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葡萄酒瓶底凹進去的程度不一樣
因為葡萄酒經過存放以後,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沉澱物,這包括色素、單寧以及酒石回結晶等等。特別答是國外的好葡萄酒,瓶子底部會有厚厚一層沉澱,正好聚集在凹槽的底部,便於倒酒時沉澱物能從凹槽底緩慢滑往瓶肩,避免瓶底的沉澱物揚起使葡萄酒混濁。
其次,凹坑是為了防止酒瓶子爆炸而設計的,瓶子的曲線結構非常牢靠,凹坑使瓶子底跟瓶壁一樣牢固,香檳酒瓶的凹洞最深。
另外,瓶底的凹坑也便於瓶子在醇化過程中的固定。
倒酒人單手反持凹洞較深的酒瓶也顯得專業又有風度。
瓶底凹不凹,凹進去的程度與酒的品質沒有關系,但在較早的時候凹底瓶通常會暗示這瓶酒可以被陳放。
現在的釀酒技術,可以把雜質過濾得很乾凈,所以有很多酒商會用平底酒瓶來包裝,以節省包裝體積及運費。
但也有酒商反過來把一般日常飲用的餐酒用深的凹底瓶來包裝,使酒留給人一種好的形象以促進銷售。
⑵ 紅酒瓶類型 波爾多和勃艮第的區別
1、瓶身不同
勃艮第酒瓶的瓶肩較窄而有弧度,瓶身呈綠色,可用於盛裝紅、白葡萄酒;
波爾多酒瓶是目前最常見的主流葡萄酒瓶,瓶肩較寬、瓶身筆直,有深綠色、淡綠色和無透明色三種,紅葡萄酒使用深綠色的瓶子,白葡萄酒使用淡綠色或無色透明的瓶子。
2、標簽不同
勃艮第紅酒的酒標上較常以「Domaine(庄園)」這個詞表示;
波爾多紅酒的酒標上常以「Chateau(城堡)」這個詞,表示釀造用的葡萄產自酒庄內特定的葡萄園。
(2)葡萄酒的瓶型為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1、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以單一葡萄品種釀造,紅酒主要是優雅高貴的黑比諾,釀成的紅葡萄酒以櫻桃、草莓、山果等紅色水果的活躍味道著稱,其單寧較弱,但結構依然飽滿,有些名酒的窖藏時間可以同波爾多的五大名庄一爭高下。
白酒則是圓潤清爽的霞多麗,釀成的白葡萄酒以白色花朵、蜜瓜、柑橘等豐富的果香沁人心脾,其最明顯的特點是由含有大量海底貝殼的土壤所帶出的獨特的礦物質味道。
2、波爾多紅葡萄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
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葡萄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單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
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
⑶ 為什麼都是紅酒瓶都有差別
葡萄酒的瓶型主要分為兩種:波爾多和勃艮地形。是為了在葡萄酒的產地上有區別,其實質功能都一樣。瓶口上有一圈突出部分,是為了強化瓶口。以免放入瓶塞時,酒瓶破裂。
⑷ 為什麼同一箱進口紅酒每瓶裝的不一樣多
這種大概率是真包裝,但酒是假的。回收的真酒包裝,因為包裝盒子是不同的來源,所以每箱里可能有底部標示不一樣的。這種酒可以看看瓶口的封膜,你這照片明顯不現在這年的酒吧,發真圖
⑸ 葡萄酒的標准瓶為什麼是750ml的原因
標准瓶抄的容量設定為750ML是有歷史原襲因的。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的一個標准酒瓶容量為五分之一加侖,也就是大約757毫升;大約在72、73年的時候,美國決定採用更加「國際化」的計量單位,也就是公升和毫升,因此五分之一加侖的酒瓶就統一改成750毫升。
不同類型的酒瓶形狀各異,容量卻都是750ML
開過無數瓶酒的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標准瓶」的容量為什麼恰好是750ML,而不是像可樂一樣是1L、1.25L或者1.5L呢?如果是1公升,豈不是容易計算得多?
關於750毫升這個看似奇怪的數字,其實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羅馬時期。現今出土的古代酒瓶,容量大多集中在600~800毫升之間,與標準的750毫升非常接近。究其原因,眾說紛紜,其中最流行的兩個說法是:
1. 在古代,製作玻璃瓶的主要方式是「吹制玻璃」,也就是將溶解玻璃吹入瓶狀模具,並轉動模具以離心力使溶液均勻分布,待固著後剖開模具取得玻璃。750毫升是一個玻璃工人的肺部空氣的最大容量,因此大多數酒瓶容量都集中在這個數字附近。
2. 750毫升的葡萄酒恰好適合兩個成年人享用一頓晚餐,平均每人2~3杯,不多也不少。
⑹ 為什麼葡萄酒酒瓶有不同顏色
太陽來光會使葡萄酒產生光線自味,葡萄酒中的光線味,是葡萄酒,特別是白葡萄酒和香檳在日光或者霓虹燈長時間的照射下所產生的奇怪味道。它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日光和霓虹燈中的光線(特別是紫外線)使得葡萄酒中的核黃素和氨基酸及硫化物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味道有些類似花菜、煮青菜的氣息,會掩蓋酒本身的果香味,使酒變得乏味、不幹凈。同時也會使得葡萄酒的顏色產生變化。這在白葡萄酒中會更明顯,其酒色會變深,氧化成深黃或者褐色。
而有葡萄酒瓶(比如綠色和棕色)能有效減少葡萄酒光線的穿透攝入。數據表明,透明葡萄酒瓶的光線穿透量大概能達到90%,而在綠色瓶中的光線穿透量只有35%。酒瓶顏色越深,其濾光率就越高。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對於一些需長期陳年的葡萄酒,生產商們往往選擇顏色深的酒瓶,波爾多和勃艮第的酒就很少使用透明酒瓶。
⑺ 法國不同葡萄酒產區對應的酒瓶樣式,是不是也是不一樣的
基本上是這樣的,有以下一些規律,但也不是完全絕對的:
1、波爾多產區-直身瓶型,類似專中國的醬油瓶形狀屬。是波爾多酒區的法定瓶型,在法國只有波爾多酒區的葡萄酒在有權利使用這種瓶型。
2、勃艮第產區-略帶流線的直身瓶型。
3、羅訥河谷產區-略帶流線的直身瓶型,比勃艮第產區的矮粗。
4、香檳產區-香檳酒專用瓶型。
5、阿爾薩斯產區-細長瓶型,是法國阿爾薩斯酒區的特有瓶型。
6、普羅旺斯產區-細高瓶型,頸部多一個圓環。
7、盧瓦河谷產區-細長瓶型,近似阿爾薩斯瓶型。
8、隆格多克魯西雍產區-矮粗瓶型。
9、日常餐酒-一般的瓶型象大號的勃艮第瓶型。
⑻ 葡萄酒瓶形狀不同,到底為什麼
葡萄酒的酒瓶形狀雖然不會影響其口味,但是不同的形狀卻蘊含著回特別的歷史與傳統。答
世界上大概有數百種不同的葡萄酒瓶,但是大多數的酒庄都會選用以下三種酒瓶,它們分別是:
波爾多瓶 Bordeaux Bottle
勃艮第瓶 Burgundy Bottle
阿爾薩斯/莫塞爾瓶 Alsace/Mosel Bottle
網頁鏈接
⑼ 為什麼葡萄酒的標准瓶是750ml
最初的復葡萄酒是裝在橡木桶中隨制飲隨取,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玻璃瓶的出現贏得了酒商們的喜愛,玻璃瓶可以使用葡萄酒擁有更長的保質期,當時葡萄酒瓶的也沒有統一的容量,酒商容易缺斤少兩,顧客也無法判斷自己究竟買了多少酒。
到了17、18世紀,海上貿易的迅速發展,當時波爾多的酒被裝到橡木桶運送到各地,而波爾多酒是統一用50加侖橡木桶盛裝的,50加侖相當於225升,於是人們需要找到某種容量能將50加侖酒正好能平均分裝完的酒瓶,另外,人們發現700-800毫升的酒瓶最容易生產,而且也更便於顧客攜帶。
最後750毫升剛好可以將50加侖葡萄酒平均分成300瓶的瓶型,理所當然地成為統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