,通常干红葡萄酒的度数在12-15度之间。
2,区别:13度和12.5度的区别只是酒精含量的差别,不影响红酒的口感、风格等。
知识拓展:干红葡萄酒是指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的红葡萄酒。
⑤ 红葡萄酒酒精12.5度、13.5度和14.5度哪个好
如果是同一个产区不同年份或者同一葡萄品种不同产区的酒,这种比较还是内有可比性的。
酒精容度的高低取决于葡萄汁的含糖量,含糖量高酿成酒的酒精度就高,含糖量高证明葡萄生长时早晚温差大,是一个还不错的年份,所以如果同一产区或者同一品种还是选择14.5度的酒
⑥ 为什么国产葡萄酒的酒精度都是12度左右,而国外的葡萄酒度数在13度、14度以上
国产的来种植条件达不到比如源法国波尔多那种最适宜葡萄生长的各种条件,葡萄中积累的糖分发酵的酒精度一般在9-10左右,故一般还要加入蔗糖提高糖度。
国产葡萄酒管理不规范,约定俗成,酒精度是在11.5-12之间。
国外有部分品种、品牌酒精度要高一些最高达到15。
⑦ 干红13度和12.5度的区别是什么
1,干红13度和12.5度是指干红葡萄酒的度数,是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也就是发酵过程中葡萄的糖分转化为酒精的含量,通常干红葡萄酒的度数在12-15度之间。
2,区别:13度和12.5度的区别只是酒精含量的差别,不影响红酒的口感、风格等。
知识拓展:干红葡萄酒是指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的红葡萄酒。
⑧ 葡萄酒四度和十四度有什么区别
低于8.5度的话,都叫低醇葡萄酒,一般甜型的居多,14度是正常的葡萄酒酒精度数,基本上是干型葡萄酒
⑨ 葡萄酒的酒精度应该是12.5度,而其它酒精度(如13.5度和14度)怎么回事
度数并不是这么绝对的,一般天然葡萄酒,最高酿酒度数极限是16°,超过这个度数专才是不正确的属,一般情况下,法国的葡萄酒大约在11.5~12.5°的比较多,在智利 西班牙 澳洲等眼光日照风土条件十分好的地方,这个度数能达到14°,也算比较常见!况且除了这个度数,葡萄酒中7、8、9、10都很常见,甚至还有无淳气泡(自然就没度数了)所以度数并不能说明太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