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酒品酒師資格證認證有幾個等級都考什麼
WSET 和ISG。
WSET是國際認證的品酒師,ISG是國際認證的侍酒師。
美國的國際侍酒師協會International Sommelier Guild (ISG)的侍酒師證書和侍酒大師理事會(直譯)Court of Master Sommeliers (CMS)的侍酒師大師稱號;
英國的英國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and Spirit Ecation Trust (WSET) 的WSET認證證書,和葡萄酒大師協會 Institute of Masters of wine(IMW)的葡萄酒大師(MW)稱號。
WSET的全稱是英國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會,是全世界受眾最廣,也是最權威的葡萄酒認證考試,在業內,WSET被認為是通向葡萄酒大師路上的必修課程。WSET更側重於全面的葡萄酒知識,從考試題目來看,也更側重於知識體系的完整,而對於實踐方面的要求也更靈活有趣,因此除了專業人士之外,更受到愛好者的追捧。
WSET主要分為5級,其中,1-2級較為基礎,考試都是選擇題形式,難度不大。3級考試有盲品環節。4級也就是所謂的Diploma難度明顯高於第3級,通常建議2年的學習時間。5級適合希望進一步獲得更高級別品酒師資格認證(如葡萄酒大師)的從業人員或其他深造人員選擇。
㈡ 紅葡萄酒的品酒步驟
第一步:酒溫冰鎮後紅酒味道較澀
傳統上,飲用紅酒的溫度是清涼室溫,18至21攝氏度之間,在這溫度下,各種年份的紅酒都在最佳狀態下。一瓶經過冰鎮的紅酒,比清涼室溫下的紅酒丹寧特性會更為顯著,因而味道較澀。
第二步:醒酒 紅酒充分氧化後才夠香
一瓶佳釀通常是塵封多年的,剛剛打開時會有異味出現,這時就需要「喚醒」這支酒,在將酒倒入精美的醒酒器後稍待十分鍾,酒的異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讓酒和空氣的接觸面最大,紅酒充分氧化之後,濃郁的香味就流露出來了。
第三步:觀酒陳年佳釀的酒邊呈棕色
紅酒的那種紅色足以撩人心扉,紅酒斟酒時以酒杯橫置,酒不溢出為基本要求。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將紅酒杯橫置在白紙上,觀看紅酒的邊緣就能判斷出酒的年齡。層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顏色均勻的是有點歲數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陳年佳釀。
第四步:飲酒讓它在口腔內多留片刻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時已能領會到紅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紅酒,讓紅酒在口腔內多停留片刻,舌頭上打兩個滾,使感官充分體驗紅酒,最後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縈繞其中。
第五步:酒序先嘗新酒再嘗陳酒
一次品酒聚會通常會品嘗兩三支以上的紅酒,以期達到對比的效果。喝酒時應按照新在先陳在後、淡在先濃在後的原則。
㈢ 葡萄酒的品酒四大步驟
1、看
搖晃酒杯,觀察其緩緩流下的酒腳;再將杯子傾斜45°,觀察酒的顏色及液面邊緣(以在自然光線的狀態下最理想),這個步驟可判斷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葡萄酒在它年輕時是無色的,但隨著陳年時間的增長,顏色會逐漸由淺黃並略帶綠色反光;到成熟的麥桿色、金黃色,最後變成金銅色。若變成金銅色時,則表示已經太老不適合飲用了。紅葡萄酒則相反,它的顏色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變淡,年輕時是深紅帶紫,然後會漸漸轉為正紅或櫻桃紅,再轉為紅色偏橙紅或磚紅色,最後呈紅褐色。
2、聞
將酒搖晃過後,再將鼻子深深置入杯中深吸至少2秒,重復此動作可分辨多種氣味,盡可能從三方面來分析酒的香味。
強度(Intensity):弱、適中、明顯、強、特強
質地(Quality):簡單、復雜、愉悅、反感
特徵(Character):果味、騷味、植物味、礦物味、香料味
具體操作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步:在杯中的酒面靜止狀態下,把鼻子探到杯內,聞到的香氣比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擴散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
第二步: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順時針搖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里做圓周旋轉,酒液掛在玻璃杯壁上。這時,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質,大都能揮發出來。停止搖晃後,第二次聞香,這時聞到的香氣更飽滿、更充沛、更濃郁,能夠比較真實、比較准確地反應葡萄酒的內在質量。
3、嘗
小酌一口,並以半漱口的方式,讓酒在嘴中充分與空氣混合且接觸到口中的所有部位;當你捕捉到紅葡萄酒的迷人香氣時,酒液在你口腔中是如珍珠般的圓滑緊密,如絲綢般的滑潤纏綿,讓你不忍棄之。此時可歸納、分析出單寧、甜度、酸度、圓潤度、成熟度。也可以將酒吞下,以感覺酒的終感及余韻。
4、吐
好酒是需要知己的欣賞。如果想完美地了解她、欣賞她,有時就不得不舍棄一些,這就是鑒賞過程的最後一步:吐。當酒液在口腔中充分與味蕾接觸,舌頭感覺到她的酸、甜、苦味後,再將酒液吐出,此時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余香和舌根餘味。余香綿長、豐富,餘味悠長,就說明這是一款不錯的紅葡萄酒。
㈣ 關於品酒,如何入門,如何進階相關的專業標準是如何的
國際現在認可的品酒師考試,被稱作WSET,這是任何國家都認可的。
這四個字母是Wine and Spirit Ecation Trust(葡萄酒與烈酒基金會)的縮寫,是1969年在英國為了推廣葡萄酒教育而創立的培訓機構。這個機構的培訓課程主要面向葡萄酒愛好者以及從事葡萄酒或餐飲服務的專業人士。
WSET的培訓課程主要分成以下級別:一級/初級(Level 1 Foundation)、二級/中級(Level 2 Intermediate)、三級/高級(Level 3 Advanced)、四級/文憑(Level 4 Diploma)以及五級/榮譽文憑(Level 5 Honours Diploma),其中一級至三級還可以分成幾個板塊。
一級培訓主要為了剛入行的或希望獲得一些葡萄酒基本知識的人員而設計的系統化培訓,通常培訓時間為一兩天。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們會學到一些非常基本的葡萄酒知識,如不同葡萄酒類型、用來釀酒的主要葡萄品種的特點、發酵原理、品酒技巧、葡萄酒服務、美酒與美食搭配等等。
二級適合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知識的人,培訓時間通常為三天左右。在這個培訓當中,除了深造一級的內容以外,學員們還會研究各主要產國的特點以及有關烈酒的知識。一級和二級考試都採用選擇題的考試方式。
三級的培訓基本上適合已經有幾年的葡萄酒經驗的專業人士。培訓
時間通常為四五天。除了選擇題以外,三級考試還加有盲品考試以及問答題部分。國內一級和二級已經有中文教材以及考試,但是三級以上均為英文。所以,除了葡
萄酒知識以外,學員的英文水平也相當重要。雖然不需要有專業8級的水平,但是掌握葡萄酒相關外文術語是必不可少的。
四級文憑是WSET考
試里最難的,而培訓時間定為兩年。在這兩年當中,學員們將參加六個單元的考試,具體分為葡萄園管理以及釀酒技術、酒類國際市場、世界靜態葡萄酒、世界烈
酒、世界氣泡酒和世界加強酒。前者考試為選擇題,二者為開卷式以及閉卷式論文,而後面四個單元都包括問答題和盲品考試。除了資金投入以外(學費相當高),
學員們更需要投入時間和經歷,因為上課時間非常短,所以只能靠自己從各種途徑搜出必備知識。即使沒有考過一級,如果自己信心充足,可以直接報讀二級甚至三
級,但是要考四級,必須事先持有三級證書。同樣,獲得WSET四級文憑也是報讀世界頂級的「葡萄酒大師」(Master of Wine)證書的前提條件(除非能夠證明自己擁有與WSET四級文憑同級別的知識或經驗)。國內目前只有四個人獲得WSET四級文憑!
在跟朋友討論WSET考
試的時候,經常會有人問我盲品部分是不是特別難?是不是需要這方面的天賦?首先,我覺得太多人把「品酒師」看得太神聖!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只要你具備正常
人的嗅覺和味覺,任何人都可以學會鑒賞葡萄酒,並不需要什麼天賦!而那些能夠品出產地、葡萄品種或者年份的人,與其說他們有天賦,不如說他們有著豐富的經
驗!其次,WSET的品酒培訓非常系統,只要你遵守好每一個步驟,通過這一關的概率挺高的。實際上,盲品是最容易獲得分數的部分!難在理論知識上!WSET的培訓到了一定級別會覆蓋葡萄酒以及烈酒領域的方方面面。雖然大多數人都可以說出自己品嘗的葡萄酒帶有木香味或者果香味,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正確地討論雪利酒的各種風格以及釀造工藝!
上文是按照順序晉級的方法,至於如何拼酒,如何入門,希望以下的文章能幫助你。
對於許多初學者來說,一開始很難分辨出酒的各種味道之間的差別,只能聞到酒精味、嘗到酸和澀。但是幾乎所有「過來人」都會告訴你:「多喝就行!」這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
品酒練習
這個過程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根據每個人的領悟力和敏感度會有不同。但是通過下面的品鑒練習,能夠幫助初學者縮短品酒的迷惘期,盡快進入品酒新境界。這里要說明的是,即使是一些專業品酒師,也可以通過時不時重溫這個品鑒練習,來維持自己的品鑒敏感度。
香氣練習
對葡萄酒香氣的辨別是品鑒中最難的練習。它考驗著品嘗者的記憶力和嗅覺的敏感度。這方面的練習需從幾方面來著手。
對周圍環境氣味的記憶:這是一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練習。平時,我們要有意識地記住周圍生活環境的氣味:柏油馬路、花園、樹林、廚房的調味罐、 菜市場等等。這個練習的目的是把各種香氣大體歸類——花香、果香、香脂氣、焦臭味等等。最後能理解每種氣味類型的共同特點。這在品酒中作用非常大,它能夠 把你聞到的味道幻化成某種場景。比如聞到某些波爾多的老酒,腦海里就會浮現行走在原始深林里,到處充滿濕潤的木頭、碧綠苔蘚、蘑菇的味道等。
對具體物品氣味的記憶:這個練習需要閉眼盲聞各種物品的氣味,然後對其歸類。比如,對果味的練習。我們收集各種水果,先嗅聞其味,並嘗試記憶。然後 再隨機抽取一個水果蒙眼盲聞,先把其歸類:是白色水果?紅黑水果?還是乾果?然後再具體到是哪種果子,以及它處於什麼狀態:新鮮的?成熟的?過熟快腐爛 的?等等。甚至不斷地增加氣味種類,交叉、混合各種氣味,能夠幫助品嘗者學習掌握辨別各種氣味。
有條件的初學者,還可以購買專業的「酒鼻子」——一種專門為品酒者練習嗅覺設計的整套芳香瓶,包括了紅白葡萄酒中常會出現的氣味,進行日常訓練。
舌頭對各種味道的敏感度
味覺練習
這個練習涉及到舌頭對各種味道的敏感度。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人們對味道的感知,主要是由舌頭上的味覺感受器——味蕾來完成的。不同部位的味蕾可分別 感知甜、酸、苦、咸4種味道。舌尖兩側對咸敏感,舌體兩側對酸敏感,舌根對苦的感受性最強,舌尖對甜敏感。所以在練習品鑒時,要明確各種味道的同時,也要 留意舌頭各個敏感區受到味道刺激的感受程度。
基礎練習:這個練習是盲品各種味道的水溶液,並記住各個味道在舌頭各區所留下的感受。
我們需要的物品為:純凈水、糖、白醋、鹽、鹼等,按比例調和成以下溶液:
鹹味:品嘗2g/l的食用鹽溶液。
酸味:品嘗1g/l的醋酸溶液,或在1L純凈水中加入半隻檸檬的汁液。
甜味:品嘗5g/l的糖溶液。
苦味:品嘗2mg/l硫酸鹽或食用鹼。
以上溶劑只是用作入門級的基礎練習,如果不能嘗出各溶液在口中味道的差別,可能是您稍欠味覺靈敏度。可嘗試少吃刺激性食品,看是否有改善。
域值感知:在明確各種味道後,我們需進一步區分各個味道間由於濃度不同而造成的,在口中味覺的差別。
我們以鹹味為例,混合各種不同濃度的鹽溶液:如0.2-0.4-0.7-1.5-3g/l,混合其濃度順序後,盲品進行排序。當然,還可不斷縮小各域值之間的差別,以增大難度。這種練習適合一組朋友間進行。
建議初學者對其他溶液的起練值為:
酸度域值:0.06-0.12-0.25-0.5-1 g/l醋酸溶液
甜度域值:1-2-4-6-8g/l糖溶液
苦度域值:0.6-1.2-2-2.5-4-5-6mg/l硫酸鹽或食用鹼
混合味道的練習:這個練習是為了區分葡萄酒中幾種味道混合時的味覺感受。這里要特別留意舌頭各個區的不同感受。
我們可以這樣准備溶液:甜味和酸味的混合: 品嘗1g/l的醋酸溶液, 然後在此溶液基礎上加入6g的糖。對比品嘗這兩種溶液間的味道差別,注意體會加入糖後溶液中酸度的減弱。
苦味和酸味: 品嘗1g/l醋酸溶液, 然後在同樣的酸溶液里加入4 mg/l硫酸鹽(或食用鹼),體會加入苦味後,酸度也被加強的感覺。
酒精感練習
酒精感練習
酒精在葡萄酒里的感受體現為灼熱感和甜感。越是高度數的酒精會使得酒增添燒喉的熱感和在口中的甜潤度。
在這個練習中,我們需要准備的用品是純凈水和中性酒精(或者可以用無色無味的伏特加)。其溶液的濃度比例可以從8%到20%度之間排開。(這也是一般葡萄酒包含加強型葡萄酒的酒精域值)。我們品嘗後要記錄下酒精帶來的燒喉和甜感的差別。
酒中幾種物質對甜度的影響:在葡萄酒中的微甜感是由糖份、酒精和甘油所引起的。以下練習幫助大家明確對酒中這幾種物質的認知:
首先品嘗10 g/l甘油含量的溶液。注意記下甘油溶液給口中帶來的油潤、粘稠的感覺,以及甜感。然後在此溶液中加入15%濃度的酒精,留意在品嘗中甜度的升高及熱感。最後加入10g的糖,其溶液的甜度達到最高值 。
葡萄酒味道的基礎練習
葡萄酒味道的基礎練習
這個系列的練習要通過在酒中加入其他的溶液來與原來的純酒做對比品嘗。通過此練習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各種味道在酒中的不同的影響。
1、酸度對酒的影響:准備中等酸度的干白葡萄酒(法國霞多麗為佳)。在同樣的酒中加入1g/l的酒石酸,品嘗後留意酒中酸度和青澀味的提高。
可在紅葡萄酒中可做相同的練習,留意加入酒石酸後,紅葡萄酒的澀味的加強。
2、甜度對酒的影響:在干白葡萄酒中,同樣的酒中加入8g/l的糖。我們記錄下酒中甜度的升高和酸的降低。
可在紅葡萄酒中做同樣的練習。體會澀味的降低。
3、酒精對酒的影響:准備一款11度的紅葡萄酒加入純酒精提升到14度,留意酒中的燒喉感。
4、單寧對酒的影響:准備干白葡萄酒,在相同的酒加入0.5g的釀酒用單寧或食用鹼。我們可以感受到澀味的上升和酸度的加強。
5、甘油對酒的影響:干白葡萄酒。在同樣的白葡萄酒中加入10g/l甘油。記錄下酒在口中的甜度和圓潤度。
㈤ 葡萄酒的品酒禮儀包括哪些
葡萄酒不在野蠻乾杯,而重在品味,這品味也體現出了個人的品位。看似復雜的品酒其實可歸納為「品酒四步曲」。
一、眼觀(Sight)
眼觀即是觀察葡萄酒的顏色,將酒杯置於白色背景的上方,杯子微傾以便觀察。首先觀察酒色是否澄清,然後觀察酒色的深淺,以判斷葡萄酒的年齡。紅葡萄酒年輕時會稍帶紫色,成熟時則為深紅色,衰老時則為棕色。而白葡萄酒年輕時為淡黃色,成熟時為金黃色,衰老時為琥珀色。另外,還可以觀察酒腳(legs),也即俗稱的「掛杯」。
酒腳即附著於內側杯壁的酒液,從掛杯的酒液中一般可以判斷該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或發酵後天然含糖量的高低。
二、鼻嗅(Smell)
品酒到第二步則是集中注意力,對著杯中的葡萄酒深吸一口氣,然後閉上眼睛,細細感受葡萄香、發酵香和陳釀的香氣。此時需要注意的是香氣是否純凈、是否集中濃郁,以及香氣讓你聯想到了什麼。所以,記住幾種常見葡萄酒的典型香氣是十分有必要的,如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雷司令(Riesling)等白葡萄酒的香氣,黑皮諾(Pinot Noir)、梅洛(Merlot)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紅葡萄酒的香氣。
三、口嘗(Sipping)
如果說嗅覺最能感受一款葡萄酒的香氣,那麼最能評量酒中味覺構成的當屬嘴巴了:舌尖通常對甜味敏感,舌頭的前端兩側對酸度敏感,舌頭的後端則對苦味敏感;臉頰內部兩側則對較粗澀的單寧敏感;而過高的酒精含量會讓喉嚨有灼熱感。淺嘗一小口葡萄酒,讓其停留在口內,轉動舌頭,使酒液接觸口腔的上顎、臉頰、舌面、舌下以及上、下牙齦等位置。如此,你會了解,品酒時對葡萄酒有多用心,可獲得的感受就有多少。
四、吐酒(Spitting)
在英國,大家很看重吐酒這個動作。但顯然,很多人剛開始都不願意吐酒。他們認為吐酒野蠻粗俗,吐出價值不菲的葡萄酒亦是一種浪費。當然,你也可以不這樣做,但小編還是建議你吐酒,原因有以下幾點:
1、吞咽了前面的葡萄酒,品評此後的葡萄酒將會變得困難。
2、為品評葡萄酒,只要酒液在口腔中「逗留」十秒鍾即可,完全沒有必要把酒全部喝下去。
3、假設你是開車來品酒,如果你把酒喝下去的話,風險會增加。
㈥ 本人是葡萄酒小白,請問怎樣進階成品酒大神
個人認為學習葡萄酒最重要的是要把理論跟實踐結合起來,然後作出自己的評價。那個紅酒老劉品酒師。他們對基礎知識以及品鑒方法都有詳細的分享,閑時看看也挺有用的。
㈦ 紅酒的品鑒方法和步驟
一、外觀
1、將裝有酒樣的杯子傾斜30度—45度,在光亮白色的背景下觀察酒液的顏色;
2、分別記下紅酒的:
澄清度(是否有混濁)
色調(暗淡還是鮮亮)和色度(顏色的強度或者色素量)
黏度(對抗流動的程度)
泡沫的活躍性(主要是起泡酒)
二、酒杯中的香氣(in-glass)
1、在搖杯之前,把每個樣品放在鼻前聞一下氣味;
2、感受學習並記錄下香氣的特徵和強度;
3、搖轉酒杯,讓紅酒中的香氣物質完全釋放出來;
4、先在杯口聞搖杯後的香氣,接著在往深處聞杯里的香氣;
5、感受學習並記錄下香氣的特徵和強度;
6、以上述方法對其它樣品進行聞香;
7、進入品嘗紅酒的步驟。
紅酒經典品酒方法
三、口腔內(in-mouth)的感受
a 、味道與口腔的感覺
1、適中飲一口樣酒(6—10ml)
2、讓紅酒在口腔內打轉,使其接觸到舌頭、上齶以及口腔內所有的表面
3、記下不同味道(甜味、酸味、苦味)的不同感受部位,以及分別是什麼時候感受到的,感覺持續的時間,感覺和強度是如何變化的
4、集中注意力體會以下五種口腔內感受:收斂感、刺痛感、酒體厚重感、溫度以及熱感
5、記錄下這些感覺,以及它們互相結合所給予的綜合感受
b、氣味
1、記錄下在溫度較高的口腔內紅酒的氣味;
2、吸氣使空氣穿過口中的紅酒從而促使酒中的香氣物質釋放,感受釋放出的香氣;
3、集中注意力體會這些香氣的特徵,記錄下在口腔內和酒杯中感受到的香氣的所有不同之處。
c、回味
1、讓上述步驟中吸入的氣體在肺腔中停留15—30s
2、將酒咽下,或將其吐到准備好的容器中
3、將經過口腔溫熱後的酒的氣味通過鼻腔呼出
4、以這種方式感受到香氣則被定義為酒的回味;它通常只能在最好的和最富於芳香的紅酒中才可以體會得到
四、餘味
1、集中注意力體會逗留在口腔內的嗅覺和味覺雙重感受
2、與之前記錄的感覺相比較
3、記錄下他們的特徵和持續時間
五、重復品評
1、從第二大步驟,第3步搖轉酒杯開始,重新評價所有酒樣帶來的芳香以及其它所有的感受——理論上講有好幾次重復,間隔在30min以上;
2、感受每個樣酒的持續性和它的發展變化,在風味和強度上的變化;
最後,對紅酒的愉悅感,復雜性,微妙感,高雅感,強勁性,平衡感以及難忘程度作一個全面的綜合評價。當有了一定的品酒經驗,就可以嘗試品評紅酒的潛力——也就是經過陳釀或者儲存一段時間後,酒的風味特徵可能發生的變化。
㈧ 紅酒的品鑒常識
品紅來酒有觀、聞、品三個步驟:
1:觀色自:把酒倒入無色酒杯中,好的呈現紅寶石顏色,優質的紅酒近乎透明,且越亮越好。相反即是次品。
2:聞香:優質紅酒香氣較淡,表現為酒香和陳糧香,沒有任何不愉快的香味。而劣質的則呈現一種「餿味」或是刺鼻的怪味。讓人聞起來不是很舒服的。
3:品嘗:昂貴的、好的紅酒是藝術品,不要「喝」,而是「品」。好酒入口圓潤,在口腔中感覺良好,酒味和澀味感覺很和諧。口感很舒適。其他的無法達到這種感覺的。
關於倒酒: 高級紅酒的酒瓶都有人搜集,因為有的酒標簡直就是一幅藝術品。為了避免酒液「流花」酒標,正確倒酒方法是讓酒標的正面朝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紅酒的基本知識羅列,如何才能進階成一個懂酒的人。
樓下的那位確實回答的很多,但是葡萄酒知識實在太多,太豐富。
建議你去看下酒斛網的葡萄酒網路、葡萄酒地圖、葡萄品種大全等板塊。
相信你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