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鉴别葡萄酒的质量
怎么鉴别葡萄酒的质量?
A)红葡萄酒并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年份是表示当年葡萄酒质量的概念。红酒也有新鲜型和陈酿型之分,新鲜型一般果香浓郁,如博若莱酒当年即可上市。陈酿型一般酒香浓郁,醇厚,最佳饮用期视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5--10年之间。过了15年酒就不好喝了。 “保质期”从字面上讲就是物品能保证质量的期限。众所周知,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好酒在其陈年的过程中也有个从年轻,到成熟,到巅峰,再到衰落的过程。原则上讲,酒在其巅峰期时饮用是最理想的。然而即便是在其衰落期,酒的变化也是渐变的,且也不能绝对地说其就不能饮用了,只是其品质不济了,或味道不堪入口了,人们自然也就不想再饮用她了。而所谓的“变质”,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酒质粗糙或变得酸苦有异味,或是因为发生oaky现象。因此,到底那个时点算是“保质期”,是巅峰期时?还是衰落期中的某一时点? 再者,即使理论上规定,酒在从装瓶到其要转为衰落期时的时间是“保质期”,要确定这个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个时间与众多因素有关:年份, 葡萄品种,酿制工艺,产地,出品人,存放条件等等。虽然有一定规律可循(见前述的文章),但如果要定量的话还是很难的。其中某一个因素变化了,其结果也就会有不同,而常常这种变化的结果是要通过实际品尝才可最终确定的,并得到一定的预见。也就是说,每支酒,不同年份,视实际情况不同而定。显然,预先硬性的规定某支酒10年或是20年或是50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试想,1900年的Chateau d'Yquem仍然完美,这个“保质期”该如何确定呢? 当然,如果没有所谓“保质期”的规定,对于葡萄酒知识相对较少的一般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难于判断和理解的问题。也为其在选择时带来不便。但是,如果硬性规定个“保质期”势必也会造成误导。在法国等传统葡萄酒国家,也没有法律的规定,限定葡萄酒所谓的“保质期”,但消费者不会有疑惑,是因为他们有相关的知识,能进行必要的判断。
㈡ 如何看出葡萄酒的酸度
这可能会难倒一大片的专家,与其说看出酒的酸度,不如说概略地判断酒酸的多寡。酒酸是葡萄酒的主要成分(骨干),葡萄酒若是欠缺酒酸,则酒质会显得相当松散。酒酸可使得葡萄酒的气味更加明确,对于品酒后的结束阶段(Finish)和尾韵(Aftertaste)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除了使酒质表现得更有活力和新鲜度之外,同时也是天然的防腐剂。酒酸可调和与减低葡萄酒的甜味,但会增加单宁酸的强度。因此,甜度高或酒精度高、单宁酸较少的红酒,需要更多的酒酸,以维持葡萄酒基本结构。但葡萄酒的酒酸若是过量,会令酒质偏酸(Lean)、艰涩(Hard),并大大地降低酒的香气,另一方面,缺少酒酸的葡萄酒显得新鲜度不足,品酒后的结束阶段显得单调、平淡、软弱不结实,同时觉得葡萄酒的结构不扎实。葡萄酒酿造转化的过程中,单宁酸和酒酸必需保持一定的平衡,若单宁酸较多,酒酸需相对地减弱一些。葡萄酒的酒酸丰富或欠缺,会表现在外观和饮用时的新鲜度。无论是红酒或是白酒,酒酸丰富的葡萄酒,酒液会呈现比较多的亮度,外观光泽亮丽,假如缺少酒酸,葡萄酒则显得黯淡没有光泽,看起来好像陈旧的葡萄酒液体。换句话说,酸碱值(pH值)低的葡萄酒,除了酒的色泽鲜明外,还透着高亮度,酸碱值高的葡萄酒,表示酒酸偏低,光泽与亮度可能弱了许多,整体的酒色比较平凡。高亮度的葡萄酒,饮用时具有相当宜人的新鲜度,尤其在舌头外围的两侧,可明显地感受到酒酸作用,会有少许的“叮咬”感,进一步产生适量的口水,这种“叮咬”感对于白葡萄酒来说是一种先赞美之词,表示酒质新鲜之意。如果酒酸过量,可能会引起口腔内部的刺痛感,甚至类似单宁酸所形成的干涸作用,使唾液的性质改变,产生收敛性的皱折感。以葡萄酒的产区特征来说,通常来自寒冷地带的葡萄酒,普遍有高酸度的现象,主要是日照时间智短,阳光的热力较弱,致使葡萄的成熟度不足,葡萄果实的酸度因而增高,所酿制出来的葡萄酒酸度也相对提高。产自温和气候区,或较火热的产地,由于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热力足够,葡萄果实能完全成熟,酸度因此降低了许多,所酿成的葡萄酒,酸度比较缓和,但如果酸度偏低,可能会使葡萄酒的新鲜度尽失。下次品酒时,可以仔细地观察红酒的光泽是亮丽,或是黯淡无光泽,酸或不酸?是否与上述的状态相同?试试看!趣味十足。
㈢ 怎么快速识别红酒酒标
1、看标签
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及《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的内容不仅要和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食品名称,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在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必须是中文黑色字体。如果没有中文标签,且缺乏相关法定标签信息,越打着进口的名号,越可能是假的。
怎样辨别葡萄酒真假 鉴别红酒最简单的方法
2、扫二条形码
每一样商品都会有条形码的,红酒也不例外,现在手机行业这么发达,早就有这个功能,只要在购买的地方拿出手机扫一遍条形码,就能知道这酒的信息,还有价格,看看是不是被宰了。
怎样辨别葡萄酒真假 鉴别红酒最简单的方法
3、看瓶底
业内人士表示,以次充好、伪造产地,是现下购买进口葡萄酒时需要“防备”的几个方面。一些不法制造商、经销商通过不法渠道进购价格十分低廉、品质非常低劣的葡萄汁,灌装在仿造名牌葡萄酒制成的酒瓶或者是回收的名牌葡萄酒酒瓶里,再贴上假标签,冒充高档、名牌、正品葡萄酒,以牟取暴利,这便是典型的以次充好、仿冒名牌。
怎样辨别葡萄酒真假 鉴别红酒最简单的方法
4、看计量单位
原装进口红酒酒标上容量均标75cl而非750ml,如标"ml",则为进口罐装酒或假冒进口酒。
怎样辨别葡萄酒真假 鉴别红酒最简单的方法
5、看瓶塞
一般红酒的瓶塞都是有红酒品牌的名字,跟酒瓶身上的名字是一样,所以一定要在开了之后拿出来看看,正规红酒都是这样的。
怎样辨别葡萄酒真假 鉴别红酒最简单的方法
6、看色泽
正宗红酒的颜色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是天然的颜色,由葡萄酿制而成,所以颜色肯定是均匀的,可以拿出一张白纸,然后把红酒倒在纸上,看看有没水渍,是不是颜色与水渍分开有界限,如果有的话,那么这红酒肯定是假冒的,正宗的红酒是颜色均匀的。
怎样辨别葡萄酒真假 鉴别红酒最简单的方法
葡萄酒行业现在“水很深”,有些假酒包装得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成本只有几块钱一瓶。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挑选。
㈣ 如何根据酒标上的信息判断葡萄酒质量
总体来说单纯从酒标信息是无法判断葡萄酒质量的。尤其是新世界产酒专国家尤为属如此。
世界上唯一能从酒标就判断出葡萄酒质量的是勃艮第酒,等级森严的级别和不同的climat是能够一眼就看出来品质的。但也有的个例是一级园要比特级园好,这非常少见。
酒标无法判断质量最典型的案例是智利,总的来说单一园这个概念类似于勃艮第的climat,一般被认为是品质很好的,但是智利有的单一园大到三千公顷,这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酒标上的信息是无法完全判断葡萄酒质量的。
㈤ 如何判断葡萄酒发酵已经完成
酒精发酵持来续的时间一般自在7到15天左右,这主要跟葡萄品种、发酵温度、所加入的糖量有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品尝初酿的葡萄酒液来判断主发酵是否终止。如果可以闻到比较浓的酒精味,而且感觉不到甜味,就说明葡萄汁中的糖分已经大部分被转化为酒精了,主发酵过程已经结束。
按照精酿葡萄酒的技术要求,一次发酵7-15天,然后进行皮渣分离,分离后的葡萄酒就可以喝了,如果希望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更好,还可以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时间为1-18个月,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由自己决定。
把葡萄蒂去掉(注意不要剪破,破掉的葡萄就不要了)用水冲下后控干水分。把葡萄挨个捏碎放到容器里
,把所有葡萄捏碎后把白糖倒入混合均匀,瓶口用纱布裹紧,放置到温暖的地方,一天以后的葡萄,葡萄皮都浮起来,这时可以用筷子搅拌一下,继续封好口
第五天后的样子,总之我每天早上会拿筷子把葡萄皮往下搅一下。第10天的样子,酒色很清澈了
。第13天时我把葡萄皮等杂质全部捞出后盖上密封盖子继续闷
。第15天时打开盖子过滤到其它的密封罐子里继续保存。第17天时的样子,很漂亮的颜色,这个时候瓶子底会有葡萄酵母,继续把酒过滤一遍,过滤出去酵母就算完成了。
㈥ 红酒配料表怎么才不会被打假
到底存在多来少假酒?我认自为这个不好具体统计,但是我认为我们对假酒的认识仅仅是皮毛而已,其数量非常地巨大。
唐尼为了证明其说法,她还拿鲁迪•库尼亚万
(Rudy
Kurniawan)葡萄酒售假案加以佐证。库尼亚万是自称是一位身家百万的葡萄酒收藏家,其从2002年就开始出售假冒葡萄酒,金额年均高达100多万
美元,不过其已于去年落网。不过,她也表示,库尼亚万到底抛售了多少假酒到市面上,我们不得而知。她还拿被疯狂制假的1990年份的Barton & Guestier Margaux来进一步证实其说法。尽管其制假者Khaled Rouabaj在2004年就已被判刑,但市面上还存在大批的该假酒。
1945年的木桐酒庄干红葡萄酒(Chateau
Mouton-Rothschild)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仿制假冒的酒款之一。据唐尼说,库尼亚万就有该款酒的独特“配方”——50%1988年碧尚女爵
酒庄干红(Pichon-Lalande)+25%新酿纳帕谷赤霞珠干红+25%被氧化了的波尔多干红。
㈦ 怎么分辨葡萄酒是否勾对
说实话 你如果不是专业的或者行家 很难
配料表是看不出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㈧ 红酒成份怎么分辨
酒标上有没注明各种葡抄萄比例或者是不是单一种葡萄酿造对酒质的评判意义是不大的,首先,比如在法国,很少酒庄(包括列级名庄)是用单一葡萄品种酿酒,而且其酒标也不会注明各种葡萄品种的比例,但很明显他们的酒质量是非常好的;其次,按现在的中国国家标准,背标必须注明“葡萄汁+二氧化硫”,有没有标明各葡萄品种很多时候是看该酒庄或酒厂的习惯,一瓶新世界单一葡萄品种酿造的几十元的酒,其质量也不会高。
所以单纯从背标看其葡萄酒成分判断酒质好坏意义不大,再说,现在加上国内造假神通,这就是一张纸的问题,评价一瓶酒品质的好坏,是从整体分析评判,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真正喝过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