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酒的讲解
红酒是酒中的精魂,飘渺于生命的内在,又令心灵交融;她是有生命的,来自于天地恩赐,日月光泽;她幌如披着柔幔的处女,娇憨清新,浓淡相宜。
品鉴红酒,要用心灵。酒不在贵,而在适宜;饮不在多,而在品鉴。“贵”酒对你未必“好喝”。“多饮”而“不求甚解”亦无进步,不仅要用“味蕾”来品尝酒味,也要用脑来分析和记录自己的感觉。
“酒身”是品当然干红的重要内容。所谓“酒身”,是说饮酒的时候,你口里能感受到因为酒精和糖份外的其他融在酒里的物质,给你带来的“轻重感”。这种感觉令你觉得在口中的酒很“丰满”。“酒身”有丰满厚重型,有浓淡适中型,还有清香淡爽型之分。通常丰满厚重型酒精含量超过13%。浓淡适中型的酒,酒精含量在12%--13%之间,而12%以下的酒则属于清香淡爽型。
其次是“口味”问题,有些人喜欢入喉“够力量”的酒,有人喜欢入喉“平顺”的酒。好的葡萄酒口感纯正,甜度与酸度平衡,味道层次井然,并且散发着淡淡的果香。葡萄酒在橡木桶中进行长期陈酿,橡木桶会对葡萄酒提供适度的氧化,使单宁酮柔化,酒的结构变的稳定自然,并把木桶的香味融入酒中,使葡萄酒被赋予奶油、香草、烤面包、烤杏仁等香味。
当然干红酒体灵透醇和,酒韵迷人,酒色呈宝石光泽,酒香馨悠,令人心神摇曳,唇齿流芳。
2、 葡萄酒的存放方法
● 如果你将一瓶红酒放置于阳光照得到的地方,说不定一两天甚至更短的时间,这瓶酒就报销了。
● 红酒怕热多过怕冷,要在摄氏13?C的恒温下保存,太热会令酒过早的成熟。
● 震荡对酒的危害非常大,震荡扰乱了酒的分子结构,影响了他的香味,所以,刚买回来的酒最好能让之休息一下。
● 藏酒之地除了要黑冷之外,也要空气流通,而且室内保持无异味,以防止气味浸入酒中。
● 存酒必须平放,才能确保瓶塞经常湿润,而不致于干涸缩小让空气进入。
3、 如何选择干红葡萄酒
● 首先要看是否葡萄庄园生产的葡萄酒
● 其次看生产制造商是否知名,因为现在红酒品牌很多,许多都是无自己的酿造基地,而是灌装或者勾兑的。
● 注意葡萄酒的年份,好的年份才能有好葡萄
● 买酒时应注意瓶里的酒的高度,10年以内的酒,都应有到“颈弯”的高度,如果酒的“水位”太低,可能表示存放不佳。 4、 葡萄酒的
保健功能价值
只要饮酒不过量,医学证明葡萄酒有利于身体健康。饮红酒可以产生一种叫做PST—P的酵母,能防止偏头疼,但重要的是它能促进血液里有更多的HDL,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且红酒和白酒都有利于肠胃的消化。
简单的饮酒常识,让您更能尽情地沉醉在葡萄酒的香醇世界中。
●饮用温度 白葡萄酒宜先冷藏7℃-10℃左右,(可置入冰箱 1-2 小时) ,开瓶后即可饮用。
红葡萄酒,在室温15℃-18℃饮用,可以体现其最佳风味,假如能在喝酒前半小时打开瓶塞,让葡萄酒与空气接触,香味更加清香持久。
●酒杯
品尝葡萄酒最基本的设备就是要一个高脚酒杯,以便拿来鉴别酒色及避免手温传到酒中,并方便用来摇动酒杯醒酒,使葡萄酒散发出香气,展现酒质特征。
●保存方式 冬天:存放阴暗通风处。 夏天:可以用报纸包装,放入冰箱底层。
●开酒步骤 1.用刀片切开瓶口铝箔包装。 2.用软木塞专用开瓶器拔出软木塞。 3.用口布擦试瓶口。
4.轻闻软木塞味道,如闻到硫磺味、酸味、泥土味时表示酒已变质损坏,如软木塞发出花香味、果香味、生菜香味或其他香味时则表示酒质正常。
●品酒三步曲. 第一步,观赏:倒葡萄酒在高脚背中,握着酒杯,将酒对着光源观察.
第二步,闻香:轻轻摇晃酒杯,让香气缓缓释放出来,将杯子执于鼻前,闻其散发的香味。
第三步,品尝:尝一小口的酒,含在口中下颚部圆润部,慢慢咽下,让喉咙判定酒是浓是淡而让舌头来感觉其香味与酸甜度。
●佐餐 红葡萄酒适合搭配牛羊、羊肉、鸭肉、鱿鱼或调味较重的菜肴; 亦可搭配台菜红烧或糖醋鱼肉类,白葡萄酒商议与猪肉、鸡肉、
海鲜或调味较淡的菜肴;在吃汉堡或青炒海鲜、蔬菜时来配白葡萄酒 ,亦别有一番特殊风味。
●剩酒储存方法
开过的酒应将软木塞塞回,直立摆进冰箱。可先经由真空抽瓶器,将瓶内空气抽真空后,再将其直立摆进冰箱储存。(可保留风味较久)
红酒就如一个"小生命"
酿制入樽后的红酒经常被人形容为一个小生命,因为红酒的品质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就好像一个婴儿不断长大,红酒存放得愈久便愈有味道,但这个比喻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红酒。
Eric指出,每支红酒都有自己的高峰期,意思是酒的品质在这时候可以到达巅峰,味道一流;假如错过了这个高峰期,红酒的味道和品质便会徐徐下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出产年份的红酒的高峰期有不同,如何分辨它们什么时候到达高峰期,就有赖对饮用红酒的经验了。
假如大家在购下红酒后还有一段时间才饮用的话,便要好好地处理这些未开启的红酒了,否则有机会破坏了红酒本来的味道。相信大家都知道红酒并不适合存放在温度和湿度变化大的环境内,但原来同时间尽量不可以摇晃和震荡红酒。最适合的环境应该是温度保持在低于20摄氏度的室温、70%~80%湿度、黑暗和没有异味,因为环境的味道是有机会渗入红酒内的。
开瓶红酒"抖气"五分钟
终于到了真正尝酒的时候了!预备饮用红酒的过程可谓一丝不苟,所以红酒开启后的处理步骤都不容有失。要尝红酒的真正味道,一只红酒用的酒杯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错用酒杯会令红酒的口感和味道失真。一般用的红酒杯都拥有较大的杯口和杯身,实在是为了方便红酒注入酒杯后与空气的接触。红酒本质特别,酒中成分要与空气有充分的接触(俗称“抖气”),达到氧化效果,红酒的香气、味道和口感才能完全释放出来。
Eric指一般的红酒只需在开启后等待15~20分钟便达到理想的效果,某部分红酒则要放上1~2个小时。但Eric指由于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他教导尝酒的朋友们,可以让红酒每“抖气”5分钟便细尝一下,直至觉得入口舒服、味道适中,便是红酒最理想的效果。开瓶后,红酒应存放在12~15摄氏度的冰桶内,那么便可保持着红酒特别的味道和品质。除了上面的技巧要留意外,紧记原来每次注入酒杯的最多的分量,只可以是酒杯的三四成,否则会影响红酒的挥发效果。
不同场合饮不同红酒
红酒身价有高有低,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对红酒已有所认识的朋友,懂得在不同场合选择适合的红酒不但可以更好地品尝红酒,更可以避免浪费了好的红酒。Eric提醒客人在选购红酒时可以考虑四个要点:
金钱预算 一支高品质的红酒价钱范围可以很广,由100多元到几万元都有,但锁定了自己的金钱预算后,就方便选择理想的红酒,以免花多眼乱。
饮用场合
除了在平日进餐时饮用外,红酒在喜宴和派对等聚会都很受欢迎,但不同场所和环境所饮用的分量大有分别。假如在派对上会大量饮用红酒的话,所选择的红酒的价钱就可以便宜一点,而且酒的种类可以较普及,避免浪费。
葡萄种类及来源
经过以上两点因素的考虑后,大家便可以按着条件选择所喜爱国家出产的红酒。还记得上星期为大家讲解不同葡萄的种类和“新、旧世界”的红酒吗?很多时候“旧世界”红酒(法国及意大利)的价钱比较昂贵,但“新世界”的红酒品质同样得到保证,智利红酒便是其中一种较受欢迎的“新世界”红酒。至于葡萄种类方面,CarbernetSauvignon和Merlot酿制的红酒都很容易可以在市面找到。但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红酒是由单一种葡萄还是由2~3种葡萄酿制,因为出来的红酒口味和价格都大有不同的。
红酒年份 其实年份对“旧世界”红酒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选择了法国或意大利的红酒后,便要适当地挑选一个“好年份”,味道必定与别不同。
传酒师专业教导
一般的高级大酒店都会有侍酒师,他们的职责是利用专业知识,教导客人适当地选择不同的红酒配合不同食物,并提供意见给客人如何饮用红酒,务求把红酒发挥到最理想的效果。别以为只有到高级酒店才可享受这种高品质而专业的服务,现在还有一些专业的侍酒师开设了红酒店,为普罗大众教授最专业的红酒知识。像曾于瑞士修读酒店餐饮业、前高级酒店的侍酒师Eric现已从酒店跳出来,亲自开办餐厅及餐酒公司,利用自己的专业和多年累积的经验,与客人分享他对红酒的认识和宝贵心得,并推广餐饮文化;而且他的餐酒公司主张引入世界各地独有的红酒,往往都是市面比较罕有的酒种,酒的品质高而价钱是大众化。
叹红酒的四个过程
红酒能与食物配合,就更能发挥红酒的味道来。口感味道较淡的红酒,可与淡味菜式一同享用;相反,果香较浓的红酒,便与浓味一点的菜式吃用最好不过,所以红酒与红肉的配搭并不是定律来的。
对红酒品质的要求和满意程度因人而异,但利用专业客观角度来审评,Eric说红酒就好像一道菜式,要留意它的“色、香、味”是否俱全。一杯优质的红酒,入口时应有舒服的口感,你能尝到红酒的甜味、酸味、果香和果味,而不是苦涩味。假如入口时已经感到浓烈的酸味,很可能红酒还未达到适当饮用的时期,又或者已经变坏了。把红酒注入酒杯后,大家可以在灯光下把酒杯倾斜45度观察其色调。
看 Eric说优质的红酒应该充满光泽而且通透,很吸引人的;如果色泽偏向暗和混浊,这支红酒的品质相信并不高。
闻
红酒选用优质的葡萄酿制的话,品尝红酒时应可嗅到葡萄的果香味,你能想象到红酒是利用偏黑还是偏红的果实制造,而且会感到其深度和复杂性,因为往往红酒都是由超过一种的葡萄酿成的。
摇 品红酒应该用高脚杯,这样可以确保当你想缓缓将杯中的酒“摇醒”以展露它的特性,这就像搅拌锅里已经煲好的汤,使它散发香味的道理一样。
品
色和香都是感官感觉,直至真正入口时,才可以感受到红酒的质感、味道和层次;优质的红酒停留在你的口腔内时应有幼滑的感觉,慢慢感受到其香醇,然后味道会丰富起来;酒香会令你有回味的感觉,而且在口腔内久久未能散去。
B. 写红酒知识演讲稿怎么写
看到一篇文章,关于葡萄酒的,还不错。生活在波尔多这个葡萄酒文化的世界里还是应该知道一些这些东西,虽然这是个中国人写的。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也是一种社交礼仪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往作为西方传统饮品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我们该如何欣赏和享用它,如何不在餐桌上出洋相,成了社会人的必修课程,因为饮酒如今已经被公认为社交礼仪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一章 常识篇
如何拿杯子
大家知道啤酒杯和纸杯是不能用来装葡萄酒的,要不然这会跟用纸杯饮上好的咖啡一样无趣了。葡萄酒要用高脚杯来配。当然装中国烈性白酒的小杯就太小了,还不够喝一口的呢!拿杯子的时候,如果采用拿白兰地的手势,那就有冒充行家的嫌疑了。手的温度不同于酒温,手温会影响到葡萄酒的风味,只有拿酒杯柄和杯托才不致影响酒的温度。这才是正确的持杯手势。
第一章 常识篇
如何在餐厅享受服务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点酒经验,建议请服务生为你点的菜配酒。点好酒,服务生会倒一点酒让埋单的客人来试。记得千万不要像我在厅见到的一位先生一样,他竟说“怎么不先给主客倒?给我倒也不倒满了?没礼貌!”一下子将服务生僵在那里了,做对了还挨训,又不敢当面得罪这位客人,只有背后笑他土。
中国人讲究“酒满心诚”,而葡萄酒倒满了就无法摇晃酒杯,使酒里的香气挥发出来了。闻不到香气如同盲眼看美人,花了钱却没有充分享受它,太可惜了。所以内行的做法是酒占杯子的三分之一最好。当然品尝过后(如在吃饭的时候),倒入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杯的葡萄酒也是可以的。
第一章 常识篇
避免野蛮干杯
只要拿起高脚杯就会使人变得高雅起来。碰杯是很有必要的,葡萄酒是五官都能享受到的妙品,眼睛可以欣赏它迷人的颜色,鼻子可以闻到它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碰杯时悦耳的声音则是给耳朵享用的。
自古就有的野蛮干杯,从皇帝赐酒臣子不得不喝演化成中国人饮酒的霸气,从对下级、对朋友、对生意伙伴,到“是朋友就干杯,够义气就干杯,想做成生意就干杯!”当年的武松喝十二碗酒打死了老虎,而如今好干杯的酒民先打倒的是自己的胃。
葡萄酒的佐餐性和高雅情调对我们逐渐远离干杯习惯也许会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那些好酒,它们是有灵性和生命的,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干杯,没有细细品味,实在是糟蹋了它的美貌和内秀。真正美好的酒不单是它的广告、酒标、酒瓶所包装的外在美,更主要的是酒本身以及它的故事、产地的风土人情和酿酒师的心血所蕴含的内在美。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究竟有几类?
记得有位女记者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干白也是葡萄酒吗?问得我目瞪口呆。不知道是谁一时兴起将葡萄酒改名为红酒了,还流传开来,使得不少人认为葡萄酒就应该是红色的,认为香槟或者干白都是用别的水果做的,实在是耽误了它们的前程。因此,严肃地说明葡萄酒的种类是必要的。
以葡萄酒的色泽划分
从颜色上来分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其中,白葡萄酒并非就是白色的,只是相对于红葡萄酒而言。白葡萄酒年轻的时候一般为浅黄色或者是淡黄绿色。红葡萄酒也有多种的红,根据葡萄酒的年龄来定。玫瑰红比红色稍淡,有洋葱皮色,也有浅红色。
以葡萄酒的形态划分
按照形态来分有起泡酒和静止酒。所谓起泡酒,就是会不停冒气泡的葡萄酒,香槟就是起泡酒。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起泡酒都可以叫“香槟”,也不要以为不叫“香槟”的起泡酒就不好!香槟其实是法国的一个地名,这个地方的起泡酒就叫“香槟”,实在是一种地名保护。香槟区以外地方出的汽酒有的也很不错的,但是中国国内某些酒厂出的那种加了很多水,人工打二氧化碳的,连汽酒都算不上,更不是香槟了。静止酒顾名思义,就是不会冒气泡的酒,如干红和干白都属于静止酒。
以葡萄酒的类型划分
从糖度来分又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每升糖度小于4克的为干型酒,4~12克为半干,12~50克为半甜,50克以上的为甜型酒。目前在我国干型和半干型酒是有的,而半甜和甜型酒就没有生产,那种加了很多糖的糖水葡萄酒根本不是甜型葡萄酒。国外半甜型酒有加拿大的霜酿葡萄酒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晚收成葡萄酒,甜型酒主要是冰酒和贵腐酒。
以葡萄酒的酒精度划分
根据酒精度来分,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8%~14%,而加强型葡萄酒的酒精度在15%~22%之间,如葡萄牙的波特酒和西班牙的雪莉酒。前者在发酵中加入了白兰地,后者则在发酵结束后添加。(这类酒的口味一般会甜,但也有不甜的雪莉酒)完全用酿酒专用的葡萄来做的酒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类。相信我今后再也听不到“香槟也是葡萄酒吗”、“白兰地是不是好葡萄酒”之类的问题。
第一章 常识篇
水做的葡萄酒?
记得我在某次酒会上给消费者讲课的时候,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我是来自国外的酒评人,不是目瞪口呆,就是要笑掉大牙。怎么会问如此可笑的问题?葡萄酒当然是100%的葡萄酿造的,难道还加水勾兑吗?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还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奇怪。除了黄酒和白酒都是“哪里的水好,哪里的酒就好”这个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外,一般市场上的确存在着这种加了水、色素、酒精的东西。这类东西一般是甜的,装瓶时还加过防腐剂,最好别喝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没好处的。即使中国人的胃结实,喝了也许不会生病,但是喝多了掺水加色素、香精和食用酒精的酒,就像吃味精和熏肉一样,多了总是不太好的。这东西也不可能像真正的葡萄酒那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清除体内多余胆固醇、美容养颜等效果的。
如何辨别这类酒呢?主要是看酒标,背标上通常标注着水和葡萄汁含量的百分率,现在葡萄汁的含量可能是提高了,但还是比不上100%葡萄酿造的酒。当然也会有加了水却没有标出来的葡萄酒,不过只要大家掌握葡萄酒知识,就会知道如何识别了。
对于真正的葡萄酒,我们是不是可以加水和其他东西来喝呢?
其实加与不加都在自己的喜好。你认为好就可以,只是道理还是要明白的。如果加了东西,葡萄酒的香气和味道一定是受影响的,所以雪碧、可乐、冰块、冰水什么的,最好加在最普通的葡萄酒或者味道不怎么样的葡萄酒里。
如果是相当好的、昂贵的葡萄酒,加东西实在是糟蹋它了。曾经在一家俱乐部亲眼目睹,有人将一瓶价值二千多块的产自拉斐庄(ChateauLafiteRothschild,法国五大葡萄酒名庄之一)的酒加了雪碧来喝,那真是暴殄天物!我本想冲过去抢救,拿两箱王朝葡萄酒跟他们换,让我的朋友一把拉住了,让我别闹事。要是让这家酒庄主人和酿酒师看到真是要气晕过去的。
当然如果是夏天,你想用便宜的葡萄酒来解渴,加点其他饮料冰凉消暑也是不错的。
这种加了水和色素的酒究竟是不是葡萄酒呢?在外国是没有的,国际公认的能够叫葡萄酒的一定是100%采用葡萄和葡萄汁来酿造的。虽然中国唐朝就有葡萄酒了,可是近代葡萄酒还是西方传过来的。我们对这美好的饮品还很陌生,社会上也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毕竟不能要求我们每位消费者都是专家。不过,葡萄酒的确是个趣味非凡、提升生活品味的美好事物,并不是有钱就能完全享用它,你还需要真正懂得它。如果我们既能品它的美味,又能解它的风情,还了解它出产地的风土人情,学到丰富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适合中国菜吗?
可能不少人都认为葡萄酒配西餐可以,但不一定适合中国菜,白酒和黄酒才是与之相配的。其实在所有酒种里再也没有比葡萄酒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菜基本上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葡萄酒。
说起浓郁的红葡萄酒配中国菜,还真是有点为难。如果是吃偏甜的菜(如上海菜和江苏菜),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和甜味一结合就发苦。所谓单宁,就是葡萄酒的苦涩味道;单宁来自葡萄皮和橡木桶,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如果配辣菜(如四川菜和咖喱菜),和酒里的单宁一结合会越喝越辣。如果用红葡萄酒配海鲜,酒中的单宁会使鲜嫩的肉变得粗糙不堪,非常难吃,单宁也会加重八爪鱼和鱿鱼的腥味。这时应该选择单宁含量少、果味较好的红酒。当然成熟度好的红酒也是可以的,因为陈年红酒里的单宁较为圆润,非常适合搭配浓郁的菜肴,如鱼翅羹、红烧肉等等。
相比之下,白葡萄酒就好配多了。白葡萄酒对于刚入门的消费者来说,更易接受,因为它是不浸皮发酵而成,一般来说也不入橡木桶,没有什么单宁。例如德国的白葡萄酒配甜味菜肴就非常适合,它的酒精含量只有8%~9%,较之其他国家的干白葡萄酒要来的甜,现在上海市场上的蓝仙姑(Blue Nun)的白葡萄酒就挺适合的。对于辣菜,微甜和半甜的酒最适合不过,可以缓解嘴里的辣味。至于海鲜,两者搭配就更加美妙了,只不过白葡萄酒也有清淡和浓重之分,要根据菜肴的烹调而定。在我的经验里,清蒸或者水煮的原味海鲜(如蛤蜊、扇贝、螃蟹),还是喝清淡的贵人香(Italian Rieslng)最好,海鲜的鲜味和酒里的酸味配得非常的精彩,令人胃口大开,如果换作口味重一点的莎当妮(Chavdonnay)就会有腻腻的感觉。
葡萄酒配西餐是合适的,因为西餐都是一道菜配一道酒,而我们中餐可是所有的菜一起上。如何来配酒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如果用心选配或许还可以达到较好的地步,可是我们吃饭的时候不大可能考虑周全的。个人建议,最好还是点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比较清新爽口,可以帮我们隔离口中的味道,充分享受不同菜品的美味。当然葡萄酒配美食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仅西餐就可以写好几本书。可是中餐配酒在我们也是刚刚开始,需要大家一起来体会和挖掘!
葡萄酒配餐,相信今后会成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因为烈酒中高度的酒精会麻痹味觉,酒至半酣,就无法识得菜的滋味了。喝烈酒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是喝中式白酒,通常都不大吃菜了;至于啤酒,不仅胀肚,酒里的苦味会使菜肴的鲜美大打折扣。
葡萄酒不仅酒精度适中(都在8%~14%度之间),而且酒里的酸(特别是白葡萄酒)能分解蛋白,使菜越吃越有味。诚然葡萄酒配中餐也要搭配恰当,不过基本原则也是不难的,就是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也能造就出美味。酒不能盖过菜的味道,菜的味道不能影响酒的风味,两者口感平衡才能相得益彰。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有生命吗?
去年年末跟一帮朋友参加尾牙聚餐,有位姐妹带来一瓶酒,说是在家里放了一年,打开来试试。我讲这酒已经衰老了,她非常吃惊地问我,Susie,难道葡萄酒是动物吗?怎么会有生命呢?
是啊,葡萄酒作为一种饮品,如果用保质期实在不能揭示它真正的内涵,确切地说,应该是葡萄酒的生命期限。它跟人一样要经历出生、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和死亡的必然过程,果实成熟就启动了葡萄酒的生命旅程。
只不过每种葡萄酒的生命周期都是不同的,短的到半年,长的则有数十年以上,上好的甚至能到百年。例如云南红的鲜酒和法国勃艮地的薄酒来新酒(BEAUJOLAIS NOUVEAU)也就半年,而法国名庄的拉图(Latour)、奥比昂(HAUT-BRION)、木桐(MOUTON)的正牌酒一般都需要十年才能成熟,1900年的玛歌庄(MARGAUX)的酒,100年了还没大熟呢!
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普通葡萄酒(一般称为日常餐酒),上市的时候喝就好了,这些酒的生命周期都在2~3年。当然,不同品种的葡萄酿造的酒寿命也不一样,主要取决于葡萄本身的素质,素质好的葡萄酿成的酒寿命要长。
我喜欢将白葡萄酒喻为女人,因为白葡萄酒里是有酸的,没酸的白葡萄酒就像不会吃醋的女人一样麻木不仁,没有灵秀之气。不同的白葡萄酒真是跟各色的女人一般,有的清丽、雅致如小家碧玉,有的浓艳、芬芳如交际花,而完美无缺的酒则像化妆得体、衣着高雅、智慧超群的贵妇;有的酒如青苹果女孩一般活跃而青涩,有的酒则像成熟女人一般有内涵和韵味;在白葡萄酒的身体形态中,也有女人或丰盈或瘦弱的身影。
红酒是男人。浓郁结构感好的红酒像结实雄健的男人,稀薄的酒像体弱的男人。自身素质高的男人经历磨难后终成大器,而素质好的葡萄酒等到大熟的时候会呈现出迷人的风采,美妙得像戴天鹅绒的铁拳,自然也是身价百倍了;普通的酒只会随着时间衰败。红酒跟男人一样是要讲究健康结实的,结实的酒和男人都很迷人,而虚胖懦弱的酒跟男人一样毫无魅力。新红酒像少年一样活力十足但是太冲、太涩;成熟的酒如男人般刚柔相济。男性独有的温柔如红酒里丝绸般的口感。
葡萄酒的色泽也充分表现了葡萄酒的年龄。白葡萄酒在18~27岁之间的会呈现淡黄色带绿光和淡稻草黄,28~35岁会出现稻草黄、金色,如果是普通的干白就应该喝掉了。琥珀色和土黄色的白葡萄酒就已经走到生命的终点,不好喝了;如果是甜性白酒就不一样了,这正是成熟的巅峰。
红葡萄酒年轻的时候会呈现出紫色或者深紫色,到樱桃红和宝石红说明酒已经开始成熟,一般的葡萄酒这时喝最好。如果到了棕红、砖红色,普通的红酒就已经老了,不过好素质的红酒也是相当不错的。茶色的普通酒基本已经死了,除了好酒庄特殊的红酒。
葡萄酒的寿命还与葡萄酒的存放相关,如木塞一定要同酒接触,防止酒塞干了酒瓶里进了空气使酒氧化,存放的温度要保持在13~16 ℃度之间才能使酒正常成长。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是不是陈的香?
“酒是陈的香”这句话并不完全对,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酒都应该在上市后两到三年内喝掉,而真正陈年十年以上的好酒并不多见,就算是富人也不可能天天都去喝这上好的陈酿。葡萄酒是有生命的。
我们完全采用国产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是否具有陈年十年以上的潜力呢?根据我七年来对中国各个产区土壤、气候、葡萄种植法的调查以及国内各葡萄专家的共同分析研究,我认为除了山西怡园酒庄的葡萄酒有可能陈年十年,其他地方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真是百分百国产葡萄酿造的酒,存了十年,酒早就死在瓶里了,你如果喝也是喝它的尸体。
如果在市面上见到这种年份很长的国产酒,希望大家注意,这种酒99%就是国外进口灌装的,甚至连进口酒也不可能达到那个年份。我不能断言这个酒不好,但是最起码这家酒厂在欺骗消费者,以虚假年份牟取暴利!
普通的白葡萄酒通常有两年生命,酿造出来后的第一年是它最好的青春期,到了第二年就开始老了,比如用2001年收获的葡萄酿造出白酒,2002年春末则是该葡萄酒最好的时候。有些白葡萄酒的生命周期也能达到10年以上的,而红葡萄酒一般比白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要长一点。一般来讲,酒的素质越好,它的生命周期就越长,你要是在它没有成熟的时候喝会觉得口味不佳。不同品种和品牌的酒,生命周期也是不同的,这是葡萄酒的复杂之处,需要专业品酒师来判断它的年龄.
我们还要提一提橡木桶的事情。大家以往的概念是“酒是陈的香”,那么用来装酒的木桶也是越老越好了?其实这都是我们理解的误区。我在欧洲的时候,酒厂老板要想在我面前显示他们的酒有多好的话,一定不忘记说他们每年都要进很多新桶。
实际上用来储存葡萄酒的橡木桶一般只用两年,最多三年酒厂就要扔掉或者处理给做白兰地的酒厂了,因为橡木桶的精华都已经被葡萄酒抽光。如果说这个桶是有百年历史的老桶,木头都要槽了,如果保养不好,还有一段时间不用,烂木头的味道就能混进酒里去。这样的木桶在展览馆做展览还可以,如果还装了百年的酒,那真是欺骗小孩子的把戏了。所以说,我们如果经验不够丰富,就买新一点的酒喝,避免花冤枉钱喝不值当的假老酒。
第一章 常识篇
喝不完的酒怎么办?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喝葡萄酒了,特别是老年夫妻,当其是养生之必备饮品。可是面对一瓶750毫升的酒,酒量浅的老夫妻实在无法一次消耗掉,但也不能因为节约而过量。就算有酒量的人,对于价格不菲的葡萄酒,还是舍不得一次喝光的,但又不可能要求大部分酒厂都用小瓶包装。那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葡萄酒打开后遇到空气就会开始氧化。刚打开的酒是需要氧气的,比如说酒倒入杯子时,我们还要晃动酒杯,以便与空气充分接触,使酒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浓郁的酒在饮用之前还需要提前一小时开瓶醒酒。
然而葡萄酒和空气接触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葡萄酒氧化,酒的美味也会失去大部分。因为葡萄酒的酒精度较低,一般在8%~14%,而40度以上的烈酒一般不大会变质。如果开瓶后一次喝不完,家里又没有专门抽真空的酒具,最好就用软木塞封住瓶口(原来的木塞颠倒过来,一般都是可以塞进瓶子来封口的。)然后将这瓶没喝完的酒放进冰箱冷藏,因为温度越低酒的变化也就越小,但是切记再将酒拿出来的时候,一定要等温度升高后再打开喝。以这种方式存酒,第二次打开喝的时候,酒的风味肯定会降低的。
不过也有例外。记得2002年早春我还在青岛的时候,因为要搬到上海,无心再藏酒,就将波尔多一家酒庄主人送我的1999 年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打开来喝。他跟我讲过这酒是可以在瓶里陈十年的好酒。我刚打开,酒太新了,果味不明显,还很涩,喝了一杯就塞了木塞放在外面。我几乎忘了这件事情,一个星期都放在那里。我以为这酒应该是坏了,不料打开一闻,酒里竟散发出浓浓的黑色浆果的香气,如黑加仑,如黑樱桃,如李子。酒液在口腔里像丝绸般的幼滑。我后来知道,开瓶后加快酒的成熟,毕竟是波尔多的好酒,本来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经常在家里喝葡萄酒,我建议大家最好买一个抽真空器具,这东西虽然在国内还不普及,但是在葡萄酒专卖店应该买得到。这也是一整套的器具,一般包含抽真空器和两个瓶塞,先将软的塑胶塞子放在瓶口,再将瓶内的空气抽出来,以达葡萄酒保鲜的功能,一般可以保鲜三到五天。
如果是气泡酒的话,个人认为打开就要喝完。这种酒的木塞打开就不能再用了,有条件可以买个气泡塞,防止气泡外泄,否则还是喝掉吧,不然到第二天酒中的气泡都跑光了,成了呆滞的液体,无味也无趣了。
对于喝不掉的酒,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来烧菜。开了瓶的酒时间长了就会产生醋味,用来做料酒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说烧肉时,加入这样的葡萄酒,会使肉嫩而不烂,也容易熟。
在欧洲的一些餐厅,特别是乡村餐馆,厨师会将客人没喝完的葡萄酒放到一个大容器里,烧菜的时候放一勺进去,菜的滋味竟然也是美妙绝伦的。
第一章 常识篇
喝葡萄酒上头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位消费者在邮件中写道,过年的时候,他买了一个牌子的干红葡萄酒,大家喝得都不多,最多也不到两杯,应该在正常范围内,结果是喝完后全家头痛。酒标上明明写着保质期十年,而那款酒是2001年的,不应该过期。问我怎么回事?
空腹干杯喝过量,肯定会引起头痛,几千元一瓶的美酒也是一样的,这个怪不得任何酒。(这倒不见得加水做的酒才会上头,但是上头的酒一定不是好酒)。但如果没有过量的话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般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国际上都合法的在酿造过程中加的抗氧化的二氧化硫,可能是超了一点,但是对身体基本没有危害的,而有的人很敏感,超一点就上头。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第二种在我们国产酒中普遍存在,那就是葡萄在收成的时候糖度太低了,在葡萄汁里加白砂糖量超过产生2%(v/v)酒精的量,这种酒喝起来后会头痛。
究其根源,还是葡萄的产量太高了。每棵葡萄树供给葡萄果的营养是有限的,挂的果子太多,不仅葡萄糖分不够,其他有益的物质也减少了,所以用这样的葡萄酿造出来的酒是稀薄的。这就像普通家庭养孩子,养一个可以养得很好,养得多了经济实力自然就不够,造成所有孩子都营养不良。还有一个道理大家可能都明白,热带海洋的鱼长得太快,肉不好吃,而在北方的海里,生长周期长,鱼肉也美味。比如说在山西种的葡萄经过一个冬天休眠,得到了很好的营养储备,葡萄到九月份才开始采收;而在云南,冬天温度较高,葡萄往往没有很好的修养生息,七月中旬就开始采收了,所以云南的葡萄比山西的葡萄所含的物质就少多了,而用云南葡萄酿造出来的酒也比较稀薄。当然每个人口味不同,有的人可能喜欢浓郁的山西葡萄酒,而有的人则喜欢清淡的云南葡萄酒。
其实在我国的山东、河北这两个区域,都是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因此问题就不是冷水鱼和热水鱼的问题,而完全是高产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特有的问题,因为土地为农民承包所有,酒厂一般并不自己拥有土地,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葡萄的种植,而农民普遍追求高产量,以便增加收入,如此一来,酒厂再好的设备也是酿造不出好酒来的。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的消费误区
葡萄酒在中国得不到普及,主要原因除价格高之外就是消费者对葡萄酒的知识和饮用习惯的缺失,某些企业对消费者的误导和葡萄酒的重税也有较大影响。我将大家对葡萄酒认识的误区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将葡萄酒都当成红葡萄酒,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欢,要喝都喝红酒,加甜汽水也要喝红的。其实白葡萄酒才是适合于最初饮用葡萄酒的人的口味,特别是搭配一桌丰富的中餐,不大会出错,而红葡萄酒遇到甜味、辣味、原味海鲜的菜是很难配的。白葡萄酒里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酒中舒服的酸能分解蛋白,令人胃口大开,越吃越有滋味。
二、相信年份越老酒越好,导致现在市场上国产假年份的酒到处都是,而且卖得很火,真是受骗挨宰还去给人家捧场。世界上绝大多数酒都要求在两到三年内喝掉,真正有素质能陈年十年的酒很少,中国目前不可能有这种真正的老酒。
三、哪个牌子大而响就去喝这种酒,而且只喝这种不喝别的牌子。其实这种酒都是工业化生产的普通的酒,有的质量也很差的。再者说,只喝一种就像吃菜只吃一道鱼香肉丝一般,每天都吃也会吃腻了的,营养更不均衡。不喝别的酒怎么知道对比,怎么知道你热衷的牌子的优劣?为了一个牌子而放弃其他美酒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享受其他醇香的权利。
四、将葡萄酒当成白兰地、威士忌。经常在酒吧和夜总会看到有人将没喝完的葡萄酒盖上瓶塞,放回酒吧,还挂上标签,说下回来喝,这一下回都是十天八天之后了,有的还做三回来喝,酒早就氧化变坏了。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为8%~14%,而烈酒达40度;酒精度高的白兰地是不会氧化的。但葡萄酒瓶的木塞一旦被开启,空气就会开始和酒发生反应。虽然酒在几天内不会完全被氧化,但酒质的下降会非常明显;如果不能一次喝完,应尽快塞回木塞将酒冷藏;白葡萄酒可以放两天左右,红葡萄酒可略多放一两天,然而完美的酒质将不会重现。
五、将氧化了酒当成陈酒香。这也是受我们黄酒的影响,黄酒一般都有氧化味,而葡萄酒有氧化味一般就认为坏了。
六、将红葡萄酒当药。有人一听说葡萄酒能预防心血管病、抽烟的人喝红酒还能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伤害,就开始当红葡萄酒是药了,每天喝一小杯,喝个十天半个月的,也不管是不是好喝,反正中药都是难喝的。
七、当洋葡萄酒是垃圾,可能受牛血粉污染。这是很可笑的事情,其实当初这样的酒一瓶都没进入中国。
八、总是觉得葡萄酒在家里放得越久越好。这是个误区,最可气的是国内有的酒标误导消费者可以保质十年,还有的不良酒厂故意讲“可以在家里放八到十年”。我们绝大部分人家里实际上都没有理想的存酒温度,即10℃~15℃。温度高,酒成熟过快,酒会粗糙,欠雅致,很快就变老了。如果某个月的室温达29℃,已经不可收拾了。温度每增加10℃,会令酒的陈化增加一倍,整年的温度变化最好不超过5℃,如果温度在六小时内迅速升高,酒便迅速陈化,最后变坏,也会导致瓶塞热胀冷缩,木塞的封存效果丧失,导致氧化。我做过试验,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在家里存放一年,夏天有时开空调有时不开,结果一瓶法国二等特级酒庄的酒在一年后开始走下坡,再不喝掉就坏了,若换作广东那边的气候成长就更快。
九、将酒在家庭展示柜里竖立存放。如果在北京这样干燥的气候里,不出一个月再好的酒都会放坏,因为酒液接触不到木塞就会导致木塞干缩,空气进到酒里后导致氧化。
第一章 常识篇
葡萄酒里都有哪些东西?
俗话说:好吃的葡萄不做酒。我们在水果摊上见到的葡萄都是用来生吃的,并不能酿酒,因为这类葡萄个大,水分含量高,纤维也多,而含糖量是低的,用这种葡萄做酒的话,是酿造不出好酒来的。一般来讲,酿酒的葡萄都是颗粒小,但精华很多的。
曾经有位消费者问我,葡萄酒如果都是用葡萄做的,酒不会很稠吗?他是以为纤维也进酒里去了。实际上,酿酒葡萄里的纤维是很少的,一般在酿造过程中就去除。不过,在我国一些生吃的品种,如玫瑰香、龙眼,也用来酿酒,但是它们只能做低档酒,比不上真正的酿酒葡萄品种。
由酿酒葡萄变成了葡萄酒,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酒的营养和成分比葡萄要丰富多了。葡萄的主要成分有水(这种水是来自葡萄果里面的,而不是人工添加的,我们称其为“生命之水”)、酒精、单宁、酸、芬芳物质、颜色、少量的糖等等。
单宁是什么?
单宁是酒到了口里较涩的感觉。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和天然的防腐剂,也是消除我们人体内的祸害“活性氧”的宝贝。单宁是葡萄酒陈年必备的,它来自葡萄的皮和梗以及橡木桶,因而又分成熟果皮上的好的单宁和葡萄梗上青涩的不好的单宁。好的单宁非常细腻。差的单宁粗糙。红葡萄酒的单宁比白葡萄酒高,因为红葡萄酒是带皮发酵的。
为什么葡萄酒都酸?
C. 葡萄酒讲解员如何做
你首先要对葡萄酒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从各个细小的方面来讲解,比如说有些那功效,一般的葡萄酒挨好呢葡萄酒有那不同等等,你要介绍了这个酒人家一听你说就像买,就要多下点功夫了解葡萄酒!
D. 如何向客户介绍红酒
要向别来人介绍产品,自己首先源要去从他的来源 制作 文化 以及一切根本的东西了解。你要比别人更加的去了解你的产品 你所要介绍的东西。就好比有客人来你家里参观,你介绍起来就会很得心应手,从容面对。这是过去老是给我们讲的最基本的原理。 希望能帮上你。
E. 怎样去讲解葡萄酒
据实讲解,突出优点。
F. 如何推销一款红酒,推销酒有哪些技巧
红酒销售跟其它的商品销售有这很大的区别,因为红酒文化及知识太多了,作为一名红酒销售人员来说,红酒的销售不仅仅是卖酒,它同时是在卖文化。下面小编讲解一些红酒销售技巧,希望能够帮助红酒销售人员,卖出更多产品,财源滚滚来!
红酒销售人员必看:红酒销售技巧
首先,要有细致的洞察力,要从客人的穿着来判断客人的层次(不是教你以貌取人),要主动跟客人搭讪,询问客人的需求(例如:先生/女士:您好!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吗?你是买送礼的酒还是··)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柔和,眼光要真诚的看着对方,给人一种值得信任的感觉。
其次,推销酒的时候要懂得察言观色,千万不要和顾客狡辩,尽量保持一种服务的低姿态。先侧面了解客户对葡萄酒了解程度,然后比他多一点的了解再告诉他就可以了,其中*主要的是讲他喜爱的品种及品牌的介绍。大忌不要太过于在客户面前显示的专业知识,这样会让客户反感的。一句话,就是要专业,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或引导客户消费。
最后,要注意酒在货架上的陈列的牌面,要尽可能的最大化。在显眼处要摆上酒的文化背景和介绍。价签要明确,不要让人家看半天想买了却因为你的这些细节小事而*终耽误了自己的生意,甚至还会引起顾客的不满,丧失一批回头客。如果是销售红酒,应该有冷柜,将其置放在冷柜内出售。这样可以给顾客感觉你卖酒很专业
G. 怎样向人推销红酒
这酒是上层人士喝滴 让他感觉到喝你的酒很有品位、很有面子!高档货卖的就是品位 这就是红酒的核心价值....understand? 补充: 红酒推销和洋酒推销基本上在推销上是一个手法,因为很多不会喝红酒,但是又喜欢去喝点,但是又缺乏对红酒以及洋酒的认识,导致很多人在喝干红的时候,还要去兑雪碧,喝洋酒也要兑东西,所以对于推销上,基本上就别给客户讲什么酒水知识,最好就别提我这个酒有多好喝什么的,因为有可能你说的别人都听不懂,所以推销还是要回到最原始的方法,回扣,以及促销手段上做文章,最快的能把酒水推广出去的地方,首选就是酒吧,夜场,KTV等地方,但是很多大型的会所对于这些新产品多少都会要进场费用,甚至促销费用,所以,最好去和厂家能争取一点这个费用,一般在进货的时候,这个促销费用长家是算在进货费用中的,一般在1%-10%不等,但是很多人不了解酒水的这个行业费用,厂家也不会主动提,所以在签了合同,拿了货后,厂家就更不会给了,但是没关系,如果在销路上打开,赚的也是可以,如果可以再和厂家2次合作的时候,也比较有底气,更可能把头一次的促销费用一次要回来,(本人曾经在做红酒的时候就这样做过。)现在货拿到手中了,我们现在就要去找客户,首先要记住,刚开始不能贪图小利益,而把后期自己的路断了,千万不要为了出货而出货,要有一颗经营的心,因为你做的品牌可能暂时就这一个,但是以后不一定就会没有,但是你的客户也许就只有一次性的,如果失去,将会永远失去,所以,在定价和定位,以及促销力度,促销手段上要定一个目标,例如,1。而会给你做促销带来很大空间,尤其不知名的酒,(我曾经就把8块钱的红酒,卖给酒吧48块,酒吧又会卖108一瓶,具体什么牌子,我就不说了)然后多出的40块并不是自己全拿,一般要拿出至少20块,甚至30块的利润做促销,用15块钱做瓶子盖的兑付费用,比如酒吧的服务生每推出一瓶你的酒,拿盖子来,给他15块,但是这个费用切记不要让老板知道,否则,就是白丢掉的钱,再拿10块钱出来,买一点小礼物,一般几块钱的挂件,公仔等等,让老板分给服务生,做为推销的武器,因为有东西的比没东西送的自然要好卖点,或者直接给老板说,买我的酒就搭饮料,但是一般老板是不会答应,因为这样对店里的生意会有影响,所以一般和老板没混熟前就别说这个,最后5块钱就是机动的,每个月按照销售的总量而定,比如老板这个月为你销售了100瓶酒,那就是500块,可以包个红包送,也可以买个500块的东西送,但是本人建议,送他500块的酒,甚至1000块的酒,这样你还是赚,呵呵说了这么多,也只是皮毛,但是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本人卖酒卖了快10年了,基本上这几步应该让你卖个100件酒没问题,而且还能赚至少一倍的钱,希望赚了钱后别忘了我啊Xao仔 的感言: 其实就算是赚不了多少,至少你算是结识了一个小圈子,对自己也很有帮助。
H. 请一个红酒讲解专家来讲一场葡萄酒,要多少钱啊
看什么样的场合针对什么样的对象讲解什么样的知识。
3K-8K不等。
I. 怎么给顾客介绍红酒
要向别人介绍产品,自己首先要去从他的来源 制作 文化 以及一切根本的东西了解专。你要比属别人更加的去了解你的产品 你所要介绍的东西。就好比有客人来你家里参观,你介绍起来就会很得心应手,从容面对。
这是过去老是给我们讲的最基本的原理。 希望能帮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