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西餐廳如何向客人推薦紅葡萄酒
看看有沒點牛扒,一般點了牛扒的推薦紅酒的成功機會比較大,另一方面,一定要有女士在場!在這種場合,大部分男士都會變得很紳士的
另外,推薦的酒,就不要推薦小酒廠的了,建議西餐廳一定要把法國榮耀(國際知名葡萄酒品牌,法國每出口5瓶葡萄酒,就有一瓶是這家公司的)全系列葡萄酒(法國榮耀波爾多,赤霞珠,美樂,聖母院,中國紅)貯備一些,以滿足不同階層的顧客
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採納!
② 第一次吃高級西餐時該點怎樣的紅酒
服務生,來瓶82年的拉菲。(ಡωಡ)
③ 一般在西餐廳點紅酒有沒有什麼講究的
在西餐廳點紅酒講究的是配菜紅酒的搭配。
波爾多葡萄酒選專擇較多。葡萄酒與美食的搭配源屬自西餐的一套體系。西餐從頭盤到甜點,每道菜都有自己的登場時間,而每一個登場時間都可以有一瓶葡萄酒與之配對。
波爾多還有更多的平價朴實的酒,除了常見的干紅,也有白葡萄酒、桃紅酒,而蘇岱地區也是法國最好的貴腐甜白的產地,用來搭配甜品堪稱一絕。
(3)西餐如何選紅酒擴展閱讀:
葡萄酒最好不配辣菜。美食家嘗試過用干白搭配生煎包,因為生煎包的肉餡就是比較單純的肉的味道,可能有點咸,比較容易搭配干白的酸。中餐與葡萄酒的搭配法則是盡量從一些味道清淡的食物開始,不能找味道太復雜的食物,這更容易尋找到混合的妙處。
波爾多櫟樹庄園的桃紅葡萄酒屬於新一派,純粹、純凈是它最大的特點,櫻桃的味道很明顯。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用它來搭配白菜煎餃,雖然餃子稍顯厚重了些,但酒體的酸度同時被降低,後味的甜便小小地被激發了出來,可以算作是一種趣味搭配嘗試。
辣味的食物不容易搭,是因為倘若葡萄酒的單寧太過強勁,容易遮蓋掉食物本身的香,而如果酒體太弱,又失了平衡。
④ 西餐中如何搭配紅酒
吃紅肉,就上紅酒,酸點的吃前上,餐時和好的,餐後配點甜的.
如主餐是白肉,就上紅或白葡萄酒,如主餐是海鮮就別上紅酒.
⑤ 一般西餐廳的紅酒怎麼樣
這個問題涉及到葡萄酒禮儀,下面是點酒過程要點:
一、查詢是否有winelist。想點葡萄酒但又發覺餐桌上並沒有葡萄酒牌,winelist或酒水牌-beveragelist上沒有葡萄酒是,應該問侍應生有沒有winelist。winelist通常不會擺在餐桌上,只會待顧客查詢時才拿出來,這是餐飲業的慣例——尤其對於高級的西式餐廳。
二、向侍應生念出想點的葡萄酒的名稱。正式向侍應生點酒時,請念出葡萄酒的大概名稱。何謂大概名稱?
通常包括三點:
〈一〉、酒庄名字或品牌。如chateaulafrance(酒庄)、romeo&juliet(某法國牌子)或cartavieja(某智利牌子)。
〈二〉、該葡萄酒的款型。出葡萄酒的款型有二大分法。
(1)、以產區為准,這在歐洲尤其流行。每個產區都代表大約某一種風格,於是約定俗成,以產區為種類。
(2)、以葡萄的品種為類,這在新世界——亦就是非歐洲國家尤為流行。不同的葡萄品種帶來不同口味的葡萄酒。
(3)、以系列名稱為主。以中國最出名的酒庄張裕為例,出產了數個檔次的紅酒,最高級的叫高級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次者為干紅葡萄酒。留意一點,系列名稱可能包括葡萄品種。
〈三〉、年份。較專業的飲酒者會視同一品牌不同年份所出的酒為不同的酒。此做法尤其適合於歐洲葡萄酒,原因歐洲每年之天氣極盡不同,因而所出的酒不同年份可能有頗大的質量差距,風格也可能是年年不同。舉例,以下是五支不同的葡萄酒在winelist上的寫法。讀者請嘗試在不需全讀所有文字情況下向侍應生指出該葡萄酒....葡萄酒牌winelist法國francebordeaux1.chateaulafrance,medoc,crubourgeois,1998beaujolais2.romeo&juliet,beaujolais,1997義大利italypiemonte3.borgognebarolo,1997智利chile4.cartaviejamerlot,manle,1999中國china5.張裕高級解百納葡萄酒,1995
三、開瓶前確定該瓶葡萄酒。
點酒後,侍應生便會取出該支葡萄酒讓你過目——侍應生不可在顧客未察看該瓶葡萄酒便開瓶。因為顧客可以:
〈一〉、察看葡萄酒是否本人所點的酒。規矩是,如果你點了頭意示侍應生可以開瓶,即使最後你發覺侍應生給錯了酒你,你也不能反悔。
〈二〉、觀察葡萄酒的儲藏狀態,如酒塞有沒有嚴重的凸上——這表示木塞得不到濕潤,不能在漲大的情況下防止空氣氧化葡萄酒,如有這情況顧客可叫侍應生換另一瓶狀態更好的。
四、親眼看著酒開瓶。當顧客示意接受該瓶葡萄酒後,侍應生應在顧客面前開酒,原因可能是防止餐廳方面混入較低檔次的酒入瓶內。如果該瓶為白酒或香檳,侍應生應於開瓶前把酒放入冰桶內。如果顧客不知要冰多久,可請教侍應生——假如你對他有信心。
⑥ 去西餐廳用餐有哪些講究喝紅酒有怎麼樣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6、麵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麵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7、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10、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11、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12、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3、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14、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喝紅酒有怎麼樣?
在正式的西餐宴會里,酒水是主角,不僅它最貴,而且它與菜餚的搭配也十分嚴格。一般來講,吃西餐時,每道不同的菜餚要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換上一種新的酒水。基本的規則是吃紅肉喝紅酒,吃白肉喝白酒。其中,比較講究的規矩:
先喝白酒後喝紅酒,這里的白酒和紅酒都是葡萄酒。
先喝淺色的酒,後喝深色的酒。
先喝年輕的酒,後喝年長的酒,它講究儲藏的年份。
先喝味淡的酒,後喝味甜的酒,像白蘭地酒、威士忌酒、金酒,這種味重的烈度比較重的酒一般都是壓軸的。
一般在西餐的宴會上,在每一位用餐乾面前桌面上右邊餐刀的上方,大都會橫排放置著三、四隻酒水杯,它們之中,香檳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取用順序:可依次由外側向內側進行。
大小順序:由外側到里側越來越大,白葡萄酒杯最小,紅葡萄酒杯居中,水杯最大。
斟酒:
侍者斟酒:用餐者不要去拿酒杯或移動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等待服務生來倒,並勿忘道謝。若不想服務生給你倒酒,那麼就用指尖輕輕碰下酒杯的邊緣,這樣服務生就會知道你不想要了。
主人斟酒:用餐者必須端起酒杯致謝,必要時,還須起身站立,或欠身點頭為禮,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禮」。
叩指禮: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輕叩幾下桌面。
斟酒時注意:
面面俱到,一視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揀,只為個別人斟酒。
注意順序,可以依順時針方向,從自己所坐之處開始,也可以先為尊長、佳賓斟酒。
斟酒需要適量。
⑦ 避免尷尬,怎樣在西餐廳選購葡萄酒
當waiter向你展示瓶身,他是想向你確認這瓶酒是你點的酒。當一個餐廳他們所提供的葡萄酒大多來自同一地區同一酒庄,這些酒的外觀會很相似,所以上錯酒這種錯誤是很常見的。你需要檢查酒標、箔紙覆蓋的軟木和輕觸瓶身溫度(瓶身存儲溫度應該比室溫低)。
檢查軟木塞
軟木塞會告訴你瓶內發生了什麼。大部分的餐廳waiter會將軟木塞放在一個小板子或者餐巾上或者直接放在桌子上,這樣是為了讓你檢查軟木塞,來讓你確認它與生產商印有一樣的標簽,如果此時你看到軟木塞邊緣有微微的滲透,說明這瓶酒是好的;如果你看到軟木塞有嚴重滲漏,那有可以能這瓶酒是有問題的。
葡萄酒品質
有三種常見的方法可以鑒別葡萄酒是否有缺陷,如果你發現你的酒有問題,要及時告訴waiter。
1.聞
聞軟木塞如果有像濕紙板和特別重的發霉味,這雖然不代表酒的質量有問題,但是有部分香氣已經揮發掉了。
2.看
看葡萄酒是否失去了原有明亮的色澤,亮紅色變成渾濁或者棕橘色,說明葡萄酒過多的接觸空氣而導致了變質,這是比較老的葡萄酒常見的一種瑕疵。值得注意的是白葡萄酒比紅葡萄酒更容易氧化。
3.喝
喝葡萄酒是否有醋酸味,經過多年的貯藏,會有部分氧化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瓶子沒有密封好,那葡萄酒在接觸到氧氣後會變成醋,此時你要檢查酒是否有類似於醋的味道。
⑧ 關於西餐廳的紅酒問題
一般來講,吃來西餐時,每道不同自的菜餚要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換上一種新的酒水。基本的規則是吃紅肉喝紅酒,吃白肉喝白酒。其中,比較講究的規矩:
先喝白酒後喝紅酒,這里的白酒和紅酒都是葡萄酒。
先喝淺色的酒,後喝深色的酒。先喝年輕的酒,後喝年長的酒,它講究儲藏的年份。先喝味淡的酒,後喝味甜的酒,像白蘭地酒、威士忌酒、金酒,這種味重的烈度比較重的酒一般都是壓軸的。
一般在西餐的宴會上,在每一位用餐乾面前桌面上右邊餐刀的上方,大都會橫排放置著三、四隻酒水杯,它們之中,香檳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祝酒詞內容愈短愈好,千萬不要長篇大論,讓他人等候良久。在他人敬酒或致詞時:其他在場者應一律停止用餐或飲酒,坐在自己座位上,面向對方認真地洗耳恭聽。對對方的所作所為,不要小聲譏諷,或公開表示反感於對方。
乾杯提議乾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托扶其杯底,面含笑意,目視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祝福的對象,口頌祝頌之詞。
⑨ 西餐買些什麼紅酒好
具體吃什麼 配什麼 不能一概而論 看你口味
⑩ 西餐禮儀怎麼到紅酒
西餐的特點是令人在用餐的同時,享受一種優雅、浪漫和溫馨。酒是一種能夠營造浪漫氛圍的特殊飲品,所以酒在西餐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不僅種類多,而且各有各的配菜,各有各的喝法。
西餐中酒的種類有:餐前酒、餐中酒、餐後酒。
餐前酒:大約在餐前30分鍾左右時飲用。餐前酒大多在客廳里飲用,主要目的是為了開胃,也是為了等待萬一有事遲到的賓客,以免尷尬。喝餐前酒比較隨意、可以坐著也可以走動。
先生們喝的餐前酒一般是馬丁尼(Martini)而女士一般喝雪莉酒(Sherry),這是一種非常清淡的白葡萄酒。不太能喝酒的先生一般選擇雞尾酒。即使你是一位滴酒不沾的人你也應該點一杯礦泉水、可樂之類的飲品,千萬不要手中空空如是,那是會令人尷尬的事,也會使你自己有失風度。
我的建議是:你最好不要錯過餐前酒,不是為了開胃而是為了結交新朋友。一般說來,主人回利用喝餐前酒的時機介紹賓客互相認識。
餐中酒:是在用餐過程中飲用,專門為主菜而配,有紅酒和白酒之分,指的都是葡萄酒。
紅酒是配「紅肉」喝的,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紅酒是不可以加冰喝的。餐桌上那個粗一些的酒杯是紅酒杯。
白酒是配「白肉」喝的,如:海鮮、魚肉、雞肉等。白酒要冰過喝。白酒杯的杯跟要比紅酒杯高一些。
紅酒和白酒開瓶以後都不能保存,所以都是大家商量好是找出一種品牌共飲,一次盡量喝完。客人一般以喝三杯酒為宜。
喝餐中酒之前還有試酒儀式。傳說這個儀式源於中古時期一種可怕的習慣。那時如果要暗殺別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酒里下毒葯。所以皇家貴族飲酒之前都要請家奴來試喝,等十多分鍾以後看家奴沒事才感喝。演變至今試酒儀式不在是預防暗殺,而是一種增加用餐情調的優雅西餐禮儀。試酒者也改有主人親自擔當。
儀式的程序大致如下:
酒瓶被托在高雅的托盤中有服務員送到主人面前,一邊向來賓展示,一邊說出酒的品牌和生產年份,然後把蓋打開,把瓶蓋放在主人的桌前,先到四分之一杯給主人。主人先舉著酒杯欣賞酒的顏色(大家可一並欣賞),然後主人將酒杯放在鼻下深深嗅一下酒的香氣,並小抿一口含在嘴裡品味酒的味道,之後徐徐咽下,滿臉是陶醉的神情,還可以發出「好酒」之類的由衷贊嘆,同時主人點頭以示服務員可以向客人到酒,並以「感謝大家光臨」拉開飲酒序幕。
餐後酒:一般的餐後酒是白蘭地,用一種杯身矮胖而杯腳短小的酒杯喝。和餐後酒可以用手心溫杯,這樣杯中酒就更能散發出香醇的味道。也有先生女士喜歡在白蘭地中加少許的糖或咖啡,但不能加牛奶。
酒杯的使用有一項通則,即是不論喝紅酒或白酒,酒杯都必須使用透明的高腳杯。由於酒的顏色和喝酒、聞酒一樣是品酒的一部份,一向作為評斷酒的品質的重要標准,有色玻璃杯的使用,將影響到對酒本身顏色的判定。使用高腳杯的目的則在於讓手有所把持,避免手直接接觸杯肚而影響了酒的溫度。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並持杯頸,千萬不要手握杯身,這樣既可以充分欣賞酒的顏色,手掌散發的熱量又不會影響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基本上,大部分類型的葡萄酒(紅、白、桃紅)都可以用鬱金香型的杯子,杯頸長、杯碗圓、杯身向上收窄。但講究的飲酒者不僅根據葡萄酒的種類選用不同酒杯,甚至同類的酒,由於產區、年份不同,酒杯也要有所區別。
大致說來,紅酒杯的類型主要有三種;波爾多酒杯、勃根地酒杯和全用途的酒杯。波爾多酒杯比較高,杯口較勃根地酒杯窄,以保留杯內波爾多紅酒的香味。容量從12到18盎斯不等,有時還會更大。勃根地酒杯的特色則是大而圓,高度和寬度都大約相等,其杯口較波爾多酒杯寬,適用於氣味香醇的酒。容量大約在12到24盎斯之間,有時也會更大。同樣是紅酒杯,波爾多的,是較長身的鬱金香型;而適合勃艮地的,則是杯身較矮的款式,有的品牌甚至將之做成圓球狀,畢竟兩地的酒,性格不大一樣。喝白葡萄酒的杯子,杯身較高,因為白葡萄酒的香氣不會象紅酒那麼強烈,它不需像紅酒那樣經「呼吸」而醇化。較小的空氣接觸,可令香氣、口感更持久。
對不願因酒的種類不同而更換酒杯的人,全功能的酒杯是不錯的選擇。大小介於勃根地酒杯和波爾多酒杯之間,大約為12盎斯的容量,在國內大部份的餐廳都可以見得到。是最普遍的一種。另外,為了要完全享受香檳的泡沫和滋味,那就需要特別的玻璃杯了。
香檳杯或氣泡酒的杯子通常是長型的,使用起來是既秀氣又優雅,容量一般為8盎司左右,纖長的鬱金香型也可以,這會令美麗的氣泡有更長的旅程,集結成束,翩然飄向杯頂。甜酒,適用較小的杯子,其高酒精和濃烈香味的特色在小杯子內表現無遺。杯身細小,容量不大的,宜用來喝甜葡萄酒,兼用來喝波特酒。喝白蘭地,用的則是短頸的杯子,杯口的收弧較大,杯子較寬。不是持頸而飲,而是掌心輕托杯碗,讓體溫加速酒的揮發。
至於一般倒酒時該倒多滿才是對的呢?在餐廳用餐時,若看到服務生將面前的酒杯加滿了,可別以為這是好意,這只表示了這家餐廳對酒的概念非常缺乏。其實,只有香檳是可以倒到全滿的。飲用的若是白酒,一次倒半杯就可以了,若是紅酒,四分之一就是適當的量了,倒得太滿將無法欣賞到酒的香味與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