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把紅酒營銷做進健身房
其實這個比較難,畢竟喝了酒就不方便健身了
B. 紅酒營銷如何擴展渠道
網路吧,從前年開始,紅酒網路渠道就發展的很猛,2014年對網路沖擊尤為的厲害!,基本上網路渠道是唯一的新土地吧 ,無論是CTC也好,還是OTO也好,都是必然的趨勢!
C. 請教營銷高手!!飲料如何與健身房合作可以做那些活動呢謝謝!
牛奶不是飲料——這句話看似有點說不通,牛奶怎麼可能不是飲料呢?而實際上,乳品企業在整體的營銷推廣等方面與其它飲料產品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牛奶確實不是飲料。在此,筆者希望表明:乳品企業不能盲目借鑒飲料產品的市場運作手法。
相對其它飲料比較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乳業的營銷才剛剛開始。因此,很多牛奶企業不惜重金從各飲料公司引進人才。但據筆者了解,這些空降兵的成活率並不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飲料行業的空降兵不太了解乳品企業的獨特運作模式。在以下的文章中,筆者將就自己所了解的牛奶與其它飲料行業市場運作的主要區別,做一個簡單的闡述。
品牌定位差異
定位的作用筆者不想多說,好的管理和渠道策略可以在一定時期內快速的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但如果企業想保持長期的生命力,准確的品牌定位與有效的品牌傳播系統則是不可缺少的保障。
品類決定定位:
品牌定位的前提是確認該產品屬於什麼品類。碳酸飲料有碳酸飲料的定位、茶飲料有茶飲料的定位、果汁有果汁的定位、運動飲料有運動飲料的定位……
這句話看起來好像又是廢話,但真正能准確把握這一點的牛奶企業並不多。某大師給某知名牛奶企業的定位——充滿活力的牛奶。大師的依據是:活力定位在牛奶企業還沒有應用過,比較新穎、獨特。這個定位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他恰恰忽略了一點——牛奶不是飲料。如果你將飲料定位於活力、時尚,這是無可厚非的,但牛奶的定位基礎從目前來說卻一定是「健康」。無論各家廠商、各地品牌怎樣賣奶源、賣科技含量,結果都萬變不離其宗,而乳業品牌的提升,也勢必根植於「健康」的概念上。
試想一下,如果消費者在超市看到兩種牛奶——一種是寫著「充滿活力的」,一種是「來自大草原的」,消費者會選擇哪一種?如果想選擇活力,那麼有無數種其它的飲料可供選擇,如果想選擇營養,那麼大草原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消費習慣決定定位:
一般來說,碳酸飲料、茶飲料、運動飲料等屬於感性消費,消費者隨時可能受到廣告、終端宣傳的影響而改變消費品類,消費彈性較大。而對於牛奶來說則更多的屬於理性消費范疇,消費者購買牛奶的主要目的是保證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消費者一旦選定牛奶消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消費習慣將很難改變,消費彈性較小。因此,對於乳業品牌的定位也應該偏重於健康、營養、新鮮等理性定位。
有人又會問,目前很多的牛奶企業定位於健康、營養、誠信、放心,但市場運作卻不是很理想,這又是為什麼?
他們違反了定位的另外一條原則——品牌必須要從同類產品中區別出來,而且這種區別對於消費者是有意義的。目前市場上運作最好的三個品牌——伊利、光明、蒙牛,恰恰是與其它品牌區別最清晰的。伊利「心靈的天然牧場」,包含了草原的概念;蒙牛「來自大草原的牛奶、宇航員喝的牛奶」,在主打草原概念的同時,藉助事件營銷進一步提升理性的品質訴求;光明「有健康、有光明」,主打科技概念,也與其它競爭對手在定位上進行了有效的區隔。而這些恰恰是其它乳品企業所沒有做到的,在沒有一個獨特而明確定位的同時,去主打全國或區域市場,很難與其它的同類產品區別開來,最終為整體市場運作造成很大的阻力,事倍功半。
產品生命周期決定定位:
產品生命周期是市場營銷課程中比較基礎的理論,但在現實的乳品企業中,很多企業管理者並不了解它的真正含義,因此,也給品牌定位造成了不應有的誤區。
碳酸飲料、茶飲料、純凈水的生命周期基本接近於成熟期,因此,中小企業或新介入的企業謀求差異化並進行有效的市場細分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很容易針對某部分特定的目標人群或在特定的局部市場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牛奶的生命周期基本還處於快速成長期,尤其是液態奶,年增長幅度在30%以上,因此,對於一些有實力的區域品牌,在整體市場格局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過早放棄主流液態奶,專攻一小部分細分市場,也未必是一個很明智的決策。
筆者所接觸的某些乳品企業,認為乳業市場細分的時機已經來臨,決定放棄主流液態奶產品,專攻差異化市場,筆者認為,這種作法可能存在以下兩個誤區:
誤區一:細分市場的時機選擇不當。
目前中國消費者的乳品消費習慣還不很成熟,牛奶的平均消費量還遠不能滿足國人的健康要求,還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因此,純奶與酸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市場的主流產品。很多企業推出的海洋生物奶、高鐵奶、高鈣高維奶仍處於製造概念或為企業樹立形象的階段,實際銷售情況並不看好。
作為一些實力稍弱的企業,在沒有強大科研與營銷力量支持的前提下,最好量力而行,在做好完善的市場調研與細分的前提下,看準時機,推出真正具有差異化、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不是盲目的推出看似「差異化」而實際上並無根本差異和市場需求的產品,成為市場的犧牲品。
誤區二:主流產品放棄過早。
一些有實力的地方品牌,在區域人員結構及通路建設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借著乳業整體快速發展的契機,主流液態奶還會有二三年較好的上升空間,並可作為「金牛」產品為企業帶來大量的現金。因此,筆者認為,這些企業目前不要急於放棄主流液態奶產品,而是要認清乳業的發展趨勢,是主攻常溫奶還是保鮮奶。同時,著手開發差異化產品,作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為企業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順利轉型做好准備。
企業管理差異
企業管理方面的差異,是眾多飲料行業的空降兵在牛奶企業損失最為慘重的區域,更是空降部隊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雷區。
在飲料行業,由於兩樂等國際知名品牌的介入,並在國內大規模的投資建廠,對國內其它飲料企業有著很好的帶動作用,在人員素質以及管理經驗、運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而牛奶企業則多數是由國有企業剛剛轉制而來,較少有外來資本的介入,因此在管理與運作方面與其它飲料行業有著較大的差距。
降落到牛奶企業的空降兵或空降團隊,很少或幾乎沒有國有企業的管理運作經驗,很難想像即使是一個小小的送奶員,也可能會與公司董事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如果在不了解企業人際關系的前提下,盲目的進行改制,很可能會引爆地雷,最終將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某乳品企業,花高薪空降了營銷總監與銷售總監,進入企業後,二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組織架構的調整、業務流程重組、拜訪系統與報表系統的建立。出發點無可挑剔,但觸犯到企業方方面面的利益,最終在營銷大會上,各個分公司經理對其進行了集體的炮轟,改革方案也無法落實執行,最終結局是二人走路,企業恢復如初。
這一方面的解決方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筆者不想通過過多的語言來描述。有了一套好的解決方案,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畢竟在很多的國有企業,權力斗爭才是決定最後勝利的根本保障。
通路建設差異
運作全國市場的奶源帶企業,其通路建設方面與其它飲料行業較為相似,或是直營或是通過經銷商運作。但由於牛奶行業存在著眾多的區域品牌,並且存在保鮮產品,因此,在某些方面又與其它飲料行業有著較大的差異。
區域品牌通路重心下移:
現在幾乎所有的飲料行業都存在著通路重心下移的問題,只是由於區域型乳業數目眾多,通路又是其目前抵禦其它競爭對手最有效的武器,因此,對重心下移幅度要求較大。
某牛奶企業,設置了多個地市級經銷商,由經銷商向下輻射到各個鄉鎮。由於地級經銷商的配送能力不強,配送基本由廠家進行操作,直接將貨物送到鄉鎮二批商,地極經銷商對周邊地區基本無事可做,卻要從中提取每袋1毛錢的差價,嚴重的影響了產品的競爭力。該企業每天都在想著該採取何種促銷方式與競爭品牌進行競爭,卻不考慮只要簡單的將渠道重心下移到鄉鎮,就可以獲得巨大的降價或促銷空間,提升企業競爭力。
送奶上戶渠道建設:
牛奶與其它品類飲料通路建設的主要差別集中在保鮮奶部分,保鮮奶主要涉及到日配的問題,與其它飲料一周二配、周配或月配有一定差別,主要表現在對物流能力的要求以及對銷售情況的敏感程度。但這個問題對於從事飲料行業多年的高手來說不是一個主要問題,只要略加調整便可以適應。但送奶上戶通路是其它飲料行業所很少見到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學習。
送奶上戶渠道建設主要涉及到奶站數目的確定、奶站區域的劃分、奶站的建設與管理、送奶員的招聘與培訓等工作。目前很多企業對於新開發的送奶上戶市場採取招聘臨時送奶員的策略,但運行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顯露出一定的弊端。如:送奶不及時、售後服務工作難以開展等。因此,筆者建議如果有足夠的定奶用戶,可考慮招聘專職的送奶員,逐步淘汰那些兼職或同時為幾家乳品企業服務的送奶員,以加強對送奶員的日常管理,並有利於售後服務的順利開展。
至於奶款收取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很多企業新介入一個市場之後,採用先喝奶後收款的政策,開始對市場的開發會有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這種習慣一旦形成,奶款的回收就會出現一定問題。尤其是很多企業的奶款掌握在送奶員手中,有些送奶員會提前私自預收六個月以致一年的奶款,數額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挾款潛逃事件時有發生,不得不引起各企業的重視。
結束語:牛奶與其它飲料的差別遠不止這些,眾多洋品牌牛奶從中國市場黯然退出也從側面證實了牛奶行業競爭的獨特性。因此,從其它飲料行業空降到乳品行業的人員一定要認真學習牛奶行業的獨特市場運作方式,切記:牛奶不是飲料!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D. 健身房怎麼快速吸引客戶怎麼做營銷
網路董舒網路推廣女神。
E. 紅酒體驗館如何營銷
自我觀點來說,紅酒體驗館主要還是要做一個場景類的營銷。因為紅酒算是嗯,從外國引版進來的他屬權於西方文化的一類吧,所以需要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感。比如說紅酒的白色更注重講究紅酒的公益,中國人,很多都不懂九的這個時候需要嗯,比如說平時開一些紅酒的認知的簡單的課程,開些講座,周六周日弄一些紅酒。
F. 健身房要怎麼做好營銷
一、營運初期
迅速銷售會員卡,發展會員數量
擴大會所人氣和品牌知名度
硬性廣告,新聞性文章,宣傳類文案
新媒體推廣:微信公眾號、微博、論壇等
高強度高頻率的促銷活動,吸引客戶
市場調查評估,分析營銷手段的優勢和劣勢
在會所的營運初期,會所的經營目標就是迅速銷售會員卡,發展會員數量,擴大會所的人氣和品牌知名度。這一階段的時間大概將持續6個月——9個月。
二、營運中期
改良會員卡的功能或退出新的卡種
繼續投入廣告及公關活動、促銷活動
降低促銷活動力度以及頻次
進一步增加銷量以及會員人數
這一階段,為了鞏固前期建立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仍然需要繼續投入一定的廣告及公關促銷費用。銷售策略的目標仍然以進一步增加銷售量及會員人數為主。
三、營運後期
整合內部資源,分析會員
經常開展會員活動 豐富會員的文化交流平台
利用會員口碑傳播進行銷售
增加/改造,豐富健身設備樣式
使用專業健身房管理系統,輕松經營健身房
在本階段後期,市場策略應該轉變重心,由主要關注外部轉為主要關注內部,在保證正常經營持續進行的情況下,對內部管理流程、環節進行規范化,從降低經營成本的方面來挖掘利潤;將客戶服務的各環節標准化,提供的服務豐富化,從已有會員身上深度挖掘消費潛力。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三個時間段的營銷手段,相信你的健身房一定會很出彩!
G. 如何把紅酒營銷與婚禮結合在一起,體現浪漫
一個好的標語勝過一切
給個建議:紅白喜事都有就,婚禮自然喝紅酒
H. 紅酒市場營銷該如何進行
去天涯的職場板塊,剛好一個關於紅酒銷售的。你可以去看看。沒有客戶專資源你只能從陌生拜訪開屬始了,但是要明白受眾群體, 比如高檔酒店,酒吧,西餐廳。
套路很多啦! 比如 對內 先加強自身的修養, 紅酒的品牌 紅酒的文化,多買些書看看,公司內部的資源支持 啊 等等 對外 開發客戶,開發市場 等等
俗話說 術業有專攻,僅僅了解一點啊,樓主還是找點專業的去看看人家的套路,不過千萬別搬人家的套路,因為這樣的套路大家都知道,你用起來就沒那麼順手了
希望能幫到你!
I. 想要將紅酒品酒會和健身房搞的活動融合在一起搞,有沒有好的意見
1、弄清楚你的目標客戶群是哪些人,一般來說,健身房的客戶年齡回大多是25至45周歲,收答入一般是工薪或更高,而紅酒品酒的消費者要求月收入更高。你得將兩種目標客戶融為一種目標客戶。
2、為將客戶融為一種目標客戶,你的定位如果是「美酒美女類」主打健康交際平台,定位如果是「健身生活類」則將主打品味生活,而這一類除了品酒,最好還有點食物會更好。
3、總的來說,定位與你門面所在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需要多方考慮。
J. 如何做好葡萄酒營銷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於斐先生指出,下列8個方面可以給眾多的葡萄酒企業營銷總監帶去啟迪: 形成一個共識 如果說葡萄酒企業老闆是戰略決策者的話,營銷總監則是方針制定、戰術運用的指揮者和實踐者。甚至更多時候,後者由於貼近市場更了解市場而承擔了決策者的角色。 作為名營銷總監,在公司的發展戰略和品牌規劃上應有自身獨到的見解,尤其與公司老闆要在充分溝通基礎上統一思想,以保持市場理念和管理辦法的高度一致。應該講,營銷總監由於經常置身市場,對產品的定位、機會創新、推廣有著敏銳感覺和獨到見解,而這些恰恰是制定經營方針、明確營銷策略以及落實團隊管理的具體表現。對上要及時和老總溝通,以求得支持和幫助,對下,要善於求得團隊理解並為之努力。無庸置疑,作為公司老闆,他掌管全局,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多方面都要傾注心血,營銷總監的職責就是如何把多年養成的市場經驗的綜合優勢與老闆的戰略意圖形成高度統一。切不可存在我來自市場,我比老闆更懂得市場和消費心理,因而自以為是,我行我素,這樣不僅得不到老闆相應的支持也換不來底下員工的真正理解。一旦遭遇不測,那惹麻煩的首先就是自己。 帶領一支團隊 營銷總監是整個營銷人員的靈魂和標竿,除了自身的責任外,要具有全局和整體觀念,要站在一個高度來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能把自身等同於區域經理,單槍匹馬、孤軍奮戰,相反要在領會公司政策前提下帶領團隊步調一致認真的貫徹執行。因此,作為團隊的領導人,必須要有包容、寬闊的胸襟,即便自身能力很強,也要講究團結互助、共同奮斗。在對員工態度上,既要有鞭策更要有鼓勵,碰到成績不張揚,因為市場變數很大,遭遇挫折不氣餒,試想,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遠嗎?我們應該明白人心都是肉做的,人與人之間都在渴求情感的撫慰。所以,在具體工作中,不是一味的板起面孔壓任務,而是想方設法如何凝聚人心,找出市場突破口。 短缺經濟時代,營銷人往往是機械,被動的族群,他們行為角色似乎就是靠打拚體力、付諸血汗從而贏得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但時代不同了,經濟飛速發展的軌跡容不得殘留以往的記憶和沉澱歷史的回聲,現今已是過剩經濟時代,產品的高度同質化、市場的趨同細分化常常使企業在冰與火的對決中找尋希望的窗口。 遺憾的是在我們周圍,確實有一部分人,營銷工作僅僅是無奈被動謀生過的中轉站,當歲月濃縮的無非是經歷的疊加和年齡的積累等數量式的機械,他們沒有長遠的規劃,也不會有意識真正從本質上去理解營銷的精髓所在,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也不想創造性的根據市場動態變化調整策略,只是一味機械的執行,有時甚至是盲從。一旦工作不順心,就立馬想到下一個港口,於是,跳槽就成為了必然。碰到這種情況,作為營銷總監應該深刻了解營銷的本質和洞察市場嚴峻的變化,從長遠角度規劃好營銷人的職業生涯,站在企業價值觀的角度實行「優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拔措施,科學量化人才標准,把報酬與績效緊密結合,同時多做幫教說服工作,平時加強培訓,進一步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否則,鼠目寸光的背後必定是前景的暗淡。 制定一套計劃 壓任務、壓指標,對於置身一線的營銷人員來說,已是司空見慣了,基本上每年的業績指標都要求遞增或翻番,而指標的合理性常常是考驗營銷總監真功夫的砝碼。訂得太高,違背客觀規律雖然能滿足老闆盲目的虛榮,看似領導表面臉上有光,但市場人員明知道完不成實則畫餅充飢,就會不配合,有時就不惜手段採取低價串貨擾亂市場,到頭來損害的還是自身的威信,今後要想再有話語權就難了。訂得太低,老總那裡又交代不過去,滋長了營銷人的惰性,按部就班,不求上進。因此,如何合理制定分解任務計劃,應該在認清市場發展趨勢和現有產品銷售運行中的真實情況,要心裡明朗清楚才行。 設定一個目標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產品上市,除了要有清晰的定位,要有一個遠景目標。營銷工作中的每個步驟、每個細節,都要根據目標任務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分解。因為有了目標,我們的事業才有奔頭;有了目標,各項任務的運作才會不偏離航向,並隨時隨地加以修正和改進。因此,根據目標,對每個階段、每個時期的業務進行掌控和人員管理就非常重要,一旦弄不好,就會耽誤市場進程。 尋求一種方法 成功,一定有方法。為什麼有的葡萄酒產品在市場上風聲水起,有的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過不多久就銷聲匿跡。這就是方法的魅力。營銷總監作為整個營銷團隊的靈魂,應該站得高,看得遠,面臨同質化的競爭對手,你的產品如何規避風險、團隊如何提高積極性,需要找對找准一種方法。尤其是營銷總監,在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時,需要大膽在產品概念、定位、包裝等方面突出差異化、創新性。比如,許多進口葡萄酒都強調酒庄文化、皇室背景,對消費者亦很難產生吸引力和新鮮感,相反,有個藍哥智洋機構策劃的產品則突出差異化和獨創性,宣傳中提醒美容和養生,打出「養心、養情、養生活的」品牌主張。有的則專門細分市場針對女性,強化個性化定製概念。看,這就是超越競爭對手的獨特方法。這就好比在汽車市場上,賓士汽車擁有「最尊貴」的定位,寶馬汽車擁有「最佳駕駛表現」的定位,現代汽車擁有「價格最低廉」的定位,而沃爾沃汽車則具有「最安全」的定位一樣。 總結一套模式 在經濟過剩時代,營銷總監肩上扛著沉重的壓力。越來越高的渠道費用;越來越高的廣告宣傳費用;越來越高的人員工資費用和越來越低的產品銷售價格,面對市場這「三高一低」的現狀,到底是採用「大廣告+大通路」的傳統營銷模式,在精細化上大做文章,還是走「技術+服務」的資料庫營銷模式,在精益化上大做文章,還是其它諸如直銷、體驗營銷、網路、團購等等,是避開對手鋒芒,還是曲線救國?這些都是營銷總監經過深思熟慮需要作出決定的,比如前段時間,某品牌市場火爆是因為運用保健品營銷模式來武裝葡萄酒行業從而取得了成功的典範。 完善一套制度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於斐先生認為作為名營銷總監,千萬不能憑個人喜好、經驗主義、本本主義來替代制度管理,要知道你所領導的團隊,人都是有惰性的,永遠不要寄希望員工要有自覺性。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流程就沒有一個好的做事准則,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那麼公司的各個階層都是在鬥心眼、斗能力,這個時候如何能夠做的好執行呢? 建立一個品牌 營銷的藝術大致上也就是建立品牌的藝術。 營銷總監要有把做葡萄酒產品上升到做品牌的認識上來。眾所周知,當接受產品市場推廣時,它所具有的價值最多隻是一個產品名稱,事實上,一個產品光有品牌名稱還不夠,重要的是,此品牌名稱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它會喚起何種聯想、表現、期望?它可創造出何種程度的偏好?若只是徒具品牌名稱,終將走入歷史。因此,品牌的建立不只是建立品牌的形象而已,必須管理好顧客每一次和品牌的接觸。 作為營銷總監,應深刻體會到當團隊在運作一個品牌時,它就暗含著產品與顧客之間的關系,暗示顧客所期望的一組特製與服務,由此,品牌忠誠度是靠符合甚至超出顧客的期望,也就是靠傳遞顧客愉悅感建立起來的。由於所有公司員工、經銷商、代理商都可能對品牌經驗造成影響,品牌管理的挑戰便在於掌握所有品牌接觸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