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最早的葡萄酒
我們機警而足智多謀的祖先看到鳥兒群集貪吃樹上有點腐爛的果子時,他們很想知道這些果子到底有什麼魔力,於是,就有了世界上第一位品嘗「葡萄酒」的人。人們端起獸皮或粗木製成的碗,啜飲著裡面自然發酵而形成的野葡萄汁,這場面大概最早出現在舊石器時代。
後來,到新石器時代,人們就自己培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了。執教於美國費城大學的分子考古學帶頭人帕特里克·麥高文現在所做的研究項目,就是尋找這個猜想的證據。
陶罐上的秘密
以前,麥高文曾經作為一個陶器專家被派往黎巴嫩進行考古挖掘。那地區是腓尼基古國所在地。他對出土的陶器上附著的一種暗紅色殘渣進行了研究,發現殘渣很可能是當年作為貴族獨享的紫色染料,距離現在有3000年之久。這種染料是從地中海一種軟體動物的分泌腺中提取的,是一種有機物。麥高文由此得知,有機物成分可以在陶器上存留許久。他現在對葡萄酒起源的研究,就大大得益於那次研究成果。
1988年,麥高文的一位同事帶給他一個陶罐的碎片,這些碎片出土於伊朗西部山中的一個古村,已經有將近5000年的歷史了。那位同事覺得那些碎片上略帶紅色的污跡可能是葡萄酒的殘渣。麥高文和同行一起做的試驗證實了她的猜想。
他們利用多種方法對樣品進行測定,比如紅外線光譜測定法、液體色層分離法,還有檢測酒石酸的一種方法等。麥高文解釋說:「我們特別留意檢測樣品中是否含有酒石酸。酒石酸是一種存在於中東地區的葡萄中的特殊物質。如果在試驗中能找到酒石酸,那麼,可以說我們就找到了葡萄產物。」
他們還從這些殘留物中發現了篤耨香(地中海沿岸地方產的一種小樹)的樹脂。這種有香氣的樹脂在古代常被用作防腐劑保存葡萄酒。用樹脂處理過的葡萄酒十分普遍。希臘至今還有一種松香味的葡萄酒。除此之外,這個陶罐的形狀顯示它的製造者有意防止氧氣進入,而氧氣可以使葡萄酒變成醋。
諾亞猜想
麥高文希望證明葡萄的人工培植起源於某一個特定的地區,然後從那裡傳播到了古代世界的其他地方。他將這個設想稱作「諾亞猜想」(Noah Hypothesis)。這個名字一方面和「夏娃假說」暗合,因為「夏娃假說」認為人類起源於一個非洲母親,而麥高文認為全世界的葡萄酒起源於一個地區;另一方面,聖經里講,大洪水後諾亞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他立即種下了葡萄藤並開始釀制葡萄酒,而亞拉臘山就在土耳其東部。
酒和人類文明史、社會及經濟的關系如此復雜和密切。對葡萄酒歷史的研究為探索古代諸多文明的發展演變開啟了一扇大門。當你在閃爍著霓虹燈的酒吧中品味墨爾樂紅葡萄酒時,你是否想像到一束來自古代酒神節上的焰火,正舞動著腰身向你講述人類社會演變的進程。
2. 中國葡萄酒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葡萄酒起源於宋代康熙年間。流傳於明代。
3. 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葡萄酒何時來起源?
關於葡萄酒源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類就已經飲用葡萄酒了。
據考古資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裏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也開始了葡萄的栽培。在這些地區,葡萄栽培經歷了三個階段,即採集野生葡萄果實階段,野生葡萄的馴化階毀,以及葡萄栽培隨著旅行者和移民傳人埃及等其它地區階段。
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波斯(
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最近的考古發現有力地支持了這一觀點。新華社1996年6月6日報導:考古學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羅斯山脈的一個石器時代晚期的村莊里,挖掘出的一個罐子證明,人類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飲用葡萄酒,比以前的考古發現提前了兩千年。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麥戈文在給英國的《自然》雜志的文章中說,這個罐子產於公元前5415年,其中有殘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變成醋的樹脂
4. 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據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釀造技術,是隨著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從小亞回細亞(AsiaMinon)和埃及,在到答達希臘及其諸海島之前,先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北非的利比亞和義大利,從海上到達法國瀕臨地中海東南的瓦爾省(Var)境內靠海的普羅旺斯地區和西班牙沿海地區;與此同時,通過陸路,由歐洲的多瑙河河谷進入中歐諸國。
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釀造的一種果酒。其酒精度高於啤酒而低於白酒。營養豐富,保健作用明顯。有人認為,葡萄酒是最健康最衛生的飲料之一。
它能調整新陳代謝的性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膽固醇增加。還具有利尿、激發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功效。也是醫治心臟病的輔助劑,可預防壞血病、貧血、腳氣病、消化不良和眼角膜炎等疾病。常飲葡葡酒患心臟病率減少,血脂和血管硬化降低。
5. 中國最早出現紅酒是在什麼朝代,什麼時候
漢朝
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版之命出使權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個國家,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這一例史料充分說明我國在西漢時期,已從鄰國學習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地。《吐魯番出土文書》(現代根據出土文書匯編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歷史時期葡萄酒生產的規模是較大的。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將西域的葡萄及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引進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發展。葡萄酒成為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的珍品。相傳在漢朝,陝西扶風一個姓孟名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賄賂宦官張讓,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後來蘇軾對這件事感慨地說:「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可見葡萄酒誘人的魅力。
6. 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記載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萬年前誕生,已遠至歷史無法記載。葡萄酒是自然發酵的產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後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滲出的果汁與空氣中的酵母菌接觸後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產生了。我們的遠祖嘗到這自然的產物,從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釀酒過程。因此,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酒的起源是經歷了一個從自然酒過渡到人工造酒的過程。
萄酒最早大約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黑海與裏海間的外高加索區。傳播路線,一般被認為是由外高加索區傳到土耳其與美索不達米亞,然後再由腓尼基人與希臘人將葡萄帶往西歐。後來隨著新大陸的發現而傳播到世界各地。直至17世紀,葡萄酒都具有相當濃厚的宗教與政治色彩。對基督教徒而言,葡萄酒是耶酥的血液。整個中世紀,基督教會對葡萄園的建立和維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世紀,一場葡萄病蟲害襲擊了整個歐洲大地,僅法國就有250萬公頃的葡萄園受到殃及。最後根治的方法是將歐洲種葡萄嫁接到美國種葡萄上。多麼奇特的結合!20世紀在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不能取代葡萄園天然環境的重要性。1936年,法國開始建立原產地控制命名管理系統,不僅控制葡萄酒的品質,同時也在於規定和保持各地葡萄酒的特色和傳統。
對於希臘,是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與釀制葡萄酒的國家,一些航海家從尼羅河三角洲帶回葡萄和釀酒的技術。葡萄酒不僅是他們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時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希臘荷馬的史詩(Iliad和Odyssey)中就有很多關於葡萄酒的描述,《伊利亞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繪成為黑色。而他對人生實質的理解也表現為一個布滿黑葡萄的田園風情的葡萄園。據考證,古希臘愛琴海盆地有十分發達的農業,人們以種植小麥、大麥、油橄欖和葡萄為主。大部分葡萄果實用於做酒,剩餘的制干。幾乎每個希臘人都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釀制的葡萄酒被裝在一種特殊形狀的陶罐里(圖3),用於儲存和貿易運輸,這些地中海沿岸發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說明當時的葡萄酒貿易規模和路線,顯示出葡萄酒是當時重要的貿易貨品之一。
7. 葡萄酒起源於什麼年代
最早的葡萄酒
我們機警而足智多謀的祖先看到鳥兒群集貪吃樹上有點腐爛的果子時,他們很想知道這些果子到底有什麼魔力,於是,就有了世界上第一位品嘗「葡萄酒」的人。人們端起獸皮或粗木製成的碗,啜飲著裡面自然發酵而形成的野葡萄汁,這場面大概最早出現在舊石器時代。
後來,到新石器時代,人們就自己培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了。執教於美國費城大學的分子考古學帶頭人帕特里克·麥高文現在所做的研究項目,就是尋找這個猜想的證據。
陶罐上的秘密
以前,麥高文曾經作為一個陶器專家被派往黎巴嫩進行考古挖掘。那地區是腓尼基古國所在地。他對出土的陶器上附著的一種暗紅色殘渣進行了研究,發現殘渣很可能是當年作為貴族獨享的紫色染料,距離現在有3000年之久。這種染料是從地中海一種軟體動物的分泌腺中提取的,是一種有機物。麥高文由此得知,有機物成分可以在陶器上存留許久。他現在對葡萄酒起源的研究,就大大得益於那次研究成果。
1988年,麥高文的一位同事帶給他一個陶罐的碎片,這些碎片出土於伊朗西部山中的一個古村,已經有將近5000年的歷史了。那位同事覺得那些碎片上略帶紅色的污跡可能是葡萄酒的殘渣。麥高文和同行一起做的試驗證實了她的猜想。
他們利用多種方法對樣品進行測定,比如紅外線光譜測定法、液體色層分離法,還有檢測酒石酸的一種方法等。麥高文解釋說:「我們特別留意檢測樣品中是否含有酒石酸。酒石酸是一種存在於中東地區的葡萄中的特殊物質。如果在試驗中能找到酒石酸,那麼,可以說我們就找到了葡萄產物。」
他們還從這些殘留物中發現了篤耨香(地中海沿岸地方產的一種小樹)的樹脂。這種有香氣的樹脂在古代常被用作防腐劑保存葡萄酒。用樹脂處理過的葡萄酒十分普遍。希臘至今還有一種松香味的葡萄酒。除此之外,這個陶罐的形狀顯示它的製造者有意防止氧氣進入,而氧氣可以使葡萄酒變成醋。
諾亞猜想
麥高文希望證明葡萄的人工培植起源於某一個特定的地區,然後從那裡傳播到了古代世界的其他地方。他將這個設想稱作「諾亞猜想」(Noah Hypothesis)。這個名字一方面和「夏娃假說」暗合,因為「夏娃假說」認為人類起源於一個非洲母親,而麥高文認為全世界的葡萄酒起源於一個地區;另一方面,聖經里講,大洪水後諾亞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他立即種下了葡萄藤並開始釀制葡萄酒,而亞拉臘山就在土耳其東部。
酒和人類文明史、社會及經濟的關系如此復雜和密切。對葡萄酒歷史的研究為探索古代諸多文明的發展演變開啟了一扇大門。當你在閃爍著霓虹燈的酒吧中品味墨爾樂紅葡萄酒時,你是否想像到一束來自古代酒神節上的焰火,正舞動著腰身向你講述人類社會演變的進程。
8. 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哪個古老的國家
這是個有爭論的抄問題,襲眾說紛紜,而且三言兩語很難說明白,給您一個鏈接:http://..com/question/62996982.html
比較長篇,但我覺得算是基本上是說明白了。
9. 中國最早出現紅酒是在什麼朝代,什麼時候啊。
考古研究表明,中國葡萄酒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7000-5500年間。史書關於葡萄種植的回記錄最早出現在周朝,但有答關葡萄酒的文字記載,直到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朝才出現。《史記?大宛列傳》寫道:"宛左右以蒲陶為酒……漢使取其實來,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可見,直至西漢,內地中原還沒有真正意義的葡萄酒生產,葡萄栽種才剛剛開始。
在西域釀酒師的努力下,山西生產的葡萄酒在唐朝初現華章。唐朝武德年間(公元618-625年),李肇撰寫的《唐國史補》中記錄了當時的10餘種地方名酒。"酒則有……劍南之燒春,河東之乾和蒲桃……"河東即今天的山西中南部一帶,"河東乾和"成為目前所知最早的葡萄酒商號,也是此10餘種地方名酒中唯一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