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左岸酒和右岸酒的區別是什麼
1、地理位置不同
波爾多地區被三條河所切割,由加龍河(Garonne)及多爾多涅河(Dordogne)兩河在波爾多附近交會成吉倫特河注入大西洋,靠北側的是多爾多涅河,南側的是加龍河。
以河為界分成左右兩部份,在吉倫特河左邊的產區被稱為」波爾多左岸」(Left Bank),右邊的則被稱為」波爾多右岸」(Right Bank) ,而在加龍河、多爾多涅河兩條河交會的中間,有一片石灰岩台地,稱為」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
2、風土特點不同
左岸:因加龍河(Garonne)及多爾多涅河(Dordogne)自山區沖刷了大量砂石,加上河道變化,使左岸布滿礫石圓丘,礫石地的特性是:排水性佳、反射陽光、儲存熱能、土地貧瘠,能使葡萄根部易向下紮根,吸熱及排水性佳的優點也特別適合不易成熟的赤霞珠成長。
右岸:主要是石灰質土、石灰質黏土和砂質地互相交錯所在的聖埃美隆區為代表,還有夾雜著礫石的一些地方,因為改善了排水性,是聖埃美隆的精華所在。而波美侯產區,則是礫石上覆蓋著黑黏土,它的出品的名氣最大,因為土質的結構最復雜。
3、葡萄品種不同
左岸:紅葡萄主要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主,少量種植梅洛(Merlot)、味兒多(Petite Verdot)和馬爾貝克(Malbec)。白葡萄主要是賽美容(Semilion)、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密斯卡岱(Muscadelle)。
右岸: 主要以梅洛為主,品麗珠(Cabernet Franc)種植較多,少量種植赤霞珠、味兒多和馬爾貝克。
B. 世界八大紅酒庄左右岸
你應該問的抄是波爾多八襲大酒庄,能有八大酒庄這個稱呼就是波爾多。左岸有拉菲,拉圖,木桐,瑪歌,這四個都在左岸的上梅多克產區,紅顏容在波爾多左岸南部的格拉夫產區。還有白馬,歐頌和柏圖斯,這三個都在波爾多右岸
C. 紅酒南岸 北岸是根據什麼說的
我感抄覺你說的應該是左岸右岸,這襲是法國波爾多地區的稱呼。波爾多地區被三條河分割,來自中央山地的多爾多涅河Dordogne和源自比利牛斯上的加龍河Garonne。在波爾多交匯成吉隆特河Gironde後流入大西洋。波爾多因此被分為三個大區,左岸,右岸和兩海之間。
左岸位於加隆河和吉隆特河的左側,主要包含梅多克,格拉夫和蘇玳地區,是波爾多氣候最溫暖的地方。
右岸位於多爾多涅河和吉隆特河右側,最有名的是聖愛美濃和波美侯產區,優於距離海洋相對較遠,所以氣溫相對涼爽一些。
位於加隆河和多爾多涅河兩條大河之間的產區被稱為兩海之間。
希望能夠幫到你 ^-^
D. 法國波爾多兩岸間紅酒口感有什麼特色是不是結合左右紅酒的口感知道人士請回答,謝謝
-左岸(西部地區): 上梅多克(Haut-Médoc), 巴薩克(Pessac-Léognan)
-右岸(東部地區):聖艾米麗( St-Emilion),波默若( Pomerol)
左岸和右岸的區別主要在於二者的土質不同,左岸多為礫石土,右岸為粘土。因此喜歡礫石土的赤霞珠是左岸的主要品種;粘土中生長好的美樂在右岸的St-Emilion和Pomerol的葡萄酒中更多。左岸和右岸葡萄酒的風格有顯著的不同。但是上梅多克(Haut-medoc)和巴薩克(Pessac)的紅酒風格很相似,同樣我們也很難區右岸分波默若(Pomerol)和聖艾米麗(St-Emilion)的紅葡萄酒。
左岸的葡萄酒單寧感更強,黑加侖味道明顯,通常需要幾十年才能成熟,並且可以陳釀更長的時間,是典型的赤霞珠型的葡萄酒。
右岸的葡萄酒更為柔順,對於剛接觸波爾多葡萄酒的人來說右岸的更容易接受。因為右岸以美樂葡萄為主;不需要等太長的時間就可以飲用,通常只需八到十年就可以了。右岸的葡萄酒單寧柔順、果香復雜,酒精度也比左岸的要高一些。
1855年法國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國王拿破崙三世要求法國所有的葡萄酒參展,並且讓波爾多商會將波爾多葡萄酒分出等級。波爾多商會知道這個工作很棘手,想方設法推卸了責任。他們同意「把所有酒庄分成五個等級」,但是卻讓當地的葡萄酒經紀人工會制定出一份「吉隆特所有酒庄的列表,並註明各個酒庄的等級。」 (當時的葡萄酒經紀人從事葡萄酒的買賣活動,最了解各個酒庄的情況)
兩周後,經紀人工會他們交出了那份著名的酒庄名單。包括58個酒庄:4個一級酒庄,12個二級酒庄,14個三級酒庄,11個四級酒庄,17個五級酒庄。名單上註明:「您也知道酒庄分級是一項非常棘手的任務,肯定很有爭議;請記住我們不想制定出一個官方的分級制度,我們只是利用非常出色的資源給你勾畫了一個酒庄名單草圖。」
有意思的是工會選擇的所有酒庄都出自梅多克產區,唯一的例外是奧比安酒庄(他們也把蘇特恩和巴薩克地區的甜白葡萄酒列入)。並不是其它地區的葡萄酒不活躍;格拉夫地區一直以悠長的歷史自豪,聖艾米麗的白馬酒庄(Cheval Blanc)和弗龍薩克的卡農地區在十九世紀早期受到很大關注。但是18世紀葡萄酒的品質革命性變革發生得更早,梅多克那時就開始出名。
對分級制度的反映果然非常強烈。葡萄酒經紀人工會的原始酒庄名單對同一等級內的酒庄有先後之分,比如木桐酒庄(Mouton-Rothschild)位列二級的第一位。這樣的做法遭到廣泛的質疑,工會馬上給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寫信,說明同一檔次的酒庄不分先後,商會就把各個等級的酒庄按字母排序。
1855年後,酒庄的名稱、所有者、葡萄園甚至葡萄酒的質量都有很多變化,有的酒庄被分割,有的酒庄被合並,而等級從來沒有做過相應的修訂。無論酒庄是否更名易主,分割或合並,均保持最初評定的等級,唯一的例外是Chateau Mouton-Rothschild,1973年在主人菲利浦男爵幾十年的努力下,從原來的二級酒庄晉升為1級酒庄(這樣一級酒庄就有五個:Chateau:Lafite-Rothschild Chateau Latour Chateau Margaux Chateau Haut-Brion Chateau Mouton-Rothschild俗稱波爾多五大)。最近波爾多另外兩個葡萄酒產區的官方分級制度也建立起來了。
1953年格拉夫地區的十三家酒庄靠出色的紅葡萄酒被定為頂級(crus classés)庄園(奧比安酒庄雖然已經出現在1855的分級制度中,也被列入其中);1959年,九個酒庄又因為優質的白葡萄酒被定位頂級(crus classés)酒庄(除Couhins-Lurton酒庄外,其餘的都已經因紅酒列入名單)。格拉夫地區的酒單並沒有再分等級。
聖艾米麗地區有一個更詳細更有彈性的分級制度,1955年制定,1969年和1986年修訂過。該地區的葡萄酒被分成三個等級:頂級酒庄分「A」「B」兩級,最高等級中的A級只包括奧森酒庄(Ausone)和白馬酒庄(Cheval Blanc ),最高等級中的B級酒庄有九家;79家次高級酒庄。每十年(左右)這個分級會通過一個官方品嘗進行調整;到目前為止,調整並不大,唯一例外的是1986年Château Beau-Séjour從頂級酒庄「B」降到了次級酒庄,因為該酒庄用低擋葡萄園的葡萄酒灌裝當頂級葡萄酒出售。
波默羅是目前為止波爾多產區唯一沒有官方分級制度的主要次產區,雖然柏翠酒庄(Pétrus)被認為是當地的明星酒庄。當地的酒庄並沒有分級因此沒有了地位,他們的酒是波爾多價格最貴的酒。
E. 持港澳通行證香港出差回來,從福田口岸過關入境時攜帶兩瓶紅酒,結果被海關人員警告,說是只能帶一瓶紅酒
1瓶。
詳細您可以上中國海關深圳網站看看,當地可以攜帶什麼物品過關。
香港海關是不管的。
F. 喬治亞紅酒從中國哪個口岸進口
據喬治亞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中國已成為喬治亞葡萄酒第五大進口國,僅回次於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答和波蘭,俄、烏進口量同比分別減少了63%和60%,但中國增長了23%,達到759969瓶。
一般從廣州,上海等地進口,部分通過陸路運輸進口。
G. 紅酒南岸 北岸是根據什麼說的...............
新鮮說法,求出處
H. 進口紅酒在哪個口岸清關比較好
還是先來考慮你的工廠或者源銷售地在哪 就近找港口 因為現在清關業務都沒有什麼問題了 只要相關的資料齊全 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如果你進口到一個距離你銷售地很遠的港口 你在運輸過去 這樣就是產生額外的費用 多不值啊 具體細節 如果你有興趣聊下 咱倆可以私信
I. 法國著名的葡萄酒聖地波爾多分為左岸和右岸,各自都有哪些特點都有哪些著名的產區和代表性的酒庄
波爾多是法國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流經波爾多的基隆特河,將波爾多分為左岸和右岸。波爾多最著名的四大紅葡萄酒產區,兩個位於左岸:梅多克(Medoc)和格拉芙(Graves)產區,另有兩個著名產區:波美侯(Pomerol)和聖達美隆(Saint-Emilion)位於右岸。此外在波爾多左岸格拉芙的東南面,還有一個著名的蘇岱(Sauternes)產區,這里出產的貴腐甜白酒是世界頂級的。
籠統的說,左岸的酒庄和葡萄園規模較大,所產的葡萄酒嚴謹復雜,基本上都是採用以赤霞珠為主,混以其它品種(除赤霞珠外,主要採用的葡萄品種還有美樂、品麗珠、小維多等)的混釀型紅葡萄酒。而與左岸相比,右岸的酒庄規模通常較小,鄉間別墅型的小酒庄較多,所產的葡萄酒比較溫柔優雅。不同於左岸砂石為主的土壤,右岸主要土壤為黏土,其次才是碎石,由於黏土排水較差,所以不利於赤霞珠生長,葡萄品種以美樂為主,有混釀型的,也有單一美樂品種的紅葡萄酒。
波爾多最有名的產區,要數左岸的梅多克,所有產自梅多克區的紅酒,都是以赤霞珠為主的混釀型。梅多克分為上梅多克(即梅多克南面地勢較高的地區)和下梅多克(北面近海的低地,下梅多克的「下」字不好聽,產自這一地區的酒,一般就標識為梅多克),比較有名的是上梅多克,如61家1855列級名庄(分為1~5級),有60家位於上梅多克,另有一家名叫奧比昂的一級名庄,也不是位於下梅多克,而是位於格拉芙的佩薩克—雷奧良,是一個特例。上梅多克下面又有很多村莊級的小產區,著名的有:波亞克、瑪歌、聖祖利安、聖達史提芬等。大家通常所說的法國五大名庄,就是指的梅多克區1855年列級名庄中的五家一級名庄:拉圖、拉菲、木桐均位於梅多克的波亞克村,瑪歌堡位於梅多克的瑪歌村,奧比昂位於格拉芙的佩薩克—雷奧良產區。這「五大」中,除木桐是1973年從二級升為一級外,其它四家都是從1855年頒布分級制度以來的老牌一級名庄。由於梅多克區的酒庄數以千計,而1855列級名庄僅包含了本區60家酒庄,於是在1932年,梅多克區又成立了一個中級酒庄協會,並在當年評出了共444家中級酒庄,也就是布爾喬亞中級庄,即國內俗稱的「明星庄」,用以填補列級名庄分級的不足。從酒質上來說,中級庄的酒,絕大多數還是趕不上列級名庄的水平,但經過多年發展,有部分酒庄的水平,已經被公認達到了列級酒庄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梅多克的忘憂堡(Chasse-Spleen)。
格拉芙區是一個離波爾多市區最近的葡萄酒產區,這個產區的酒,帶有濃烈的泥土、礦物味道,個性獨特。格拉芙大區的最北面,在緊貼波爾多市區的地方,又下分有名為佩薩克—雷奧良(pessac-leognan)的次產區,幾乎所有的格拉芙名酒都出自這個次產區,除了著名的一級名庄奧比昂外,另外一個著名的就是被稱為「戰後酒皇」的修道院紅顏容(La Mission Haut-Brion)。修道院紅顏容曾經是奧比昂的強力競爭對手,但在1983年,修道院紅顏容被奧比昂的莊主收購,「戰爭」才得以平息。單從酒質而言,修道院紅顏容不見得比奧比昂差,它拿到R.P.(羅伯特.帕克,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酒評師)滿分的次數比奧比昂還要多!佩薩克—雷奧良的其它佳釀還有:黑教皇堡(Pape Clement)、史密斯拉菲(Smith Haut Lafitte)等。
說完左岸的紅酒,轉向右岸。右岸的聖達美隆區,其實與左岸還是有頗多相似之處的:也有酒庄分級制度,葡萄品種也是以混釀型為主。但它的分級制還是有別於梅多克區,葡萄品種也是以美樂為主,其次是品麗珠,赤霞珠通常所佔比例微弱。聖達美隆的酒庄等級分為4級。一級酒庄叫頂級酒庄「A」級(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歷來只有兩家:白馬和歐頌,分別也是波爾多「八大酒庄」之一;二級酒庄叫頂級酒庄「B」級(PREMIER或1ER GRAND CRU CLASSE 「B」),06年更新排位後,共有13家,其中的金鍾(Angelus)和柏菲(Pavie)是最著名的,飛卓(Figeac)和06年實至名歸從3級升為2級的卓龍夢特(Troplong-Mondot)也很有名;三級酒庄叫特級酒庄(GRAND CRU CLASSE),目前共有46家,比較有名的是大炮嘉芙麗(Canon la Gaffeliere)和06年升級的蒙伯斯奇(Monbousquet );四級酒庄就是簡單的稱為特級葡萄園(GRAND CRU),總共有數百家。
波美侯的大部分酒庄都以種植美樂為主,部分酒庄加入品麗珠調配,部分酒庄生產純美樂酒,幾乎不採用赤霞珠。波美侯也是4大紅酒產區中,面積最小的,區內也沒有排名制度,每年產量很少,但卻是一顆明珠,照耀著波爾多右岸。波爾多最赫赫有名和最昂貴的幾支酒,就出產自這里,包括柏圖斯(8大之首)、里鵬(Le Pin)、克里奈教堂堡(L』Eglise Clinet)翠花庄(Lafleur),以及旗仔(La Fleur Petrus)、樂王吉爾(L'Evangile)、拉康斯雍(La Conseillante)、卓龍(Trotanoy)、威登庄園(Vieux Château Certan,波美侯最古老的酒庄)等。
提到右岸,不得不說波爾多著名的「車庫酒庄」, 多數都集中在聖達美隆,最著名就是Valandraud(華倫卓)了,還有La Mondott、Tertre Roteboeuf、Clos Saint Martin、La Gomerie(與另一家著名的聖達美隆「頂級B」Beau-Sejour Becot屬同一個家族擁有)等;波美侯也有不少車庫酒,如:最著名的車庫酒庄鼻祖,上文已提及的售價堪比柏圖斯的Le Pin以及La Clemence、Clos L'Eglise、La Croix St.Georges等。車庫酒庄的酒質通常都比較較高,售價也較貴,但由於歷史較短,在排名上沒有得到法國農業部門的認可。如聖達美隆區的車庫酒庄,統統都是最普通的4級。
最後粗略介紹下蘇岱產區:全球最著名的貴腐甜白酒產地。蘇岱區也有分級制度,列在最首位的超特級酒庄,僅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滴金庄(d』Yquem),其它著名的一級酒庄還有:Climens、Rieussec、Lafaurie Peyraguey等。
真累啊,花了我將近2個鍾頭,像寫論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