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怎樣產生的
葡萄酒中的酒精是由葡萄汁中的糖分轉化而來。葡萄榨汁後,葡萄皮上的酵母菌溶解在葡萄汁中,把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葡萄酒是天然健康的酒類飲料。
2. 糖能轉化為酒精嗎,在什麼條件下
最早的人發現,只要把熟透的水果、糧食甚至是牛羊等家畜的奶,放置在如倉庫、樹洞、竹筒、陶瓮或木桶等各種容器中,放置數十天甚至數月、數年後,即可得到各種美味的酒。但是當時的人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至於酒是如何形成的,更是無法解釋,而將其歸因為上帝或神仙的傑作。在十七世紀時,劉文厚(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利用自己發明的顯微鏡,發現在啤酒及葡萄酒中有微小的生物存在。直到公元一八五○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才證實啤酒及葡萄酒的形成,主要是由酵母菌(Yeast)這種微生物在釀酒原料中生長及代謝所致。
酵母菌主要存在於果實、採收器具、動物咬嚙過的果實部分及釀酒用的器具中。以葡萄酒為例,把葡萄採收後存放在木桶中,其中的酵母菌即可利用葡萄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如糖類、維生素、蛋白質及脂肪而生長。酵母菌分解葡萄中的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產生酒的主要成分——乙醇,而且在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各種香氣物質,如高級醇、酯類、脂肪酸及其它的特殊物質,形成香氣及口味復雜的葡萄酒。
酒類的釀制是否單靠酵母菌的作用就可以完成呢?答案有時是否定的。雖然釀酒用的酵母菌會利用簡單的糖類,如葡萄糖、蔗糖、麥芽糖及乳糖等,直接把水果釀成各種水果酒,但是若原料是米、麥、高粱等穀物,其中的糖類屬澱粉類多糖時,酵母菌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這時就需要黴菌(Fungus),如麴黴菌、根黴菌及毛黴菌等的作用。
黴菌可以產生多種酵素,如澱粉酶、蛋白酶、及纖維酶等,可分解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質,如澱粉、蛋白質及原料外層的種皮等,產生簡單的糖類、氨基酸及核酸等物質,提供酵母菌的生長。所以在亞洲地區的傳統酒類,如中國的紹興酒、高粱酒及日本的清酒,都是使用黴菌及酵母菌共同發酵生產的穀物酒。這種黴菌及酵母混在一起的菌種稱之為酒麴。現在可以在傳統市場買到的白曲(又稱酒葯),就是酒麴的一種。
其它利用澱粉原料製造的酒類,包括以大麥做成的啤酒及以馬鈴薯製成的伏特加。啤酒是利用麥子發芽時所產生的酵素,進行澱粉等大分子的水解,並利用酵母菌產生酒精及其它風味物質。在酒精發酵後期或熟成期間,會有乳酸菌或產膜酵母菌參與,產生更多的風味物質如乳酸及各種香味物質如醛類、醇類及酯類等,進一步提供酒的風味而製成各式發酵酒如葡萄酒、啤酒、清酒及紹興酒等。
發酵酒再經由蒸餾可製成含高量乙醇(一般在 40% v/v 以上,其中 40% v/v 代表溶質體積佔全部體積的百分比是 40%)的蒸餾酒,如威士忌、白蘭地、高粱酒及燒酒等。此外,浸泡不同原料如中葯、水果及香草植物等,在發酵酒或蒸餾酒中,再經一段時間熟成,則可製成再制酒如蔘茸酒、五加皮、梅酒、龍眼酒、荔枝酒及杜松子酒等。
酒的成分相當的復雜,包括水、醇類、酯類、有機酸類、多元酚類、糖類、含硫化合物等。隨著各種成分及含量的不同,產生許多樣式不同的酒。
影響酒品中成分的因素包括原料種類、氣候、原料栽種方法、加工方法及使用菌種等。如何釀造一種令人喜愛的好酒呢?在中國的釀酒業中,自古流傳的一句名言:「曲為酒之骨,糧為酒之肉,水為酒之血。」意思就是說釀酒所使用的菌種、原料以及水是影響酒品質的三大要素,有好的菌種、原料以及水,再配合優良的加工技術,才可以釀造出好酒。
3. 自製葡萄酒能將葡萄中的糖轉化為酒精嗎
自製葡萄酒,就是利用酵母的作用,轉化葡萄中的糖為酒精的過程。
4. 釀葡萄酒時,能把葡萄糖變成酒精的是
在釀葡萄酒時,由於條件較封閉,氧氣不足,酵母菌多進行無氧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有氧呼吸不生成酒精,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細胞已死亡.
5. 葡萄糖怎樣轉化成酒精並產生二氧化碳
葡萄糖
(己糖抄激酶)→6-磷酸襲葡萄糖
(磷酸己糖異構酶)→6-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激酶)→1,6-二磷酸果糖
(醛縮酶)→磷酸二羥丙酮 +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羥丙酮
(磷酸丙糖異構酶)→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異構酶)→2-磷酸甘油酸
(烯醇式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 + CO2
(丙酮酸羧化酶)→乙醛
(乙醛脫氫酶)→乙醇
6. 葡萄糖轉化成酒精的化學方程式
葡萄糖轉化成乙醇的化學方程式: C6H12O6(葡萄糖) --(催化劑,加熱)--> 2CH3CH2OH + 2CO2↑
7. 葡萄酒的糖分怎麼提煉出的
製作葡萄酒糖分不需要提煉,在發酵的過程中,糖分會轉變成酒精。
8. 葡萄酒發酵前放了糖,現在有幾天了,如果在加糖,糖是轉化為酒精還是增加甜度
葡萄酒釀造,之所以加糖,目的是改善漿果成熟度不夠所導致的糖度過低,為了釀專造出需要酒精度數的酒。屬實驗室或工廠里紅葡萄酒的製作流程一般都是:葡萄破碎、加二氧化硫、加糖、加酵母、主發酵、壓榨過濾、倒罐、陳釀。一般家庭做葡萄酒,由於沒有人為添加酵母菌,所以發酵進行的緩慢。糖轉化為酒精的效率也就降低,按你說的發酵已經結束(可能只主發酵),如果酒精度數沒有達到你的期望,或者殘糖量也不符合你的要求的話,你是可以加糖的,不過一定要記住,除非你能讓發酵重新啟動,否則你加入的糖只會增加酒的含糖量,而不會增加酒精度數。
9. 自釀紅酒時如何將糖粉完全轉化為酒精
密封發酵7到10天,等到瓶子里不再冒氣泡,就算完全發酵
10. 自己家做的葡萄酒,用葡萄和白糖,做成了為什麼會有酒精度。怎麼做酒精度會高點。
因為葡萄皮上有酵母菌,酵母菌可以把葡萄中的糖分分解成酒精,你同時加入的糖也會被酵母菌分解,所以就會有酒精度。如果想讓酒精度高一點,可以釀久一些,或者稍微多加些糖,記得密封工作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