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葡萄酒酒標上的Cuvee一詞表示什麼意思
❷ 葡萄酒酒標上的AOC是什麼意思
法國葡萄酒被劃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法定產區(AOC)、優良地區(VDQS)、地區餐酒(VDP)、日常餐酒(VDT)。
AOC
法文意思為「原產地控制命名」。原產地地區的葡萄品種、種植數量、釀造過程、酒精含量等都要得到專家認證。只能用原產地種植的葡萄釀制,絕對不可和別地葡萄汁勾兌。
AOC產量大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35%。酒瓶標簽標示為 Appellation+產區名+Contrôlée,例如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ôlée。
2. VDQS普通地區餐酒向AOC級別過渡所必須經歷的級別。如果在VDQS時期酒質表現良好,則會升級為AOC。
產量只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2%。酒瓶標簽標示為 Appellation+產區名+Vin Délimité de Qualité Superieure。
3. VDP
日常餐酒中最好的酒被升級為地區餐酒。地區餐酒的標簽上可以標明產區。可以用標明產區內的葡萄汁勾兌,但僅限於該產區內的葡萄。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15%。
酒瓶標簽標示為 Vin de Pays + 產區名,例如Vin de Pays d'Oc。法國絕大部分的地區餐酒產自南部地中海沿岸。
4. VDT
最低檔的葡萄酒,作日常飲用。可以由不同地區的葡萄汁勾兌而成,如果葡萄汁限於法國各產區,可稱法國日常餐酒。不得用歐盟外國家的葡萄汁,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38%。酒瓶標簽標示為 Vin de Table,例如Vin de Table Fra
❸ 枕上書書了幾段幾行什麼意思
這是一句歌詞來 出自小說《枕上書自》同人歌 由唐七公子作詞
歌曲如下
演唱:董貞作詞:唐七公子作曲:董貞編曲:劉沛混縮:盧楠
蒼何劍挽千里霜,
傾城一夜雪蒼茫,
誰白衣點梅妝,
誤入檀林發染香,
佛度也度不了隔世的離殤。
菩提花開滿宮牆,
花下是誰對影成雙,
夢里看不見思念的方向 研新墨一方,
將前緣寫在枕上。
枕上書書了幾段幾行,
摘下千年前的一段月光,
等佛鈴盛放,
將眉眼深藏,
再開出回憶里你知的模樣。
桫欏樹旁花靜晚,
下弦月照燭影長,
誰垂釣冷荷塘
回憶過往杯酒涼
佛度也度不了隔世的離殤。
菩提花開滿宮牆,
花下是誰對影成雙,
夢里看不見思念的方向 研新墨一方,
將前緣寫在枕上。
枕上書書了幾段幾行,
摘下千年前的一段月光,
等佛鈴盛放,
將眉眼深藏,
再開出回憶里你知的模樣。
枕上書書了幾段幾行,
摘下千年前的一段月光,
等佛鈴盛放,
將眉眼深藏,
再開出回憶里你知的模樣。
認出我的模樣
如滿意請採納
❹ 葡萄酒術語都表示了什麼意思
清爽——非常新鮮,明顯的酸味(特別是白葡萄酒)。特釀——葡萄的混合或特殊精選。精緻——描繪了清淡或均勻的葡萄酒釀製得當,口味優雅。新鮮——生動,干凈,果實香味,是新酒的一種重要特徵。香味濃郁——具有強烈的果香味的葡萄酒。飽滿——富有一定數量酒體的葡萄酒。生澀——未成熟的果實味道。在薏絲琳和格烏茲來妮葡萄酒中非常和諧。澀口——由於酸度和丹寧含量高而引起的麻辣的感覺。餘味——在吞咽下葡萄酒之後味道在嘴裡縈回的時間長度。越長越好。輕盈或酒體輕盈——相對而言酒體比較單薄的葡萄酒。成熟——可以飲用。柔和——口感和諧。有時實為甜味的委婉說法。口感——葡萄酒及其成分在喉嚨內的具體感官表現力。無釀制年份——沒有具體年份的葡萄酒,通常是由不同年份的葡萄混合而釀制出來的。酒味——鼻子聞酒的感受。葡萄酒的味道,也指香味。橡木/橡木的——在葡萄酒陳年的過程中,由於酒與橡木桶接觸而產生的帶有橡木的香味和口感。豐富——富有多樣,豐富,愉快的香味。圓潤——平衡的酒體,不澀口的味道,沒有堅硬的感覺。 沉澱一種在葡萄酒陳年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葡萄酒的自然成分。丹寧——從葡萄皮,葡萄籽,葡萄藤以及橡木桶中衍生出來的物質。存在於紅葡萄酒中。丹寧賦予葡萄酒口澀的感覺,但也起天然保護劑的作用,並幫助葡萄酒陳年。辛辣的——由於高酸度而引起的尖銳的口感。葡萄品種——釀制一種葡萄酒過程中所採用的葡萄。釀制年份——摘取葡萄以及釀制葡萄酒的當年。酸味——存在於所有的葡萄中,是保存葡萄酒的必須組成部分。酸味在葡萄酒中的表現特徵為脆而麻辣。回味——在吞咽下酒之後喉間酒味縈回的味道。請參閱餘味。芳香——口感強烈花香濃郁的葡萄品種,橡木陳年以及在酒瓶中的變化而產生的香味。麻辣——由於丹寧在葡萄酒中的作用而使喉間受到強烈刺激的感覺。平衡——好的術語,描述了在葡萄酒中香味、酸度、干度或甜度的成分均勻而又和諧的體現。酒體----葡萄酒在口中的感覺:或豐滿或單薄,可以表達為酒體豐滿,酒體均勻或酒體輕盈。酒香——葡萄酒在裝瓶陳年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復雜而又多層次的味道和感覺。干凈——沒有可察覺的缺點,沒有難聞的味道。復雜——好的術語,表明了葡萄酒有很多層次和味道。釀酒師盡其所能在釀制過程中達到口味多樣復雜的程度。濃郁——強烈的香味。瓶塞味——葡萄酒中由於變質受到污染,產生異常的口味。
❺ 葡萄酒中的「干紅」到底是什麼意思
干紅葡萄酒是指葡萄酒釀造後,釀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轉化成酒精,殘糖量小於或等於4.0g/L的紅葡萄酒。干紅葡萄酒用皮紅肉白或皮肉皆紅的葡萄帶皮發酵而成,酒液中含有果皮或果肉中的有色物質,使干紅葡萄酒以紅色調為主,顏色一般呈深寶石紅色、寶石紅色、紫紅色、深紅色、棕紅色等。
其實,在葡萄酒的世界裡,和「干」相對的概念並不是「濕」,而是「甜」。我們通常指的干紅是干型紅葡萄酒的簡稱,指的就是殘余糖分低,口感不甜或者味道幾乎不甜的葡萄酒。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紅葡萄酒都是干型的,有的紅葡萄酒也呈現甜型。
❻ 葡萄酒熟成是什麼意思
熟成在葡萄酒中既是一種工藝,剛釀造出來的葡萄酒(新酒)一般口感比較粗回糙,果香味道,花答香味道比較濃厚,但是在舊世界,比較喜歡皮革奶油等味道,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會把葡萄酒放入橡木桶中,進行熟成,經過熟成的葡萄酒,會融合橡木桶中的橡木味道,口味會更加豐富,口感也會由粗糙變得細膩,更加柔順!而熟成一般2步,一步叫橡木陳,一步叫瓶陳,都是為了通過時間是葡萄酒的口感更加豐富和柔和 !其中橡木熟成在葡萄酒釀造過程中也叫醇化!
這個鏈接 是關於醇化的一些解釋:
http://ke..com/link?url=
❼ 葡萄酒常用術語
酸味
存在於所有的葡萄中,是保存葡萄酒的必須組成部分。酸味在葡萄酒中的表現特徵為脆而麻辣。
回味
在吞咽下酒之後喉間酒味縈回的味道。請參閱餘味。
芳香
口感強烈花香濃郁的葡萄品種,橡木陳年以及在酒瓶中的變化而 產生的香味。
麻辣
由於丹寧在葡萄酒中的作用而使喉間受到強烈刺激的感覺。
平衡
好的術語,描述了在葡萄酒中香味,酸度,干度或甜度的成分均勻而又和諧的體現。
酒體
葡萄酒在口中的感覺 -或豐滿或單薄,可以表達為酒體豐滿,酒體均勻或酒體輕盈。
酒香
葡萄酒在裝瓶陳年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復雜而又多層次的味道和感覺。
干凈
沒有可察覺的缺點,沒有難聞的味道。
復雜
好的術語,表明了葡萄酒有很多層次和味道。釀酒師盡其所能在釀制過程中達到口味多樣復雜的程度。
濃郁
強烈的香味。
瓶塞味
葡萄酒中由於變質受到污染,產生異常的口味。
清爽
非常新鮮,明顯的酸味(特別是白葡萄酒)。
特釀
葡萄的混合或特殊精選。
精緻
描繪了清淡或均勻的葡萄酒釀製得當,口味優雅。
酒香(Bouquet)是指葡萄酒失去葡萄味之後的氣味。在幾年的陳化過程中,這種酒香會不斷增加,直到葡萄酒在瓶中成熟,使葡萄酒產生原來所不具有的不同味道層次。這很像是由不同的花構成的插花的香味。
列度(Backbone)是指以葡萄酒的酒精度、酸度、丹寧酸度為基礎的結構框架。想想這個會議:這你聽說一個人有「脊樑」時,你會怎麼想?很有烈度的葡萄酒看起來結構完整,口感非常舒服。淡而無味的葡萄酒缺乏酸度、丹寧酸和氣味。
餘味(Finish)是指喝下葡萄酒後的回味。實質上,葡萄酒的餘味取決於葡萄酒的質量。質量一般的酒餘味很短或根本沒有餘味。質量中等的酒的餘味可持續幾分鍾,使你體會到葡萄酒味道。而高質量的葡萄酒餘味綿長,你可以感覺到千變萬化的味道。正是這種感官體驗才使得品嘗葡萄酒如此令人著迷。
陳釀(Aged)是指葡萄酒在瓶中經過數年的陳化逐漸成熟,並且使味道層次逐漸豐富,這時的味道層次與其初釀時截然不同。經陳化而成熟的葡萄酒達到了質量的最佳狀態。如果葡萄酒陳化時間過長,它也會累,會失去它的氣味,也就是所說的正在衰退。有點像人一樣。
暈瓶(Bottle Sick)葡萄酒裝瓶後,會受到震盪。在一段長達幾個月或幾年的過程中,葡萄酒會失去香味與香氣。一旦產生這種現象,也就是說葡萄酒產生了暈瓶(Bottle Sick)現象,幾個月後會恢復原狀。
產區獨特風味(Gourt de Terroir)這個詞與「恐怖者伊凡」(Ivan the Terrible)毫無關系。這個法語詞很難定義,但如果表示氣味方面的意思,則是指某一特定的葡萄園或葡萄酒產區用其土壤、小氣候、排水系統的不同及葡萄園的其他特性而使其出產的葡萄酒所具有的獨特氣味。
葯草味(Herbaceous)你會經常在葡萄酒品嘗記錄中見到這個關於葡萄酒味道特點的詞。它是指用卡百內葡萄、白索維農葡萄或黑比諾葡萄釀制而成葡萄酒通常具有的一種香草氣味。有時人們很喜歡這種氣味,有時則不喜歡。
掛杯現象(Legs)葡萄酒的掛杯現象是指搖動酒杯,使酒旋動起來後酒液掛在杯壁上的現象。這是葡萄酒中酒精的蒸發率與其他液體如甘油的蒸發率不同的結果。這通常是有醇度、質量好的葡萄酒的標志,也是葡萄酒愛好者所追尋的。這種現象不僅是好酒的標志,而且令人賞心悅目:你可以看到液體掛在杯壁上,沿著杯壁下滑,並逐漸消失。
酒窖主人(Maitre de Chai) 法語詞Chai意思是葡萄酒窖,而Maitre de Chai 意思 為酒窖主人。他負責照管裝桶進行熟釀的葡萄酒,而且通常也是葡萄酒生產者。這在法國釀酒廠中擁有最重要的地位。
未經除渣過濾而裝瓶的葡萄酒(Mis en Bouteilles Sur Lie) 法語詞,是指在木桶中發酵、陳化後,未經過除渣過濾,而直接裝瓶的葡萄酒。這樣裝瓶的葡萄酒會保持一種清新活躍的特性,而且由於在發酵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裝瓶前還未來得及消散,因此葡萄酒會有輕微的起泡現象(像針刺的感覺)。
核心味道(Middle-body)在葡萄酒雜志、報紙上發表的葡萄酒作品的關於品嘗葡萄酒的記錄中,你可以看到這個詞。它是指味道感覺的一部分,是最初的味道作用於味覺之後感覺到的味道。評價葡萄酒的味道時通常以此為基礎。結構完整的葡萄酒入口時的味道和回味應與核心味道和諧一致。
豐滿柔和(Round)這一葡萄酒品嘗術語是用來描寫葡萄酒細膩柔和的感覺。葡萄酒具有一定的酒精與酸度平衡,緩解了酸性物質的刺激性,使葡萄酒入口後有一種柔和豐滿的感覺,而不是辛辣刺激的感覺。
不和諧(Unresolved)這並不是指混濁的酒,而是指葡萄酒的不同成分之間還不夠和諧,因此還無法形成細膩和諧感覺,還需要一個陳化過程。
魅力(Charm)像人一樣,葡萄酒也能展示出自己的魅力。如果葡萄酒有一種可人的香氣與味道而酒香濃郁,那麼這些特性就會使葡萄酒具有魅力。這一特性超越了質量范疇,博若萊和普羅旺斯出產的新釀酒和果味酒通常具有這一特性。
為生存而奮斗的葡萄酒(Fighting Varietal)我認為這一術語是聰明的葡萄酒作家發明的愚蠢的術語,是用來指不很受歡迎的葡萄酒經過奮斗來獲取市場份額。因此,像白謝寧葡萄酒和約翰尼斯伯格雷司令葡萄酒這樣的酒被稱為為生存而奮斗的葡萄酒。你會在葡萄酒雜志、報紙中見到這一術語,我希望他們能停止使這一術語,因為它所描述的不是葡萄酒而只是葡萄酒市場。
准乾性(Off Dry)如果葡萄酒含有微量剩餘糖分——0.5%-2%——我們就說該酒呈准乾性。如果剩餘糖分很低,那麼葡萄酒的酸度會降低,使其喝起來較為柔和。如果葡萄酒的剩餘糖分較高,葡萄酒會帶有微微的、令人愉快的甜味。
未見酒標的葡萄酒品嘗(Blind Tasting)這並不是說你在品嘗葡萄酒時將眼睛蒙住,而是葡萄酒品嘗者在品酒時將葡萄酒的酒標遮蔽起來,這樣品嘗者的感覺不會受到標簽上的名稱的影響。你可以將已開啟的酒瓶放在棕色袋子里,然後進行品嘗。在家裡這樣做很滑稽,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的葡萄酒競賽中,在評價葡萄酒時一定遵循這一原則(葡萄酒評委們不想給一種著名的酒打很低的分,因為這會反映出他們的品嘗能力)。一些有經驗的專業葡萄酒品嘗者在葡萄酒貿易中會很恰當地提出他們對自己的味覺充滿信心,因此沒有必要進行未見酒標的品嘗,而且某一特定年份的著名葡萄酒也常常會有瑕疵或狀況不太好,這就需要靠這些專家來決定哪些酒會有類似情況,這樣這些酒就不會進入市場。
❽ 紅酒等級VDF,VCE,CH.AOC分別指什麼
法國葡萄酒總共可分為四級。若以金字塔來表示價格,由基部至頂部的順序為:日常餐酒 (Vin de France)、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優良地區餐酒(V.D.Q.S)、法定地區葡萄酒(A.O.C)。一般來講,越接近金字塔頂部,價格越高。
1、日常餐酒 (Vin de France)
可用法國同一產區或不同個產區的酒調配而成。法國釀酒歷史悠久,調配技術高超,因而日常餐酒品質穩定,是法國大眾餐桌上最常見的葡萄酒。此類酒最低酒精含量不得低於8.5%或9%,最高則不超過15%。
2、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IGP)
由最好的日常餐酒升級而成。其產地必須與標簽上所標示的特定產區一致,而且要使用被認可的葡萄品種。最後,還要通過專門的法國品酒委員會核准。
3、優良地區餐酒(V.D.Q.S)
等級位於地區餐酒和法定地區葡萄酒之間。這類葡萄酒的生產受到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委員會(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的嚴格控制。
4、法定地區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簡稱A.O.C)
最高等級的法國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釀酒方法等都受到最嚴格的監控。只有通過官方分析和化驗的法定產區葡萄酒才可獲得A.O.C證書。正是這種非常嚴格的規定才確保了A.O.C等級的葡萄酒始終如一的高貴品質。
中國葡萄酒
一九一五年,張弼士率領「中國實業考察團」赴美國考察,適逢舊金山各界盛會,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舉辦國際商品大賽。張就把隨身攜帶的「可雅白蘭地」、「玫瑰香紅葡萄酒」、「瓊瑤漿」等送去展覽和評比,均獲得優勝。後來,「可雅白蘭地」改為「金獎白蘭地」,一直沿用。
《史記·大宛列傳》: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隨後,「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澆地……」可知西漢中期,中原地區的農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釀酒,並將歐亞種葡萄引進中原了。他們在引進葡萄的同時,還招來了釀酒藝人,自西漢始,中國有了西方製法的葡萄酒人。
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說過:「且說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辭,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曲糜,善醉而易醒……」,這已對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性認識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葡萄酒僅限於在貴族中飲用,平民百姓是絕無此口福的。
關於漢時葡萄酒的珍貴,由《後漢書·宦者列傳·張讓》部分的內容可以管窺,注引《三輔決錄》有「(孟)佗字伯郎。以蒲陶酒一斗遺(張)讓,讓即拜佗為涼州刺史。」的記載。漢代一斗(合十升)大概相當於2000ml左右,現在市面上的葡萄酒普遍都是750ml裝的,也就是說用不到三瓶葡萄酒就把貪婪的張讓給收買了,拿下了一州刺史的職位。由此可見葡萄酒的珍貴。
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 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高昌歷來盛產葡萄,在南北朝時,就向梁朝進貢葡萄。《班府元龜 卷970》記載「及破高昌收馬乳蒲桃,實於苑中種之,並得其酒法,帝自損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
即唐朝破了高昌國後,收集到馬乳葡萄放到院中,並且得到了釀酒的技術,唐太宗把技術資料作了修改後釀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們共同品嘗。
這是史書第一次明確記載內地用西域傳來的方法釀造葡萄酒的檔案。詩人王心鑒在其《品葡萄酒》一詩中即這樣寫道: 「玄圃擷琅玕,醒來丹霞染。輕拈夜光杯,芳溢水晶盞。豪飲滋佳興,微醺娛歡婉。與君浣惆悵,莫道相識晚。」當時長安城東至曲江一帶,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