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葡萄酒如何走向國際化
世紀將是跨國公司主宰全球經濟的世紀。跨國公司透過「收購、控股、兼並、品牌輸出」等形式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國際化浪潮,正以驚人速度吞並越來越多的企業變成自己的勢力范圍。跨國公司控制全球70%的海外直接投資和50%商品出口,控制行業標准、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競爭的游戲規則和發展形勢。因此,任何一個企業總有一天都有「被國際化」的危險。
中國企業向來有自戀自大症,並常以「民族工業」等自詡。然而今天「民族工業」安在?都一個接一個逐漸踏進「被國際化」了的浪潮里。別的不用說,就以水市中最強的兩個品牌樂百氏與娃哈哈,如今均已被全球飲料業巨頭法國達能集團收歸麾下。更要命是中國最大的乳品生產企業上光明乳業也被達能成功插股,如今達能堪稱是稱霸中國飲料業、奶業的國際企業。最不可思議的是一向標榜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的非常可樂也傍嫁達能,可以說非常可樂已是「染有法國味道的可樂」了。
由此及彼,不禁令人想到中國葡萄酒業的現在和將來。中國葡萄酒業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化潮流能獨善其身、巋然不動嗎?中國紅酒市場一向被張裕、王朝、長城、華夏等幾個老大瓜分,並以民族代言人之勢支配紅酒這塊大一統市場。然而時過境遷,中國葡萄酒老大張裕最終還是與國際化勢力妥協,和世界最大葡萄酒集團法國卡斯特合作,雙方共同出資800萬美元,共同開發適合歐洲、亞洲市場的中高檔葡萄酒,其中卡斯特持有張裕30%股份。不管怎麼說,有先見之明的人都知道這是中國葡萄酒被國際化的前兆。
被國際化隱憂
葡萄酒是西方文化的一種獨特精神載體,與人民生活休戚相關,其產業歷史之悠久,管理之卓越,工藝之先進,設備之優良,規模之巨大,是中國所無法比擬。而中國葡萄酒業還是個稚嫩產業,葡萄基地、工藝、生產管理、市場運作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後,原來保護民族產業的兩大屏障:進口配額限制和高額關稅將取消,全球洋酒巨頭勢必長驅直入,而且以物美價廉之勢贏得極大競爭優勢。比如加入WTO未來幾年後,中國關稅將從原來65%降至10%左右,原來一瓶50元人民幣的紅酒,將會降價到20多元,與定位在20-60元之內的國產紅酒張裕、王朝相差無幾。
2001年在葡萄酒業掀起一股跨國並購旋風。澳大利亞BrlHardy公司斥巨資並購美國第二大葡萄酒公司Con Stecation和貝靈哲酒庄;英國葡萄酒集團Domecq公司則先後收購了阿根延Craffigna和Saintelice公司、德國第四大紅酒廠Kuemmerling Gom bh及智利等國葡萄酒廠;義大利Montatcino公司則將保加利亞Yal 2000公司和瑞典等國葡萄酒廠納入其麾下。由此可見,葡萄酒業國際化可謂氣勢如虹,風起雲涌,焉能不波及中國?
人無遠憂,必有近慮。外面世界很無奈,亦很精彩。加入 WTO後,中國葡萄酒必須勇敢走出國門,大膽參加國際競爭,全力加強自己在全新環境中的國際競爭力,閉門造車,鄙帚自珍,只有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命運。而從市場戰略方面講,加入WTO參與國際化競爭,不僅可以建立自己的世界市場根據地,更能擾亂敵人後方,打亂敵人布署,從而達到防禦敵人,保護自己,狀大自己的目的。同時,入世也給中國葡萄酒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同等發展的平台。因此中國葡萄業如何未雨綢繆,及早應對,主動去學習、適應並創新,師夷之長以制夷,參與全球競爭,打造屬於自己的強勢國際品牌,從而立於不敗之地?以下有幾點是中國葡萄酒業非進行不可的動作。
(一) 文化國際化
「推動帆船前進的不是帆,而是看不見的風」。而這「風」就是集觀念、意識、素質、制度、歷史、形象等於一體的葡萄酒文化。海爾總裁張瑞敏也說「資本是船,人才是本,文化是魂」。沒有靈魂的葡萄酒,就是沒有文化的葡萄酒,沒有文化的葡萄酒如何面對WTO,如何品牌國際化,走向世界?只有當葡萄酒產品質量、市場管理與企業文化有效融合為一體的時刻,中國葡萄酒企業才有可能構建自己的國際品牌。誠如可口可樂說,我們生產的不是糖水而是美國的文化。葡萄酒企業一旦使其經營的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環,融合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才有可能被國內外消費者廣泛接受,才有可能產生如核爆一樣作用的國際品牌效應。
中國有哪幾家葡萄酒企業有自己的真正地道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張裕?長城?還是華夏?充其量僅是阿Q式中國文化。至於又土又洋、中西合璧的國際型葡萄酒文化呢?好像也是沒有。那中國的葡萄酒要如何在文化上達到國際化目的?這可以從三方面著手,第一是產品標識(名稱)國際化,主體商標必須英文化而非拼音化或漢語化,讓外國消費者一目瞭然,耳熟能詳。比如國際化的張裕標識稱zhangyu就不如zaniu貼切洋氣;第二是廣告語國際化,廣告語國際化不是強求放諸四海皆準,而是廣告語不要老是抖露老祖宗的東西,如「健康發財大團圓」之類,國際品牌的廣告語也要本土化,切合洋人視聽的心理習俗;第三是文化營銷國際化,及早建立中國葡萄酒文化國際推廣中心,透過開辦葡萄酒文化對外講座、文化圖片展,在電視、廣播、報紙上開辟中國葡萄酒對外專欄等,讓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
(二) 網路國際化
時下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過度飽和,企業有限營銷資源和無限膨脹的營銷費用的矛盾日益尖銳,這迫使企業營銷方式、手段和策略亟需一次徹底的裂變,充分的革命。中國葡萄酒要走向世界,如果在外國依然使用中國傳統的經銷方式,則中國葡萄酒品牌的國際化,必然困難重重,步履維艱。因為外國市場環境與中國市場是迥然不同。因此許多廠家和企業家總在捫心自問:如何使自己的企業和品牌長出翅膀,成功飛出國門,走向世界?現今先進網路信息技術給了中國葡萄酒企業一個確定的選擇;不出家門,也可以走向世界。
網路所帶給企業的好處,首先是網路營銷交易費用低廉。網路營銷使光電代替了印刷,網上談判交易代替實物式交易,直銷成為主要銷售管道,從而大大節約交易費用。二是網路營銷不受時空限制,只要上網就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國外廠商進行網上交易,從而在一定程度打破國際壁壘,促進全球貿易更大更多的發展,這對於中國葡萄酒企業,尤其中小企業更是一個難得商機。葡萄酒企業可透過網路不時發布企業最新的商業信息,供全球檢索,以此來宣傳自己的企業,推銷企業的產品、技術、服務,並透過網路與各行業進行交流,尋求國際合作夥伴,發掘潛在客戶。在義大利,就連很多小型釀酒企業也懂得利用目前世界上這一最流行的信息工具尋找和擴大國際市場,建立銷售網路,宣傳和促銷獨具義大利風格的葡萄酒。在法國,消費者藉助互聯網就可按照提供的商品樣本目錄,與特定葡萄酒廠商的計算機終端連接,隨心所欲選購各種名酒。在美國,著名的韋爾斯葡萄酒廠也開始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以方便各國消費者從網上方便買到韋爾斯。
雖然網路可以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但中國葡萄酒企業,必須要有所體認,並非只要建構網路國際商務體系,國內外的利潤就會滾滾而來,中國葡萄酒企業,要建立成功的網路國際商務體系,必須著手進行下列動作:
1- 大力宣傳自己的網站。
2- 有獎促銷自己的網站,提高點擊率。
3- 與國際著名網路尤其是酒類食品網站合縱連橫。
4- 提高網站服務質量,解決網上資金交易的瓶頸
5- 與中國各地政府網站,尤其是中國政府商務網站連結,進入其網站首頁。
『貳』 想從事紅酒行業發展 需要做好哪些方面
隨著紅酒市場在國內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於紅酒的認識,不是停留在十幾年前專的那種狀態,屬互聯網的發展,信息也越來越透明化,現在很難在靠低成本獲取高利潤,那麼現在該怎麼做好紅酒市場呢?
1、選好品牌是關鍵
現在想做好紅酒行業,關鍵就是選擇一個好的品牌,專注於紅酒行業深度發展的。不建議選擇成本低的,像國內的品牌紅酒長城,就是走低價市場的代表,現在也被母公司收購了。而拉菲、奔富雖然知名度很高,但是賺取的利潤很低,也不太推薦。
2、文化知識
想做好紅酒代理,已經不可跟以往相談並論了,現在需要了解許多的葡萄酒知識,學習葡萄酒的種植釀造,各個釀酒地區的風土等等。同時還要對外傳遞一種時尚、有趣、輕松的理念。
3、政策貨源支持
選擇代理紅酒,那肯定是以賺取利潤為主。要對企業、品牌、產品都要了解清楚,包括專業支持、策劃支持等,能夠提供完善服務的紅酒品牌招商合作,才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紅酒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有效辦法。
紅酒既是一門生意,也是一門學問,絕不是只言片語就可以解釋清楚的。
『叄』 或將從事葡萄酒行業,請問是否有在國內葡萄酒企業工作的朋友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哪個部門比較好發展
中國來的葡萄酒行業,整體水平源低下,在國際上完全不具備競爭能力,如果維持和滿足於現狀,其發展前景是非常堪憂的。
如果你有本錢、有能力、有支持、有後台,並有志嘗試改變,可以放手一搏。如果是簡單的就業,我看還是算了,不要進企業,將來還不知道有多少會倒下。
『肆』 中國紅酒市場前景如何
中國紅酒市場前景廣闊
2008年全國瓶裝酒進口葡萄酒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2.64億美元,與專2007年相比增長了43.48%。據IWSR預測,屬中國在2012年將成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場,消費量將達到12億瓶。我國酒類年消費總量1.5%的葡萄酒在2001年到2010年10年間,消費量將增長65.2%,比全球總增長速度快6.5倍。業內人士稱,5年前只有5%的頂級葡萄酒出口亞洲,現時此數字已上升至20%,此增長很大程度由中國帶動。
2006年,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佔全亞洲62.7%,而亞洲又佔全球總消費量的47%,可以說是全球紅酒飲用量增長的火車頭。目前,中國的葡萄酒人均消費量遠遠低於世界水平。面對全球葡萄酒目前近2700萬千升的年產量,而目前中國葡萄酒總產量不超過70萬千升。
雖然現在中國葡萄酒人均年消費量僅0.4升,但這也意味著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挖掘潛力與消費基礎!
『伍』 紅酒的行業發展情況
2011年中國葡萄酒銷量趕超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大陸和香港地內區葡萄酒消費量上升21.5%。就消容費額來看,三年內,中國葡萄酒將超過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費國。從品種來看,中國人一邊倒地傾向於紅酒:他們消費的葡萄酒當中有90%都是紅酒。由於這種偏好的存在,中國的紅酒消費數量排到了世界第五。中國紅酒市場零售規模為600億-700億元,到2013年將超過900億元。不過,考慮到每年數量龐大的水貨,中國紅酒市場規模實際已經超過1000億元,5年後有望翻一番,達到2000億元。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將實現從百億級向千億級的時代跨越,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優質產品成為葡萄酒企業面臨的挑戰。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將呈現出產區資源全球化、葡萄酒文化本土化、消費高端化三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