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干紅葡萄酒的價格為什麼差那麼遠呢貴的就別說了,就算在超市,最便宜的比如有一種威龍才十幾元。……
LZ:
其實葡萄酒的價格高與低,主要的因素有這么幾個方便:
1、產品的品牌效應及價值回。如果一個小答廠30元的酒,酒質還不賴,拿給中糧出售,打上中糧的標,就最少50了,這就是品牌的引導力;
2、產品的原料成本。好的葡萄酒有非常嚴格的選種、土壤環境、陽光環境、雨水環境、栽種技術、釀造技術及釀酒師成本等,能達到葡萄酒的風格不同、口感不同、意境不同;
3、運營成本。有的酒可能是從法國等歐州老葡萄酒世界國家的酒就貴,新世界國家的葡萄酒就稍便宜,如;澳州、智利等;
4、銷售場所的不同增加成本。超市裡賣的一般很貴,但網售及團購就很便宜,這是因為其場所的成本問題。
5、文化附於的價值成本。好的酒庄及品牌有好的葡萄酒故事也可以增加葡萄酒的成本。
等等、、、
不過,您可以記住無論酒的價格的高與低,其里的營養成本都差不多!只是喝下去的感覺不一樣!
❷ 買什麼樣的干紅葡萄酒好點呢
商品屬性
波爾多干紅葡萄酒
品種: 美樂/赤霞珠
酒精度: 12.5%vol
產區: 法國 波爾多
年份: 2008年
等級:波爾多AOC
規格: 750ml
編輯本段品鑒記錄
色澤:黑櫻桃色
香氣:香氣濃郁,有著讓人難忘的柔和的水果和煙熏的味道
口感:優良的酒體,絲綢般柔和的單寧讓人回味無窮
適飲溫度:16-18℃
配餐建議:適合搭配烤肉,白肉,魚肉,醬肉及乳酪
編輯本段葡萄酒France法國
提到法國,每位愛酒人士都興奮不已,甚至熱血沸騰。這個全世界最富盛名的產酒王國,生產全世界最多的不同風格的葡萄酒,甚至可以說,走進了法國葡萄酒這個迷宮,很多人恐怕都會迷路呢!即使葡萄酒新人,對於香檳、勃艮第、波爾多、隆河這樣的產區,都不會感到陌生。
法國這方水土,賦予了葡萄酒太多的傳奇色彩,讓無數人在此流連忘返。這個世界上即使擁有與法國同等經緯度的地方,卻難以復制出法國相同的獨特風味。
法國人極其自豪地認為,他們擁有獨特且多變的氣候和土壤,這些小氣候造成了今天繽紛多彩、品質卓越的法國葡萄酒。法國釀造了世界上最多的頂級好酒,這個是毫無爭議的,法國人釀造出的每一種頂級葡萄酒都是全世界釀酒師的模範教科書,把葡萄與氣候、土壤、種植、釀造、人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釀造出讓人難以言喻的卓越美酒。
目前,在全球最值得收藏和投資,並被品酒師津津樂道的Top100葡萄酒中,法國要佔掉幾乎80%,這樣的驕人成績讓新舊葡萄酒世界毫無爭議地把葡萄酒世界的頂級皇冠帶到法國的頭上。
法國西鄰大西洋,南接地中海,東面有著阿爾卑斯山的阻隔。整個國家多河流,多山谷,因此造成了無數多變的小氣候和小環境。法國人根據幾百年的種植和釀造經驗,總結出每個地區最適合種植的葡萄品種以及最適合的釀造方法,釀造出舉世無雙的葡萄酒。
因此,很多今天在全球流行的葡萄品種,都源自於法國。也有人說,了解了法國葡萄酒,就幾乎了解了全球葡萄酒的半邊天,這句話不無道理。1936年,法國就建立了當時全世界第一套最完善的葡萄酒法律和產地保護制度,用來保持每個地區葡萄酒風味的傳統特色,規范葡萄酒的品質,以及維護葡萄酒的傳統地位。這套制度也被其他歐洲國家,例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借鑒。一些新世界國家,如美國、澳洲,最近幾年也開始強調產地特色,而不再僅是單一的用品種區別葡萄酒。
法國葡萄酒10大知名產區
法國10大產區:香檳產區(Ch a m p a g n e)、阿爾薩斯產區( A l s a c e ) 、盧瓦爾河谷產區( L o i r e V a l ley)、勃艮第產區(Bourgogne)、汝拉和薩瓦產區 (Jura etSavoie)、隆河谷產區(Rhon e Va l l ey)、波爾多產區(Bor d e a ux)、西南產區( S o u t h - W e s t ) 、朗格多克- 魯西雍產區(Lan g u e d o c - R o u s s i l l o n)、普羅旺斯產區(Provence)。
這里所說的10大產區,並不是因為法國僅僅只有10個大產區,只是10大喊起來比較順口,數字又顯得完整好記,因此就這樣叫開了。
法國10大產區,各自有各自獨特的氣候和土壤,釀造風格各異、精彩絕倫的葡萄酒。在新舊世界各大知名的葡萄酒排行榜上,這10大產區,聞名遐邇,風光無限。香檳產區是全球最好的起泡酒故鄉,阿爾薩斯產區以芳香和高品質白葡萄酒聞名於世,盧瓦爾河谷產區有著「法國後花園」之稱,勃艮第產區有著崇高土地精神,汝拉產區以天下第一黃酒聞名,隆河谷產區熱情似火,波爾多產區充滿貴族氣息,西南產區有著小波爾多之稱,朗格多克-魯西雍產區是法國最大的餐酒出產地,普羅旺斯產區則充滿誘惑的沙灘、陽光、薰衣草。
法國葡萄酒分級:
法國葡萄酒總共可分為四級:從上到下分別是,法定地區葡萄酒(AOC),優良地區餐酒(VDQS)、地區餐酒(Vin de Pays )、日常餐酒(Vin de Table)。除此之外,每個地區例如波爾多、勃艮第等還有自己當地的分級制度。
法定地區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簡稱AOC):
AOC是法國葡萄酒的最高等級,自1936年成立以來,如今已經有了400多個法定產區,佔全國一半的產量,每一個AOC產區都會詳細規定其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種植方式、修剪以及釀酒方法等,並且還需要通過官方分析化驗和品嘗,才可獲得AOC證書。正是這種非常嚴格的規范才確保了AOC等級的葡萄酒始終如一的優良品質和傳統風味。在法國,每一個大的產區里又分很多小的產區。一般來說,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也會越高。AOC雖然對保護產地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並非完美,其指定的葡萄品種和釀造方法扼殺了有些酒農的創造力,例如,在法國南隆河地區,用赤霞珠釀造的頂級紅酒,也只可劃分為地區餐酒級別,只因為赤霞珠不是南隆河AOC的指定葡萄品種。APPELLATION CONTROLEE指的是法定產區,簡稱AC, 通常會在這兩個單詞中加進地名,即原產地名(Origi n e ) , 例如: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OLEE或APPELLATION,BOURGOGNE CONTROLEE,就是表示波爾多或勃艮第地區的AC級別酒。
優良地區餐酒(VDQS) :
該等級成立於1949年,級別比AOC略低,因此限制條件例如產量和品種也會比AOC要寬松一些,一些產區在升級到AOC之前,會先給予VDQS級別,幾年後再升級,有趣的是,有些酒庄樂於留在這個級別,不想上升到AOC,以免對使用的葡萄品種和釀造方法有著嚴格限制,影響自己發揮釀造的特色,有些品質優秀的酒庄也有些「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感覺,這個級別的酒比較少見,只佔法國產量的1%左右。但在標簽上標注VDQS前仍然需要經過官方的品嘗分析。
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該等級成立於1979年,當時主要目的是提升地區的普通餐酒品質,現在則是物美價廉,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歡的葡萄酒。目前法國大概有150個左右的地區餐酒產區,占總產量的20%左右,其中比較著名的是位於法國南部的奧克地區(Vin de Pay d』Oc),這里氣候炎熱,釀出的酒飽滿結實,越來越受到全球的關注。地區餐酒通常會將品種標在標簽上,簡單明了。
普通餐酒 (Vin de Table):
普通餐酒是法國葡萄酒的最低級別,占總產量的30%左右,可以用整個法國的葡萄混合釀造,對葡萄品種和產量沒有什麼限制,是最便宜的法國葡萄酒。由於品質一般,有一部分則用於蒸餾。
WineHistory葡萄酒歷史
說起葡萄酒的歷史,可比有記載的人類還要長呢!當第一顆葡萄落下地,葡萄酒的歷史就開始了。我們總是可以從大量的壁畫、石板、草紙等證據里發現葡萄酒的蹤影,希臘文字所記載的眾多宗教儀式中,葡萄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聖經》中,也多次提到了葡萄酒。
葡萄酒最先吸引人類注意力的,並不是它散發的芬芳,而是它的功效。最早的時候,葡萄酒是良葯和消毒劑,它使人類擺脫疾病的困擾,生命更長。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葡萄酒的其他作用就也隨之顯現出來:它給人慰藉,給人勇氣,讓人們擺脫精神的疲憊,消除戰爭的恐懼和內心的寂寞;它可以與食物搭配,是美味的調料,是佐餐品,讓食物的味道更鮮美;它也用來炫耀財富,是上層社會最好的社交推進劑;它還作為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的使者,它傳播著宗教儀式中的人類對神與自然的崇拜。
編輯本段歷史最早的歷史:
歷史學家普遍認同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外高加索地區高加索山脈腳下,也就是今天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前蘇聯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共和國)。考古學家發現並經炭定年方法證明了最古老的人工栽種的葡萄出現在前蘇聯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大約時間為公元前7000-5000年。
隨後,葡萄酒隨著移民的遷徙傳入中東地區。一開始是在古代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當時是蘇美爾文明,蘇美爾人把葡萄酒帶到此地,並在此地定居。後來傳入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公元前4000至3000年)催促了葡萄的生長。隨著城邦的興盛,原始的農業部落逐漸消失,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他們廣泛地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希臘人充滿了擴張的野心,大力發展海軍保護他們的領土,把葡萄樹帶到了義大利和法國的馬賽。他們管義大利「Oenotria」,意為葡萄酒之地,至今許多義大利葡萄品種的名稱還可以看到希臘語的身影。葡萄酒在希臘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至今葡萄酒和橄欖油依然是希臘的兩大主要出口商品。羅馬的擴張比希臘來得更猛烈,軍隊所到之處,無不種植葡萄樹,因為葡萄酒是他們必要的食物。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隨著羅馬軍隊的馬蹄迅速傳遍法國、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國萊茵河流域等地區,並形成了很大的規模。自17世紀至今,這些地區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
中世紀之後:
羅馬帝國於公元5世紀滅亡,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記錄中詳細記載了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各類葡萄品種。在當時的法國,本篤會是眾多教會里最有影響力的教會,葡萄酒對他們意義非凡:葡萄酒是做彌撒的必需品,當時還沒有可飲用的水,葡萄酒是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葡萄酒可以買賣,換取賦稅。當時的本篤會在歐洲有1000多座教堂,他們留下了大量有關葡萄種植技術的文獻資料。
他們的一個分支西多會則相信人們的勞動,特別是農活,是一種虔誠的奉獻形式,他們相信自給自足才可以讓靈魂得到升華。當時的教堂地位無比崇高,當時許多大地主、大富賈都認為捐獻土地是一種贖罪的方式,可以讓靈魂得到永久的解脫,因而傳教士們占盡良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土地資源,他們將大量寶貴的土地用來種植葡萄,今天勃艮第那些赫赫有名的庄園無不受益於那時的「圈地運動」。比如,公元 768 年至 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勃艮第產區的 「科通-查理曼 」頂級葡萄園就曾經一度是教會的產業。
直到現在:
公元15世紀末16世紀初,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無敵艦隊將葡萄樹帶到了南美洲。英國、法國和西班牙人踏上北美的土地,並把葡萄樹帶到了這里。 17世紀,荷蘭將葡萄樹栽種到南非。18世紀末,英國人將葡萄樹運去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活生生的移民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記載了人類的侵略史。19世紀末,發生了一場葡萄種植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時期,法國被公認是當時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弗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勵將歐洲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美國本土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19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它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被毀於一旦。
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促成了新的農業技術的發展,以及歐洲釀制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並且出台了新的葡萄酒法律來防止欺騙,確保了法定產區及原產地的真實性。自本世紀開始,農耕技術的發展使得各地的葡萄酒業釀制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侵害。葡萄的培育和葡萄酒的釀制過程也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譽好、品質佳的葡萄酒。隨著新興的葡萄酒生產國澳洲、美國、智利、阿根廷、紐西蘭和中國的崛起,更多優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涌現出來,葡萄酒的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並且越來越精彩,讓人激動不已。
❸ 怎麼樣挑選干紅葡萄酒
買酒體和口感較淡但果香味濃郁的酒,主要在選擇酒的葡萄品種上。如Gammy、melot、pinot noir等葡專萄品種都是上述類屬型。可以去一些大的超市(沃爾瑪、家樂福)等買紅酒的地方轉,那有專門的酒接待員,告訴他們,會幫你找到的。另外,如果不著急的話,可以等等到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那天有一款法國紅酒(Beaujolais Nouveau)是全球統一上市的,葡萄為gammy釀造,相當不錯,市場價175左右,力推啊!!
❹ 現在什麼紅酒最貴
一樓的看來對紅酒研究得很多。舉得的都是1855年對梅多克的排名上的1至3級酒內和後來SAINT-EMILLON的一些分容級靠前的酒。不過忘了chateau cheval blanc和chateau ausone 兩個一級A的大牛酒,這兩個跟梅多克的五大一級酒是並列的。
但是波爾多地區最貴的酒,反而是一直都沒有分級制度的POMEROL地區的Chateau Pétrus。它是公認的波爾多最貴的酒,一般年份剛上市,如02年(05年上市〕、04年(07年上市〕就絕對超1000歐元,即1450美金左右。大年的酒比如05年的(過幾個月就上市了),估計得2000歐元以上。
另外如果法國酒也有武當少林之分,那麼如果波爾多是少林,別忘了還有武當 - 勃艮第地區,象Romanée Conti這樣的大牛,一樣的貴。
❺ 紅酒貴的有什麼品牌多少錢
1.張裕
"傳奇品質,百年張裕"--最為清晰到位的紅酒品牌,但品牌有老化的嫌疑,應從傳奇角度去更新,比如"成就品質、浪漫品質的多角度去更新傳奇的概念"。
卡斯特酒庄的作用,僅僅是為卡斯特公司在中國建立知名度做了嫁衣,並未使張裕獲得多少預期的回報。2900萬打造的解百納,面對競品的惡意低價攻擊,卻也喪失了使解百納高檔起來初衷。上訴兩項,算得上張裕百年成功中的兩大敗筆。
2.長城
"地道好酒,天賦靈犀"--叫賣式的廣告,並沒有清晰的傳達出差異化的訴求,缺乏足夠量的平面媒體傳播,消費者很難知道在在說什麼?整合後的長城,面臨著經銷商網路、和重復產品精簡帶來得雙重損失,卻也給二線廠家很好的發展機會。學習長城一方面是他的OEM的定牌加工,一方面是他在終端建設上的優秀表現。最近,中糧大量進口洋酒被查獲,將是個競品打擊長城的大好機會,競品如何攻,長城如何守,也將是最進傳媒的一大看點,可見紅酒公關還大有作為。
3.王朝
"酒的王朝,王朝的酒"--有潛在危險的品牌,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產品訴求,空洞的廣告語喊了20年,營銷上不創新,因循守舊,新品開發不力,已經被二線品牌緊緊盯住,是最有可能退出三甲的品牌。銷售上由於過於倚重華東地區,可謂危機四伏。從視覺符號經營的角度,王朝無疑是成功的,紅色的葡萄庄園的記憶已廣廣大消費者認同,但央視天氣預報中頻頻出現王朝古舊的辦公樓,卻讓人絲毫找不到"王朝"的感覺。
4.威龍干紅
"威龍干紅"--已經是行業老四的銷售額了,同時也不得不接受,被消費者認為是低端紅酒代表的這一看法。大力發展低端紅酒,使企業快速上規模,完成了企業的原始積累,但消費者除了記得威龍的酒便宜,好象沒有其他的概念。威龍干紅葡萄酒連續四年榮獲國家名牌稱號,被中國消費者協會認定為國內葡萄酒行業唯一推薦品牌的稱號,卻很難作為有效的葡萄酒產品宣傳理由。因此,濮存晰的名人廣告效果也大打折扣。現在,面臨著國家開始取消半汁葡萄酒的局面,該是做品牌,提升檔次的時候了。
5.新天
"葡萄故鄉,四季陽光"--經歷了艱苦探索的新天,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定位,同樣在講產地,說法卻比長城的高明的多,消費者也容易認同和理解"葡萄故鄉出好酒"的訴求。特別是巨資打造的"梁朝位、張曼玉"新天時尚新形象,在短時間快速更新了新天過去土舊的產品形象。只是新天盲目擴大的15畝產能,雖然是資本及資源運做的大手筆,卻也是給自己背上了一個"產銷不配套"最大的包袱,否則也不會搭上"印象"這條莫名其妙的船。試問新天人,缺的不是知名度,而是銷售通路和網路,卻為何找到了"印象"這一同樣沒有銷售能力的空殼呢?難道僅僅是覃先生的個人魅力?還是"印象"承諾一年包銷多少"新天"原酒?另外,新天的14元干紅,從表面上看是成功。可是,其中新天要做出多大犧牲,恐怕只有自己知道。算帳的過程中,國家的稅收、長途的運費、高額的進場費用、人員工資、廣告費用、尤其是經銷商的利潤,我很難理解都從那裡出。即便是上市公司,恐怕股市上圈來的錢也終歸有限吧。
6.雲南紅
"雲南人喝雲南紅","雲南從此告別了沒有自己名酒的時代"--雲南紅,以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產品配方快速在雲南站穩了腳跟,接下來攜雲貴高原地勢之利,傾盆而下,克貴州、進兩廣、平四川、入湖南,進而憑"釣魚台國宴用酒"欲揮師北上,也謂壯志凌雲。除了初期產品價位較高,擁有較大市場操作空間外,雲南紅可以行銷全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雲南風情文化"在全國范圍的廣泛認同。紅酒畢竟是浪漫、傳奇、時尚的情景體驗消費產品,而雲南風情具備上訴的所有消費認同。縱觀全國,可以生產地方概念紅酒,並行銷全國的地方不過三兩個。但我們也看到,隨著雲南紅價格的透明、利潤的灘薄、新品開發的不利、行銷全國口味的不適,雲南紅成為全國性品牌的路途,還任重道遠。
7.印象干紅
"有效溝通、印象干紅"--印象干紅,這個不到一年就聲名鵲起的品牌,品牌定位上走的是一條"體驗消費之路"。8500標王、加盟印象擁有自己品牌、讓紅酒象啤酒一樣普及、利樂包紅酒、啤酒瓶紅酒、攜手新天創造中國紅酒航母,公關炒作,消息漫天橫飛,算得上是快速運做品牌知名度的高手。但冷靜的看一下,有沒有哪個銷售型企業,單靠炒作就可以盤活市場?況且,懂得媒介監測得人,都看得出8500萬廣告費究竟有多少到位。
再看印象一年多來,除了被巨大產能壓的喘不過氣的新天加盟之外,自己的產品好象還只是"雲南、西藏、赤霞珠印象"。選擇優秀經銷商出讓品牌在地使用權,本來是個降低風險,利益均沾的好思路。但面對以贏利為目的,以廠家投入多少確定是否代理的經銷商,這種思路又太過超前。哪個經銷商肯為尚未確定風險的品牌自掏腰包呢?況且有幾個地方適合生產在地概念的干紅呢?內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陝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西印象等等,是否可以和紅酒浪漫、優雅、時尚、的文化消費體驗聯系起來呢?這一點比起在消費成熟的白酒領域,自己操盤,踏踏實實投入市場建設的金六福"為城市乾杯系列",卻是多了不少功利心理。
8.通化干紅
"通化干紅"--最古老的葡萄酒企業之一,由日本人木下溪司於1937年創建。但除了爽口山葡萄酒的吳大維之外,消費者基本沒什麼印象。由於其70%品類都與山葡萄和甜酒有關,所以面臨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取消半汁酒的決定,通化股份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山葡萄酒的形象已經大大的傷害了通化的品牌,如何讓消費者知道此通化不是彼通化,也將是企業的一大難題。同時,給企業個清晰的定位,告訴消費者我是誰,有那些特點也同樣重要。
最新消息,阿爾泰已經注資通化股份,成立營銷公司,全面負責通化的新品開發、推廣、銷售,紅酒圈來了個最兇猛的營銷高手,我們衷心希望通化葡萄酒會有個美好的將來。
9.龍徽干紅
龍徽干紅--從"歐陸風情化,龍徽盡表達"到"成功人士享受之道",而至今天"龍采徽映,至尊之選"。龍徽干紅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線。這個始建於1910年,曾經和世界第三大釀酒公司,法國保樂利加集團合作15年的企業,目前雖然已經跌出國內銷售排名前十之外,卻仍有著另人羨慕的特殊銷售通路。那就是國內四五星級酒店佔有率第一,歐洲高檔亞洲餐館中,亞洲葡萄酒佔有率第一。其出口量佔全國葡萄酒出口總量的12.5%,而出口額佔全國葡萄酒出口總額的23.6%。2001
年上海APEC會議更將龍徽定為指定宴會用酒。這樣的企業不是沒有差異化的宣傳點,而是傳播的總量不夠,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企業的優勢。另外,龍徽公司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紅酒公司"星座--哈迪"公司哈迪系列產品的中國總代理,相信放下貴族架子,增加品牌宣傳投入的龍徽產品,會有一個新的發展。
10.香格里拉
"世界的香格里拉"--藏秘本不是葡萄酒,但誰能忽視目前她在各條渠道上對葡萄酒廠家的沖擊。藏秘可以講賣的跟本不在酒,而是香格里拉的神秘文化,賣的是梅里雪山不可征服的傳奇,賣的是藏秘所用純凈的千年冰雪融水,賣的是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被金六福收購之前的香格里拉-藏秘,缺的就是銷售通路和網路,搭上金六福2000家經銷商、上萬家強勢終端店的網路之後,相信局面會大有改觀。去年藏秘近1個億左右的銷售額就說明了這一點。這一點,新天大可學習,廣東不是有很多優秀的大客商嗎?但我們也看到藏秘最大的發展瓶頸就是:"根本上,她不是葡萄酒"。所以,有長期紅酒消費習慣的人不喜歡她,沒有紅酒消費經驗的人卻十分欣賞她,青稞般雪域少女清新獨特的味道。如何解決成熟紅酒消費人群對香格里拉-藏秘的認同,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課題。
世界名牌紅酒介紹
酒中王:PETRUS(法國)
一般人稱作帕圖斯,我還見過更離譜的叫法----"披頭士"。此酒的名貴在於酒庄位居波爾多產區八大名庄之首,是波爾多目前質量最好,價格最貴的酒王,頗有王者風范,不少影視明星都喜歡收藏。
價格:超過10000元
總統之愛:HAUTBRION(法國)
這支酒的中文名太迷人了,"紅顏容"。作為傳統八大名庄的優質產品,兩百多年前就已經成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第二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佛遜的至愛。價格方面也不菲。
價格:約3000-4000元
美艷不可方物:MOUTON ROTHSCHILD(法國)
這支酒和大家所熟悉的"武當紅"系出一派,不過層次更高,香港人叫做"武當老柴",不知道東北人會不會叫"武當他爹"呢?"武當"是音譯,和中國的武當山沒什麼關系,這個牌子的酒每年都要選一幅畫作為封面,碰巧這回是個美艷不可方物的裸女素描。
價格:1000元以上
青春年少:GASTONRENA(法國)
通常感覺法國人的東西都會莊重一些,沒想到也會有這樣充滿年輕氣息的紅酒,這種"嘉士頓"也是波爾多的名釀之一。
價格:100多元就能到手
傳奇之"英雄":BATEAU(法國)
中文裡就是大名鼎鼎的"龍船",這種酒是拿破崙時代一個英勇的將軍釀造的。這位將軍本是拿破崙的得力戰將,戰無不勝,為拿破崙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一次戰爭中被打殘了腿。於是,將軍請求拿破崙給他批一塊地,讓他為拿破崙釀造世界上最好的紅酒。結果,這位將軍真的釀造出了出色的紅酒。但是,他始終懷念與士兵們一起打仗的日子,而他的士兵也同樣思念著這位老將軍。每次士兵航船經過將軍酒庄對開的海面時,就在船上向他行軍禮,但船與陸地相隔甚遠,為了讓將軍能看清楚,士兵們想出了一個方法:把船帆降下一半,以軍禮的角度懸掛著,然後緩慢地駛過海面。將軍知道了此事後,十分感動,於是,就將那降下一半的船帆,製成了紅酒的標簽。從此,"龍船"就和那著名的標簽一起,流傳於世。
價格:大概200多元
❻ 什麼樣的紅酒又好喝又比較便宜呀
法國AOC 產區 TURSAN 圖爾桑葡萄酒是被法國「米其林」星級廚師及侍酒師反復測試,公認並推崇的最適合搭配亞洲美食的葡萄酒。
TURSAN 圖爾桑位於法國阿基坦大區的朗德省境內,它在法國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波爾多的南面。這里生長著世界獨一無二的紅葡萄品種 Tannat 塔那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幾乎滅絕的白葡萄品種 Baroque 巴羅克。在19世紀晚期,圖爾桑恢復了他們古老的傳統釀酒法:即將釀造好的葡萄酒裝在橡木桶中,然後將桶裝酒運到朗德省 Hossrgor(奧斯戈爾)的海邊小鎮上,將酒桶埋在沙丘中儲藏6個月。海邊的沙子為葡萄酒成熟提供了最佳的溫度和濕度。這種古老的存儲方法也讓圖爾桑產區被譽為「法國最嚴謹的葡萄酒產區」。這種特殊的發酵工藝使得圖爾桑葡萄酒很符合平民大眾的需求,因為是新酒,所以它不用你花時間去醒酒,而且它的口味清淡新鮮,富含水果香氣,酒體明亮,與其他紅酒不同的是,它的單寧含量是其他紅葡萄酒的數倍,除果味突出、優雅迷人以外,它含有很高的花青素。這種花青素屬於類黃酮類,抗氧化性比維生素C高20倍,比維生素E高50倍,所以圖爾桑葡萄酒具有比普通葡萄酒更強的保健作用,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健康的葡萄酒,釀酒用的葡萄全部來自有機的生態農業種植。
圖爾桑葡萄酒曾經為羅馬王朝所專享。在中世紀,圖爾桑葡萄酒在西班牙主要城市例如科爾多瓦、 塞維利亞和瓦倫西亞以及在英格蘭或佛蘭德斯等地方出售。而現在法國巴黎,或者阿基坦等地區,圖爾桑葡萄酒是愛酒饕客們的杯中佳釀,人們為能夠飲用一杯健康的葡萄酒而覺得幸福。
❼ 干紅葡萄酒那個牌子的最好,選的時候有什麼依據
超市和酒店裡賣的幾乎都是/T15037-94的標准代號 所以想要挑選一瓶好酒看樣子還要花點心思啊。光看商標沒用,因為商標可以仿造。 大家都知道好的葡萄酒是用葡萄釀制的 而假的或劣質的葡萄酒則是用酒精和香精勾兌的,喝了劣質的還不如不喝了。 2、品牌的選擇。首先應選擇知名企業、知名品牌,一般來說,知名度高的品牌酒較有質量保證。 3、看包裝。葡萄酒一般為防止酒液發生光化學反應,大多用綠色玻璃瓶包裝,故在選購時應注意瓶標的顏色和標注的糖、酸、酒精含量,明確酒的品種,一般白葡萄酒的瓶標主體顏色採用金黃色較多,而紅葡萄酒則多用紅色。酒度低於9度通常為大路貨、普通酒。另外,葡萄酒沒有保存期規定,出現適量的沉澱也是質量標准允許的,關鍵是要瓶口密封良好,酒精不能揮發,這樣風味就能保持不變。 4、閱讀酒標。閱讀酒標是選購前了解每瓶酒的背景資料及特性的最直接辦法。酒標是酒的身份證,按國家有關規定,必須在酒瓶標識上註明:產品的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純汁含量、酒精度、糖度、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代號等內容,如有標注不全或不標注出廠日期、廠名、廠址的則是偽劣產品。要喝好葡萄酒,應購買執行國家標準的產品,執行企業標準的產品要慎選。關於葡萄酒的生產日期,很多人都認為越久越好,但事實上,不是每一瓶葡萄酒都是可以收藏的。多數酒的壽命只有5年,之後便失去它的精華了,正如美人之遲暮。所以葡萄酒也需要在適當的時間飲用,才能品嘗出它最巔峰的風味。即使是在那些有條件被收藏的酒,也要懂得如何在適當的潮濕度與氣溫下好好收藏。大多數消費者購買干紅葡萄酒是飲用,因此購買時應選擇灌裝日期較近的酒,比較新鮮。 5、外觀。肉眼的觀察有助於在選購前初步了解每瓶酒的品質。將酒瓶高舉對著光源,從外觀觀其色,干紅葡萄酒應該是澄亮透明(深顏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澤,其顏色應與酒的名稱相符,色澤自然、悅目;而質量差的葡萄酒,或者混濁無光,或者色澤艷麗,有明顯的人工色素感。瓶裝干紅葡萄酒中有少量的沉澱是正常的,沉澱物是一些色素及一些化合物,對酒的風味和口感沒有影響。但若酒體渾濁且暗淡無光,則此酒屬劣質酒。 6、香氣。葡萄酒是一種發酵產品,它的香氣應該是有葡萄的果香、發酵的酒香、陳釀的醇香,這些香氣應該平衡、協調、融為一體,香氣幽雅,令人愉快,而質量差的葡萄酒,不具備上述特點,或者有突出暴烈的水果香(外加香精),或者酒精味突出,或者有其他異味。 7、口感。任何一個好的葡萄酒其口感應該是舒暢愉悅的,各種香味應細膩、柔和,酒體豐滿完整,有層次感和結構感,餘味綿長;而質量差的葡萄酒,或者有異味,或者異香突出,或者酒體單薄沒有層次感,或者沒有後味。 另外,要從自己的愛好來選擇葡萄酒的酒型。就價格來說,一般價錢越高的酒,品質越高。但品質高的酒不一定是最好的酒。除了從酒的質量上來講,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是最適合你。每個人有每個人適合的口味,一瓶大家一致贊賞的酒未必適合你。沒有一種酒是能夠襯合每一種場合與心情。有時候,即使是一瓶十幾塊錢的酒,帶去海邊或野餐時喝,也會覺得很貼切。換成你帶的是一瓶幾百元的佳釀,一邊啜喝一邊心痛,又何必呢? 再另外,有很多人認為進口的葡萄酒才是佳釀,其實迷信洋酒是最大的誤區。首先是洋酒假冒偽劣多,一些不法廠商從國外倒運低劣洋酒進入我國,然後在國內分裝貼上洋標簽,便入市銷售。其次是價格高,一瓶洋酒售價低則七八十元,多則成百上千元,在無法明確其內質的情況下,選購時需慎之又慎。再者是口感不同,針對西方人生產的洋酒,口味較為干澀,與我國傳統飲食習慣有一定的差距,不順應自己的口味又如何享受品酒的樂趣呢?
❽ 干紅都比普通葡萄酒貴區別在哪呢
首先,什麼是干紅?什麼是普通葡萄酒?
對於干紅的定義,在於一個「干」字。
葡萄回酒裡面有規定,每答1L葡萄酒中含糖量的多少要確定葡萄酒從「干」到「甜」的程度。
含0~4g糖分,干型葡萄酒。
4~12g,半干
12~25g,半甜
25g以上,甜型。
可能在中文中翻譯成「干」造成了中國人很多的誤解,認為「干」相對的是「濕」,但其實在英語里干是「dry」,相對的是甜「sweet」。
其實大多數葡萄酒是干型的,相對來說,釀造非干型葡萄酒要比干型的成本要高。而你這邊說的普通葡萄酒,我想應該也是干型的,其實根本沒有普通葡萄酒的概念。
相對來說,現在一些賣的便宜的葡萄酒很多是有水分的,或者說含添加劑的,或者勾兌的,這樣的自然賣的便宜,但是個人不建議喝,就算不從健康因素上來講,這樣的葡萄酒從口感到香氣都和真正的葡萄酒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❾ 什麼牌子的紅酒最貴
愛喝酒的人很多,而真正懂得喝酒的人則不多,能喝到世界上最貴的酒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當然,要想喝到最貴的酒,首先得知道這些昂貴的酒都在何處,其次,就是要有足夠的錢了。以下是福布斯雜志公布的世界上最貴的酒系列:
最貴的標准瓶裝葡萄酒
1787年拉斐酒庄葡萄酒,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16萬美元。現陳列於福布斯收藏館,瓶身蝕刻有傑斐遜總統的姓名縮寫。
最貴的大瓶裝葡萄酒
大瓶裝(5升佳釀)摩當豪傑酒庄(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葡萄酒,1945年產,這一年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好的釀酒年份之一。1997年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11.4614萬美元。按照慣例,買家的身份未被公開,但如果他哪天打算試品佳釀,請他一定別忘了,不少人隨時願意為這瓶寶貝做一下「專家鑒定」的。
最貴的加烈葡萄酒
這瓶加烈葡萄酒(fortified wine)由馬桑德拉(Massandra)酒廠藏釀,1775年份雪利酒。2001年倫敦蘇富比拍賣行售出,售價4.35萬美元。
馬桑德拉葡萄酒釀造廠位於克里米爾(Crimea),距離雅爾塔(Yalta)4公里,被公認為是沙皇俄國時代最好的酒廠。它的酒窖里收藏了上百萬瓶俄羅斯葡萄酒和西歐葡萄酒。其中一些俄羅斯葡萄酒還刻有皇室封印。其中年份最久的就是這瓶雪利酒。
最貴的白葡萄酒
1784年份迪琴酒庄白葡萄酒,1986年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5.6588萬美元。酒瓶上也刻有傑斐遜的姓名縮寫。
最貴的干白葡萄酒
7支羅馬康帝酒庄1978年份蒙塔榭酒。2001年蘇富比紐約拍賣行售出,售價16.75萬美元,即每支2.3929萬美元。
最貴的單支勃艮第紅酒
羅馬康帝酒庄1990年份勃艮第紅酒,6誇脫大瓶裝。2002年紐約扎奇拍賣行售出,售價6.96萬美元,摺合每標准瓶容量5,800美元。
最貴的批售勃艮第葡萄酒
羅馬康帝酒庄1985年份一套7支美杜莎拉酒(Methuselah''s,總容量6升,相當於8標准瓶)。1996年倫敦蘇富比拍賣行售出,售價22.49萬美元。
最貴的美國葡萄酒
三支1994年份鷹鳴酒(Screaming Eagle)。2000年洛杉磯佳士得拍賣行售出,售價1.15萬美元,即單支3,833美元。
最貴的被打破的葡萄酒
1787年份瑪戈酒庄紅酒,保險賠償22.5萬美元。
慈善拍賣會上售價最高的葡萄酒
1992年份皇家鷹鳴赤霞珠(Imperial of Screaming Eagle Cab)。2000年納帕谷(Napa Valley)葡萄酒拍賣會上售出,售價50萬美元。
❿ 什麼價位的干紅葡萄酒最經濟實惠
50元左右的國產單品種葡萄酒最實惠~~~