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發出存貨計價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可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企業發出的存貨成本可以按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計劃成本核算。如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會計期末應調整為實際成本。
對於性質和用途相同的存貨,應該採用相同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財務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實際成本核算方式下,計價方法:
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1.個別計價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扣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製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先進先出法:
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發收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3.月末加權一次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除以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計算發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 + 本月進貨存貨成本)÷(月初存貨數量+ 本月進貨存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月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月末庫存存貨數量
4.移動加權平均法:
以每次進貨成本加原有庫存存貨成本的合計金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原有庫存存貨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 = (原有庫存存貨成本 + 本次進貨存貨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 + 本次進貨存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次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
5.。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下,無論材料是否驗收入庫,都要先通過「材料采購」科目核算,以反映企業所購材料的實際成本,從而與「原材料」科目相比較,計算確定材料差異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反映已入庫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期末余額若在借方,反映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即超支差異);期末余額若在貸方,反映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即節約差異)。
如果企業的材料成本差異率各期之前是經較均衡的,也可以採用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分攤本期的材料成本差異。年度終了,應收對材料成本差異率進行核實調整。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 + 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材料計劃成本 + 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 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 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B. 對企業的資產,會計都有哪些計價方法分別用於什麼項目 各種方法試舉例說明其使用.
資產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按耗用期限的長短,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根據具體形態,長期資產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分類;按是否有實體形態,可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中國會計實務中,綜合這幾種分類標准,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類別。
針對各項資產的計價方法,給你找了幾個資料,你可以參考看看:
http://wenku..com/link?url=_
http://wenku..com/link?url=_
C. 問一下商業批發企業採用什麼計價方法啊,如果是零售業企業呢
商業批發企業:購進適用進價金額法.結轉銷售成本:毛利率法,
零售企業:購進適用:售價金額法.結轉銷售成本:售價金額法
D. 商業批發企業多採用什麼計價方法如果是零售呢
十、毛利來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源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計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毛利率計算公式如下:
用毛利率法計算本期銷售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在商業企業較為常見,特別是商業批發企業。同時,採用這種方法,商品銷售成本按商品大類銷售額計算,在大類商品賬上結轉成本,計算手續簡便。
十一、零售價法
零售價法是指用成本佔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基本內容如下:
(1)期初存貨和本期購貨同時按成本和零售價記錄,以便計算可供銷售的存貨成本和售價總額;
(2)本期銷貨只按售價記錄,從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售價總額中減去本期銷售的售價總額,計算出期末存貨的售價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