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葡萄酒的製作比例
給你個家庭制來作葡萄汁的方自,最好選山葡萄,不過不太容易找得到,實在找不到就用家葡萄代替吧,不用白糖,太沒意思了,用蜂蜜.比例:葡萄:蜂蜜:水=3:2:1,操作方法和樓上的類似,你試試吧,口感絕對比他們的好.蜂蜜最好用椴樹蜜,味兒好.
㈡ 黃酒什麼價位的比例真實
黃酒像紹興酒一般10元一斤的吧 當然還要看什麼牌子的 包裝怎麼樣
㈢ 做黃酒米和酒的比例是多少
一斤米一兩酒麴一兩麥芽,或者一斤米二兩酒麴。家庭自釀黃酒比自釀葡萄酒復雜一些,因葡萄皮上附有大量的野生酵母,釀造時不必添加酵母。另外葡萄中含糖,可直接被酵母發酵。而黃酒生產的原料是米,所以生產中必須加入糖化劑(曲子)及酵母,才能使米中的澱粉轉化為葡萄糖,酵母將葡萄糖發酵成酒。一、准備工作 最好選擇陶壇或不銹鋼桶、搪瓷桶(不要用塑料桶),刷凈後再用食用酒精擦一遍進行殺菌。到中葯店買神曲(又叫葯曲)作糖化劑用;到副食商店購買做饅頭用的乾酵母,作發酵劑用。備一塊紗布,作過濾用,使用前用開水浸燙殺菌。二、泡米 將大米(或小米、黃米、小麥、小玉米●)用水淘洗至沒有糠麩為止(如有糠麩,則影響黃酒的口味,並增加米中的雜菌量),然後加水,水量超過米一寸即可。浸泡24~36小時,米浸泡到用手指一捻即碎無太大硬心即可。三、煮飯(或蒸飯) 將泡好的米放入鍋中,加入比平時做干飯多一半的水,將米煮熟成稠粥狀(若用鍋蒸熟則要加入涼開水,加水量為米飯的一半)。四、放涼加曲 當煮好的米粥涼到50℃左右時,加入神曲。先將神曲碾碎,邊加邊攪拌,加入量為米的15%,即500克米加75克神曲。如葯店無神曲,也可買焦麥芽(也叫麥芽或炒麥芽),按同樣比例加入。五、發酵 加入神曲後,米中的澱粉開始被神曲中的糖化酶糖化變成葡萄糖,所以米粥會愈來愈稀。為使糖化充分,要經常攪拌。待溫度降到30℃左右時加入乾酵母。乾酵母的加入量為米的0.12%,即500克米用0.6克乾酵母。加法是用杯子盛30℃左右的溫水,內加少許白糖,再把稱好的乾酵母加入其中,用筷子攪拌使其沉入水中,放置幾分鍾後,杯中開始泛起小泡便倒入米粥中,然後攪拌均勻。春秋或冬季氣溫低時,容器要放在溫暖處,最好保持在25℃以上。容器加蓋防塵,以防污染雜菌,但不要封嚴,以便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逸出。發酵5天左右(因溫度的高低和加酵母量的多少等原因,發酵時間可長可短),看到粥液上不再有大量氣泡產生,便可將上部酒液倒出。六、煎酒 把倒出的酒液放入不銹鋼鍋中,加熱到80℃左右,保持30分鍾。然後倒入一個干凈容器中沉澱和陳釀。加熱的目的是殺滅酒中的酵母等菌,以便於酒液的沉澱澄清和保存。沉澱後的酒即可飲用了,飲用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加糖或姜絲等。剩下的發酵渣液可再加入到煮好的粥中,再行發酵用。如渣液有酸味,則說明有雜菌污染,不可再用。家庭自釀的黃酒因條件所限殺菌不徹底,所以不能長期保存,最好是幾天內飲完。如想家中常備,可分批分期釀制。自釀黃酒雖然簡單,但要釀出好酒也要求很高技術,所以自釀者要在釀造過程中注意觀察品嘗,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
㈣ 紅酒為什麼比黃酒貴啊
一個是紅酒的製作工藝復雜 這個我可以推薦你看一下法國的電影<雲中漫步>中有 還有就是炒作啊 關稅之類加上來 有的紅酒的價格如果撇去關稅之類的錢 其實是很便宜的
㈤ 黃酒和紅酒的區別
1、原料不同
黃酒: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中國古稱「稷」。黍:又稱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
紅酒:葡萄種類方面,釀制紅酒的葡萄種類有設拉子(Syrah或Shiraz)、卡本納蘇維翁 (Cabernet Sauvignon )、梅洛(Merlot)等等。
2、做法不同
黃酒:公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紅酒:除梗,為了避免葡萄酒中有多餘的苦澀味道,將梗從果實上除去。破碎,將果皮搓破輕輕壓碎,稱之為破碎。發酵,在破碎的葡萄(連同果皮及種子)中加入酵母菌。因紅酒的顏色來自果皮,而澀味則是種子所釋放出來的味道。榨汁,以榨汁機榨出發酵後的葡萄酒。
發酵,將榨出的葡萄酒與果皮、種子分開,接著僅使葡萄酒在發酵。本階段是決定葡萄酒味道的關鍵,完全發酵熟成者即為不同口味的葡萄酒。除渣,發酵完之後,溶解殘存的物質會自動沉澱,可順利地被除去,此一過程稱之為除渣。
熟成,接著裝入酒桶使之能夠充分熟成,熟成期間約為兩年(但亦有熟成未滿兩年者)。裝瓶,熟成後即可裝瓶。
3、起源不同
黃酒: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葯釀酒的國家。曲葯的發現、人工製作、運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這1800年的時間。
紅酒:紅酒的來源地的其中一個劃分方法,分作「舊世界紅酒」和「新世界紅酒」。舊世界紅酒一般指歐洲(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出產的紅酒,他們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略昂貴。「新世界紅酒」紅酒是指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出產的紅酒。
㈥ 黃就是什麼一般的黃酒多少錢啊
黃酒就是米酒在南方自家都可以釀的
口感淡酒精味不濃,冬季可以加熱喝。普通的20元左右貴的也有!
謝謝
㈦ 黃酒和葡萄酒那個更好
1、黃酒以大來米、黍米為原料,源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中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其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2、葡萄酒是無機礦物營養素和有機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可供給人體一定熱量。酒內還含有對氨基苯甲酸,它是葉酸的組成部分,可促進紅細胞的合成。葡萄酒內含有多種無機鹽,其中,鉀能保護心肌,維持心臟跳動;鈣能鎮定神經;鎂是心血管病的保護因子,缺鎂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葡萄酒屬於三低(低酒度、低糖、低熱量)、三豐富(豐富氨基酸(氨基酸產品,氨基酸資訊)、豐富維生素(維生素產品,維生素資訊)、豐富無機鹽)的酒種。葡萄酒的營養成分,大部分來自葡萄汁,所含的乙醇則來自果汁發酵。
兩種酒一個是米酒另一種是果酒各有優點,選擇哪種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定。
㈧ 手工葡萄酒做法的比例多少葡萄兌多少酒在兌多少糖
葡萄酒簡單工藝流程:葡萄→→去梗破碎→→入瓶(罐)→→發酵→→葡萄酒→→過濾皮楂→→蘋果酸-乳酸發酵(不是必須)→→虹吸法倒瓶(罐)→→滿瓶密封低溫存放過冬→→虹吸法倒瓶(罐)→→清澈美味葡萄酒。
工藝過程詳解:
整個釀酒過程保持與酒液接觸的器皿的清潔衛生,避免與廚房的醋瓶子放在一起。
發酵溫度:紅葡萄酒的適宜發酵溫度為25-30度,白葡萄酒的發酵溫度為18-20度。
釀酒葡萄選擇:自釀葡萄酒,講究的是因地制宜,自娛自樂,對葡萄品種沒什麼特別規矩,只要是葡萄就可以試試。沒有條件購買到專用釀酒葡萄的朋友,市面上常見鮮食葡萄(玫瑰香、龍眼、巨峰等)也可以釀酒,只是口感更有特色而已。釀紅葡萄酒必須用紅色葡萄;白葡萄酒用白(綠色)葡萄或紅皮白肉的葡萄(入瓶發酵前壓榨去皮)。葡萄酒的酒精度是由葡萄所含的糖分轉化而來,紅葡萄酒的顏色來源於葡萄皮所含的色素,應選擇成熟度高、顏色深(黑紫色)、新鮮、健康衛生的葡萄來釀酒。
去梗破碎:輕柔破碎,捏破即可。不要搗成糊狀,避免壓碎葡萄核。葡萄皮上那層白膜含有天然酵母菌,這是葡萄能自然發酵成葡萄酒的寶貝,購買的時候選健康衛生的葡萄,不用洗!
容器:塑料桶、不銹鋼鍋、瓷缸、瓶瓶罐罐都可以。少量觀賞試驗,推薦使用透明的玻璃瓶、可樂瓶、礦泉水瓶等。切忌與鐵、鋁、錫等金屬接觸。
入瓶(罐):盛葡萄器皿上方留容量20%的空餘,以免發酵啟動後葡萄皮上浮膨脹溢出葡萄汁。
加糖量:理論上是17克糖/升的葡萄汁能產生1度的酒精度,葡萄酒自然釀造最高能達到的酒度是15度。若葡萄汁含糖量低——酒度低,口感寡淡難以保存;若含糖太高——糖發酵不完,產出甜葡萄酒。一般鮮食葡萄不加糖即可釀出酒精含量7-10度的葡萄酒。根據葡萄的甜度,每升葡萄汁液可加入34克白糖,即增加2度酒精度;如果葡萄成熟度很差或者甜度不高可考慮加68克糖/升,即增加4度酒精度。加糖時間:葡萄入罐2-3天,見有明顯氣泡產生即發酵旺盛期時加糖。
發酵過程:葡萄裝瓶後,盡早啟動發酵有利於阻止有害菌的繁殖,所以裝瓶後要控制好溫度,避免溫度過低情況。有氣泡上冒、葡萄皮浮起是發酵開始的表現。注意,發酵過程產生大量的CO2氣體,強力密封易發生危險,應適當通氣。每天攪拌1-3次將使葡萄皮盡量多與汁液接觸,以浸泡出果皮上的色素、單寧等有效物質。正常發酵期約1個禮拜左右,期間不要密封保持少量通氣,以沒有明顯氣泡產生即為發酵結束,此時葡萄已順利變成了葡萄酒,後續工藝是為了使葡萄酒的柔和、降酸、清澈。
過濾皮楂:可用細不銹鋼網(不漏葡萄核即可)、絲襪等工具粗過濾,用力將酒液擠出。至此,後續各工序的操作都應盡量避免酒液與空氣的接觸,避免葡萄酒氧化變質。
㈨ 黃酒和葡萄酒如何量酒精度。
黃酒的酒精來度一般在自16度左右,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4度以下。 這個不用你去量,一般而言,釀葡萄酒時,當酒精含量達到14度時,酵母就會被殺死,不能再繼續發酵,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會超過14度。黃酒的類似。
記得採納啊
要看樓主怎麼去評判了。如果單從酒精度上比較的話,酒精度算成45°,黃酒15°,紅酒算9°,啤酒算3°,也就是說,1兩相當於3兩黃酒,相當於半斤紅酒,相當於1斤半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