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葡萄酒質量特性是什麼
葡萄酒質量特性就是葡萄酒的色香味及風格。
質量好的葡萄酒,不僅口感平衡,而且香氣怡悅,且具有馥郁、罕見等特徵,即具有個性和風格。在聞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葡萄酒香氣的濃度。如果香氣濃郁、完整,則說明葡萄酒芳香、醇香;相反,如果香氣淡,或不具有香氣,則屬於平淡、無味、淡弱。
『貳』 葡萄酒的質量標准如何劃分
一般的國外葡萄酒都有法定的標准,並標注在瓶身的,中國的呵呵,啥也沒有隻會有個行業標准或者國標啥的,總之是中國的葡萄酒就是賣牌子賣包裝。別的怎麼也劃分不出來的。
『叄』 影響葡萄酒質量的四大因素是什麼
一、地形條件
地形條件主要由:緯度/海拔、坡向/坡度、水源水域三方面構成有利於葡萄種植和生長的條件。
1、緯度和海拔: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布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30-45度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緯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於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范圍)。葡萄較耐乾旱和土壤瘠薄,可以在相對不大范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於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於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盡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二、土壤條件
葡萄可以生長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如沙荒、河灘、鹽鹼地、山石坡地等,但是不同的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結果有不同的影響。
1、成土母岩及土心:在石灰岩生成的土壤或心土富含石灰質的土壤上,葡萄根系發育強大,糖分積累和芳香物質發育較多,土壤的鈣質對葡萄酒的品質有良好的影響。世界上著名的釀酒產區正是在這種土壤上,如香檳地區和夏朗得—科涅克地區等。但土層較薄且其下常有成片得礫石層,容易造成漏水漏肥。
2、土層厚度和機械組成:葡萄園的土層厚度一般以80-100㎝以上為宜。沙質土壤的通透性強,夏季輻射強,土壤溫差大,葡萄的含糖量高,風味好,但土壤有機質缺乏,保水保肥力差。粘土的通透性差,易板結,葡萄根系淺,生產弱,結果差,有時產量雖大但質量差,一般應避免在重粘土上種植葡萄。在礫石土壤上可以種植優質的葡萄,如新疆土魯番盆地的礫質戈壁土(石礫和沙子達80%以上),經過改良後,葡萄生長很好。
3、地下水位:在濕潤的土壤上葡萄生長和結果良好。地下水位高低對土壤濕度有影響,地下水位很低的土壤蓄水能力較差;地下水位高、離地面很近的土壤,不適合種植葡萄。比較適合的地下水位應在1.5-2米以下。在排水良好的情況下,在地下水位離地面0.7-1米的土壤上,葡萄也能良好生長和結果。
4、土壤化學成分:對葡萄植株營養有很大意義。一般在PH為6—6.5的微酸性環境中,葡萄的生長結果較好。在酸性過大(pH接近4)的土壤中,生長顯著不良,在比較強的鹼性土壤(pH為8.3-8.7)上,開始出現黃葉病。因此酸度過大或過小的土壤需要改良後才能種植葡萄。此外,葡萄在果樹中,是屬於較抗鹽的植物,在蘋果、梨等果樹不能生長的地方,葡萄能生長的很好。
與茶葉相似處在於: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三、氣候因素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主要指標。
法國人認為,只有在某種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釀造出具有特殊風味的世界名酒。但對世界廣闊的葡萄產區來講,這種以土壤進行葡萄區劃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影響葡萄品質和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是綜合性的.僅在多數情況下,往往是氣候對葡萄的生長、結果和葡萄酒的優劣起主導作用,氣候因素已成為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氣條件都是葡萄生長和結果所必需的,特別是夏秋季的天氣狀況。
1、光照
太陽能是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進行能量和物質循環的動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90%—95%來源於光合作用。德國年平均日照時間:1300個小時。真正消耗於光合作用的太陽能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達到太陽總能量的1%。在我國一般葡萄園太陽能的利用率僅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幾千年來人們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獲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溫度
溫度(熱量)是影響葡萄生長和結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屬暖溫帶植物,要求相當多的熱量。葡萄生長期(從明芽至槳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氣溫在10度以上的活動積溫、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差異。溫度對葡萄生長、結果的進程也產生重要影響。高溫能對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遠遠不如低溫,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問題、低溫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區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緯20—51℃之間。歐洲葡萄品種的栽培北限是德國的萊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於南緯20—40℃之間。歐洲葡萄的種植范圍朝赤道方向擴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溫、病害和缺乏足夠的低溫誘發葡萄的休眠。歐洲葡萄向兩極方向擴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長季節短、不足以保證果實和枝蔓成熟以及抵禦冬季低溫。
3、降水
降水的多寡和季節分配,強烈地影響著葡萄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在某些地區,對某些栽培品種、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最重要的氣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因世界不同的氣候類型.而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地中海氣候的降水量季節分配的特點是:夏秋乾旱.冬春多雨。而我國主要葡萄栽培區的氣候為季風氣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溫多雨,南方春季陰雨天氣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難度。除新疆外,對葡萄不利,水分脅迫現象對葡萄表現十分顯著。
『肆』 決定葡萄酒品質有哪些因素
品種,產地,年份,這是天定的。工藝,這是人定的。反正很多這些是主要的。
『伍』 決定葡萄酒品質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哪些
葡萄酒是來人和自然關系的產自物,是人在一定的氣候、土壤等生態條件下,採用相應的栽培技術,種植一定的葡萄品種,收獲其果實,通過相應的工藝進行釀造的結果。因此,原產地的生態條件、葡萄品種以及人所採用的栽培、採收、釀造方式等,決定了葡萄酒的質量和風格。因此,影響葡萄酒質量和風格的因素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大類。
自然因素 包括氣候、地質、土壤等生態條件和與之相適應的品種;
人為因素 包括與自然因素相適應的栽培管理措施和釀造、貯藏方式等。
『陸』 如何鑒別葡萄酒的質量和它的級別
X0是對干邑的分級,而不是所有的白蘭地。根據原酒在橡木桶中貯存年限的長短,干邑酒分成許多級別,從低到高分別有VS級(即 三星級)、VSOP級、XO級、EXTRA級等。VS級指那些原酒酒齡在4年半以下的干邑酒,VSOP級指其中原酒酒齡在4年半至6年半之間的干邑酒,XO級的原酒酒齡至少在6年半以上(注意「以上」)。干邑原酒在橡木桶中貯存年限越長,質量越好,價格會越高 所有白蘭地酒廠, 都用字母來分別品質, 例舉如下: E代表ESPECIAL (特別的) F代表FINE (好) V代表VERY (很好) O代表OLD (老的) S代表SUPERIOR (上好的) P代表PALE (淡色而蒼老) X代表EXTRA (格外的) XO表示灑的年份,像中國的十年沉釀,二十年沉釀什麼的。 XO是葡萄蒸餾酒(白蘭地)的一種等級表示,是Extra Old的縮寫,意指"極陳年". 白蘭地大體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級為V.S,即三星級.法國相關法律規定,干邑白蘭地勾兌時原酒的最低酒齡至少在1.5年以上. 第二級,V.O, V.O.P, V.S.O.P等,勾兌時原酒的最低酒齡至少為4-4.5年以上. 第三級,X.O, Napoleon, Exatra等,為很老的陳年白蘭地,稱為精品或極品,勾兌時最低酒齡在6年以上. 所以X.O與年份酒是有區別的,年份酒是指某年收獲的葡萄釀制的非蒸餾酒 優質的葡萄酒加入鹼後顏色會發生變化,變成深藍色,而劣質的葡萄酒則對鹼不會發生反應。 知道了這個道理,平常喝紅葡萄酒時,朋友們不妨用氫氧化鈉或家用的白醋、食用鹼一試。 紅葡萄酒還有其它一些鑒別方法: ①看標示 看標示,可以區別是原汁葡萄酒還是半汁葡萄酒。原汁葡萄酒任何東西都不能添加。如果添加了白砂糖,葡萄酒的酒精度就會提高;添加了山梨酸鉀(防腐劑)則會破壞葡萄酒成份,進而影響到葡萄酒的酒質。如果一種紅葡萄酒標明含有葡萄全汁、白砂糖、山梨酸鉀,那應該無疑就是半汁葡萄酒。 ②看外觀 真葡萄酒外觀澄亮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色澤自然、悅目;香氣平衡、協調、融為一體,香氣幽雅,令人愉快; 假葡萄酒混濁無光,顏色與酒名不符,沒有自然感,色澤艷麗,有明顯的人工色素感。 ③品酒味 真葡萄酒口感舒暢愉悅、柔和,酒體豐滿完整,餘味綿長;假葡萄酒有突出暴烈的水果香(外加香精),酒精味突出,異香突出,酒體單薄,沒有後味 。
求採納
『柒』 葡萄酒的質量檢測標准、
GB/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GB 15037—2006 葡 萄 酒(可以去百度文庫,免費查閱)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3 苯甲酸、山梨酸
按GB/T 5009.29檢驗。
6.4 凈含量
按JJF 1070檢驗。
表1 感官要求
項 目 要 求
外觀 色澤 白葡萄酒 近似無色、微黃帶綠、淺黃、禾桿黃、金黃色
紅葡萄酒 紫紅、深紅、寶石紅、紅微帶棕色、棕紅色
桃紅葡萄酒 桃紅、淡玫瑰紅、淺紅色
澄清程度 澄清,有光澤,無明顯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封口的酒允許有少量軟木渣,裝瓶超過1年的葡萄酒允許有少量沉澱)
起泡程度 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時,應有細微的串珠狀氣泡升起,並有一定的持續性
香氣與滋味 香氣 具有純正、優雅、怡悅、和諧的果香與酒香,陳釀型的葡萄酒還應具有陳釀香或橡木香
滋味 干、半干葡萄酒 具有純正、優雅、爽怡的口味和悅人的果香味,酒體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 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陳釀的酒香味,酸甜協調,酒體豐滿
起泡葡萄酒 具有優美醇正、和諧悅人的口味和發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殺口力
典型性 具有標示的葡萄品種及產品類型應有的特徵和風格
註:感官評價可參考附錄A進行。
1)特種葡萄酒按相應的產品標准執行。
2)特種葡萄酒按相應的產品標准執行。
表2 理化要求
項 目 要 求
酒精度a(20℃)(體積分數)/(%) ≥ 7.0
總糖d(以葡萄糖計)/(g/L) 平靜葡萄酒 干葡萄酒b ≤4.0
半干葡萄酒c 4.1~12.0
半甜葡萄酒 12.1~45.0
甜葡萄酒 ≥45.1
高泡葡萄酒 天然型高泡葡萄酒 ≤12.0(允許差為3.0)
絕干型高泡葡萄酒 12.1~17.0(允許差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 17.1~32.0(允許差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 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 ≥50.1
干浸出物/(g/L) 白葡萄酒 ≥16.0
桃紅葡萄酒 ≥17.0
紅葡萄酒 ≥18.0
揮發酸(以乙酸計)/(g/L) ≤1.2
檸檬酸/(g/L) 干、半干、半甜葡萄酒 ≤1.0
甜葡萄酒 ≤2.0
二氧化碳(20℃)/MPa 低泡葡萄酒 < 250mL/瓶 0.05~0.29
≥250mL/瓶 0.05~0.34
高泡葡萄酒 < 250mL/瓶 ≥0.30
≥250mL/瓶 ≥0.35
鐵/(mg/L) ≤8.0
銅/(mg/L) ≤1.0
苯甲酸或苯甲酸鈉(以苯甲酸計)/(mg/L) ≤ 50
山梨酸或山梨酸鉀(以山梨酸計)/(mg/L) ≤ 200
註:總酸不作要求,以實測值表示(以酒石酸計,g/L)
a 酒精度標簽標示值與實測值不得超過±1.0%(體積分數)。
b 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0 g/L時,含糖最高為9.0 g/L 。
c 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0 g/L時,含糖最高為18 g/L。
d 低泡葡萄酒總糖的要求同平靜葡萄酒。
『捌』 影響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有哪些
好葡抄萄是釀出好葡萄酒的關鍵因素,我們都知道新疆的葡萄很好吃,很甜,就是因為新疆白天和晚上的溫差比較大,而且,新疆的陽光照射特別充足,同樣,土壤如果肥沃的話,種出來的葡萄含糖量就特別高。
第二個是葡萄酒的年份,這里說一下,葡萄酒並不是年份越久就越好,這個和白酒是不一樣的,葡萄酒的年份是指葡萄收獲的年份,釀出來的葡萄酒是否好,就得看本年的天氣氣候條件怎麼樣,比如說天氣比較穩定的地區,產出來的葡萄自然而然沒什麼區別,所釀出來的葡萄酒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說,年份好了,葡萄酒的質量自然而然會好。
第三個呢,就是釀酒的技術,我們在高中的時候,生物這門課就教過我們怎麼釀葡萄酒在釀造的時候,對於無菌的處理和溫度的控制都是特別重要的,而且我們現在的技術這么發達,對於這兩種操作都很熟悉,所以,還會考慮釀酒時用的器皿,以及各個階段的一個時間,這些都是釀出好的葡萄酒的一個關鍵因素。
『玖』 影響葡萄酒特色及品質的主要因素有什麼
影響葡萄酒特色及品質的因素可以很多,但最重要的不外乎三大因素:葡萄、葡萄園和釀造技術。
作為釀酒的葡萄,葡萄的產地很重要。
首先要選好的葡萄品種為種植釀酒葡萄打好基礎,世界上現有的葡萄品種有七、八千個,但大面積栽培的釀酒葡萄品種只有30多種。
根據國內外釀造葡萄酒的實踐經驗,適宜釀造高檔紅葡萄酒的品種有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露輒等,這些品種具有青草香氣,釀成的葡萄酒具有優雅濃郁的野果香。適宜釀造白葡萄酒的品種有霞多麗、雷司令、貴人香、賽美蓉、白詩南。這些品種釀造的白葡萄酒果香濃郁雅緻。
影響葡萄的自然因素:好的釀酒葡萄品種,必須種植在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才能表現出優良的特性,才能釀造出高檔的葡萄酒。包括水份、濕度、風速等這些自然因素,每年的氣候條件不同因此每年生產的葡萄酒質量也不同。一般在高燥地方栽培的葡萄,品質好,病蟲也少,世界各國產名酒的葡萄都栽培在丘陵或山坡地,斜坡上通風透光好,對果實著色,含糖量,以及香味都有很大提高。
世界上滿足這些自然條件的釀酒葡萄種植地也很少,像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納帕谷,在我國的新疆天山北麓,也有幸成為是其中之一。先天的生態環境,種植出的優質赤霞珠、霞多麗等葡萄品種,有效的保障了釀酒的葡萄質量,再加上科學的種植、釀造技術,在你喝過這里釀造的尼雅干紅葡萄酒後,更能體會這種天然環保、絕少病蟲害葡萄釀造的優質葡萄酒,獨特的口感和單寧香。
『拾』 葡萄的指標怎麼反映葡萄酒的質量
釀酒葡萄的分級標准,含糖量與葡萄酒質量的關系最為密切,是控制葡萄果實成熟度的主要指標之一,同時,糖酸比也是判斷釀酒葡萄果實成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漿果成熟過程中,由於葉片及果實本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酸代謝及其他一系列生理反應使得葡萄漿果中含糖量不斷增加,含酸量不斷降低。成熟期的晝夜溫差、光照、降雨量及灌溉等因素是影響葡萄果實成熟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有文獻研究表明,只有適當的糖、酸平衡的葡萄原料才能釀造出優質的葡萄酒,即最好的釀酒品種,加上最佳的成熟度,才能釀出高質量的葡萄酒。
葡萄原料過熟,所釀的葡萄酒酸低,pH值高,葡萄酒質量差,葡萄原料次等成熟,所釀的葡萄酒瘦弱而寡淡。
含糖量的高低是判斷葡萄果實成熟與否的重要指標,既決定了所釀葡萄酒的潛在酒度,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葡萄酒的風味。
在一定范圍內,原料的含糖量越高,所釀葡萄酒的質量越好。因此,並非原料的含糖量最高所釀葡萄酒的質量最好,高質量的葡萄酒是由含糖量較高的原料釀造的,並且要求原料中其他成分也達到一定的含量且具有較好的平衡關系。
葡萄果實中糖的含量一般17%一25%,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總糖含量呈正相關,且總糖占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60%一80% ,葡萄及葡萄酒中多酚物質的含量因葡萄品種、產地、氣候條件、栽培管理措施、釀造工藝等的不同而異。即使是同一品種,不同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和栽培管理措施也會導致其酚類物質含量差異較大。
一般而言,紅葡萄品種果實中酚含量比白葡萄品種多。葡萄的酚類物質主要存在於果皮、種子及果梗中,其中果梗和種子中酚類物質的含量分別占果穗總酚含量的20%和20%一55%。有研究進一步發現,紅葡萄果實中總酚含量在果皮、果肉、果汁和種子中的比例分別為33.3%、0.7%、3.4%和62.6%;相應在白葡萄中的比例分別為23.2%、0.9%、4.5%和71.4%。種子中的酚類物質主要有單寧、棚皮普、兒茶素類和原花青素等;果皮中主要有黃酮類、白黎蘆醇和花色素類等;葡萄 汁中主要含有一些非黃酮型的酚酸類物質 。所以一般可以根據這些因素,利用SPSS數據分析將葡萄分級。
---------轉載網友回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