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百科 > 葡萄酒行業為什麼不行

葡萄酒行業為什麼不行

發布時間:2021-02-08 11:18:36

葡萄酒行業現在有前景嗎

經過前些年的市場沉澱和開發,以及各種政策的扶持,現在葡萄酒市場各項數據都充分表明,紅酒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所以選擇一個高菲葡萄酒這樣的品牌,以後潛力很大的,

❷ 您好,想請教一下做葡萄酒方面的資深人士:現在入行做葡萄酒銷售怎麼樣聽說目前紅酒市場不太景氣

不敢說資深。做進口葡萄酒了有些年頭了。如果你問的是國產葡萄酒行業,我不太看好。08,09年的時候,我在煙台、昌黎、蓬萊一代考察葡萄種植。完了之後,對國產葡萄酒,有些感受。我的理解是,進口葡萄酒,在歐洲,也就是幾毛錢、幾塊錢歐元的東西,是尋常老百姓消費的東西,也是沉澱了幾百上千年的一個成熟行業,有領先我們太多的地方,具備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而國內,由於經濟模式(農民種葡萄,只求產量,按斤賣給酒廠,酒廠控製成本,花大錢做廣告,最後產品的競爭力,明顯不如進口葡萄酒),所以,我的意見,國產葡萄酒,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兩個國產大品牌,今年的策略,已經逐漸放棄一線城市,轉戰三級縣市和農村市場了。
1.從大的層面上來講,隨著經濟發展,和國人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70末和80後,逐漸成為社會消費力的中堅力量。而恰恰這兩個年代的消費者,在商務接待、禮品饋贈、家庭消費、娛樂消費方面,對紅酒的需求,是越來越大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越來越看重文化和健康飲酒的理念。就算是50年代,60年代的上一輩人,半斤、一斤的喝中國白酒,也漸漸的淡出了。剩下的,可能就是喝茅台五糧液的那幫人了吧,他們也終歸會被時代淘汰的。
2.有一個關於每個人胃裡面的液體,是由什麼構成的調查報告,記得不清楚了,似乎是美國人做的。那麼,隨著GDP的增加,紅酒在所有液體里的比重,也會增加的。而烈性酒,會減少。
3.你去關注一下海關數據,每年新增的原瓶進口酒,有多少,增幅是多少。可能看到這些數字,會讓你明白,這個市場的增幅是多少。
4.但是,進口葡萄酒市場,在國內,不過10來年,還算是新興行業。一看到火熱了,於是,房地產老闆、煤老闆什麼資金都湧入進來。本來,開一個小型國際貿易公司,進一個櫃的酒,幾十百吧萬資金就足以。於是,進口商這個層面,紛紛湧入,導致價格逐漸透明。而終端這塊,金六福背景的華致酒行、瀘州老窖背景的飄香酒行,還有大大小小幾十個地方性連鎖酒行,都在走規模化、連鎖化酒行的道路。這些酒行裡面,以成都為例,最便宜的進口葡萄酒,零售價格才29元。請注意,是零售價格!這些酒,也都真是原瓶原裝的,只不過,是西班牙、義大利超市裡面,賣5毛錢的爛貨而已。這個現象說明,葡萄酒市場,還是亂向一片的,還處於打價格戰的初級階段。這跟國人普遍低下的葡萄酒基本知識,和正在培養的葡萄酒飲酒習慣,是想符合的。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機會。傳統的,新興的,都是。看你自己在這個行業中,選擇什麼公司,處於什麼地位,你能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知識,作為一個勞動力,具備什麼核心競爭力。
總之,進口葡萄酒,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進入一個發展行業,總比進入一個沒落的行業,要好的多吧?

❸ 我國國葡萄酒行業現狀怎麼樣相比於國外有哪些不足

最有名的當屬長城和張裕了,牌子老,品質、口感也不錯,種類及檔次也比較豐專富,基本占據屬國內大部分的葡萄酒市場。
在世界上的話,國內葡萄酒行業還是缺乏競爭力的。近年來進行葡萄酒投資的也很多,但是很多小規模的酒庄經營都不理想,關於這情況曾經中央二套經濟節目單獨提過,主要是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雖大,可整體消費觀念還是欠缺的,葡萄酒文化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融入到國民生活中去的。
另外相比國外葡萄酒行業,從原材料的品種、產地,以及釀造環境、技術上,國內的企業還有有著一定的差距的,這方面不服不行,畢竟上百年的歷史不是簡簡單單靠技術就能追上的,不過現在葡萄酒在國內的發展未來還是很好的,因為隨著養生觀念的不斷提高,葡萄酒作為一種健康飲品,正逐漸被大家接受,所以個人感覺,未來是美好的,道路還是坎坷的。
個人淺談,僅供參考。

❹ 葡萄酒行業前景怎麼樣

葡萄酒行業在中國是一個朝陽產業,特別是品酒師、侍酒師等專業人才更是缺乏。一名優版秀的侍酒師和品酒權師年薪可以達到6萬至10萬美元,還不包括豐厚的小費。 所以國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投身葡萄酒行業,最好能受過葡萄酒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這樣更有競爭力。目前國內主要的葡萄酒培訓機構有逸香葡萄酒教育、ASC等等。國內現在學得人最多的課程應該是ESW。

❺ 紅酒為什麼不好賣

做這個的太多了,特別是一些小打小鬧的公司或者個人,只會快速的賺錢回籠資金,就是一錘子買賣,不顧任何的市場規則。搞得整個行業都不受人信任。
另外,產品同質化,山寨貨,產品供應量太大。

❻ 葡萄酒行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葡萄酒行業的前景還是比較不錯的。隨著發展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意識的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紅酒
越來越受到歡迎,也是越來越受到現在人的追求,但是由於傳統的紅酒價格太高,不夠親民,所以呢紅酒還是很難普及,近幾年來,隨著發展和需求量的提升,低檔和中檔紅酒的市場也是逐漸的打開,也有著越來越多的酒商湧入市場。所以想要做的話,前景還是非常好的,中檔紅酒這一塊剛剛起步,前景還是非常寬廣的。
更多資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盛牛

❼ 關於紅酒行業的問題。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紅酒行業研究小組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紅酒指數的年度收益率甚至超過了黃金的年度收益率。在行情一波又一波上漲的背後,吸引了眾多參與者的目光。姚明退役後,通過舉辦拍賣會高調宣布進入葡萄酒行業就是眼下熱潮中的一個縮影。
紅酒作為一種收藏品,近年逐漸受到市場人士關注。相對股票、房產的低迷,號稱5年可以升值150%的紅酒漸漸開始成為紅酒客們追逐的對象。今年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的成立,拉開了國內紅酒投資的序幕,讓紅酒成為像股票一樣炒作的投機品。
紅酒被稱為「黃金液體」,引發不少手有餘錢的投機者轉向炒作紅酒。以拉斐為例,根據倫敦國際紅酒商交易協會的統計,1982年出產的法國紅酒拉斐,2006年至2007年價格為1.2萬至1.3萬元,此後一路攀升至4萬至5萬元,直到現在的8萬至9萬元。10年間的投資回報率高達857%。而同一時期,黃金的漲幅僅為4倍。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紅酒行業研究小組指出,目前國內的大多數投機者都還是以交易為主,只買不喝,且紅酒投資跟風者多,懂行的少,炒作的多,收藏的少。
在瘋狂上漲的背後,同樣面臨泡沫的風險。紅酒的收益是暫時的,一旦泡沫破滅,炒作紅酒者將嚴重受創。市面上所謂的期酒假貨較多,如果買到的年份不佳,極有可能賠本。現貨普通人雖然在市場高價可以買到,但是相應收益非常之低。
國外藏酒投資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目前在國內依舊方興未艾。目前在國內剛剛興起的投資市場中,所謂的運作鏈條並不十分完善,僅僅局限於銷售終端的買賣。在投機熱度持續高漲的同時,風險也在相應的逐步累加,泡沫已經出現。

❽ 中國葡萄酒市場為何會出現「壟斷」

」 兩份資料說的都是事實。然而兩廂對比,卻會發現矛盾的地方。市場混亂、品牌忠誠度低、進入門檻低,那麼中國葡萄酒市場應該是一個很分散的市場,但是為什麼會出現幾個品牌占據七八成市場份額的「壟斷」現象呢?進入本世紀後,三大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不斷增長,而新興品牌和二三線品牌卻出現增長乏力、紛紛遭遇困境的情況,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三大品牌為什麼會有這么高的市場佔有率 三大品牌市場地位的確立是和歷史機遇分不開的。《糖煙酒周刊》2003年發表的《中國葡萄酒十年》一文中對此有比較准確的描述。中國葡萄酒業真正的發展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長城、王朝、張裕等品牌抓住1995~1997年葡萄酒市場快速膨脹的機遇,加速擴張,在1999年確立了三大品牌領導市場的格局。進入本世紀之後,中國葡萄酒行業進入了產品結構調整和平穩增長階段,三大品牌的格局也就一直持續下來。本世紀初的這幾年,三大品牌產銷量都保持了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速度,葡萄酒市場集中度得以繼續抬升。現在來看,如果葡萄酒行業沒有突發性增長,或者由於突發事件引起行業震盪的話,三大品牌主導市場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有根本性改變,只可能因市場容量和品牌數量的增加出現佔有率的稀釋。 其次,三大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形成了較高的品牌壁壘。長城有中糧集團的資金和貿易優勢;王朝是最早的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消費者對其品質有高度的認同;張裕通過對自身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樹立起領導性品牌的概念。葡萄酒和白酒一樣,是典型的感性消費產品,價值不透明,品牌的作用大,甚至可以說產品的價值就是取決於品牌的知名度。三大品牌構築起的品牌壁壘阻擋了其他品牌前進,消費者要麼不買,要買就買領先品牌,其他品牌失去了機會。而觀察葡萄酒行業的跟進品牌,真正創新性的產品少,有創新性的產品又沒有足夠強大的資金來支持其運作,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其三,三大品牌採用的都是全品系的運作模式,這種模式帶來了品牌不專業的弊端,同時也帶來了對市場全方位佔有的好處。前些年,幾大品牌都以中低檔產品為主,近幾年,他們都在加速進行著從低檔酒向高檔酒的延伸。低檔酒有規模優勢,實現的戰略目的是提高市場佔有率,高端產品有品牌的支持,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加利潤。全品系的運作模式使得一個品牌可以覆蓋多個階層的需求,也因此給想憑借一兩款產品突圍的企業設置了障礙。 其四,三大品牌不斷推出差異化概念。我國葡萄酒產品的同質化很突出,一樣的品種,雷同的口味,產品本身的區隔不顯著,同時,消費者也不具備體察產品細微區別的水平。三大品牌在概念創新上一直走在前列———雖然大家對此有爭論,但是不可否認,在產品同質化的前提下概念創新對消費者吸引和分化的有效性。年份酒、庄園酒、小產區酒、陳釀酒等概念都是由幾大品牌製造並推向市場高峰的,這些概念性產品也成為三大品牌一個又一個利潤源。 容量有限是出現市場高度集中的基礎 葡萄酒和白酒產品特性類似,都屬於一般競爭性行業,國家沒有壟斷性的政策。但是白酒前十名的品牌只佔有不到一半的市場份額,葡萄酒三四個品牌就實現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場佔有,主要原因在於兩者市場容量的不同。白酒每年有四五百萬噸的銷售量,從鄉鎮到中心城市,消費都很密集,沒有哪個品牌能夠實現如此大跨度的壟斷。葡萄酒行業每年只有三四十萬噸的銷量,這個量只要幾大品牌開足馬力就能夠滿足,缺少足夠的運作空間。 所以我們也看到,新天、當然包括前兩年熱炒的印象等品牌,在進入葡萄酒市場的時候都打出了「井噴論」這張牌,以此來吸引招商。但是井噴不是幾家企業引導就能夠實現的,井噴沒有來,幾家企業就陷入了困境。從目前情況來分析,葡萄酒行業保持穩定增長的可能性大,出現爆發性增長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平穩增長對大品牌有利,他們可以按照步驟有計劃地擴張和設置壁壘,而對小品牌的切入十分不利,因為不容易找到切入點,除非有劃時代的產品出現。 葡萄酒市場集中度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產品主銷區和消費群體集中。葡萄酒的銷售區域集中在華東、華南城市群和內陸地區的中心城市。在主銷區,各葡萄酒品牌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幾大品牌之間。大品牌的相互爭斗造成市場運作成本的不斷提升,從現在來看,葡萄酒行業已經不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雖然生產門檻低,但是真正進入市場的門檻很高,所有的品牌一面世就要和幾大品牌競爭,沒有迴旋的餘地。 產業集中度高,但是不表明葡萄酒市場沒有機會。相反,一個本來不應該「壟斷」的產業,在現階段卻表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正好反映出這個產業醞釀著的機會。機會,一個是產品真正的差異化,一個來自市場的區域化,另外還有強勢資本對現有格局的沖擊。

❾ 進口葡萄酒市場為什麼那麼亂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確不去好好的為老百姓,為市場服務。

1 目前房地產市場低迷,隨著近年來對紅酒的青睞,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內費市場的容壯大,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往紅酒這塊市場;
2 進入門檻降低,利潤可觀;
3 紅酒這個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前景廣闊;
4 進口費用降低,中國對紅酒的限制減少;
5人民幣匯率上升,進口紅酒更有優勢;
6 相當一部分消費群體對國外紅酒的青睞。

❿ 葡萄酒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葡萄酒現在在中國的形式還不錯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葡萄酒的受重視程度也在日益上升
葡萄酒的文化也深入人心
中國國產的葡萄酒產業也涌現出大批好的葡萄酒
例如通天山葡萄酒
打造中國特色的葡萄酒
現在在世界葡萄酒市場上也算獨樹一幟

閱讀全文

與葡萄酒行業為什麼不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