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葡萄酒的發展歷史300字
起源
大約在公元前3000至6000年,已開始以葡萄汁液進行釀酒,中國葡萄酒,是在一九一五年,張專弼士赴美國屬考察,適逢舊金山舉辦國際商品大賽,隨身攜帶的「可雅白蘭地」、「玫瑰香紅葡萄酒」、「瓊瑤漿」等送去展覽和評比,均獲得優勝。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
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歷來盛產葡萄,在南北朝時,就向梁朝進貢葡萄。《班府元龜 卷970》記載「及破高昌收馬乳蒲桃,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帝自損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詩人王心鑒在其《品葡萄酒》一詩中即這樣寫道: 「玄圃擷琅玕,醒來丹霞染。輕拈夜光杯,芳溢水晶盞。豪飲滋佳興,微醺娛歡婉。與君浣惆悵,莫道相識晚。」 當時長安城東至曲江一帶,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
Ⅱ 中國作為葡萄酒的目標市場有什麼特點
目標群體是高端客戶市場,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才是市場的主體。還要根據葡萄酒的品牌
來細分。
Ⅲ 淺析近代中國葡萄酒業的發展
太多蓋
Ⅳ 葡萄酒的發展歷程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
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敘利亞、小亞細亞阿拉伯國家。由於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幾乎被禁絕了。後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埃及傳到希臘 、羅馬、高盧(即法國)。然後,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和消費習慣由希臘、義大利和法國傳到歐洲各國。由於歐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麵包和葡萄酒稱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視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發展起來,因此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成為當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歐洲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人均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歐洲國家葡萄酒的產量,佔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80%以上。此外還有一說為葡萄酒起源於希臘,在此就不贅述了。
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著「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數天以後,國王妻妾群中有一個妃子對生活發生了厭倦,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葡萄釀成的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異常興奮,這個妃子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後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後,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是葡萄和以葡萄為基礎的產品領域里的政府間科技組織,它根據1924年11月29日建立國際葡萄酒組織的國際協議而創立。根據成員國的決定,國際葡萄酒組織從1958年4月起使用「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這個名稱。
OIV有47個成員國:摩爾多瓦、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保加利亞、智利、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以色列、義大利、黎巴嫩、盧森堡、馬爾他、馬其頓、墨西哥、摩爾多瓦、摩洛哥、荷蘭、紐西蘭、挪威、秘魯、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西亞、土耳其、英國、烏克蘭、烏拉圭、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OIV還包括以下觀察員(國家):愛爾蘭;地區或省:魁北克(加拿大) 一九一五年,張弼士率領「中國實業考察團」赴美國考察,適逢舊金山各界盛會,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舉辦國際商品大賽。張就把隨身攜帶的「可雅白蘭地」、「玫瑰香紅葡萄酒」、「瓊瑤漿」等送去展覽和評比,均獲得優勝。後來,「可雅白蘭地」改為「金獎白蘭地」,一直沿用。
《史記·大宛列傳》: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隨後,「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澆地……」可知西漢中期,中原地區的農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釀酒,並將歐亞種葡萄引進中原了。他們在引進葡萄的同時,還招來了釀酒藝人,自西漢始,中國有了西方製法的葡萄酒人。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說過:「且說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辭,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曲糜,善醉而易醒……」,這已對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性認識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葡萄酒僅限於在貴族中飲用,平民百姓是絕無此口福的。
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 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歷來盛產葡萄,在南北朝時,就向梁朝進貢葡萄。《班府元龜 卷970》記載「及破高昌收馬乳蒲桃,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帝自損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即唐朝破了高昌國後,收集到馬乳葡萄放到院中,並且得到了釀酒的技術,唐太宗把技術資料作了修改後釀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們共同品嘗。這是史書第一次明確記載內地用西域傳來的方法釀造葡萄酒的檔案,長安城東至曲江一帶,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
Ⅳ 中國的葡萄酒文化
中國葡萄酒文化
北京是目前國內幾大葡萄酒消費市場中,唯一適宜生產優質葡萄酒的大都市,版根據中國農業大學以權及國內葡萄酒專家、企業家對北京周邊地區的觀察和研究,這些區域氣候、生態和環境都是非常適合發展高檔葡萄酒和酒庄葡萄酒的地區。其中以房山尤為突出,房山擁有廣闊的山前暖區,全區有10個鄉鎮的50000畝土地處於北緯40°酒用葡萄種植黃金線,極其適合種植酒用葡萄。房山已將國際葡萄酒庄作為主導產業,在此基礎上誕生的青龍湖國際紅酒城,成為北京房山[世界•庄]國際葡萄酒庄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Ⅵ 世界主要葡萄酒國家的葡萄酒特點是什麼
葡萄酒主要生產國
酒香飄溢的法蘭西
法國頗受葡萄酒神的青睞,具有得天獨厚的多樣化的氣候和地形。全國不同土壤和天氣狀況孕育出各式各樣的葡萄品種,進而生產出一系列聞名全球的葡萄酒和烈酒。法國葡萄酒在產量上僅次於義大利,但其品質和名氣則在全世界堪稱經典。法國各個主要產酒葡萄品種因地域文化及氣候條件不同而各有特色。各地方的酒類管製法規都嚴格地監控著酒的來源和釀造。
酒韻悠長的義大利
產酒歷史悠久,出口量與法國並列前茅,產地面積僅次於西班牙。氣泡酒以阿斯大林最為有名,強化葡萄酒有產自西西里島的馬莎拉,混合葡萄酒有苦艾酒。義大利近年也開始著力於頂級葡萄酒的開發。義大利最著名且產量較豐的地區有:皮蒙、威尼托、托斯卡納。
舉足輕重的西班牙
西班牙是世界上葡萄種植面積最大、產酒量世界排名第三的國家。西班牙酒以雪利酒、里奧哈酒和起泡卡瓦酒最為著名。
風情彌漫的萊茵河
德國的葡萄酒八成以上都是白葡萄酒,給大家的印象是帶甜味、清淡、酸度高、酒精度低。主要的葡萄酒產區是萊茵河及萊茵河的支流摩舍爾河地區,主要的釀酒葡萄品種是雷司令。
冰酒的故鄉加拿大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北美釀酒業的發展和進步令人刮目相看。加拿大最好的葡萄酒產自於安大略湖地區,魁北克地區的冰酒成為甜酒中的一支奇葩。
迅速崛起的加利福尼亞
有人說,美國葡萄酒=加洲葡萄酒,事實確實如此,美國葡萄酒約有90%是在加州釀造的。其主要的產區為納帕山谷、索羅馬山谷和俄羅斯河山谷。主要的釀酒葡萄品種有莎當妮和卡伯納·蘇維戎,金粉黛是美國自己培育的葡萄品種。
熱情如火的南美
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擁有頗具規模的釀酒業。優質的智利紅酒由美樂、卡伯納·蘇維戎和黑比諾葡萄釀造而成,優質的白葡萄酒是由莎當妮、經過改進的白蘇維戎、雷司令釀成。馬爾貝克葡萄與卡伯納·蘇維戎混合後釀成了阿根廷最好的紅葡萄酒。
柔情似水的澳洲
澳洲在釀制優質葡萄酒領域起步較晚,但現已能釀造出一些引人矚目的葡萄酒。產酒區主要為巴諾桑山谷和艾登山谷,釀制紅葡萄酒的主要品種為設拉子、卡伯納·蘇維戎和黑比諾,優質產品白葡萄品種有蘇維戎、莎當妮和雷司令。(松傑)
位於地球的南北緯度30°—50°之間北半球: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美國、葡萄牙、加拿大及中國(8月至10月收成時間、由陽光決定)
南半球:澳洲、紐西蘭、南非、智利及阿根廷(2月至4月收成時間、由陽光決定)
盤點世界十大葡萄酒消費國
到2014年,世界葡萄酒消費量會持續增長,但是那些老牌的消費大國還能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嗎?
2010年,義大利是世界上低度靜酒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但是現在卻不再獨占鰲頭了。清淡靜酒是葡萄酒市場的關鍵部分,所以對它的統計研究對未來趨勢有很大的參考價值。2009年,清淡靜酒占整個葡萄酒市場的92.6%,從2010年到2014年這一數據將會上升3%(大約7.29千萬件9升裝。)但是這一增長量的73.4%將來自三個市場:美國,中國和俄國。
預計在2014年,歐洲市場的消費量將會下降,而其他地區將保持不變或有稍微增長。從總的葡萄酒消費量上看,美國逐漸超越義大利和法國,最終將成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去年的消費量為3.113億箱(9升裝),相當於37.35億瓶。而且美國的消費量還在不斷的增長,我們預測在未來的兩年內,這一數據將會上漲10%。中國是現在世界上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國家。
從2009年到2010年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中國市場(包括香港)的靜酒、低度酒和起泡酒的消費量就增長了33.4%。2011年,中國總消費量達到1.5619億件(9升裝),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消費國。從低度靜酒消費量來說,雖然中國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但即使到2014年中國的消費量仍然無法超越英國。下面我們就用詳細的數據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十大低度靜酒消費國(不包含起泡酒和酒精度高於15%的葡萄酒)。數據來自全球28個產酒國和114個消費市場。
美國
由於人口數量上的優勢和美國年輕一代對葡萄酒和乳酪的熱愛,美國將在2014年超越義大利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去年增長最快的品種是黑比諾,雷司令和長相思,增幅都超過9%。進口酒方面,來自阿根廷和紐西蘭的葡萄酒增長最快,都達到了24%以上。預計在2010年到2014年,美國的葡萄酒銷量將增長10%。到2014年,美國低度靜酒的消費量將增長9.35%達到3.15億件(9升裝)。
義大利義大利葡萄酒
到2014年,義大利將在世界十大靜酒消費國排名中下降到第二位。近幾年來,義大利葡萄酒每年的消費量都在下降,但是仍維持在家庭開支的2%左右。研究發現,35歲以下的義大利人很少再喝酒了。6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69%的人每天喝酒,飲酒者的數量只佔35歲以下人口的13%。葡萄酒的花費是導致他們消費量減少的一個原因,但是50%的義大利消費者在餐酒上花費不到3英鎊。預計從2010年到2014年,義大利的消費量將下降0.84%,總消費量跌至2.94億件(9升裝)。葡萄酒仍然是義大利主要的行業,因為義大利葡萄酒的出口比國內其他行業要繁榮。同時,迪斯尼未來世界主題公園在3月初開設了義大利主題葡萄酒吧。
法國
法國是世界三大傳統市場之一,但是它的低度靜酒消費量卻一直在下降,預計到2014年降幅將達到4%。這種下降的趨勢從2008年開始,當時法國成年人葡萄酒的平均消費量為43L,相當於每天一杯,這一數據比2007年下降了4L。社會各個階層的葡萄酒消費量都有所下降,以中等收入階層最明顯。這種現在被稱作法國葡萄酒的危機。但戲劇性的是,根據Berry Bros & Rudd的一項年終報告顯示,法國仍然是2011年度最受歡迎的葡萄酒國家。
德國
2014年,德國低度靜酒的消費量將位居世界第四位,總消費量達到2.41億箱(9升裝),比2010年增長0.38%,但仍比排名第三的法國少20000箱。雷司令是德國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而德國的黑比諾、西萬尼(Sylvaner)、灰比諾和白比諾也相當出色。但是人們普遍認為德國不出好酒,這對德國的釀酒商們來說就有點不公平了。同時,德國優質葡萄酒或冰酒復雜的名稱和酒標也容易使人混淆,這也是導致人們對德國酒誤解的一個原因。德國的生產商也在努力改變這種局面,由德國葡萄酒協會組織的第一屆雷司令峰會將於今年6月份在英國舉行。同樣,德國的黑比諾生產商也在努力,爭取釀造出獨一無二的紅酒。
英國葡萄酒
據估計,英國的葡萄酒消費量將在未來五年內下降4.13%,人均消費量由26L/年下降到24L/年,消費者會喝更好的酒但飲用量會更少。2007年,英國是進口低度靜酒和起泡酒最多的國家,進口量為1.358億箱(9升裝),相當於16億瓶。白葡萄酒最受英國人喜愛,桃紅酒的消費量也在增加,但是紅酒的消費量卻在逐漸回落。要想提高世界地位,英國需要在世界消費量增長的情況下制定長期的消費計劃,保持穩定可靠的葡萄酒供給。
中國
對消費量不斷增長的中國來說,排在第六位有點不真實,因為誰也無法預測中國增長什麼時候會停止。在未來的三年內,中國會在葡萄酒行業投入比英國更多的資金。從消費總額上看,中國將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葡萄酒消費國。從2010年到2014年,中國的低度靜酒消費量將增長19.6%,達到1.27億箱(9升裝),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六大葡萄酒消費國。2009年,中國葡萄酒的消費量是9633萬箱(9升裝),約合11.56億瓶,比2005年增長了104%。Vinexpo的首席執行官Robert Beynat指出:「將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中國市場那異乎尋常的潛力就一目瞭然了。」
阿根廷
隨著中國排名的上升,阿根廷在世界低度靜酒消費國的排名中跌至第7名,跌幅達到5.5%,如果他們還想趕上飛速發展的中國的話,這一數據令人堪憂。葡萄酒的消費量的下降讓國家遭受了重創,2011年,阿根廷的葡萄酒出口總額下降3.1%,只有2.08億箱,,出口到美國的總額僅增長了2%,約700萬箱。阿根廷一位頂級生廠商建議重視白葡萄酒的生產。
西班牙
到2012年底,西班牙的低度靜酒消費量會下降5%,但會保持住第8的位置,這對西班牙來講是非常不利的趨勢,因為從2005年到2009年,西班牙的消費量下降了14.81%。西班牙一直困擾在經濟危機中,失業率在歐盟中是最高的。許多消費者開始選擇便宜的葡萄酒或者乾脆躲在家裡不出來消費,而年輕的一代卻在嘗試吃飯時不喝酒。這種下降趨勢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就總的葡萄酒消費來講,西班牙年人均消費量從過去的70升下降到了現在的20升。英國的消費者在挑選西班牙加利西亞白葡萄酒時已經能夠接受Ribeiro和Ribeira Sacra了,這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俄羅斯
到2014年,俄國低度靜酒消費量會增加,預計增幅能到達9%。消費量會接近排名第8的西班牙,因為從2005年到2009年間,俄國的消費量激增了50%。從歷史角度來看,俄國人習慣喝烈酒而不是葡萄酒,這可能會限制他們的發展,但是他們也非常重視這一行業。俄羅斯在葡萄園的建設上投資與其他國家相比有所欠缺。俄羅斯生產相當數量的葡萄酒,所以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葡萄酒國家。但是它的國內產業卻跟30年前一樣。戈爾巴喬夫在20世紀80年代的禁酒運動和俄國法律以及行政管理體系使得葡萄酒很難進入該國。
羅馬尼亞
在2014年以前,羅馬尼亞的低度靜酒消費依然不是很景氣。預計2010年到2014年會增長2.81%,與2005年到2009年的增幅2.82%不相上下。
Ⅶ 中國葡萄酒多少年歷史
世界葡萄酒的發展史,一般認為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人類社會便有了葡萄酒。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在當今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境內。有最早文獻記錄的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埃及金字塔的壁畫上記載了葡萄採摘、葡萄酒的釀造過程。在古代文明中,埃及、希臘和羅馬人都對葡萄酒釀造和葡萄酒文化起到了推動作用,發展了歐洲的葡萄酒貿易,也包括當今的舊世界葡萄酒產區法國等葡萄酒的發展。新世界大門的敞開,葡萄酒在南北美洲也迅速的發展起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葡萄酒在某種意義上是舶來品不為過,因為大家都認為中國葡萄酒最早出現在史記中記載的西漢時期(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將歐亞種葡萄引進中國栽種並釀酒,先至新疆,經甘肅河西走廊至陝西,傳至華北、東北等地。在近代史的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在山東煙台創辦了張裕葡萄酒公司,再一次從國外引進歐亞種葡萄在煙台栽培並釀造葡萄酒,並發展到太原、青島、北京等地。目前,張裕仍然是中國最大的百年葡萄酒企業。縱觀中國2000多年的葡萄酒發展史,從葡萄品種、釀酒工藝,甚至於是葡萄酒的名稱,無不有「舶來品」的宿命。
中國葡萄酒不是舶來品,中國是世界葡萄酒起源國之一。世界葡萄酒格局,一個是舊世界,一個是新世界。舊世界指的是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新世界指的是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家都不在新世界,也不在舊世界,但卻是葡萄酒的起源國,世界葡萄酒的釀造歷史才七千年,三千年前才傳到了希臘,一千多年前才傳到了法國。那麼七千年前的中國究竟有沒有葡萄酒呢?
中國是世界葡萄屬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原產於中國的葡萄屬植物約有30多種(包括變種)。例如分布在中國東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產於中部和南部的葛藟,產於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廣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生葡萄。我國最早有關葡萄的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詩·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詩·王風·葛藟》:「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詩·豳風·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從以上三首詩大致可以了解到在《詩經》所反映的3600年前的殷商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採集並食用各種野生葡萄了。特別是「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翻譯為: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葛藟爬上這根樹枝,並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一位快樂的君子,他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撫人或使人安定。樛木:向下彎曲而高的樹。葛藟: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藟似葛,野葡萄之類。3600多年前,在中國南方的崇山峻嶺就有野生葡萄藤爬上樹枝生長,證明這種葡萄不可能是從國外引進的歐亞種葡萄,就是當今,歐亞種葡萄在中國南方不採取避雨栽培,根本無法存活。《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珍異之物,以時斂而藏之。」鄭玄註:「果,棗李之屬。蓏,瓜瓠之屬。珍異,蒲桃、批把之屬。」這句話譯成今文就是:「場人,掌管廓門內的場圃,種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時收斂貯藏。」如此可以看出,在約300O年前的周朝,我國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園,人們已知道怎樣貯藏葡萄。
1987年,著名考古學家呂遵鍔先生對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荊坪「新元遺址」進行考證,發現遠在10萬至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古人類活動的印跡,認定為舊石器遺址,填補了湖南省無舊石器記錄的空白,並命名為「潕水文化」,荊坪古村由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全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現村內還有祠堂、古驛道、伏波宮、文昌閣、節孝坊、唐代古井、水文碑、龍鳳橋、觀音閣、五通神廟和舊、新石器時代遺址等20多處古文化遺址。這里是中國刺葡萄的發源地,通過考古發現,在距今四、五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就有野生刺葡萄的存在。而最初的葡萄酒並非人為釀造而成,實際上最原始的「葡萄酒」是野生葡萄腐爛後由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發酵而成的果酒,稱之為「猿酒」。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就象山葡萄酒、毛葡萄酒一樣,這種「猿酒」可能較酸,不適合人飲用,才沒有象歐亞種葡萄酒迅速發展起來。但就中國葡萄酒的起源和發展史來說,中國也是世界葡萄以及葡萄酒的起源中心之一,甚至比國外的歐亞種葡萄酒要早幾千年甚至上萬年。
Ⅷ 葡萄酒的歷史,要全面的
葡萄酒的起源和發展史
① 葡萄酒的起源與傳播
(1)最早栽培葡萄酒的地區是小亞細亞的裏海和黑海之間,伊朗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種植葡萄的國家,因為在伊朗出土的距今7000年前的陶罐中,所裝物質經分析就是葡萄。
(2)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是埃及,在埃及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古墓壁畫上,就繪有釀造葡萄酒的圖案。
(3)歐洲最早種植與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是希臘,公元3000年前,希臘的葡萄種植就極為興盛。
(4)公元前6世紀,希臘、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地區逐漸傳播。
(5)15—16世紀,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釀造技術傳入南非、澳大利亞、美洲、亞洲。
② 葡萄酒的發展
1)歐洲葡萄酒的發展
據考證,古希臘愛琴海盆地有十分發達的農業,人們以種植小麥、大麥、油橄欖和葡萄為主。大部分葡萄果實用於做酒,剩餘的制干。幾乎每個希臘人都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在美錫人(Mycenae』s)時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臘的葡萄種植已經很興盛,葡萄酒的貿易范圍到達埃及、敘利亞、黑海地區、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地區。
葡萄酒是羅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為羅馬帝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後來,羅馬帝國的農業逐漸沒落,葡萄園也跟著衰落。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開承認基督教,在彌撒典禮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長了葡萄樹的栽種。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後的晚餐上說 「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也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遍世界。
十七、十八世紀前後,法國便開始雄霸了整個葡萄酒王國,波爾多和勃艮第兩大產區的葡萄酒始終是兩大樑柱,代表了兩個主要不同類型的高級葡萄酒:波爾多的厚實和勃艮第的優雅,並成為釀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繩。然而這兩大產區,產量有限,並不能滿足全世界所需。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六、七十年代開始,一些酒廠和釀酒師便開始在全世界找尋適合的土壤、相似的氣候來種植優質的葡萄品種,研發及改進釀造技術,使整個世界葡萄酒事業興旺起來。
2)新世界國家葡萄酒的發展
新世界國家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基本都是在十五、十六世紀才開始的。由於新世界國家最初都是歐洲各國的殖民地或是歐洲移民,所以,新世界國家在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方面是繼承於舊世界的技術。但是新世界葡萄酒國家打破了傳統的人工的方式,將工業化帶入葡萄酒的生產中。開始實行大規模、機械化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
新世界國家的葡萄酒行業的發展基本都經歷了悲慘蕭條的「禁酒期」。雖然各國的「禁酒期」不同,但對於葡萄酒行業的打擊幾乎都是毀滅性的。但在這之後,特別是經歷過根瘤蚜及嫁接技術的出現,不僅新世界葡萄酒得到了大力的發展,舊世界葡萄酒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3)中國葡萄酒的發展
在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就帶回了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的工匠,那時,中國就開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釀造。但是由於戰爭、朝代更替等歷史原因,雖然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在唐代和元代時曾取得過比較輝煌的成績,但是,在近兩千年的時間里,中國的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歷史幾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在煙台創辦了張裕。然而,由於戰亂,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依然沒有得到發展。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才開始有了比較好的發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的環境,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也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Ⅸ 葡萄酒在中國近10年的發展狀況如何
高檔酒很慢主要是老百姓還會選擇國內長城等品牌。去年央視又曝光了葡萄酒摻假事件老百姓的消費沒有提升在酒這一塊
Ⅹ 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具有一定規模和數量的葡萄酒企業,但是這20年過去,中國的葡萄酒產業尚還沒有起步走上正軌,整體酒質還是一如既往的稀爛,何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